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zhì)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藏民與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
1.理解朱總司令的話,體會其中包含的意思。
2.理解紅軍被成為菩薩的原因。
ppt課件
(一)復習回憶,揭題導入
1.回憶《朱德的扁擔》,談談對朱德的認識
2.揭題
3.指名朗讀與課題相對應的課文段落
4.解題: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說的是誰?
5.再讀課題
(二)探究體悟
1.躲紅軍
反動軍隊對老百姓做了哪些壞事?
師穿插介紹紅軍
(ppt)理解“藏族同胞……誰也不露面?!?/p>
(1)抓住關鍵詞體會藏胞的害怕程度
(2)指導朗讀
朱德總司令得知后急得不得了,因為他擔心——,他憂慮——,他不想看到——。
對比:反動軍隊的司令會著急嗎?
2.找藏胞
(1)(ppt)指名讀
(2)加標點再讀,體會語氣
(3)對比:要是反動軍隊會去找找藏胞嗎?
(4)指導朗讀
(5)生自由讀四至七段,思考:還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他們有菩薩般的心腸?
3.搶春耕
(1)匯報:“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結(jié)果……”
指名讀并說原因
理解:朱德同志的第一句話就是怕藏胞挨餓。
因為種自己的地來不得一絲一毫馬虎,所以朱德同志要求戰(zhàn)士用心耕種。
指導朗讀
理解第二句話并指導朗讀
了解紅軍在長征途中所吃的苦,所受的累
對比:反動軍隊會這么做嗎?
(2)匯報:“這也怨不得……搶種上?!?/p>
擋住百姓眼睛的烏云是誰?
朱總司令著急嗎?為什么而急?
對比:想藏胞之所想,急藏胞之所急
(3)再讀朱總司令的三段話
4.夸紅軍
(1)得知這一消息的藏胞悄悄返回家園,也許他們在想什么?
(2)看到紅軍不僅不拿他們的一針一線,還打掃,整治,他們又會說什么呢?
組內(nèi)練說
班內(nèi)交流
(3)他們以前傷心流淚是因為——,他們現(xiàn)在感動得流淚是因為——。
(三)延伸內(nèi)化
1.過渡:同學們,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解放軍繼承了他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僅把種子種在了藏胞的心間,也種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坎里。
2.看圖感受: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3.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讀題)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1.(出示)讀一讀這首兒歌,注意帶有拼音的字,想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常用的調(diào)料和味道。
3.(出示)這八個字擴詞。
4.說出另外的跟調(diào)料和味道有關的字。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使學生感受到文章體現(xiàn)的人物美好的心靈。
感受想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浩瀚的宇宙,總是充滿神秘,讓我們對它產(chǎn)生許多美妙的遐想。當我們看到那皎潔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樣的神話故事?(學生: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那夜空中美麗的銀河,又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呢?(學生:牛郎織女)雖然我們知道這些都不存在,但我們依然為這些美麗的.傳說著迷。今天,讓我們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聽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將一講它的動人故事。
二、教學過程:
1、自讀課文,注意語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故事內(nèi)容。
2、你認為這個小姑娘是怎樣的人?畫出相關的語句做簡單說明。
(學生:三次愛心行動;動詞等。)。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為什么把水罐寫得這樣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頌什么?你從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5、體會下面句子表達了怎樣美好的愿望?
“那顆鉆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大熊星座”
6、閉上眼睛試想,如果沒有愛心行動,世界會變得怎樣?
三、想象力訓練:
出示下列兩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題(體現(xiàn)自主性,差異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話說“小姑娘哪兒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著了”。如果小姑娘這時候做了個夢她會做一個怎么樣的夢呢?發(fā)揮你的想像說說夢中的情景。
2、“這時,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討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會如何續(xù)寫下去呢?給故事續(xù)寫一個結(jié)尾。
四、課堂小結(jié):
小姑娘的愛心,就想天空中的七顆鉆石,閃閃發(fā)亮,照亮每個人的心靈。這堂課的學習是否也在閃光的東西留在你的心里了呢?談談你的一堂課的收獲吧。(學生回答)。
五、課后探究:
收集關于宇宙中事物的神話傳說,出一期小報,一個禮拜后交。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借助批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變開始的道理,并善于從生活中去感受、發(fā)現(xiàn)美。
3、學習抓住關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繪聲繪色講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板書:故事)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你們都曾聽過哪些故事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讀一個故事。師板書完課題,生齊讀。
2、看到了這個題目,你們會有哪些問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問題通過我們自己讀書就能解決,再看看我們在讀中又會產(chǎn)生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識記字音、字形。
2、引入競賽機制,比一比哪個同學課文讀得最流利。
3、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課堂小結(jié)。
由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作小結(jié),布置預習內(nèi)容。
四、布置作業(yè)。
1、寫自己喜歡的字或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學會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3、體會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重點難點。
繪聲繪色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
1、指名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
二、精讀理解,繪聲繪色講故事。
1、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抓住重點詞句的方法,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
比如“臟兮兮”“協(xié)調(diào)”“煥然一新”等詞語的意思,以及問題:“街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那么大的變化?”、“小姑娘的藍裙子為什么引起這么大的變化呢?”
2、學生再讀課文,在文中去找出問題的答案。
3、學生匯報自己的體會。
4、都是小結(jié):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認識:與美的事物不協(xié)調(diào)。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話,我們就能創(chuàng)造美,我們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導學生講故事。
(1)指導學生抓住三“不協(xié)調(diào)”和三“不對勁”來記住這個故事。
(2)指導學生在講故事時注意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做到繪聲繪色。
(3)學生小組內(nèi)講故事,互相評議,比一比誰講得好。
(4)自愿者講給全班聽。
6、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作業(yè)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喚()兩()凍()。
煥()倆()棟()。
2、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我不小心把手劃破了。
手被我不小心劃破了。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寫田字格內(nèi)九個生字。
3、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樂于探究的科學精神以及不妄自菲薄的個性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航天飛機的特點,寫一段航天飛機的自我介紹。
教學用具:
多媒體。
一、導入新課。
1、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看過飛機,坐過飛機嗎?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歷史的巨輪前進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人類終于造出了航天飛機。
2、幻燈出示航天飛機,了解相關知識。
4、讀完課題,同學們有什么想說的,有什么想問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動動筆標上自然段的序號,標出生字詞并注音。
2、出示生字詞。
3、學生自由朗讀生字詞。
4、指名讀帶拼音的生字詞。
5、去拼音讀生字詞。
6、讀含有生字的詞語。
三、再讀課文,讀好句子。
1、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2第一句話。
出示:突然一聲呼嘯,一個龐然大物騰空而起。
(1)指名讀句子。
(2)理解詞語:呼嘯(高而尖的聲音)。
一個很大的東西騰空而起,發(fā)出高而長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叫~。
(3)讀好這句話。
2、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2第二句話。
出示:只見他三角形的翅膀,尖尖的腦袋,方方的機尾,轉(zhuǎn)眼間便飛得無影無蹤。
(1)指名讀句子。
(2)過渡:剛才聽到他的聲音,現(xiàn)在看到他樣子,那“無影無蹤”什么意思?
(3)讀好這句話。
(4)連起來集體讀好兩句話。
(5)由這兩句話你讀懂了什么?(大,快,外形,板書龐然大物))。
3、讀好含有生字詞的句子——3第一句話。
出示:他找到智慧老人,想問個究竟。
(1)指名讀句子。
(2)理解智慧老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老人啊?
(3)“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以換個詞嗎?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智慧老人是怎樣介紹航天飛機的呢?找到這一段,自由讀。
2、智慧老人說了幾段話?請學生分別讀。
3、出示智慧老人說的第一段話。
4、第一段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把重點詞語圈畫出來。
5、讀好“他比你飛得更高更快?!?板書“更高更快”)。
6、高表現(xiàn)在哪里?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
體驗兩萬米的高度。
7、快表現(xiàn)在哪里?還是用書上的語言來回答。
體驗東海之濱到帕米爾高原的距離之長,航天飛機所花時間之短。
(東西直線距離大約4000多公里,汽車大約50多個小時,火車30多個小時)。
8、指名讀第一段話。
9、出示智慧老人說的第二段話。
10、第二段話介紹了航天飛機的什么特點,把重點詞語圈畫出來。(板書:本領大)。
11、“本領大”表現(xiàn)在哪?用書中的語言來回答。
12、出示衛(wèi)星回收的圖片,用書中的語言來說說圖的內(nèi)容。
13、指名朗讀第二段話。
14、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
五、朗讀全文,學生質(zhì)疑。
1、指名朗讀全文。
2、學生質(zhì)疑。
六、書寫生字詞。
1、出示九個生字。
2、注意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的寫法。
指導“慧”的寫法。怎樣寫好這個字?
3、教師范寫。
4、學生練習。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鎮(zhèn)定的女主人》這篇課文是三年級(上)語文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是繼第四單元描寫名人的成功之路后,又一描寫聰明人如何擺脫困境的單元。課文寫了一位女主人在請客時,一條眼鏡蛇盤在她的腳下,女主人臨危不懼、機智果斷地讓保姆用熱牛奶把眼鏡蛇引到陽臺上的事。本單元的總體目標要求學生在知識技能上初步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具備一定在文中理解詞語的能力;在情感體驗方面初步了解智慧的重要性,懂得遇事要沉著冷靜,善于思考。而《鎮(zhèn)定的女主人》這篇課文可以說是第六單元中,比較重要的一篇課文,因為單元目標中的兩條主線,都能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得以實現(xiàn)。
二、學情簡析。
在備這堂課之前,我也有幸在網(wǎng)上看到了幾位名家教學策略,其中就有賈志敏老師的填空式教學。據(jù)說賈老師在上完課之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當然,我自然沒有賈老師那么深厚的教學功力,也沒有他伸縮自如的課堂駕馭能力。再加上本地塊的學生與其他學校尚有差距,所以我在制定教學目標和備課時既吸取了名師的精華,又降低了教學的難度,使之更加符合我班學生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就抓兩點,一是學會理解詞語、二是圍繞鎮(zhèn)定體會女主人的有膽有識。
三、教學目標。
1、理解“鎮(zhèn)定、吩咐”的意思,并能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來深入理解它們在文中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感受女主人的鎮(zhèn)定。
3、能從女主人把盤在腳上的眼鏡蛇引出門外的故事中,懂得在危急時刻要沉著、冷靜,這樣才能化險為夷。
以上制定的教學目標并非是孤立的,它們是相互聯(lián)系,又是層層深入的。理解詞語的意思只是表面的;通過語言實踐的手段,如朗讀、說話等,感受詞語的內(nèi)涵是內(nèi)在的;聯(lián)系上下文揭示出文章里面的深意才是核心的。
四、教學過程。
1、從“鎮(zhèn)定”入手,揭示課題。
從“鎮(zhèn)定”入手,先讀準其音,再理解其義。鎮(zhèn)定的意思就是指“遇到緊急情況不慌不亂”。
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把鎮(zhèn)定在字典中的意思,在板書上化作兩個板塊,一是緊急情況,二是不慌不亂。從而使后面的教學也分成兩個板塊,一是感受情況緊急,二是體會女主人的不慌不亂。情況越緊急越能凸現(xiàn)女主人的鎮(zhèn)定,而女主人的說與做也表現(xiàn)出她的鎮(zhèn)定自若。因此我們要理解的不只是鎮(zhèn)定的表面含義,而是要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感受文中描繪情況如何緊急,而在這樣緊急的狀況下女主人又是如何不慌不亂地排除危險。
2、初讀課文,通過感受情況緊急體會女主人的鎮(zhèn)定。
初讀課文讓學生了解女主人遇到了怎樣的緊急情況,根據(jù)學生自有的生活體驗,感受如果你遇到眼鏡盤腳的情況會怎樣。再與文中的女主人不動,也不喊相比較,從而明白女主人的身體不能有絲毫的抖動,不能引起客人騷動,為的是不驚動眼鏡蛇。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朗讀和比較,從情況危險和緊急入手,體會女主人的鎮(zhèn)定。
3、深入學習,體會女主人鎮(zhèn)定地具體表現(xiàn)。
女主人的鎮(zhèn)定還表現(xiàn)在她的言行舉止上:為了排除困難,她吩咐保姆引開毒蛇;為了穩(wěn)住客人,她仍然和客人有說有笑。因此“吩咐”和“有說有笑”將是展開教學的關鍵詞語。
女主人“吩咐”了保姆什么話,在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之后是能夠找到相關內(nèi)容的。但“吩咐”一詞的含義是:口頭指派或命令,因此語言必須是清晰而又簡練。再加上當時的情況,不允許女主人大聲吩咐,她的吩咐必須是輕聲、快速、清楚,這樣才不會驚動客人。要真正理解“吩咐”的含義,不僅要做到內(nèi)容上的理解,更要做到語言上的準確和朗讀上的聲色兼俱。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準確地組織女主人吩咐的語言,并朗讀出吩咐的語氣是很重要的。
有了前面教學的鋪墊,對于保姆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還和客人有說有笑是不難理解的。但老師要通過引讀讓學生感受到,在這樣的情況下,下半身不得動彈,而上半身還得說笑是非常不容易的,從而進一步體會女主人的勇敢、鎮(zhèn)定。
經(jīng)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由地從心底里發(fā)出感嘆,這位女主人真是有膽有識呀!
4、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借助板書講講故事。
通過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教師的板書已經(jīng)基本呈現(xiàn)出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一部分為情況緊急,一部分為女主人鎮(zhèn)定的具體表現(xiàn),此時可以讓學生借助板書把故事簡要地敘述一遍。一是對“鎮(zhèn)定”一詞再用課文的內(nèi)容完整地進行詮釋。二是,課文在寫作手法上,運用了倒敘的方法,通過借助板書敘述故事,則幫助學生以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又一次梳理課文。
五、說明:
1、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預習能力,有些詞語可以放手讓學生借助字典自學,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課文自制相關的預習表,為提高課堂效率提供幫助。本篇課文老師就做了相應的預習要求,除了平時的讀文要求外,要求學生借助字典理解“鎮(zhèn)定”和“吩咐”兩個詞語。而兩個詞語在文中含義,則是要在課堂教學中著重關注的。
2、在課文教學中,老師的引讀中始終貫穿了這三個詞語“抖動”“騷動”“驚動”,這是老師有目的地在幫助學生辨析和積累這三個詞語。這三個詞語對應了課文中三個不同的角色,即女主人、客人和眼鏡蛇,因此老師在指導學生辨析和積累的同時,又利用這三個詞幫助學生理解女主人為什么不動不喊,要保持鎮(zhèn)定女主人不能抖動,是不想引起客人騷動,目的就是不驚動眼鏡蛇。
六、板書設計:
(有膽有識)。
情況緊急不慌張冷靜。
一條毒蛇盤在腳上。
吩咐保姆引開眼鏡蛇。
驚嚇。
有說有笑穩(wěn)住客人。
不能喊、叫、動、逃、……。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積累詩歌中的優(yōu)美詞語。
2、了解詩中所描寫的景物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麗,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從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祖國的深深熱愛。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學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個美麗、幸福的小姑娘,快樂地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她的腳步到祖國各地領略春的美景,你們高興嗎?(高興)。
二、品讀詩文。
1、請同學們打開書,讓我們帶著幸福、快樂的心情一起來讀詩歌的第一節(jié)。(學生齊讀)。
2、春天這個幸福的小姑娘都去哪了呢?請同學們自己來讀詩歌的2—6節(jié)。
學生自由讀文。
指名匯報(田野、河流、草原、山岡、村莊)。
師問:你是如何發(fā)現(xiàn)的?
學生講述各詩節(jié)構(gòu)段方式。
3、是啊,春姑娘帶我們走過田野,走過河流,走過草原,走過山岡,走過村莊,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們先跟隨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指名讀第二節(jié),一邊讀一邊想,春姑娘的到來,祖國的田野有什么變化?(百花開放,農(nóng)民開始播種,有的農(nóng)作物都開始出芽了)。
你覺得春天的田野被作者描繪的美嗎?都哪美?(學生講解相關的詩句,并適當滲透擬人的修辭方法)。
誰愿意來讀?
4、春天來了,河流又有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詩歌的第三節(jié),并畫出能夠表現(xiàn)河流變化的動詞,講一講這一節(jié)的內(nèi)容。
誰來試著說一說?(學生抓住歌唱、匯合、滾、流、沖講述河流的變化)。
從作者豐富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河流也充滿生機,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聽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品一品它那高興的心情。
5、春姑娘走過田野,走過河流,還來到了哪里?(草原、山岡、村莊)。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詩歌的第4、5、6節(jié),把你最喜歡的一節(jié)多讀幾遍,談一談春姑娘的到來給那里帶來的變化。
學生自由讀,學習小組展開研討。
全班匯報,抓住一節(jié)談具體,并鼓勵學生想象畫面,多種方式有感情地朗讀。
6、跟隨著春姑娘,我們走過了這么多的地方,你最想說些什么?(春天真美??!……)。
作者也想說:多么美麗啊!祖國的春天,多么歡暢!
詩歌的最后一節(jié)是對全詩的總結(jié),你們覺得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讀?(讀出“歡暢”)。
全班齊讀。
三、欣賞意境。
1、春天是每年都要來到的,世界上的國家都有春天,為什么這首詩的題目是“祖國的春天”呢?(作者喜愛春天,更愛自己的祖國)。
2、是啊,我們要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融入到詩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老師為你們的朗讀配上優(yōu)美的音樂,希望你的朗讀能帶給大家美的享受。
全班齊讀第1、7節(jié),指名讀2—6節(jié)。
四、拓展練筆。
1、春姑娘還會給祖國的哪些地方帶來變化?(街道、小院……)。
2、你也試著像作者那樣,用詩歌的形式寫一寫?
3、學生讀自己的作品。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過程與方法:在引導下,自己學會探究;在情境中,自己學會想象;在鼓勵中,自己學會表達。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意,增強愛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難點: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的內(nèi)容與人們風險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教學過程:
一.走近生活,導入新課。
1.師:留心的孩子們會發(fā)現(xiàn),在許多公交車上,有專門給老弱孕婦準備的座位,他們的座位叫(專座)。
專門為非常重要的人或事增開的列車叫(專列)。
我們今天也要來認識了一趟與眾不同的專列,叫燕子專列。
二.文章初探,整體感知。
1.師:燕子專列是一趟怎樣的列車呢?它是專程把小燕子從什么地方送到什么地方呢?請大家?guī)е鴨栴}認真朗讀課文。
2.生:燕子專列是一列漂亮舒適的空調(diào)列車。
它是專門把燕子從寒冷的地方送到溫暖的地方的火車。寒冷的地方是指歐洲瑞士。
三.走近環(huán)境,熏陶情感。
1.探究要用專列送小燕子的原因。默讀課文找答案。
理解“驟降”,體會小燕子的處境非常危險。
2.品讀燕子的生存環(huán)境。
理解“長途跋涉”,由此涉及于小燕子遷徙的課外知識。
3.在拓展知識的前提下再去讀書,讀出對小燕子的擔心。
四.品味人們的救助活動。
1.這一群饑餓、寒冷、疲勞極了正瀕臨死亡的燕子,最后竟然坐上了專列,尋找原因。同學們自由朗讀文中剩下的段落。
2.生找到答案。瑞士政府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去。引導學生體會瑞士政府做出這個決定的意義重大,由此體會到瑞士政府對動物的關心,保護。
3.探究政府的具體做法:媒體呼吁。
引導理解“呼吁”。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呼吁”與“不呼吁”的區(qū)別。
4.語文訓練:你來當當播音員,發(fā)出你內(nèi)心的呼吁。
3.聽到呼吁聲你會怎么樣呢?由此引導學生體會居民們的表現(xiàn)。
4.理解“料峭”,并從這段中找出與其相關的環(huán)境描寫中同樣表現(xiàn)春寒的句子。
5.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出春寒,進而表現(xiàn)人們堅定的意志,并指出讀書的方法,在讀中自己指出需重讀的詞語。
6.情況緊急,為了突出求援行動的快,從而體會“紛紛”和“四處”兩個詞,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使學生在讀中品味人們的關愛之心。
7.不論環(huán)境如此惡劣也擋不住人們焦急的腳步。(師范讀)學生通過各種方式的讀書表達人們對燕子的關心以及不畏嚴寒的品質(zhì)。
五.突出事例,點面結(jié)合。
1.創(chuàng)設情境,引讀對貝蒂描寫的一段話。抓住最后一句話引發(fā)學生思考:“貝蒂不在乎什么?”在學生想象的基礎上深究“那她在乎什么?”
2.激發(fā)學生想象:貝蒂可能到哪去找燕子,找到凍僵的燕子后她會怎么做?
3.通過學生的想象,一個鮮活的形象出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學生情不自禁發(fā)出對貝蒂的稱贊。
4.傳揚貝蒂的故事,師生共讀本段,情感共鳴。
六.故事尾聲,意猶未盡。
1.幸運的燕子坐上專列了,人們?yōu)樗鼈兯托?。配樂讀最后一段。
2.烘托情感高潮。師生配合,發(fā)自內(nèi)心道出對燕子的祝福。
3.拓展:由燕子的故事你能想到什么?激發(fā)學生對動物,對自然的熱愛和保護。
4.小結(jié):宣揚“愛”的主題。
政府。
愛
居民????????????????貝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