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觀察螞蟻日記篇一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著一只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為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只蜻蜓呢。于是,我滿懷希望,著準了,雙手并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抬一只死蜻蜓,仿佛還在“吭喃,吭哨”地喊著一號子呢!
由于剛才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抬著走了。
“咦!”
我征征地站在那里,心里想:“這可奇怪了,這只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為什么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抬起來呢?”
我帶著這個疑問同到家里,問爸爸:“為什么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并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
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復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里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螞蟻竟有這么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觀察螞蟻日記篇二
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螞蟻迷宮玩具,我很喜歡它們。
媽媽把小螞蟻放進迷宮。它們立刻四處亂竄、急急忙忙、驚慌失措地跑呀跑。媽媽說它們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很害怕,一會就會好的。果然一會就好了,我仔細地觀察它們。這些小螞蟻長的都很強壯,也很黑,比野外的螞蟻大好多。它們的身體都有三部分組成,有一對長長細細的觸角,還有六條腿。我給它們起名就叫“大力小黑”吧!可惜有幾只已經死了,可憐的小螞蟻。我居然還發現有一只帶翅膀的小螞蟻,真的像《昆蟲記》中說的有帶翅膀的呀!媽媽告訴我,它們會在這兒挖洞建造自己的家園,我很期待哦!
第二天放學回家,我就迫不急待地沖向小螞蟻。哇!小螞蟻已經挖了一個小洞了,只是還不深。這就是小螞蟻的家了?它們有的在洞里鉆來鉆去、忙忙碌碌的;有的還忙著運挖下來的小顆粒,它們把小顆粒全部運到上面;有的趴在里面一動不動的,它們在休息吧。。。這些“大力小黑”太可愛了。它們居然把死了的那兩只螞蟻抬到了一個地方,不知道那只帶翅膀的“大力小黑”是不是領袖呀?媽媽打開小蓋,讓“大力小黑”們呼吸下新鮮的空氣,還用棉棒擦了下水蒸氣。我在旁邊看著,生怕“大力小黑”跑出來。
第三天早上我起來,衣服顧不上穿就跑向大力小黑,看看它們醒沒醒?沒想到它們早早地就起來辛勤的工作了。哇塞!昨天挖了一點的洞今天挖到底了,螞蟻趴在洞上像在打滑梯!“大力小黑們,你們辛苦了!”它們運上來的小顆粒越來越多。“團結起來力量大”這些都是它們共同努力的結果呀!這些小顆粒,像一顆顆晶瑩的小寶石,把它們的房子裝飾的那么漂亮。我動了下迷宮,小螞蟻們立刻驚慌失措地亂跑亂撞,這些螞蟻真像一群小調皮鬼!
有兩只小螞蟻的觸角碰來碰去的,它們是在交流,還是在打仗?還有一只螞蟻趴在房頂上,用自己的后腿踢自己的小屁股,它是在做舞蹈動作“踢后腿”吧!還有一只螞蟻在下前腰,它在鍛煉身體吧!有的趴那一動不動,他在睡覺吧!有的勤勞的正用它的顎托著小顆粒往上運呢。。。
這些“大力小黑”們太有趣了,給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快樂!
觀察螞蟻日記篇三
星期五下午,我和我的小伙伴在院子里觀察螞蟻。
我發現地上有一只螞蟻。它的鼻子大約長一到兩毫米,全身烏黑,有著一對觸角和六只腳。
我看了看螞蟻的動態,發現他好像要搬走一塊比他身體大許多的大餅干。我心想螞蟻這么小怎么能搬動這塊大餅干呢。我仔細觀察發現有幾只螞蟻頭上的觸角在動來動去,過了一會兒,來了許多螞蟻都在圍著餅干轉。原來螞蟻是在用觸角給其他伙伴傳遞息。他們都在一搬動著餅干看上去很吃力。
過了一會兒,我看它們還是在原地翻動著。我仔細看了看原來是餅干卡在石縫里了。我就幫把餅干從石縫里拔了出來。螞蟻們馬上就把餅干向前移動著。我的小伙伴看到了,大聲喊著:“太棒了,螞蟻這么小,餅干這么大,螞蟻能搬動它,簡直不可思議。”
看著螞蟻一步步一步把餅干搬到它們的家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
觀察螞蟻日記篇四
今年的暑假,我去表哥家玩耍,原本這只是一場普通的旅游,但這次旅游卻讓我意外發現了一個小秘密。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7月7日那天,我在表哥家剛吃完午飯,準備去散步。這時我看見了一根黑色的“繩子”。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一看,原來是“小螞蟻軍隊”。
它們正在朝著北面慢慢,想要把北面的奶酪移到螞蟻洞里。就在它們干的正有勁頭的時候,不知對面什么時候沖出來一群“攔虎”——大螞蟻軍隊,了“小螞蟻軍隊”的線。看樣子,大螞蟻們有點想要搶奪小螞蟻的奶酪。
“小螞蟻軍隊”的隊長和“大螞蟻軍隊”的隊長在溝通著,說:“這是我們的食物,你們快讓開,否則就對你們不客氣了。”而大螞蟻似乎也在說:“你們放馬過來吧,東西我們要定了,我們才不怕你們呢!”
這個疑問一直困擾著我,于是,我決定跑回家查閱資料,弄清楚原因。回到表哥家,我迅速打開電腦,去網上搜尋我想要的答案。原來,小螞蟻在受到的時候,體內會一種液體,這種液體會加速大螞蟻的死亡。雖然大螞蟻的個頭比較大,但由于個頭大,行動比較笨拙,沒有小螞蟻那么靈活,最致命的是大螞蟻體內缺少這種會加速對手死亡的液體,所以大螞蟻與小螞蟻的戰斗輸的很慘。
通過這次旅行,我了解了許多關于螞蟻的知識,對昆蟲世界也有了進一步的探索。
觀察螞蟻日記篇五
前些天,我和幾個同學在花園里玩,玩著玩著,突然,我被一個有趣的情景吸引住了:一群螞蟻正排著長長的隊,有的螞蟻頭上頂著一顆顆的蟻卵,有的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齊心協力地抬著大小不一的糧食,有的互相攙扶著,緩緩地向前走……我感覺到好奇怪,它們在干什么呢?我就蹲下來,仔細觀察:只見螞蟻們慢慢地往上爬,最后進入了一個小洞洞里。哦,原來這里是螞蟻的新巢,螞蟻們在搬家呀!我心里想:螞蟻們住的好好的,為什么要搬家呢?我就帶著這個疑問去問爸爸,爸爸想了想說:“也許是因為天要下雨了,螞蟻怕原來的家位置太低了,雨水會淹了它的家吧。”我心里又有一個疑問蹦了出來:螞蟻怎么知道天要下雨了?又怎么知道雨有多大,自己的家會被雨水淹沒呢?而且為什么不在開始建螞蟻窩時就將其建在可防水淹的地方?爸爸想了想說:“這個我也不太清楚,你去查查資料吧。”我便上了網查找資料,網上說:螞蟻是不怕水的,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而采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
1.由于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
2.由于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為什么螞蟻一搬家天就下雨呢?那是因為螞蟻為了防止搬家時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所以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起來了。
哦,原來如此。這幾天,我不僅觀察到了螞蟻搬家,還學到了很多新知識,真是一舉兩得呀!
觀察螞蟻日記篇六
下午放學后,我第一個到了托管班,其他同學都沒來,老師讓我在小院里玩一會兒。我突然想起學校發的草莓味的餅干還沒吃,就從書包里拿出來,到小院子里吃起來。
我最愛吃草莓味的餅干了,一口就咬掉了一半,一塊很小的餅干渣從嘴角掉到了地上,我低頭剛要去撿,發現它旁邊有一只可愛的小螞蟻呢。
螞蟻也發現了地磚上的餅干渣,很快地繞著餅干渣轉了一圈,左看看,右瞧瞧,突然掉頭就跑。我在心里覺得很好笑:嘿,這還是只挑食的螞蟻呢。不吃就不吃,還跑了。只見它越跑越快。我心想:這螞蟻不僅挑食,還很膽小,跑得那么快,好像我的餅干有毒似的。
螞蟻飛快地跑到花墻邊,鉆進了螞蟻洞。呵呵,膽小的螞蟻寶寶這是回家找媽媽去了。
我站起來正準備走,卻發現那只螞蟻又爬出來了,后面還跟著好幾只它的小伙伴。它們按著原路返回,很快又跑到餅干渣那。我能看出它們都很興奮,先圍著餅干渣轉了一圈,就一起圍上去想把餅干渣搬走。可惜它們個子太小,餅干渣沒有動。就見它們停下來,湊到一起,觸角碰觸角,好像在開會,商量了一會兒,有七只螞蟻東張西望地守在餅干旁邊,好像怕被別的小動物搶了去。有一只跑得快的螞蟻又按著原路飛快地跑向螞蟻洞,只見它的小腳不停地擺動,跑回洞里幾秒鐘又出來了,這次后面跟著一大隊的螞蟻,好像一條會動的,越變越長的黑線。我也數不清有多少只了,很快就延伸到了餅干渣的旁邊。
它們一點不亂,好像里邊有喊口令的一樣,先是圍在一起一動不動,好像是在開會分任務,過了一小會兒,螞蟻們就有秩序的分成幾撥,從不同的方向沖向餅干渣。有的在前面抬,有的在后面推,密密麻麻圍了一圈。餅干渣像個小花蕊,周邊的螞蟻像黑黑的花瓣。“餅干花”晃悠了幾下,就開始朝著螞蟻洞的方向挪動了起來。
螞蟻還不斷的這邊跑,“黑花瓣”越來越大,餅干越動越快,不一會兒就被運到了螞蟻洞前。
我睜大眼睛看著它們怎么進洞。一眨眼功夫,螞蟻們和餅干渣一起“咕嚕”翻了個個兒就掉進洞里不見了。
螞蟻雖然很小,但它們卻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一只搬不動,叫來八只,還是搬不動,又叫來一大隊,終于把餅干渣搬回洞里了。
觀察螞蟻日記篇七
今天不小心居然看到螞蟻搬家了!
呵呵!其實是不是螞蟻搬家我也不是很清楚啦!有時候覺得和它們去覓食的情況差不多啊!
從前在家的時候就常常看的,現在一提,倒是滿想家的。本以為10號就可以回家的,沒想到居然回不了了!這是我第一次放大假沒回去,也不知道他們想不想我?唉!我可是很想他們的呢!在這里實習,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有點怪!
別人好像說過,螞蟻搬家就是預言要下暴雨的,可是現在外面可是艷陽高照呢,看了一下天氣預報,明后兩天就要39度的高溫了呢!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氣預報不準確,它太不可信了!
其實無事看看螞蟻搬家也滿容易打發時間的呢!
觀察螞蟻日記篇八
爸爸下班回家總是會給我帶來一些小驚喜。這一次帶來的是一個特別大的紙箱。我很好奇,興奮地打開它。里面用報紙包著一根裝螞蟻的試管、塑料杯和刷子,另外還裝著一袋沙土和蟻巢。蟻巢分兩面,一面是蟻巢,一面是螞蟻丟垃圾的垃圾場。
按照說明書,我把沙土倒進蟻巢,再用刷子把四壁涂上一種讓螞蟻爬不上去的東東。然后,把試管放進去。一只螞蟻爬出來了!是一只日本弓背蟻。可是,它巡視了一圈又回去了。它用觸角跟另兩只兵蟻碰觸角,好像在說:“我發現了新的巢穴!”于是那三只兵蟻爬出了試管。因為蟻巢的一小部分是人工挖好的,所以其中兩只兵蟻直接爬了進去,一只在一層的隧道里的中間位置守衛,另一只則“呆”在下面一間屋子里,第三只兵蟻在墻壁上盯著試管有沒有危險。陸陸續續,螞蟻們爬了出來,浩浩蕩蕩地走向了蟻巢。就連蟻后也探出頭來看了看,由于后面的螞蟻往外漾,加上它的笨重,一下子栽下了試管,一只工蟻用自己的大顎叼住蟻后的大顎往回拉,還真拉動了,一直把蟻后拖到試管中才休息。螞蟻的力氣果然名不虛傳!
第二天,螞蟻死了幾只。看說明書上說:如果螞蟻死掉就立刻喂食。于是我就切了一塊西瓜給螞蟻吃。一只螞蟻走了出來,碰了碰西瓜又跑了回去。接著,洞里的螞蟻一窩蜂地跑了出來,試管里面的螞蟻一點反應也沒有,我只能把它們抖了出來,螞蟻們這才看見西瓜,趕緊跑了過去吃。有一些螞蟻把蟻后圍在中間,像在供奉神靈一樣。一只工蟻運走旁邊的小沙粒,真是太可愛了。
到了第三天晚上,我寫完作業去看蟻巢。我發現吃飽喝足的螞蟻們有勁兒干活兒了。一鼓作氣,挖了一條筆直的隧道,直通蟻巢底部,再在隧道的上面挖了一條通道,通向一間很大的屋子。屋子上有兩條道路通往地面。后來的幾天,我又發現螞蟻挖了一些雜亂無章的隧道。
螞蟻是群居動物,它們為了王國而努力,我們也要像螞蟻一樣,團結一致,為了理想而努力!
觀察螞蟻日記篇九
在我家的陽臺上,有兩盆桂花樹。在種植桂花樹的泥土里,有一個蟻穴。通過我的細心觀察,發現了螞蟻的一個個鮮為人知的小秘密。
螞蟻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昆蟲,大千世界中到處有它們的身影。我發現螞蟻的第一個秘密就是它摔不死!你也許會問:“螞蟻怎么會摔不死呢?你騙人的吧!”告訴你,這可是我親眼所見,螞蟻從一米多高的桂花樹上摔下來,落地時卻毫發未傷,我十分奇怪。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書中去找。“哦!原來如此!”我從一本《神奇的大自然》中找到了原因。螞蟻之所以摔不死,主要是因為它的體重太輕了,空氣的力量不足以將它擠壓成碎片。其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螞蟻的腿長,從高空掉落下來時,它的腿不斷交叉劃動,將自己的腳尖變成落地的部位,因為腿長,落地時螞蟻的身體主干就不會受到大的傷害。所以,螞蟻從高空摔下來就不會死。
螞蟻的第二個秘密,就是它會吃蚜蟲的糞便。“哎呀!聽著真惡心,螞蟻怎么會吃這臭哄哄的糞便呢?螞蟻不是喜歡吃甜的東西嗎?”錯,蚜蟲的糞便并沒有這么惡心,蚜蟲的糞便可是香甜可口,像果汁一樣呢!螞蟻吃它的糞便,并不是因為它的味道,而是因為它含的營養成分很充足。大家都知道,蚜蟲是以植物的汁液為食,它排出來的糞便也有植物的大部分營養。所以,螞蟻為了加強力量,就把蚜蟲當成奶牛一樣的養起來。
螞蟻還有一個秘密——就是根據腳走的步數來回巢的。這個秘密首先是我從書上看來的。書上是這樣介紹實驗的:將一部分螞蟻“加長”腿,一部分鋸短腿,一部分則不變。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加長”腿的螞蟻總是走過巢,而短了腿的老是走不到巢邊,不變的則走進了巢。現在,我才相信,原來螞蟻是算步數走路的。
嗬!多么有趣的螞蟻呀!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
我家門口的泥土里,有許多螞蟻洞,里面住著許多螞蟻。有一天,我心血來潮,觀察起了螞蟻。
20xx.9.18星期一晴。
我拿了一片餅干,美滋滋的咬了幾口后,便剩下一點給螞蟻了。
我把餅干掰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均勻地放在每個螞蟻洞的周圍。起先我只發現了兩個洞。當我放餅干的時候,無意間又發現了四個,現在一共有六個洞了。我又在另外四個洞口放好餅干,然后看著螞蟻的動靜,一圈看過來,就是第二個洞的螞蟻最多,于是我便盯著那個洞看。螞蟻三三兩兩地在洞口出出進進,搬進去了很多餅干,可是因為餅干太多了,洞口不一會就堵塞了。我心里暗暗自喜:哈哈,堵住了吧!誰讓你們搬得這么快。沒想到,螞蟻又三個一群五個一伙的搬著餅干往別處走,怎么?這么快就放棄?我想。又看見有幾只力氣大的螞蟻自己搬著一塊餅干往別處走,什么?他想獨吞!我叫了起來。可不一會兒,他們又漸漸聚攏往一個方向跑,跟著他們走,我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洞,許多跑得快的螞蟻已經把自己搬的餅干放進洞了。我想助他們一臂之力,用樹枝準備把餅干推進去,可是沒想到一推,不小心把泥土給推進去了,把這個路口堵住了,只見有只螞蟻飛快地跑,準備把餅干搬到另一個后門去,我趕緊把洞疏通,只見一只螞蟻跑過來朝那只螞蟻動了動觸角,好像在說:“快走,那邊的洞疏通了。”那只螞蟻趕緊轉移方向,把餅干運到那個洞去。真是狡兔三窟呀!
20xx.9.19星期二晴。
我家門口一共有六個螞蟻洞,南邊三個,北邊三個。我想看看螞蟻是怎樣認家的。我在《百科全書》上看過,螞蟻走過的地方會留下一種氣味,螞蟻聞著這種味道回家便不會走錯。可這回我把家在南邊的螞蟻拿到北邊洞前,那里沒留下氣味,看他會不會回來。這對螞蟻來說,十分有難度。小螞蟻先是在原地不動,好像在看自己到底在那個位置上,不一會,便朝自己家走去,可走到半路又停下來。找不到家了吧,我暗暗自喜。可沒過多久他又往北邊走了。“走錯了!走錯了!”我大叫起來。它好像聽懂了我的話,不往北走了,可也沒往南走只是在原地轉圈。不一會兒,又往東南方向跑,那兒有個后門,小螞蟻鉆進后門后,在里面轉悠了一圈,可能是看看這個熟悉的地方是不是他家,不一會兒它便回家了,出門開始干活。
20xx.9.20星期三晴。
既然螞蟻認路好,那么水性也這么好嗎?我帶著疑問拿來一杯自來水,捉住一只螞蟻放進了水里,讓它待了一下,又找到一個有點凹下去的地面,把水連螞蟻倒在里面。這螞蟻一倒下去便來了個“水上輕功”,一下子就跳到了水中心,這時,它開始了它的游泳表演:它的前面兩只腳不停的前后擺動,四只后腿往后一蹬一蹬的,不一會就游到了岸上。只見它甩了甩觸角上的水,把六只腳各抖了一遍,全身都干后,它才回家去。看來,螞蟻水性雖然不怎么好,但是自救能力倒是挺強。
20xx.9.21星期四晴。
又要看螞蟻了,可是這回給它們什么呢?同學潘漪純正在吃香腸,吃了一根又一根。這給了我啟發。我向她要了一點香腸給螞蟻,并吩咐她吃完后把串香腸的棒棒給我。有了棒棒后,我想出了一個給螞蟻娛樂的好辦法。我把棒棒插到泥土里,再在朝上的一頭插上一塊香腸。然后我一連抓了三只健壯的螞蟻,把它們分別放在三根棒棒上的香腸中間,看誰先從香腸上爬下來,第一個從棒棒上爬下來到達地面,就能得到一塊“大”餅干。比賽開始了,只見1號螞蟻在香腸上繞來繞去,還啃了幾口香腸。2號螞蟻可能有點恐高癥,在香腸邊不停地往下望。3號螞蟻也啃下了一塊香腸,我以為它也想吃,沒想到他叼著那塊香腸利索地下了“香腸臺”來到棒棒上準備往下沖。這時2號螞蟻那里出現了意外事故,2號螞蟻因為老是在邊上望來望去,這不,一不小心掉下去了,還好沒有摔著,要不可就慘了。1號螞蟻吃了香腸,有了能量,也要發威了,只見它直沖了下去。1號螞蟻和3號螞蟻進入了決賽:只見1號螞蟻直沖了下去可是到了半路又停了下來,而3號螞蟻來了個螺旋式飛速旋轉一下子就到達了目的地得到了我的獎品。
經過四天的觀察,我了解了螞蟻的習性,也懂得了許多知識。看來,多觀察就有新發現。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一
今天,老師讓我們寫觀察作文螞蟻,我就捉了兩只螞蟻,準備觀察它們。
我把它們輕輕捧在手心里,它們嚇得驚慌失措在我手心亂跑,好像在找回家的路,可怎么也跑不出我的手心,我就利用這個時間觀察它們。
我發現它們那黑黝黝的身子竟然是一節一節的!我還發現它們那黑黝黝的頭上有兩條像天線一樣的小辮子不停的左右搖擺,樣子可愛極了。
螞蟻也有集體分享的可貴精神。它們每次都是集體尋食集體吃飯。
我希望好螞蟻一定要多繁殖,壞螞蟻快滅絕。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二
有時候平常的一件小事,卻銘記在心,因為你或許能從中得到啟發,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只要你細心觀察和思考,你會發現平時你從來沒有注意到的地方,竟是這么有趣。
那一天我正無聊,一只小螞蟻突然闖進我的視野。它好像在尋找食物,我走過去,蹲下去看。它發現了我就準備跑,我連忙把它困住,不讓它逃跑,但它反而跑得更快了。它跑得再快,還是跑不過我。我把它輕松地抓起來,放到一個小瓶子里。但這次不同了,它發現逃不出去時,就靜靜地待在原處,不跑不鬧了。
我放了一點餅干渣到瓶子里,它乖乖地吃著,我當時也不懷疑它為什么這么聽話,我想或許是它太餓的原因吧。我又給了它一些餅干渣,然后去干別的事,等我再來看的時候,它竟然莫名其妙地不見了,只留著餅干渣在瓶子里,我感覺很奇怪,就把瓶子打開,把餅干渣倒了出來,尋找那只小螞蟻的蹤跡,而當我注意力全放在瓶子身上時,一粒很小的餅干渣在我身邊快速地移動著,當我發現時那粒很小的餅干渣已經走進了洞口,再也找不到了。當時我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覺得餅干渣自己會走很可怕。仔細回想這件事時,我才明白過來,原來是螞蟻趁我干其它事時,藏在了餅干渣的下面,當我把渣了倒出來時,螞蟻也被告倒了出來,我注意力全在瓶子身上時,它選擇了一塊很小的餅干渣逃走了,其實如果我仔細觀察,那移動的餅干渣下面的'六條小腿。我為這只小螞蟻的聰明而贊嘆,利用身體小被我忽略而逃跑。
這件事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示,無論多么矮小,只要利用聰明智慧,任何事情都會成功,不是光憑力量而達到自己的理想。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三
螞蟻,大家都非常熟悉。小個子,大腦袋,六條腿。那你們知道螞蟻是怎么搬運食物的嗎?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很感興趣,我也不例外。為了能親眼目睹螞蟻搬運食物的過程,我決定做一個實驗。
星期六的下午,我特地買了一袋薯片。我先把薯片丟在螞蟻洞穴的不遠處,然后,自己蹲在一個易于觀察的地方,等著小螞蟻上鉤。可是,我一連看了十五分鐘,地上的薯片沒什么動靜,又過了十分鐘,薯片開始搖晃了,心想:螞蟻上鉤了,太好了!走近一看,這只螞蟻像“舉重冠軍”一樣,要把薯片舉起,但它好像舉不動。不一會兒,它慢慢地爬向洞口,觸角不停地擺動。奇怪,這是怎么回事?難道它不想吃薯片了?很快,我發現一大群螞蟻從洞里爬了出來,浩浩蕩蕩的,場面很壯觀。哦,這一定是剛才那只小螞蟻搬來的救兵!它們圍在薯片的周圍,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雖然這塊薯片對它們來說猶如一座大山,但它們團結協作,很快地把薯片搬了起來。在它們的前面,還有幾只小螞蟻給它們帶路,它們慢慢地搬著薯片進入洞穴。
螞蟻們把薯片搬進了洞穴,我并沒有高興,而是一臉的疑惑。為什么螞蟻觸角擺動,它的同伴就會來幫它呢?難道是巧合?后來,我在《十萬個為什么》中找到了答案。原來螞蟻的某些腺體在不同的情況下,能釋放出不同的化學物質,彌散在空氣中,產生不同的氣味。而螞蟻的觸角上長著靈敏的嗅覺器官,通過觸角的不停擺動,使螞蟻感受到充分的氣味信息。原來,他們是在用氣味語言交談的,太妙了!
通過這次觀察,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留心生活,處處皆學問!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四
七月的天氣真熱。我到外面去玩,坐在樹陰下,正準備歇一下,忽然看見樹陰旁停著一只漂亮的'大蜻蜓,還在微微地顫動。我還以為是停落在地i幾的一只蜻蜓呢。于是,我滿懷希望,著準了,雙手并攏,準備猛地一下捂下去。仔細一看,卻愣住了:原來是幾十只小螞蟻在抬一只死蜻蜓,仿佛還在“吭喃,吭哨”地喊著一號子呢!由于剛才一嚇,全亂了套,但不一會兒又聚集在死蜻蜓旁邊,一步步地抬著走了。
“咦!”我征征地站在那里,心里想:“這可奇怪了,這只大蜻蜓起碼有螞蟻的好幾十倍,為什么螞蟻能輕而易舉地把它抬起來呢?”
我帶著這個疑問同到家里,問爸爸:“為什么螞蟻能舉起比自己重幾十倍的大蜻蜓呢?”
“這并不奇怪,媽蟻還能舉起比自己重100倍的東西呢!”爸爸說,“螞蟻的這種本領,引起了科學界的垂視。經過科學家們的反復研究,原來螞蟻的力量是從腳上的肌肉產生的。螞蟻的肌肉雖然微乎其微,但是,在肌肉里卻有許許多多的微型‘電動機’……”
真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螞蟻竟有這么大的力量,真不愧是動物界的大力士。
螞蟻的力量引起了我的興趣。
今天下午,我帶上瓶子,去尋找螞蟻的“家”。這里螞蟻洞較多,我掘開一個蟻洞,頓時炸了鍋,成百上千只螞蟻從洞里爬出來,亂嚷嚷地擠成一團。但仔細一看,這些螞蟻總是護著“蟻王”和一些像“米”一樣的東西。不大一會兒,它們在蟻王的帶領下。有紀律、有秩序地把“米”抬進了另一個洞里。它們不用手,也不用腳搬養“米”走,而是用嘴把它叼著就走。過了一會兒,一些螞蟻和“米”已安全地轉移到另一個洞穴里。
我把一群螞蟻和蟻卵放進瓶子里,拿回家放在花盆里,準備再仔細觀察蟻卵是在怎樣的溫度下變成螞蟻的。
媽蟻先在花盆里吵鬧一番,便相繼鉆進洞去了,蟻卵被帶了下去,頓時銷聲匿跡了。
今天上午天氣很熱,溫度較高,我一直在花盆邊注意觀察。我滿以為幼蟻要由成年螞蟻含著到洞外出殼。可總不見螞蟻出來,我耐不住了,就掘開泥土,尋找出幾粒蟻卵。9點多鐘,一粒蟻卵微微地動了一下。接著,蟻殼里露出一個白白的東西,這可能就是幼蟻!因為蜷縮成一團,肴不清,我正想湊前一點,它卻又不動了。
我做了一會兒作業。約摸過了個把小時,它又動了一下,并且伸展了一下四肢,好像剛剛睡了一覺似的。可惜,這時候幼蟻被一只螞蟻發現了,并被它叼走了。
蟻卵的秘密揭開了——螞蟻也屬卵生動物!
經過三天的連續觀察,我解開了螞蟻屬卵生動物之謎。但仍有一些問題不明白。例如:怎樣認識雄卵和雌卵?螞蟻的毒腺和臭味在哪里?螞蟻有聲音嗎?聲音就是螞蟻的“語言”嗎?大自然的奧妙是無窮的!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五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墻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與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厘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與身子一樣也是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只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復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只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螞蟻回洞里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只螞蟻排著隊從洞里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之后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濕、沖散了。然后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里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
通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六
今天下午我在教室掃地時發現了一只大螞蟻,它真是太大了,我打算好好觀察它。
我準備拿鑷子把它夾到文具盒里,可它似乎知道我的心事,像犯了罪的人一樣東逃西竄,我總是捉不中它。瞧它好像在嘲笑我:“笨蛋,笨蛋,你捉不住我!”我很生氣,再一夾,哈哈,總算捉中了。
我得意地走向座位邊,把這名“罪犯”放進“囚牢”——我的文具盒里。
我仔細地觀察它的外形:這只螞蟻的個頭比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大多了,足有一厘米長。它的身體分為三部分,分別是頭部、胸部和腹部。腹部比胸部大,胸部比頭部大。胸部和腹部下面都有腳,胸部下面有兩只腳,腹部下面有四只腳。腹部又圓又鼓,像有一個螞蟻卵。
突然,它翻過文具盒,出來了。我急忙拿起鑷子,夾它。我向左夾,它向右跑;我向右夾,它向左竄……最后,我費了好大的功夫,終于夾到了,再次將它放入文具盒里。
它在文具盒里卷起來,并慢慢地爬動。我想它肯定快死了。突然,它翻了一個身,拉直身子,向出口奔去!要不是我反應快,說不定它就又出去了。
我恍然大悟,剛開始它卷起身子是在裝死,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這調皮的大螞蟻!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七
我打算觀察螞蟻,就拿了半塊餅干,走到我們小區的草地上。我把餅干分成兩小份,但至少還相當于大約三十只螞蟻那樣大。
過了一會兒,機會終于來了,我悄然無聲地把餅干放到一只獨自覓食的螞蟻面前,一開始,那只螞蟻看到餅干,像對我的餅干走火入魔般飛也似地沖了上去,左嗅嗅、右聞聞,左扛扛、右推推。可過了一會兒,它卻很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為那只螞蟻不喜歡餅干,正要用手去拿時,螞蟻洞前突然爬出大約十只螞蟻——原來是剛才的偵察兵去向螞蟻總部報告了。
螞蟻小分隊爬到了先前的餅干旁,立刻蜂擁而上,它們爬到餅干的邊緣,一起抬起餅干。可惜啊,可惜!它們人手不夠,力量不夠,餅干紋絲不動。
只見三兩只螞蟻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來了大約三十只螞蟻,急急忙忙爬向陣地,領頭的螞蟻觸角動得厲害,好像在說:“兄弟們,趕快增援,不然糧食要被其它動物搶光了!”。
洞里的螞蟻不斷涌出,只見越來越多的螞蟻一起搬餅干,餅干終于開始移動了。螞蟻越聚越多,餅干越移越快,浩浩蕩蕩地向大本營方向凱旋而歸。
螞蟻是渺小的,但它具有很好的團隊精神,螞蟻的力量就變得強大了。
“人心齊、泰山移。”正式具有無數優秀的科技人員的精誠合作,團結努力,“神七”號太空飛船出艙才能順利完成,從而贏得全世界注目。我們要學會合作、學會團結。
我家有一個后院,我經常到后院去觀察那些鷺綠上的小精靈——螞蟻。
那兒的螞蟻有四大家族:紅螞蟻、黑螞蟻、白螞蟻、黃螞蟻。紅螞蟻最勤勞,它們每天早上排好整齊的隊伍出去找食物。黑螞蟻是打架的能手,有時還欺侮弱小的紅螞蟻和黃螞蟻。
今天早晨,我看見黑螞蟻正侵略紅螞蟻的大本營,許多紅螞蟻被咬的東逃西散,真可憐。我氣不過,就把黑螞蟻都才死了。
白螞蟻是最壞的螞蟻,它們常常把木頭蛀空。有一次我幫爸爸搬木頭,看見紅螞蟻、黃螞蟻、黑螞蟻一起沖進白螞蟻的大本營,把白螞蟻殺得落花流水。這回,我可高興得排起了手來。
呀!螞蟻真有樂趣。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八
螞蟻對人們來說,只不過是一種微不足道的生物罷了。但是,有一些螞蟻的奧秘,連科學家都沒解開,所以,我就特地觀察了一下螞蟻。
我拿來一把小鐵鍬,順著一個螞蟻常進出的地方輕輕刨開,不一會兒,我就發現了一個小洞穴!不斷有螞蟻從小縫隙里爬進爬出,找到螞蟻的通道嘍!我把一只死蜈蚣放在小洞穴的旁邊,等待螞蟻來吃它。
不一會兒,兩只螞蟻爬了過來,一只螞蟻跟蜈蚣玩起了捉迷藏,一會在蜈蚣的前面,一會在蜈蚣的后面,鉆來鉆去的。另一只螞蟻則原路返回,估計是去搬救兵了。路上遇見同伴就用觸角相互碰一碰,其它的螞蟻就朝著蜈蚣的方向進軍。不一會,就召集了一大群螞蟻過來,有的咬蜈蚣的背,有的咬它的頭,還有的螞蟻鉆到它肚子下面去咬它的肚子。
這只死蜈蚣對于螞蟻來說可是一道美味佳肴,可是這“龐然大物”怎么搬呢?別急,小螞蟻有的是辦法。
它們有的在后邊推,有的在前面拉,有的在兩邊拽,還有的使勁兒給它們打氣兒,仿佛在喊:“一二三,加油!一二三,加油!……”到了陡坡這一道難關的時候,它們不停地推,使勁地拉,可蜈蚣總是滑下來,在第十三次的時候,小螞蟻們眾志成城,終于將蜈蚣搬回了家。
它們團結協作的精神讓我深深的感嘆到:呀!這么小的生命竟然也有如此大的力量,真是了不起呀!
觀察螞蟻日記篇十九
它長著一對觸角和三對足。腹部如果沒有足的話,就像一個又黃又黑的骨頭;它的腹部很小,就像一根鐵絲那樣細。它們的攀爬能力真強。螞蟻有時,會趁你不注意爬到你身上,你要多多注意!
9月23日星期三小雨。
我回到家,看見螞蟻快死了,馬上讓它呼吸新鮮的空氣。過了一會兒,螞蟻們又活動起來了!
6:12,我目不轉睛地盯著螞蟻,螞蟻尾部很鼓,就像小小的鵝卵石,尾部還出現了一條東西,有點透明。
螞蟻的變化真大啊!我還要繼續觀察它的大秘密。
9月24日星期四多云。
我的觀察活動快要結束了!我把所有的螞蟻都放走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走了,心里有點兒舍不得。我和螞蟻有了“感情”,它就像我的好朋友!過了一會兒,我忽然發現螞蟻能找到自己的家。螞蟻能用太陽辨別方向嗎?螞蟻是聞著以前回家時的氣味嗎?還是螞蟻尋到食物就根據氣味找到自己的家嗎?那它的同伴呢?我不禁這樣想。
我沿著螞蟻回家的路線,尋到了螞蟻的家,我用棍子,小心翼翼地往螞蟻住的小家里,慢慢地去戳,我戳了一會兒,就有許多螞蟻跑了出來,而且又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我看了看,大約有幾十萬只螞蟻吧!如果這些螞蟻爬到一個人身上,這人就像一棵“螞蟻樹”了。
觀察螞蟻日記篇二十
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去爬白云山。我看到了有趣的螞蟻搬運的過程。
我突然發現樹枝上,有一條胖嘟嘟、青色的毛毛蟲。我很害怕,似乎毛毛蟲會殺人一樣。我在慌亂之中,從地上快速地撿起一根樹枝,以迅雷不及掩耳[注:雷聲來得非常快,連捂耳朵都來不及。比喻來勢兇猛,使人來不及防備。]盜鈴之勢朝毛毛蟲掄去。“啪!”毛毛蟲飛快地墜落下來,摔死在地上。我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下來了:呼,好險啊!
龐然大物[注:龐然:高大的樣子。指高大笨重的東西。現也用來形容表面上很強大但實際上很虛弱的事物。]啊!在大家不知所措[注:措:安置,處理。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之際,一只螞蟻快速跑回巖縫里,我想它一定是報信員吧!果然,它領著幾百只螞蟻來支援,蔚為壯觀啊!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螞蟻終于將毛毛蟲搬回了巢穴。
通過這次的觀察,我領悟到了:有時候,雖然我們的力量杯水車薪[注: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只要大家不畏困難,齊心協力,多動腦筋,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