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高一元旦隨筆作文字篇一
元旦節來歷不一。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但是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
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歷法,并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當然,也有人說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元旦,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拆開來講,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決定采用國際通行的公歷,于是將農歷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歷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歷的1月1日定為元旦。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采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歷。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于本地的歷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的不同,因而他們的元旦日期也不一樣,這也使得這個世界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的特色了。
高一元旦隨筆作文字篇二
“啦啦啦,啦啦啦……”平靜的'校園被這歡快的歌聲打破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是同學們正在舉行快樂的元旦聯歡會。
這天下午,同學們興高采烈地帶著精心準備的節目進了教室。一進教室,只見黑板上寫著“元旦聯歡會”五個大字,旁邊還畫了一些漂亮的圖案。教室里窗明幾凈,桌椅也擺放得整整齊齊。看到這種情景,同學們的心情更加愉快了。不一會兒,令人期待的元旦聯歡會終于可以開始了。本次聯歡會由我和潘怡彤同學主持,我們走上講臺,向老師和同學們說了一些祝福語后,宣布元旦聯歡會正式開始。
“首先有請雷佳怡同學為我們跳上一段舞蹈,大家掌聲歡迎!”我大聲說道。她跳的像扭_舞一樣,把大家逗得哄堂大笑。
然后是宋思成同學為我們表演了一段“薩克斯”獨奏,那聲音婉轉動聽,把“觀眾們”都深深地吸引住了,表演完后大家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還有許多節目,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卜夢晨同學表演的電子琴,那聲音優美極了,好像一位仙女在彈奏,同學們都陶醉其中,彈完一首后,我在心里暗暗地說:再來一首,再來一首!可是,她只是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學們經久不息的掌聲中走下了臺。
緊接著由我為大家朗誦了一首小詩,“啊,又是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在我朗誦詩歌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都全神貫注地觀看我的表演,當我朗誦結束時同學們也給了我熱烈的掌聲。
不知不覺,一個半小時的快樂時光已經過去了,老師宣布本次聯歡會到此結束,同學們只好含著依依不舍的表情離開了。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很深。我覺得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十分有意義,不但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歡聚的快樂,還可以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才藝盡情地展示出來,更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我希望學校以后能經常舉行這樣有意義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