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一
會計職稱考試各科目每類試題及每小題分值均在試卷中規定,下面是初級會計實務試題,歡迎做題。
第1題單選。
下列各項中,不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是()。
a.債務重組利得。
b.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
c.收發差錯造成存貨盤盈。
d.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
答案:c。
解析:收發差錯造成的存貨盤盈沖減管理費用。
第2題多選。
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有()。
a.大型設備處置利得。
b.存貨收發計量差錯形成的盤盈。
c.無形資產出售利得。
d.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
答案:a,c,d。
解析:選項b計入管理費用(貸方)。
第3題多選。
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有()。
a.債務重組利得。
b.接受捐贈利得。
c.固定資產盤盈利得。
d.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
答案:a,b,d。
解析:選項c,盤盈的固定資產作為前期差錯處理,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不計入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第4題多選。
下列各項中,不應確認為營業外收入的有()。
a.存貨盤盈。
b.固定資產出租收入。
c.固定資產盤盈。
d.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溢余。
答案:a,b,c。
解析:存貨盤盈,在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沖減管理費用;固定資產的出租收入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固定資產盤盈要作為前期差錯計入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溢余,報經批準后計入營業外收入。
第5題多選。
下列各項中,按規定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有()。
a.固定資產出售凈收益。
b.非常損失。
c.固定資產盤虧凈損失。
d.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答案:b,c。
解析:固定資產出售凈收益計入營業外收入: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資產減值損失。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二
初級實務課程在初級職稱的考試中考生均比較重視。盡管今年初級實務的內容和要求,較以前年度均有提高,但應該說總體難度不高,及格率也會相對較高。只要考生認真學習,掌握好我們要求的知識點,就能夠通過考試。
一、近年的考試情況。
近年題型、題量基本穩定。單項選擇題20題;多項選擇題15題;判斷題10題;計算題4題;綜合題2題。
題目類型。
單項選擇題20202020。
多項選擇題30303030。
判斷題10101010。
計算分析題20202020。
綜合題20202020。
合計100100100100。
二、命題規律總結。
通過對近年考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以下特點:
1.全面考核。
主要通過客觀題來基本覆蓋考試大綱的全部內容。客觀題為60分,45個題目。這樣就基本考核了全書的考點。因此,考生應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內容,以提高客觀題的正確性。
2.重點突出。
在全面考核的基礎上,重點考核主要的知識點。第二章資產和第五章收入就屬于這部分內容,經常會占到接近50分。而且資產的核算、收入的核算同會計報表結合起來經常出綜合性較高的題目。
根據歷年考題,我們可以將教材的內容按重要程度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非常重要)第二章、第五章。
第二層次(比較重要)第一章、第六章和第七章。
第三層次(重要)第三章、第四章。
3.題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
從歷年考題可以看出,計算和綜合題基本上在40分左右,而且主要考核對各種經濟業務的處理,因此,題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例如,在采購存貨時,一般會涉及到應交稅費等負債的核算;在對自營工程進行核算時,可能會涉及到長期借款或應付債券的核算問題;在進行收入的核算時,可以涉及到增值稅、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的核算問題;在考查了經濟業務的處理以后,還可以考查會計報表的編制等等。所以,考生應做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
三、全書的基本結構。
全國會計專業初級技術資格考試《初級會計實務》教材內容共七章,主要介紹了對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全書可概括為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總論(會計基本理論)。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五章(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
第三部分第六章財務報表。
第四部分第七章成本核算。
四、2007年教材的主要調整。
2007年教材與20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
1.根據2007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企業會計準則》,對原內容進行了全面的修改。
2.財務報表一章中增加了現金流量表的內容。
3.增加了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的內容。
第一章總論。
考情分析及要求。
本章介紹了會計的基本概念和會計核算基礎知識的內容,為后續各章節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奠定理論基礎。分數一般應在10分以上。在考試時本章內容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但個別知識點可以考查計算題,如試算平衡、錯賬更正等。本章考查的主要知識點:會計要素、會計等式、賬戶、會計憑證的填制和審核、會計賬簿的記賬規則、對賬、錯賬更正和結賬等。
通過對本章的學習,考生應掌握以下內容:
1.會計的職能和對象。
2.企業會計要素及其主要特征。
3.企業資產、負債要素的分類。
4.企業會計等式。
5.賬戶的概念、分類和基本結構。
6.賬戶記錄的試算平衡。
7.總分類賬戶與明細分類賬戶的平行登記。
8.會計憑證的基本內容、填制與審核方法。
9.會計分錄及其編制。
10.會計賬簿的內容、啟用與記賬規則。
11.會計賬簿的格式和登記方法。
12.對賬、結賬和錯賬更正方法。
(責任編輯:汪春)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三
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該同時結轉已計提的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對
錯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長期股權投資的處置。在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應該將已經計提的減值準備結轉了,應該是借方記“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科目。
單選題。
某批發商業企業采用毛利率法對存貨計價,第一季度的.某商品實際毛利率為30%,5月1日該存貨成本1800萬元,5月購入該存貨成本4200萬元,銷售商品收入4500萬元,發生銷售退回450萬元。則5月末該存貨結存成本為()萬元。
a、3165。
b、2850。
c、1950。
d、3300。
【正確答案】a。
單選題。
某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因管理不善導致一批庫存材料被盜,該批原材料實際成本為20000元,保險公司賠償11600元。該企業購入材料的增值稅稅率為17%,該批毀損原材料造成的非正常損失凈額是()元。
a、8400。
b、19600。
c、9200。
d、1180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該批毀損原材料造成的非正常損失凈額=0+20000×17%-11600=11800(元)。
單選題。
某企業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發出甲材料的成本,2月1日,結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00元;2月10日購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實際成本110元;2月15日發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庫存甲材料的實際成本為()元。
a、10000。
b、10500。
c、10600。
d、1100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剩余的甲材料的數量=300-(400-200)=100(公斤),剩余的甲材料都是2月10日購入的,所以月末甲材料的實際成本100×110=11000(元)。
單選題。
一般納稅人委托其他單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對外銷售的,其發生的下列支出中,不應計入委托加工物資成本的是()。
a、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
b、支付給受托方的加工費。
c、支付給受托方的增值稅。
d、受托方代收代繳的消費稅。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計算。支付給受托方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中。
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在確認銷售收入時不影響應收賬款入賬金額的是()。
a、銷售價款。
b、增值稅銷項稅額。
c、現金折扣。
d、銷售產品代墊的運雜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現金折扣在總價法核算下,應收賬款入賬時,不考慮預計可能發生的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確認財務費用。故答案選c。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四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要求,用2b鉛筆填涂答題卡中信息點。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1、某種產品由三個生產步驟加工完成,采用逐步結轉分步法計算成本。本月第一生產步驟轉入第二生產步驟的生產費用為2300元,第二生產步驟轉入第三生產步驟的生產費用為4100元。本月第三生產步驟發生的費用為2500元(不包括上一生產步驟轉入的費用),第三步驟月初在產品費用為800元,月末在產品費用為600元,本月該種產品的產成品成本為()元。
a、10900。
b、6800。
c、6400。
d、2700。
答案:b。
解析:【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本月發生費用=本步驟發生的費用+上步驟轉來的費用=2500+4100=6600(元),本月該種產品的產成品成本=800+6600-600=6800(元)。
【該題針對“分步法特點”知識點進行考核】。
2、企業因債權人撤銷而轉銷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時,應將所轉銷的應付賬款計入()。
a、資本公積。
b、其他應付款。
c、營業外收入。
d、其他業務收入。
答案:c。
解析:【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因為應付賬款是企業應該支付出去的款項,減少企業的資產,但是最終沒有支付出去,就相當于企業多出了這個部分的資產,同時又不是企業日常活動產生的,所以計入到營業外收入當中。
【該題針對“營業外收支”知識點進行考核】。
3、下列對資產特征的表述中,不恰當的是()。
a、資產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
b、資產是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c、資產是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d、資產是企業日常活動形成的資源。
答案:d。
解析:【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題考核資產的定義和特征。資產也有可能是非日常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比如說接受捐贈獲得固定資產,就是利得,不是日常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因此選項d不正確。
【該題針對“資產的定義和特征”知識點進行考核】。
4、下列各項中,關于無形資產攤銷表述正確的是()。
a、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應按照10年攤銷。
b、出租無形資產的攤銷額應計入管理費用。
c、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處置當月仍然攤銷。
d、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主要有直線法和生產總量法。
答案:d。
解析:【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選項a,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應攤銷;選項b,出租的無形資產的攤銷額記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選項c,使用壽命有限的無形資產處置當月不再攤銷。
【該題針對“無形資產的攤銷”知識點進行考核】。
5、對于現金流量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在具體編制時,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或t型賬戶法。
b、在具體編制時,也可以根據有關科目記錄分析填列。
c、采用多步式。
d、采用報告式。
答案:c。
解析:【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多步式是利潤表采用的格式。
【該題針對“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知識點進行考核】。
6、某企業某月銷售生產的商品確認銷售成本100萬元,銷售原材料確認銷售成本10萬元,本月發生現金折扣1.5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該月計入到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為()萬元。
a、100。
b、110。
c、10。
d、11.5。
答案:c。
解析:【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銷售商品確認的銷售成本通過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核算,銷售原材料確認的銷售成本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來核算,實際發生的現金折扣計入到財務費用科目核算,因此該題中計入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為10萬元。
【該題針對“其他業務務成本的核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7、下列各項中,應計人銷售費用的是()。
a、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b、聘請中介機構年報審計費。
c、專設售后服務網點的職工薪酬。
d、企業負擔的生產職工養老保險費。
答案:c。
解析:選項a,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計入“預計負債”科目;選項b,聘請中介機構年報審計費計入“管理費用”;選項c,專設售后服務網點的職工薪酬計入“銷售費用”;選項d,企業負擔的生產職工養老保險費計入“生產成本”。
8、下列各項中,不應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是()。
a、債務重組利得。
b、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
c、收發差錯造成存貨盤盈。
d、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
答案:c。
解析:【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收發差錯造成的存貨盤盈經批準處理后應沖減管理費用。
【該題針對“營業外收入的核算,營業外收支”知識點進行考核】。
9、下列資產減值準備中,在符合相關條件時可以轉回的是()。
a、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b、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c、壞賬準備。
d、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答案:c。
解析:【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選項abd均不得轉回。
該題針對“無形資產的減值。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五
[基本要求]。
(一)掌握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二)掌握銷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勞務收入的核算;
(三)掌握生產成本和期間費用的核算;
(四)掌握利潤的構成內容;
(五)掌握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的核算;
(六)掌握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核算;
(七)掌握所得稅核算的應付稅款法;
(八)掌握結轉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九)熟悉收入的定義、特點和分類;
(十)熟悉費用的定義、特點和分類;
(十一)熟悉所得稅的計算;
(十二)熟悉結轉本年利潤的方法;
(十三)了解補貼收入的核算。
[考試內容]。
第一節收入。
一、收入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二)收入的特點。
1.收入從企業的日常活動中產生,而不是從偶發的交易或事項中產生。
2.收入表現為企業資產的增加或負債的減少。
3.收入能引起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業經濟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三)收入的分類。
1.收入按性質不同,分為銷售商品的收入、提供勞務的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的收入。
2.收入按企業經營業務的主次不同,分為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二、銷售商品收入的核算。
(一)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1.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
企業銷售商品時,只有同時符合以下4個條件,才能確認收入: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3)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4)相關的收入和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2.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
銷售商品收入的金額應根據企業與購貨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金額確定。無合同或協議的,銷售商品收入的金額應根據購銷雙方都能同意或接受的價格確定,但不包括企業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企業在確定銷售商品收入的金額時,不應考慮預計可能發生的現金折扣、銷售折讓。銷售商品收入的金額應是扣除商業折扣后的凈額。
(二)銷售商品收入的會計處理。
企業應設置“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核算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的主要業務交易所取得的收入以及所發生的相關成本。為了單獨反映已經發出但尚未確認銷售收入的商品成本,企業應增設“發出商品”、“委托代銷商品”和“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科目進行核算。“發出商品”、“委托代銷商品”和“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額應并入資產負債表“存貨”項目反映。
1.自銷業務。
(1)一般銷售商品業務的會計處理。
在進行銷售商品的會計處理時,首先要考慮銷售商品收入是否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符合所規定的4個確認條件的,企業應及時確認收入,并結轉相關銷售成本。不符合銷售收入確認的4個條件中的任何一條,均不應確認收入。
企業在銷售收入確認之后發生的銷售折讓,應在實際發生時沖減發生當期的收入,發生銷售折讓時,如按規定允許扣減當期銷項稅額的,應同時用紅字沖減“應交稅金dd應交增值稅”科目的“銷項稅金”專欄。如果發生銷售折扣時,企業尚未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則應直接按扣除折讓后的金額確認銷售商品收入。
企業確認收入后,發生銷售退回的,不論是當年銷售的,還是以前年度銷售的,一般均應沖減退回當月的銷售收入,同時沖減退回當月的銷售成本;企業發生銷售退回時,如按規定允許扣減當期銷項稅額的,應同時用紅字沖減“應交稅金dd應交增值稅科目的”銷項稅額“專欄。
(2)分期收款銷售的會計處理。
分期收款銷售指商品已經交付,貨款分期收回的一種銷售方式。分期收款銷售方式下,企業應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確認銷售收入。
采用分期收款銷售方式的企業,應設置”分期收款發出商品“科目,核算已經發出但尚未結轉的商品成本。
2.代銷業務。
代銷是指委托方和受托方簽訂協議,委托方將商品交付給受托方,受托方代委托方銷售商品,委托方按協議價收取所代銷的貨款。
(1)視同買斷的代銷方式。在這種代銷方式下,代銷商品的實際售價可由受托方自定,實際售價與協議價之間的差額歸受托方所有。委托方在交付商品時不確認收入,受托方也不作購進商品處理。受托方將商品銷售后,應按實際售價確認為銷售收入,并向委托方開具代銷清單。委托方收到代銷清單時,再確認本企業的銷售收入。
(2)收取手續費的代銷方式。在這種代銷方式下,受托方通常按照委托方規定的價格銷售,不得自行改變售價,但受托方要根據所代銷的商品數量向委托方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對受托方來講,收取的手續費實際上是一種勞務收入。委托方應在收到受托方交付的商品代銷清單時確認銷售商品收入;受托方則在商品銷售后按應收取的手續費確認收入。對于受托方收取的代銷手續費,委托方應計入營業費用。
三、提供勞務收入的核算。
(一)提供勞務收入的確認與計量。
企業應根據勞務完成時間的不同,分別下列情況確認勞務收入:
1.對于一次就能完成的勞務,或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開始并完成的勞務,應在勞務完成時確認收入,確認的金額為合同或協議總金額,確認原則可參照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原則。
2.如勞務的開始和完成分屬不同的會計期間,且在期末能對該項勞務交易的結果作出可靠估計的,應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完工百分比法是指按照勞務的完成程度確認收入和費用的方法。當以下條件均能滿足時,勞務交易的結果能夠可靠地估計:
(1)勞務總收入和總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2)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3)勞務的完成程度能夠可靠地確定。
3.如勞務的開始和完成分屬不同的會計期間,且在期末不能對該項勞務交易的結果作出可靠估計的,應按已經發生并預計能得到補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收入,并按相同金額結轉成本;如預計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只能部分地得到補償的,應按能夠得到補償的勞務成本金額確認收入,并按已經發生勞務成本結轉成本,確認的收入金額小于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的差額,確認為當期損失;如預計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全部不能得到補償,則不應確認收入,但應將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確認為當期費用。
提供一項勞務取得的總收入,一般按照企業與接受勞務方簽訂的合同或協議的金額確定。如有現金折扣,應在實際發生時計入財務費用。
(二)提供勞務收入的會計處理。
1.勞務完成時確認收入的會計處理。
對于一次就能完成的勞務,企業應在提供勞務完成時按所確定的收入金額,記入”主營業務收入“科目;對于發生的有關支出,記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對于持續一段時間但在同一會計期間內開始并完成的勞務,企業應在提供勞務完成時確認收入;有關支出確認為費用之前,企業可增設”勞務成本“科目予以歸集,待確認為費用時,再由”勞務成本“科目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
2.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的會計處理。
對于不能在同一會計期間內完成、但在期末能對交易的結果作出可靠估計的勞務,應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及相關的費用。完工百分比法下,勞務收入和相關的費用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本期確認的收入=勞務總收入×本期末止勞務的完成程度-以前各期已確認的收入。
本期確認的費用=勞務總成本×本期末止勞務的.完成程度-以前各期已確認的費用。
企業應根據所提供勞務的特點,選擇確定勞務完成程度的方法,包括通過對已經完成的工作或工程的測量確定完成程度,或按照已經提供的勞務量(如已完成的工作時間)占應提供勞務總量(如完成此項勞務所需的總的工作時間)的百分比確定完成程度,或按已經發生的成本占估計總成本的百分比確定完成程度。
四、讓渡資產使用權所取得收入的核算。
企業讓渡現金使用權而收取的利息收入(不含債券利息收入)和讓渡無形資產使用權而收取的使用費收入應按下列確認原則進行確認:
1.與交易相關的經濟利益能夠流入企業;
2.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節費用。
一、費用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一)費用的概念。
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二)費用的特點。
1.費用最終會導致企業資源的減少,具體表現為企業的資金支出或資產耗費,它與資產流入企業所形成的收入相反。
2.費用最終會減少企業的所有者權益。
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是按一定的產品或勞務對象所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費用與一定的會計期間相聯系,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或某種勞務相聯系。
(三)費用的分類。
費用按照經濟用途的不同,可以分為生產成本(或勞務成本)和期間費用。
1.生產成本(或勞務成本)。生產成本主要是指與生產產品有關的費用,是以產品為成本對象歸集的費用。生產成本需進一步劃分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產品成本項目。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產品生產、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購半成品、修理用備件、包裝物、有助于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指直接從事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以及按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和規定比例計算提取的職工福利;制造費用指企業各生產單位(如生產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扣工資和福利費、折舊費、修理費、辦公費、水電費、機物料消耗、勞動保護費、季節性和修理期間的提供損失等。
勞務成本指企業對外提供勞務所發生的費用,是以勞務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的費用。
2.期間費用。指企業當期發生的必須從當期收入中得到補償的費用,包括不計入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的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二、生產成本的核算。
(一)生產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區分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和不應計入產品成本的費用;
3.對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產品,采用一定的方法計算出該種完工產品的成本。
(二)生產成本的會計處理。
為了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的歸集、分配、結轉情況,企業應設置”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等科目。
企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應按成本核算對象分別歸集。對于發生的能直接歸屬于特定成本核算對象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費用,直接計入生產成本;對于發生的無法直接判斷其應歸屬的成本核算對象的間接費用,先在制造費用中歸集,月度終了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分配,計入各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
企業已經生產完成并驗收入庫的產成品等,應于月度終了,按實際成本,從”生產成本“科目專入”庫存商品“科目。
(三)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包括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
1.品種法。
品種法亦稱簡單法,是指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單步驟、大批量生產的企業,如發電、供水、采掘等企業。
2.分批法。
分批法亦稱定單法,是指以產品的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排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如造船、重型機器制造、精密儀器制造等。分批法的主要特點是所有的生產費用要分別產品的定單或批別來歸集,成本計算對象是購買者事先定貨或企業規定的產品批別。
3.分步法。
分步法是指以生產過程中各個加工步驟(分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各步驟半成品和最后產成品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連續加工式生產的企業和車間,如冶金、紡織、造紙、水泥等。
三、期間費用的核算。
(一)營業費用的核算。
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包裝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展覽費、廣告費,以及為銷售本企業商品而專設的銷售機構(含銷售網點、售后服務網點等)的職工工資及福利費、類似工資性質的費用、業務費等經營費用。商品流通企業購入商品過程中發生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也屬于營業費用。
企業應設置”營業費用“科目,核算營業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并按營業費用的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二)管理費用的核算。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管理費用,包括企業的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工會經費、待業保險費、勞動保險費、董事會費、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無形資產攤銷、職工教育經費、研究與開發費、排污費、存貨盤虧或盤盈(不包括應計入營業外支出的存貨損失)、計提的壞賬準備等。
企業應設置”管理費用“科目,核算管理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并按管理費用的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或按費用項目設置專欄進行明細核算。
(三)財務費用的核算。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而發生的費用,包括應當作為期間費用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失(減匯兌收益)以及相關的手續費等。
企業應設置”財務費用“科目,核算財務費用的發生和結轉情況,并按財務費用的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
第三節利潤。
一、利潤的構成。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有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其中: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支出。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
所得稅是指企業應計入當期損益的所得稅費用。
二、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的核算。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產生的收入,如材料銷售收入、包裝物出租收入等。
其他業務支出是指企業除主營業務成本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發生的成本,如銷售材料或出租包裝物結轉的成本等。
企業應設置”其他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支出“科目,分別核算企業除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動所形成的收入和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稅金等。
三、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的核算。
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出售無形資產凈收益、罰款凈收入等。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凈損失、非常損失、罰款支出、捐贈支出等。
企業應設置”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科目,分別核算營業外收入的取得、營業外支出的發生及結轉情況。
四、補貼收入的核算。
補貼收入是指企業按規定實際收到的退還的增值稅,或按銷量或工作量等依據國家規定的補助定額計算并按期給予的定額補貼,以及屬于國家財政扶持的領域而給予的其他形式的補貼。
企業應設置”補貼收入“科目,核算補貼收入的取得及結轉情況,并按補貼收入的具體項目設置明細賬。
五、所得稅的核算。
(一)所得稅的計算。
所得稅是根據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種稅金。應納稅所得額是在企業稅前會計利潤(即利潤總額)的基礎上調整確定的。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會計利潤+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主要包扣稅法規定允許扣除項目中,企業已計入當期費用但超過稅法規定扣除標準的金額(如超過稅法規定標準的工資支出、業務招待費支出),以及企業已計入當期損失但稅法規定不允許扣除項目的金額(如稅收滯納金、罰款、罰金)。
納稅調整減少額主要包扣稅法規定允許彌補的虧損和準予免稅的項目,如前五年內的未彌補虧損和國債利息收入等。
應交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2.所得稅的會計處理。
企業所得稅核算采用應付稅款法,是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直接計算應交所得稅,并將當期計算的應交所得稅確認為當期所得稅費用的方法。應付稅款法下,企業應設置”所得稅“科目核算企業按規定從當期損益中扣除的所得稅。
六、本年利潤的核算。
(一)結轉本年利潤的方法。
1.表結法。在這種結轉方法下,各損益類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結計出本月發生額和月末累計余額,不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只有在年末時才將全年累計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但每月月末要將損益類科目的本月發生額合計數填入利潤表的本月數欄,同時將本月末累計余額填入利潤表的本年累計數欄,通過利潤表計算反映各期的利潤(或虧損)。表結法下年中損益類科目無需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從而減少了轉賬環節和工作量,同時并不影響利潤表的編制及有關損益指標的利用。
2.賬結法。這種方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編制轉賬憑證,將在賬上結計出的各損益類科目的余額結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后”本年利潤“科目的本月合計數反映當月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本年利潤“科目的本年累計數反映本年累計實現的利潤或發生的虧損。賬結法在各月均可通過”本年利潤“科目提供當月及本年累計的利潤(或虧損)額,但增加了轉賬環節和工作量。
(二)結轉本年利潤的會計處理。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六
1.年末,事業單位“經營結余”科目的借方余額,應結轉至“非財政補助結余分配”科目。( )
2.計劃成本法下,本期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應按期(月)分攤結轉。( )
3.資產負債表中的“應付賬款”項目,應按“預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和“應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貸方余額之和填列。( )
4.權益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投資企業應調整初始投資成本。( )
5.企業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計入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確認金額。( )
6.企業采用支付手續費方式委托代銷商品,應將支付的手續費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
7.企業提供勞務交易結果不能可靠估計的情況下,已經發生的勞務成本預計全部不能得到補償的,不確認勞務收入。( )
8.廢品損失包括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和入庫后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扣除回收的廢品材料價值和應收賠款后的損失。( )
9.企業未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后的凈額,應列入其利潤表的“其他綜合收益的稅后凈額”項目。( )
10.產品生產成本表是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總成本的報表。( )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七
只要肯下功夫,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下面是初級會計實務試題及解析,為大家提供參考。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制度的規定,屬于納稅人享有的權利的( )
a.稅務管理權
b.稅收立法權
c.委托代征權
d.稅收監督
答案:d
解析:納稅主體的權利包括:1、知情權。2、要求保密權。3、依法享受稅收優惠權。4、申請退還多繳稅款權。5、申請延期申報權。6、納稅申報方式選擇權。7、申請延期繳納稅款權。8、索取有關稅收憑證的權利。9、委托稅務代理權。10、陳述權、申辯權。11、對未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的拒絕檢查權。12、依法要求聽證的權利。13、稅收法律救濟權。14、稅收監督權。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發票中,屬于專業發票的是( )。
a.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
b.商品房銷售發票
c.商業零售發票
d.鐵路客票
答案:d
解析:專業發票是指由國有金融、郵電、鐵路、民用航空、公路和水上運輸等單位開具的專業性很強的發票。如國有金融、保險企業的存貸、匯兌、轉賬憑證、保險憑證;國有郵政、電信企業的.郵票、郵單、話務、電報收據;國有鐵路、民用航空企業和交通部門國有公路、水上運輸企業的客票、貨票等。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在法定期限內將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該法定期限為( )。
a.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
b.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30日內
c.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內
d.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納稅人報送會計資料的法定期限。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
某股份公司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按國家規定,應持稅務登記證件開立銀行賬號,并將( )報告稅務機關。
a.開立銀行賬號的時間
b.開立基本存款戶的時間
c.開立的基本存款賬戶
d.開立的全部銀行賬戶
答案:d
解析:依據規定,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持稅務登記證件,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開立基本存款賬戶和其他存款賬戶,并將其全部賬號向稅務機關報告。
根據《發票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納稅人已開具的發票存根聯和發票登記簿的保存期限是( )。
a.3年
b.5年
c.10年
d.15年
答案:b
解析:(1)已開具的發票存根聯、發票登記簿應當保存5年;(2)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完稅憑證及其他納稅資料的保存期限為10年。
甲公司2017年8月1日領取了工商營業執照,申報辦理開業稅務登記的最后期限是( )。
a.2017年8月5日
b.2017年8月10日
c.2017年8月15日
d.2017年8月30日
答案:d
解析:該公司2017年8月1日領取的工商營業執照,應當自領取工商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八
1.下列各項中,關于資產負債表“預收賬款”項目填列方法表述正確的是。(20xx年)。
a.根據“預收賬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b.根據“預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各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c.根據“預收賬款”和“預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d.根據“預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答案】b。
【解析】資產負債表如,“預收賬款”項目根據“預收賬款”和“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各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數填列。
2.下列各項中,應列入資產負債表“其他應付款”項目的是()。(20xx年)。
a.應付租入包裝物租金。
b.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金。
c.結轉到期無力支付的應付票據。
d.應付由企業負擔的職工社會保險費。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其他應付款。選項b計入長期應付款中,選項c計入應付賬款或短期借款中,選項d計入應付職工薪酬中。
3.企業每期期末計提一次還本息的長期借款利息,對其中應當予以資本化的部分,下列會計處理正確的是()。(20xx年)。
a.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
b.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c.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長期借款”科目。
d.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應付利息”科目。
【答案】c。
【解析】題目已經說明問的是予以資本化部分的利息的會計處理,所以相應分錄為借:在建工程,貸:長期借款――應計利息(應為是一次到期還本付息的,利息計入“長期借款――應計利息”科目。
4.某企業適用的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20xx年8月份該企業應繳納增值稅2000000元、土地增值稅30000元、營業稅100000元、消費稅50000元、資源稅20000元,8月份該企業應計入“應繳稅費―應交城市維護建設稅”科目的金額為()元。(20xx年)。
a.16100。
b.24500。
c.26600。
d.28000。
【答案】b。
【解析】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是城市建設維護稅的基礎。該企業應計入“應交稅費――應交城市建設維護稅”科目金額=(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7%=(200000+100000+50000)×7%=245000(元)。
5.20xx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大型設備一套,當日投入使用。合同約定的價款為2700萬元,分3年等額支付;該分期支付購買價款的現值為243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該設備的入賬價值為()萬元。(20xx年)。
a.810。
b.2430。
c.900。
d.2700。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核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如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買資產,且在合同中規定的付款期限比較長,超過了正常信用條件,在這種情況下,該類購貨合同實質上具有融資租賃性質,購入資產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額之和確定,而應以各期付款額的現值之和確定。
6.20xx年9月1日,某企業向銀行借入一筆期限2個月,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生產經營周轉借款200000元,年利息6%。借款利息不采用預提方式,于實際支付時確認。11月1日,企業以銀行存款償還借款本息的會計處理正確的是()。(20xx年)。
a.借:短期借款200000。
應付利息20xx。
貸:銀行存款00。
b.借:短期借款200000。
應付利息1000。
財務費用1000。
貸:銀行存款202000。
c.借:短期借款200000。
財務費用20xx。
貸:銀行存款202000。
d.借:短期借款202000。
貸:銀行存款202000。
【答案】c。
【解析】借款利息不采用預提方式,利息在到期還本付息時直接確認為財務費用。
7.某飲料生產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年末將本企業生產的一批飲料發放給職工作為福利。該飲料市場售價為12萬元(不含增值稅稅),增值稅適用稅率為17%,實際成本為10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應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為()萬元。(20xx年)。
a.10。
b.11.7。
c.12。
d.14.04。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核自產產品用于職工福利的核算。將自產產品用于職工福利,要確認收入,計入應付職工薪酬的金額=12+12×17%=14.04(萬元)。分錄如下:
借:應付職工薪酬14.04。
貸:主營業務收入12。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04。
借:主營業務成本10。
貸:庫存商品10。
8.企業發生賒購商品業務,下列各項中不影響應付賬款入賬金額的是()。(20xx年)。
a.商品價款。
b.增值稅進項稅額。
c.現金折扣。
d.銷貨方代墊運雜費。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應付賬款的核算。企業賒銷商品的分錄是: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銷貨方代墊的運雜費計入應付賬款,選項abd都影響應付賬款入賬金額,只有選項c不影響應付賬款入賬金額,現金折扣是在實際發生時沖減財務費用。
9.甲、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應交消費稅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甲公司發出原材料實際成本210萬元,支付加工費6萬元、增值稅1.02萬元、消費稅24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收回該半成品的`入賬價值為()萬元。(20xx年)。
a.216。
b.217.02。
c.240。
d.241.02。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委托加工業務中消費稅的核算。甲公司收回該半成品的入賬價值=210+6=216(萬元)。因為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因此增值稅可以抵扣,不計入產品成本;由于收回后用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因此消費稅也可以抵扣,不計入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
10.某公司20xx年7月1日向銀行借入資金60萬元,期限6個月,年利率為6%,到期還本,按月計提利息,按季付息。該企業7月31日應計提的利息為()萬元。(20xx年)。
a.0.3。
b.0.6。
c.0.9。
d.3.6。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短期借款利息的計算。該企業20xx年7月31日應計提的利息=60×6%×1/12=0.3(萬元)。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九
根據營業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哪個,應按“文化體育業”稅目計繳營業稅的是()。
a.植物園門票收入。
b.網吧上網費收入。
c.旅游景區觀光電車收入。
d.游藝場游藝項目收入。
【參考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品種法的特點。發電企業、供水企業、采掘企業適合采用品種法進行成本的計算。
產品成本計算不定期,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基本一致,而與財務報告期不一致的成本計算方法是()。
a、平行結轉分步法。
b、逐步結轉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種法。
【參考答案】c。
【解析】本題考核分批法的特點。分批法的特點:(1)成本計算的對象是產品批別;(2)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基本一致,而與財務報告期不一致;(3)一般不存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費用的問題。
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確定具體的成本計算方法要考慮的因素有()。
a、生產經營特點。
b、產品品種。
c、成本管理要求。
d、生產經營組織類型。
【參考答案】acd。
【解析】本題考核生產特點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影響。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當根據其生產經營特點、生產經營組織類型和成本管理要求,確定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
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確定具體的成本計算方法要考慮的因素有()。
a.生產經營特點。
b.產品品種。
c.成本管理要求。
d.生產經營組織類型。
【參考答案】ac。
【解析】本題考核生產特點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影響。企業在進行成本計算時,應當根據其生產經營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確定成本計算方法。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
下列關于事業單位存貨的清查盤點,說法錯誤的是()。
d.盤盈的存貨,按照確定的入賬價值,借記“存貨”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
【參考答案】a。
【解析】本題考核事業單位的存貨。事業單位對于盤盈的存貨直接按照確定的入賬價值,借記“存貨”科目,貸記“其他收入”科目。
多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會涉及到“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的有()。
a.存貨。
b.固定資產。
c.長期投資。
d.在建工程。
【參考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核事業單位非流動資產基金核算的內容。選項a,存貨屬于流動資產,不涉及該科目。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十
[基本要求]。
(一)掌握實收資本的核算;
(二)掌握資本公積的核算;
(三)掌握留存收益的核算;
(四)熟悉實收資本的概念和有關的管理規定;
(五)熟悉資本公積的概念及內容;
(六)熟悉留存收益的概念及內容。
[考試內容]。
第一節實收資本。
一、實收資本概述。
實收資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實收資本的構成比例即投資者的出資比例或股東的股份比例,是確定所有者在企業所有者權益中份額的基礎,也是企業進行利潤分配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據。
投資者對企業的出資方式,既可以采用以現金資產的方式出資,也可以采用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土地使用權,必須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不得高估或低估作價。
二、實收資本的核算。
除股份有限公司以外,其他各類企業應設置“實收資本”科目,核算投資者投入資本的增減變動情況。股份有限公司應設置“股本”科目,核算公司在核定的股本總額及核定的股份總額范圍內實際發行股票的數額。
企業收到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資本后,應分別不同的出資方式進行會計處理:
(一)接受現金資產投資。
企業收到投資者以現金資產投入的資本時,應以實際收到或存入企業開戶銀行的金額作為實收資本入賬。
股份有限公司在核定的股本總額及核定的股份總額的范圍內發行股票時,應在實際收到現金資產時進行會計處理,即按每股面值和核定的股份總額的乘積,記入“股本”科目,實際收到的款項與記入“股本”科目數額的差額,記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科目。公司發行股票支付的手續費、傭金等發行費用,減去發行股票凍結期間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額,先從發行股票溢價中抵扣;無溢價的,或溢價不足以抵扣的部分,直接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二)接受非現金資產投資。
企業接受非現金資產投資時,應將非現金資產按投資各方確認的價值入賬。對于投資各方確認的資產價值超過其在注冊資本中所占份額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
(三)接受外幣資本投資。
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現金投入的資本,應在實際收到外幣或存入開戶銀行時進行賬務處理,將實際收到的外幣金額按收到出資額當日的市場匯率折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記入“銀行存款”等科目,將實際收到的外幣金額按投資合同或協議中約定的匯率折合為記賬本位幣金額(在投資合同或協議未約定匯率時,則按照收到外幣當日的市場匯率折算為記賬本位幣金額),記入“實收資本”科目,將其差額,記入“資本公積――外幣資本折算差額”科目。
第二節資本公積。
一、資本公積概述。
(一)資本公積的定義。
資本公積是指投資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業、所有權歸屬于投資者、并且投入金額超過法定資本部分的資金。資本公積包括: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股權投資準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以及其他資本公積。
(二)資本公積的內容。
1.資本(或股本)溢價。資本溢價是指投資者繳付企業的出資額大于其在企業注冊資本中所擁有份額的數額。股本溢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價發行股票時實際收到的款項超過股票面值總額的數額。
2.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是指企業因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3.股權投資準備。是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時,因被投資單位接受捐贈等原因增加資本公積,從而導致投資企業按其持股比例或投資比例計算應增加的資本公積。
4.撥款轉入。是指企業收到國家撥入的專門用于技術改造、技術研究等的撥款項目完成后,按規定轉入資本公積的部分。
5.外幣資本折算差額。是指企業接受外幣投資因所采用的匯率不同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
6.關聯交易差價。是指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所形成的差價。
7.其他資本公積。是指除上述各項資本公積以外所形成的資本公積,以及從資本公積各準備項目轉入的金額。
二、資本公積的核算。
企業應設置“資本公積”科目核算資本公積的增減變動情況。為了反映各類不同性質的資本公積的增減變動情況,應按照資本公積的類別分別設置“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股權投資準備”、“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關聯交易差價”、“其他資本公積”等明細科目,進行明細分類核算。
資本(或股本)溢價、撥款轉入、外幣資本折算差額和其他資本公積可以直接用于轉增資本(或股本);接受捐贈非現金資產準備和股權投資準備轉入其他資本公積后可以用于轉增資本(或股本);關聯交易差價不能用于轉增資本(或股本)和彌補虧損,待上市公司清算時處理。
第三節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概述。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留存于企業的內部積累,它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所實現的`凈利潤,包括企業的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個部分。
利潤分配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投資者的決議,對企業當年可供分配的利潤所進行的分配。企業本年實現的凈利潤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潤(或減年初未彌補虧損)和其他轉入后的余額,為可供分配的利潤。可供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提取法定公益金。
可供分配的利潤減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等后,為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可供投資者分配的利潤,按下列順序分配:(1)提取任意盈余公積;(2)應付普通股股利。如有應付優先股股利,應在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前分配。
盈余公積是指企業按照規定從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包括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等。公司制企業的法定盈余公積按照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業也可按照超過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累計額已達注冊資本的50%時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主要是公司制企業按照股東會的決議提取,其他企業也可根據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除計提法定盈余公積和任意盈余公積外,公司制企業還應按照凈利潤(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5%至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非公司制企業可以按照不超過法定公積金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益金。
企業提取的盈余公積可用于彌補虧損、轉增資本(或股本),在符合規定的條件上也可用于發放現金股利或利潤。法定公益金主要用于集體福利設施。
未分配利潤是指企業實現的凈利潤經過彌補虧損、提取盈余公積和向投資者分配利潤后留存在企業的、歷年結存的利潤。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企業應設置“盈余公積”科目,核算盈余公積的提取和使用等增減變動情況,并在“盈余公積”科目下設置“法定盈余公積”、“任意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三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企業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項盈余公積及其使用情況。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十一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2年1月1日起,在我國部分地區部分行業開展深化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逐步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行業為交通運輸業、部分現代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規定,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11%、6%兩檔低稅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適用11%稅率,租賃有形動產等適用17%稅率,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6%稅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郵電通信業、現代服務業、文化體育業、銷售不動產和轉讓無形資產,原則上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金融保險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原則上適用增值稅簡易計稅方法。納稅人計稅依據原則上為發生應稅交易取得的全部收入。
1、一般納稅人差額征稅的會計處理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對于期末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的企業,期末,按規定當期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營改增抵減的銷項稅額)”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2、小規模納稅人差額征稅的會計處理
小規模納稅人提供應稅服務,試點期間按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關規定允許從銷售額中扣除其支付給非試點納稅人價款的,按規定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應直接沖減“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
企業接受應稅服務時,按規定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與上述增值稅額的差額,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按實際支付或應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應付賬款”等科目。
對于期末一次性進行賬務處理的企業,期末,按規定當期允許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應交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成本”等科目。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十二
初級會計職稱備考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其中,做題是亙久不變的真理,做題是檢驗知識掌握程度的良方,初級會計職稱備考多做習題對理解知識很有幫助。
【例題】1.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應收丙公司的賬款進行減值測試。應收賬款余額合計為100萬元,甲公司根據丙公司的資信情況確定應計提10萬元壞賬準備。
末計提壞賬準備:(首次計提)。
借:資產減值損失10。
貸:壞賬準備10。
2.甲公司2012年4月,對丙公司的應收賬款實際發生壞賬損失3萬元。確認壞賬損失時:(發生壞賬)。
借:壞賬準備3。
貸:應收賬款3。
3.甲公司2012年末應收丙公司的賬款余額為120萬元,經減值測試,甲公司應計提(有)12萬元壞賬準備。
應有=12萬元已提=7萬元(10-3)應提=5。
借:資產減值損失5。
貸:壞賬準備5。
4.甲公司2013年4月20日,收到2011年已轉銷的壞賬2萬元,已存入銀行。(發生的壞賬又收回)。
借:應收賬款2。
貸:壞賬準備2。
借:銀行存款2。
貸:應收賬款2。
【單選題】企業已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賬款確實無法收回,按管理權限報經批準作為壞賬轉銷時,應編制的會計分錄是()。
a.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壞賬準備”科目。
b.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c.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
d.借記“壞賬準備”科目,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正確答案』c。
【單選題】企業壞賬準備期初余額為0.3萬元;當年收回已轉銷的壞賬0.1萬元,發生壞賬0.2萬元,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9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91萬元,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為()。
a.-0.2萬元。
b.0.3萬元。
c.0.2萬元。
d.0.4萬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應有準備=0萬元;已有準備0.3+0.1-0.2=0.2(萬元)。
【單選題】企業20初應收賬款余額為60萬元,壞賬準備期初余額為0.3萬元;當年收回已轉銷的壞賬0.1萬元,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90萬元。該企業按5‰的比率計提壞賬準備,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為()。
a.0.05萬元。
b.0.3萬元。
c.0.45萬元。
d.0.15萬元。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應有準備=90×5‰=0.45(萬元);。
已有壞賬準備=0.3+0.1=0.4(萬元)。
【2012·單選題】2011年12月初企業“應收賬款”科目借方余額為300萬元,相應的“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為20萬元,本月實際發生壞賬損失6萬元。2011年12月31日經減值測試,企業應補提壞賬準備11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011年12月31日該企業資產負債表“應收賬款”項目的金額為()萬元。
a.269。
b.274。
c.275。
d.280。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應收賬款=(300-6)-(20-6+11)=269(萬元)。
【多選題】下列各項中,會引起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發生變化的有()。
a.計提壞賬準備。
b.收回應收賬款。
c.轉銷壞賬準備。
d.收回已轉銷的壞賬。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選項c,壞賬準備與應收賬款同步減少,不影響應收賬款賬面價值。
【2013·多選題】下列各項業務會引起應收賬款賬面價值變動的有()。
a.支付手續費方式下發出委托代銷商品。
b.計提壞賬準備。
c.代購貨方墊付的包裝費。
d.租入包裝物支付的.押金。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選項a不確認應收賬款,選項d屬于其他應收款。
【2013、·單選題】2012年12月初,某企業“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為6萬元。12月31日,“應收賬款”科目借方余額為100萬元,經減值測試,該企業應收賬款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95萬元。該企業2012年末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為()萬元。
a.-1。
b.1。
c.5。
d.11。
『正確答案』a。
【2015·單選題】20年初某公司“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貸方余額為3萬元,3月20日收回已核銷的壞賬12萬元并已入賬,12月31日“應收賬款”科目余額為220萬元(所屬明細科目為借方余額),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20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年末該公司計提的壞賬準備金額為()萬元。
a.17。
b.29。
c.20。
d.5。
『正確答案』d。
【2015·單選題】2014年11月30日,某企業“壞賬準備——應收賬款”科目貸方余額為30萬元,12月31日,相關應收賬款所屬明細科目借方余額為500萬元,經減值測試,該應收賬款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410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企業2014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為()萬元。
a.120。
b.30。
c.60。
d.90。
『正確答案』c。
【2015·判斷題】企業在確定應收賬款減值的核算方式時,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按照成本效益原則,在備抵法和直接轉銷法之間合理選擇。()。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確定應收賬款減值只能采用備抵法,不得采用直接轉銷法。
初級會計實務知識點筆記整理篇十三
1、企業將持有的不帶息商業匯票向銀行申請貼現,支付給銀行的貼現利息應記入的會計科目是()。
a.財務費用。
b.管理費用。
c.投資收益。
d.營業外支出。
2、企業為建造固定資產發行債券,在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發生的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債券利息,應記入的會計科目是()。
a.財務費用。
b.研發支出。
c.制造費用。
d.在建工程。
3、11月20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項為期3個月的勞務合同,合同總價款為70萬元;當日收到乙公司預付合同款項30萬元。該勞務符合按完工百分比法確認收入的條件。年末經測算,勞務的完工程度為40%。甲公司20末應確認的該勞務收入為()萬元。
a.12。
b.28。
c.30。
d.70。
4、下列各項中,屬于“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范圍的是()。
a.應付經營租賃固定資產的`租金。
b.應付供應商的貨款。
c.應付給職工的薪酬。
d.應付供應商代墊的運雜費。
5、某企業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本月購進原材料200噸,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6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0.2萬元,支付的保險費為3萬元,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為1萬元。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原材料實際成本為每噸()萬元。
a.0.3。
b.0.32。
c.0.371。
d.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