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報告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一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性學習、接觸社會、認識和了解社會、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學習活動。
二、活動的具體目標。
1、在活動中學會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身邊的人、關注身邊的事,做一個社會人。
2、通過調查、采訪,知道社區的有關知識,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
3、進一步學會社會實踐調查的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撰寫社區調查報告。
4、學會交往與合作,培養動手、創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促進每一個學生個性健康發展。
三、活動的實施。
整個主題活動分三階段實施:
1、活動準備;。
2、走入社區,實地調查;。
3、了解社區現狀發現存在的問題,交流調查結果。
4、活動的結果與評價。
第一階段:活動準備。
一、了解什么是社區。
交流:家住什么小區?小區有什么特點?
二、根據住處自由分組,確定調查的地點和內容,設計調查表。
調查表。
調查范圍:
小組成員:
組長:
調查項目。
調查內容。
公共設施。
公共廁所。
()個。
ic電話亭。
()個。
停車場(棚)。
()個。
垃圾桶(箱)。
()個。
……。
服務設施。
學校。
幼兒園()所、小學()所、中學()所。
醫院。
()個。
商店。
()個,類型()。
銀行。
()個,類型()。
……。
綠化環境。
草坪。
()處,面積()平方米。
樹木。
主要樹種()。
……。
建議:
第二階段:走入社區,實地調查。
目的:了解社區,并對平時隨處可見,但并未引起注意、關心及思考的一些地方,進行調查、采訪,激發學生關心社區,熱愛生活的情感,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及團隊精神。
一:利用雛鷹假日小隊活動,走入社區,分組分范圍進行實地調查,初步了解社區。組長帶領好本組同學進行實地調查,調查中做好記錄,填寫好調查表(可補充調查項目)。
二、注意安全,調查完后直接回家。之后,充分發揮組長的作用,放手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調查活動(其中一組訪問新村社區居委會主任,其他組分范圍進行實地調查)。
三、各組交流調查情況,指導學生梳理資料,對各組的統計數據進行歸總,指導填寫“調查報告”。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二
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閱讀并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淺閱讀的時代。
而作為今后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的閱讀狀況如何呢?為了了解大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就云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了一些問題,并探討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決方法。現將具體調查情況做如下報告。
本次調查對象為云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80名大學生,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76份有效問卷。調查主要針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閱讀目的和動機、閱讀態度、閱讀媒介、閱讀愛好等。
一、什么是淺閱讀?
淺閱讀它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松娛樂性為最高追求的閱讀形式。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為上,充滿了游戲精神及荒誕不經的色彩;方式上則以動漫、圖像、影像等為主,文字為輔。相對于品茗式的傳統閱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橫向的廣度,即所謂的“碎片式的語言,拼盤式的內容”。
步探索提高大學生素質參考依據。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閱讀認知度普遍較高。從調查結果看,%的學生認為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的學生認比較喜歡閱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僅占%和%。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
2、閱讀時間較少。每天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為%,1-3小時的為%,1小時以上的為%,有%的學生處于基本不閱讀的狀態。
3、每月的平均閱讀量較少。每月平均閱讀5本書以上的學生僅占%,3-5本的學生占%,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閱讀量為1-3本,這說明大學生的閱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記和通俗小說是我院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最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種類書籍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
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余,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閑、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對于閱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為%)。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成為我院學生重要的選擇。
6、我院%左右的大學生將到圖書。
館借閱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找親戚朋友借閱、網上瀏覽、在書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閱讀途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買書熱情不高,僅有13%左右的學生將買書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三
村位于圩鎮北面,全村共有16個村民小組,571戶農戶,2300口人。其中黨員33人,35歲以下黨員5人,60歲以上黨員13人,女性黨員3人,有“雙帶”能力的黨員3人,高中以上學歷10人?,F轄區面積4719畝,其中:耕地面積1719畝,山地面積3000畝。村內有“黃氏宗祠”一座,村里的主導產業是種植水稻、煙葉、臍橙和生豬養殖,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200元,村集體收入100%來源于鄉鎮財務“轉移支付”。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三送”)工作情況。
該村設立村黨支部1個,黨小組1個,平均每年發展新黨員2人。自“三送”工作開展以來,該支部高度重視,積極派人與縣派“三送”工作隊員及鎮包村干部一道走村串戶開展民情家訪,收集群眾訴求;對村級層面能處理的問題(訴求)及時予以處理,對村級層面處理不了的問題(訴求)及時上報鎮“三送”辦。但由于老村部僅有一間辦公室且已破舊不堪、新村部尚在建設中,目前暫無村級黨員活動場所。
(二)經濟發展情況。
該村地理位置相對較偏遠,村民主要依靠外出務工和種植水稻、花生等農作物為業,人均年純收入在2200元左右,全村經濟相對欠發達。
(三)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近年來,根據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該村下、錦背田及壩上三個村民小組列入了全縣新農村建設布點,并完成了房屋建設整體規劃、路面硬化及改水改廁工作。村民生活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
(四)社會治安情況。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該村社會治安穩定,未發生一起群體上訪事件。
二、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產業的示范帶動作用不大。該村雖有煙葉、臍橙和生豬養殖產業,但整體規模不大、影響不大,未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二)交通不便影響了部分村小組的.經濟發展。如竹撈小組和向陽坑小組,至今未修建村級公路、車輛無法到達,村民往返仍依靠步行或騎車,給村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同時,嚴重影響了該村民小組的經濟發展。
(三)電壓不穩定,嚴重影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該村16個村民小組,有等多個村小組電壓低,經常出現日光燈、電飯煲等日用電器帶不動的現象。
(四)水利失修導致農作物減產。如:等村民小組,水陂和水渠年久失修,水田灌溉困難,水稻減產明顯。
三、推進村建設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以縣、鄉(鎮)為單位,出臺支持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鼓勵現有的村級產業做大做強,帶動轄區村民致富。
(二)加大村級公路和建設力度。一是對全縣未修建村級公路的村小組進行調查摸底并建立臺帳,并上報縣委、縣政府;二是以縣為統籌,明確時限,有計劃地實施村級公路修建工程,確保各村民小組盡快通路通車。
(三)加大農村電網改造力度,對現有未改造農村電網進行全面徹底的改造。同時,安排技術人員定期對各鄉鎮、村的電路進行檢查和維修,確保村民生產生活用電需要。
(四)加大水利建設力度。運用打殲滅戰的戰略戰術,集中有限的財力,一個一個灌區進行維修、改造、清理。全面開花,勢必分散財力,小打小鬧,成效甚微。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四
xx鎮位于xx縣東部,西接大塘埠,東臨大橋、新田,地域遼闊;全鎮總面積3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8355畝,山地面積227370畝,林地面積193140畝。轄15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1個少數民族村,30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33824人,其中城鎮人員4751人,外出務工7315人。xx鎮是xx的農業大鎮,商貿重鎮,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xx鎮農村地區貧困狀況得到有效緩解,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由于地理區位、自然環境以及貧困程度較深、基礎較薄等自然和歷史原因,發展速度不快,效果不甚明顯,與其它發達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農民人均純收入還比較低,經濟社會發展仍然較慢,仍有1882戶約9408多蘇區群眾沒有脫貧致富,迫切期望得到黨和國家更多的關心支持,使xx鎮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xx鎮農村貧困現狀。
楓樹村和圳玄村等存在大量零散分布的小組,人數多、貧困深。20,全鎮農村人口29073人,占全鎮人口總數86%。我鎮調查的扶貧對象為9408人,占全縣農村扶貧對象的5.55%。
農村貧困原因集中表現在:一是自然資源共貧乏,基礎設施較為落后,信息閉塞。目前我鎮金盆山片區手機信號時有時無,有很多小組未通水泥路;二是醫療衛生資源匱乏,衛生設備普遍簡陋,群眾無法享受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三是住房條件。在新屋等村有大量老舊的泥瓦房,安全系數底,人畜不分離、衛生條件差。
(二)自然災害頻發,生存環境惡劣,返貧現象十分突出。xx鎮屬自然災害頻發區,洪澇、干旱、低溫冷凍害等氣象災害時有發生,給農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返貧現象嚴重。據統計,xx縣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在10億元以上,因災返貧人口達3萬多人。特別是206月的洪災、初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和的洪澇災害,受災人口達20多萬人,而xx鎮就是重災區。xx鎮地處山區,局部特大暴雨及泥石流災害時有發生,農村房屋、農田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損毀嚴重,致使多年的扶貧開發成果毀于一旦。由于生存環境惡劣,全鎮有大量農村人口渴望搬離原居住地。
導會驚訝地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xx鎮有數量相當的聾啞人、癲癇病人、殘疾人、智障人等,這部分人群基本上是沒有就業甚至是勞動的能力的,他們的生存完全依靠家人和政府及社會的關懷。市委農工部駐xx鎮“三送”組在新屋村進行春節走訪慰問活動中就有十幾戶上類人群,可見一斑。這些人的脫貧需要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制度保障。
(四)發展相對滯后,財力緊張,財政保障及扶持能力弱。xx鎮經濟發展總體水平低、總量不大,發展不足、發展不快是致貧的根本原因。自身財力投入扶貧開發非常有限,財政保障能力與扶貧開發需求差距較大。我鎮目前的財政實力在持續保障貧困群眾的基本生活水平上已是力不從心,依靠我鎮的財政救濟可謂杯水車薪,更不用說去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這需要上級部門的財政扶持。
二、致貧原因分析。
(一)人均耕地少,農業經濟傳統單一,農民增收乏力xx鎮山多田少,農民耕地面積少,人均耕地不足0.6畝,其中高排田、冷水田等低產田面積占比超過總耕地面積的1/3。農民收入主要依靠傳統的種養業,農業市場化程度低,農業生產長期效率低下,仍是傳統的自給自足封閉的小農經濟,農民增收緩慢。
(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差我鎮各項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有眾多的鄉村道路需要改造和硬化。
現有農村道路建成標準普遍偏低,安全隱患多,修復難度大,路難行的現象較為嚴重。據統計,我鎮有141個小組的鄉村道路不通。還有10個行政村不通客運班車,占全縣不通客車行政村總數的6.2%。全鎮土坯房住戶4517戶,占比54%。我鎮的農田灌溉設施不全,水泥修葺等現代化的水渠數量稀少,除xx村等少量村落有現代引水設備外,其他村基本上使用傳統的灌溉辦法,農田水利灌溉工程和農村飲水工程等水利建設明顯滯后,有8365人沒有解決飲水安全。其次,全鎮有多座水庫亟待除險加固,全鎮70%的農田沒有灌溉設施或配套設施不全,抗旱能力不足,仍屬“靠天吃飯”。
農村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保障能力不足,農村電網未改造到位,春節等重大節日很多村莊仍會出現停電現象,另有16戶群眾仍未通電,264戶人家沒有電視機。
(三)歷史欠賬多,社會民生事業落后。
農村公共服務建設投入不足,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較為落后。農村教育設施薄弱,目前全鎮農村中小學校舍年久破舊,多數村完小和教學點校舍屬土木結構、磚木結構,建設年代久遠,不少已成危房,屋漏又逢連夜雨,老師的住房到處積水,教室盆桶連連,師生教學、生活條件異常艱苦。農村醫療衛生事業亦困難重重,我鎮仍有行政村無衛生室,不少村級衛生所設備普遍簡陋,主要依靠“老三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診療,無法從根本上保障群眾享受最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農村衛生醫療設備短缺、老化現象嚴重,農村缺醫少藥看病難問題較為突出。
(四)群眾思想落后,致富能力弱。
xx鎮是贛南四大歷史名鎮,自古商貿交易繁榮又是農業大鎮,在改革開放前期有大量的廣東沿海地區人遷徙到此,隨著時代的進步,xx人慢慢地陷入了快時代的邊緣,不斷走失發展、繁榮的良機,而傳統的小農經濟和小商品經濟思想越發濃重,人人看重眼前小利缺乏開拓創新精神致使xx在推行集約化、規?;F代化農業模式路上困難重重。
三、解決貧困問題的幾點意見。
(一)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
xx鎮傳統農業經營方式缺乏活力,生產效率低下,調整產業結構是改變生產方式,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解決貧困的最終利器。從我鎮單一、低效的產業結構發展成多形式、高效率的經營模式,從以水稻種植為主向甜玉米、生豬、油茶、蜂蜜、煙葉等多形式的生產模式改變,我鎮的產業結構將得到巨大升級,現代高效、生態、集約的農業生產可以迅速提升我鎮的經濟實力,能大大充實我鎮的財政實力,并最終提升我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貧困問題將迎刃而解。
(二)提高農民素質,發展現代農民。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五
一、調查時間:
20__年2月10日下午。
二、調查地點:
村莊周邊。
三、調查方法:
實地觀察。
四、調查人:
李炯睿。
五、調查起因:
每隔幾天,家里就會產生一些垃圾,爸爸就要推著小車把垃圾倒掉。這些垃圾去哪里了?會怎樣處理呢?我決定做一個實地小調查。
我決定對尹莊村周邊進行調查。在實地調查中,我發現了垃圾堆放方面的許多問題。
(一)村里有專門堆放垃圾的地方,但建在小河邊,會污染河水。還有就是長期不清理,導致垃圾過多,到了夏季會蒼蠅成群,氣味難聞。
(二)道路旁邊也倒著很多垃圾,甚至路上都有,不僅侵占了道路,而且污染了環境。
(三)有的垃圾甚至倒到村邊的小河里,堵塞了河道,更污染了河水,河里現在連小魚小蝦都沒有了。連村邊的樹林里也有垃圾。
七、調查建議:
在做了調查之后,我這個小學生都覺得垃圾亂堆亂放危害大,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會污染環境,要好好處理。在這里我要提一些小建議。
1、村民要把垃圾倒在指定的地方,并且能夠及時運到垃圾中轉站。
2、垃圾池不能建在小河邊,以免污染河水。
3、村民養成不亂倒垃圾的習慣,尤其是不能把垃圾倒在路邊、小河里。
以后我自己也要做到不亂扔垃圾,并且和家人一起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方,還村莊一個干凈衛生的環境。在學校也要做到這一點,大家一起努力吧。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六
寒假期間我走訪了我縣衛生環衛處,調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運輸和處理的情況。這里我把調查的材料情況分三項說明。
垃圾在人們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僅就生活垃圾來說,我縣每人每天要生產天近一。
斤垃圾,意味著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斤垃圾要處理,從整個騰沖縣來看每天將有很多垃圾急需處理。如果不能及時處理,大量的垃圾隨意堆放,長期囤積就會占用土地,產生臭味,造成對大氣、水域和土壤的嚴重污染,而且導致了蒼蠅、昆蟲、老鼠和大量細菌的滋生,威脅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和農村的一大負擔。垃圾處理起來并不容易,可以歸納以下幾點:從垃圾的平均組成來看主要是廢棄物組成的白色污染,體現為混有一定的玻璃、塑料和壞棄物等雜質。在我們農村垃圾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成堆或成片隨意的堆放;用這種雜質的垃圾施肥,就會使土地喳化,所以,可能很嚴重的污染農村土地;農村垃圾隨意堆放沒人管制,成為很嚴重的問題,以城市相比,農村垃圾沒有具體的處理措施,是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當然有很多的城市垃圾拉到農村來隨意堆放,環衛工作沒有落實到最后,或者是挖坑埋在地下,現已發現埋在地下會污染破壞地下水,填埋后的場地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何況現在生活生產的垃圾也越來越多,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沒有做到最大。所以,尋找垃圾凈化出路,迫在眉睫。還有,雖然國家有出臺保護環境衛生的規定,但由于不能嚴格執行,成效不大,隨地亂拋垃圾的情況到處存在,垃圾量也在不斷增加。如何處理垃圾,確實是當務之急。
農村建設需要綜合處理,生產生活服務設施需要是垃圾產生最小化,建設人文綠色農村,不單是新農村的建設,同時是和諧、健康的農村建設。對垃圾處理也能在無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資源利用等方面綜合考慮。在我們新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沼氣池,它的功能在農村較為突出,將有機物質投放到里面,能形成很好的肥料,一次性投資,成本也較低,同時能轉化成為燃氣,作為農村的'又一能源方式,廣受歡迎。
處理垃圾前景廣闊,但目前還應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減少垃圾來源。例如蔬菜在農村生產時就應該先進行加工,將不能用的菜桿、菜根、黃葉、泥土等除掉,將這些在農村就進行處理,減少垃圾量。不要的廢棄物:廢紙、廢瓶、廢鐵等要形成統一的收購,而不要隨便丟棄。
首先是農民觀念意識問題。由于農民對垃圾危害了解不足,因此在處理生產生活垃圾上顯得極為隨意。比如有時對動物尸體、農藥瓶等,不經任何處理,就隨意丟棄;有時不對垃圾進行分類,將能燒、不能燒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隨意焚燒。沒有分類處理垃圾的意識,就無法正確處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絕垃圾給環境和人類帶來的危害。
其次是基礎設施滯后問題。農村垃圾的處理流程必須經過村、鎮(鄉)、縣的收集網絡才能有效分類處理,目前很大一部分農村還不具備條件開展戶建垃圾池、村設垃圾回收點、鎮建垃圾壓縮中轉站、縣有垃圾填埋場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再次是垃圾處理量大成本過高問題。這就告訴我們,農村垃圾將無法按城市垃圾處理模式進行統一收集處理。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效處理農村垃圾呢?很多學者專家認為須堅持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垃圾,并協調推進農村垃圾處理機制建設。
首先要遵循下列原則。一是分戶堆漚減量化原則。農戶將所有生產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內,定期分撿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降解垃圾定期分散填埋或堆肥,可減少垃圾總量的60%。二是分類回購資源化原則。以鎮成立環保合作社,向農民回購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合作社再進行二次分類,將可利用垃圾送至廢品公司資源化處理,可減少垃圾總量的30%,并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益彌補合作社運行。三是集中處理無害化原則。將合作社分類出的有害不可降解垃圾集中送至鎮壓縮中轉站,然后統一運送到固體廢棄物填埋場集中填埋,無害化處理有毒有害垃圾。
其次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可按照縣級政府監督指導,鎮、村組織實施,村民聯合自治,合作社常年運行的管理模式推行農村垃圾分類處理流程。
再次要建設基礎設施網絡,建立戶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購點、鎮有垃圾中轉站、縣有垃圾處理場基礎設施網絡。
最后要健全運行機制和提供經費保障。垃圾清運處理系統資金到位是確保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費用專款專用,避免挫傷廣大村民對整治環境的積極性。這啟示我們,只有形成戶分類、村回購、鎮中轉、縣處理的運行機制,才能真正為農村垃圾的有效處理開辟一條新路。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七
調查對象:保和鎮中心小學部分教師。
1、調查內容:
(1)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
(2)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
(3)大學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
2、調查方式:
(1)查閱相關書籍。
(2)登陸網站搜索。
(3)對教師進行訪問。
3、調查結果。
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登陸網站搜索對教師進行訪問等方式,我了解到,隨著社會進步,大學生也越來越多,當今社會的崗位數遠遠少于大學的人數,因此多數教師認為,應該控制大學生的人數,提高大學生的質量,鼓勵大學生面向基層就業,提高大學生去基層就業的'積極性,進一步完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關于創業國家就多為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大學生依托專業優勢開拓市場,而高校也應該把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當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手段,引導和扶持大學進行創業。
4、經驗體會。
我是一名剛入校不久的大學生,這次調查讓我感受良多,我覺得除了社會和國家要幫助大學生以為,作為大學生的我們也應該多學知識,掌握好技能,為自己出身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5、對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的評價。
我認為此次活動開展得既有價值,又有意義,而且實踐的課題非常貼近生活,也都是同學們都有所聞,但又知之甚少的事情,非常適合同學們調查研究。我更希望學校能組織一次大型的調查活動,讓全校師生一起參與。
生活情況調查報告篇八
隨著炎熱的七月份的到來,中學生們為期兩個月的暑假生活開始了,作為一個高等大學的學生,在暑期的時候,參加適當的暑期時間活動是十分有必要的,著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也可以增加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因此我院社會實踐暑期快樂小分進行了一次有組織有目的的調查活動.具體情況如下:。
為了更加了解中學生的暑期生活情況,了解中學生們怎樣渡過,怎樣過才算是一個有意義的假期.
調查對象:全太倉市學生(主要是中學生)。
一般情況:這部分學生大多在是初中以及高中階段的同學,具有一定的自我計劃的能力.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隨機問卷調查.發放問卷是在太倉個人群集中地帶選擇適合的學生當場發卷填寫,并當場收回的形式。全市共發出調查問卷100份,收回100份,回收率達100%.
20xx年08月17日。
主要調查了中學生對暑期生活的打算,在暑期生活中參加的活動以及對參加活動的滿意程度等.問卷對中學生工提出了9個選擇題,一個敘述題.
本組就問卷調查結果統計如下表:
1.你對暑期曾經的打算?
a.打工20%b.補習20%c.休息30%d.旅游20%e.其他10%。
2.你在暑假經常做的事?
a.打工10%b.補習15%c.休息56%d.旅游6%e.其他13%。
3.你在暑期是否上過補習班?
a.是46%b.否54%。
4.你對暑期參加補習班是否滿意?
a.是33%b.否67%。
5.你是否參加過的除文化課外的興趣小組?(如書法、鋼琴……)。
a.是40%b.否60%。
6.你在暑期是否出去旅游?
a.是43%b.否57%。
7.你是否在暑期的時候經常參加體育鍛煉?
a.是43%b.否57%。
8.你是否幫助父母做過家務?
a.是80%b.否20%。
9.你對自己的暑期生活有何評價?
a.有趣24%b.無聊36%c.和平時沒什么兩樣40%d.累0%。
結果多樣:旅游體育鍛煉學校組織活動同學聚會興趣活動打工…….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知道,廣大的中學生在結束了一個學期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后,希望在暑期中得到休息,放松.而學生們也真正的得到了休息,但是在休息的同時我也感覺到同學們的生活是比較乏味的`,很少參加活動,缺乏鍛煉.即使有的同學參加了暑期的補習班,但對補習班也并不是很滿意.而對于希望參加什么樣的暑期活動同學們有都有自己的計劃,旅游體育鍛煉學校組織活動同學聚會興趣活動打工……但在這些活動中,又以旅游占的比例較多。
當今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每個人都想通過學習改變命運,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學習存在于社會的各個方面。老師和家長可以適當放手讓他們去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來自社會各個方面,書本知識以外的各種知識.。我相信在老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配合下,我們的中學生一定會渡過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