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大全,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嚴以用權 心得體會篇一
一、嚴以用權,做到心中有戒
“戒”,就是共產黨人的清規戒律,黨員領導干部要帶頭做遵守清規戒律的表率。國家的法律,黨內的各種規章制度、各種條例都是領導干部的戒律。作為領導干部,要心懷敬畏制度、敬畏法律、敬畏組織的心態,把組織、紀律奉為神明,時刻將至懸掛于自己頭上的利劍,使自己在謀事、決斷時心中時時有敬畏,時時有戒備,小心行事,謹慎辦事,小心行得萬年船。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到廉潔自律。廉潔自律是共產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不管時代怎么變,自律的要求不能松。
心中有戒,用權才有底線。清廉與否,既靠他律,也靠自律。自律不是信誓旦旦的表態承諾,而是要念好自律自省的緊箍咒,把守住每一個廉潔風險點。有很多被查出的官員,當時都是在臺上冠冕堂皇,大講特講如何如何廉潔自律,臺下卻是干的違法違紀的事情,這就是典型的兩面人。縣委書記谷文昌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袋餅干、一頓飯都公私分明,而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那時要強幾百倍,很多領導干部卻做不到這一點,公私不分,把老百姓賦予的權利當做自己謀取私利的私有財產,這樣的領導干部每天都活在心驚膽戰當中,講話不硬氣,辦事沒底氣,做事沒人跟,遲早會出問題。一些干部在出了事以后埋怨同志沒有提醒,組織沒有敲打,其實大家回想一下,每一名干部在成長過程中,都是在組織的培養中成長的,隨時隨地都在接受組織的教育,關鍵還是在于主觀因素,在于自律,不光是要依靠他律。如果一名干部從思想上壞了,想挽救都難,思想上一旦變質,就等于打開了“廉政保險”的鑰匙,出問題是早晚的事。所以谷文昌說,“當領導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凈,把自己的腰桿挺直!”思想上不染一塵,為人處世才有一身正氣。
二、嚴以用權,做到心中有責
“責”,就是責任,領導干部有多大權力,肩上就得擔多大責任。責任與事業、成就是成正比的。告誡干部,“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縣委書記谷文昌去世30多年,卻在百姓心中留下好的口碑,當地老百姓都懷念他,這是為什么呢?就是谷文昌在當時艱苦環境下,遇到困難和矛盾不回避,敢于擔當,帶領當地老百姓戰風沙,植樹造林,為當地老百姓留下了一條綠色林帶。
而現在,在我們的身邊的一些干部,面對問題和困難,遇到矛盾繞著走,碰到問題不敢抓,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軟辦法不好用,硬辦法不能用,心中怕擔責任。和谷文昌比起來,這些困難就算不了什么,但為什么就做不到呢,關鍵就在于我們一些干部想不想擔當、敢不敢擔當、能不能擔當,怕不怕困難,敢不敢擔責任。對于我們每一名領導干部來說,你心中的責任有多大,決定了你工作成績有多大,人生業績有多輝煌。在團場,特別是一些年輕干部,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氣概,抓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動不動就講條件,要待遇,試想一想,自己肩上擔了多少責,做了多少突出的業績?千萬不能有只想當官不想干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的想法,天上哪有掉餡餅的好事,不經過努力打拼哪有成績,不經歷風雨哪有彩虹。所以,團黨委針對這些情況,才出臺了《三十一團干部動態管理辦法》,其目的就是要解決干部在崗不履職、在崗混日子、在崗不擔責的現狀。今年黨委把一些能干事、干成事、敢擔當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就是因為他們嚴格要求,心中有責,干事有作為。
三、嚴以用權,做到心中有民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紅薯。這句話其實就是講的領導干部心中要有老百姓。心中有民,為官才有分量。福建東山老百姓在春節、清明等重大節日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并一直延續下來。這說明谷文昌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為領導干部只有心中裝著職工群眾,職工群眾就會記住你,念著你。我團八連八百畝地,因為土地鹽堿大,影響著職工的收入,也影響著土地的承包,黨委在經過多次調研后把地畝減下來,降低承包費用,一切以職工群眾的利益著想。再比如,朝陽小區樓房漏水,我在了解情況后,督促有關部門盡快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些事情雖然小,但卻與職工群眾的利益息息相關,只要我們心中裝著老百姓,腦子來想著職工群眾,百姓就會記住你,你敬他一寸,他回敬你一尺。
我們作為三十一團的領導干部,是黨的政策的傳遞者,是黨的形象的代言人,是與職工群眾面對面接觸最直接的人,是與職工坐在一條板凳上講話的人,把解決職工群眾的生產生活小事作為自己干事創業的基礎。我們要有一種“公仆情懷”,不要忘記自己的權力來源于職工,就要回饋群眾,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不能忘本,不能變色,要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標準,多辦群眾期盼的實事、好事,帶領職工致富增收,讓職工群眾過上好日子,就能真正贏得職工的心,群眾的擁護,這就是我們領導干部最大的政績。
嚴以用權 心得體會篇二
對于每個人來說,學習不難,難的是堅持學習,嘗試一個新事物不難,難的是接受并使用它。往往做不好的,歸根結底是因為人都帶著自己的思維假定,喜歡做習慣的事。不愿意跳出舒適區,不愿意做改變,這才是最大的路障。一次大的改變相當于自我革命,需要自我清零、直面新事物,認識它、學習它、接納它。
在新冠肺炎疫情如此嚴重的特殊的時期,自從教育部下發“停課不停學”通知以來,我們學校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通知和建議,也在“有條不紊”地組織教師進行著網上學習與培訓。
如何解決“停課不停學”的問題?我們制定了網上上課的方案。由學校安排學習的方式:教研組分任務完成至少三周的上課ppt和教案;課任老師采用直播或者錄播的形式開展線上課堂;采取有效措施作業批改評價,并根據反饋集中解答學生疑惑。
制定課前準備方案很簡單,關鍵是授課的落實,最后是選擇釘釘平臺進行學習授課,為了保障開學之后上課的順暢,我們提前試用了這個平臺,很多老師都用試播的形式,與家長互動。(想必家長這段時間也是忙亂了)為了讓家長多一些滿意,少一些抱怨,在試播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但是第一次試播不太成功,接下來我及時進行了設備的更新并試播成功,為接下來用釘釘平臺上課,充滿了信心。釘釘功能很強大,可以多群聯播,這樣,可以集中優勢資源,共享智慧。
當然,學習任何一個平臺,都需要很多步驟,比如有的需要身份認證、申請直播權限,有時候反復操作,才能成功,更重要的是后期的使用磨合期。如果停在舒適區,用qq或微信與學生互動,也是完全可以。但是只有這種跳出舒適區,嘗試新事物,改變思維方式,才是真正的學習,這種學習能夠豐盈自己的經驗,拓展認知維度。
未來已來,行動起來,經過幾天的嘗試,慢慢總結了一些有效的網上上課流程:
1.釘釘臺推送每日作業,逐一批改,發現學生共性問題。
2.收看電視直播時,提前把網絡觀看鏈接推送給家長,并發送提前準備好的微課,多重資源保障學生的學習。
3.利用釘釘平臺直播。首先,處理作業中的共性問題。然后利用已備好的課件上課。在上課期間,不定時點名連麥,要求學生現場解答好比是課堂上的提問。提問誰呢?,需要根據具體學情,比方說學生在對話框里的答案,出現大問題的學生需要“連麥”;一些示范性的英語對話,需要“連麥”一些發音較好的學生;一直不見在對話框互動的學生,需要“連麥”以證明他(她)的存在。直播的話,就好比正常上課了,平時的課堂教學策略,都可以有效利用。
4.課后作業通常有兩點:一是針對上課內容布置適當作業鞏固所學知識;二是回看電視“名師講堂”課程,拓展學習資源。
朱永新教授在《未來學校》這本書中說,未來的學校將被學習中心所代替,學習形式將更豐富化。學習中心不是一個孤島,而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一個共同體將與多個網絡學習中心和實體學習中心建立密切的合作關系,共同構成一個學習社區。倘若我們不懂信息技術,不會運用云平臺操作方法,那么,將會被自己淘汰掉。朱永新教授說“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正在創造的地方。未來總要來,不請他自來;未來正在來,現在有未來,美好未來是由行動做出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認清未來教育的方向,認清未來學校的方向,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教育。”
是的,在這個非常時期,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更不能隔離學習。通過這次網絡平臺的免費開放學習機會,借助網上授課的東風,把不便當成學習的契機,潛心學習網絡平臺基本的操作,不僅是為了保證疫情期間學生的有效學習,更是讓自己跳出舒適區、迎面成長,在未來的教育領域開一朵屬于自己的花。
嚴以用權 心得體會篇三
疫情在家宅著,看看書做做飯,想起近來的一些事情,似乎頭緒比較亂,眾說紛紜,試著想用主席的矛盾分析法分析一下此次疫情。思慮短淺,不足之處敬請海涵。
矛盾法則最根本的內容是說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雙方構成的統一體,在統一體中,矛盾雙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聯系,既斗爭又同一,由此決定了事物運動的聯系并推動事物的發展。矛盾法則是自然和社會的根本規律,因而也是認識的根本規律。
辯證法宇宙觀認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兩個:一是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另一個是世界是永恒發展的。傳染病毒簡直就是世界本質特征規律的代言人:傳染能夠實現在于事物的普遍聯系,而不斷的變異也體現事物不斷發展變化的特點。要控制它,一是必須要切斷普遍聯系,二是必須熟悉其變異特點,掌握變化規律。
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此次疫情矛盾初期的主要方面是控制傳染性,次要是變異規律和治療手段,矛盾后期的主要方面將是研究其變異規律和治療手段。傳染病的最厲害在于傳染性,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就控制住了其發展。當前,國內已經初步控制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傳染;到了與病毒矛盾斗爭的第二階段:研究治療。國外依然處于第一階段,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但是不能掉以輕心,需要警惕的是,矛盾雙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經治療的有些可能同化了病毒,與病毒共生共存,這也是矛盾的存在方式之一,人類與病毒的矛盾一直存在,且不斷發展。
矛盾對立統一。病毒與宿主之間也是如此,相生相克,相互聯系。病毒很糾結,自身存活發展起來,宿主就會死亡,自身也會死亡,自身不存活,就傳染不下去,發展不下去。病毒的生與死,也是充滿矛盾,進化史上,大多數病毒的烈性和毒性都會隨著進化而逐漸降低到與宿主共生,就是因為宿主如果滅絕,那么病毒也會滅絕。哺乳動物也進化出了基因多樣性,就是防止同樣的基因被病毒滅族。
唯物辯證法宇宙觀主張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內部都有這種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運動和發展。認為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承認外因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原因。內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礎,是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內在本質,是事物運動的源泉和動力,規定著事物運動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影響事物的發展進程,但不能改變事物的根本性質和發展的基本方向。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此次疫情,大部分患者康復靠的也是自身免疫力,這也是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根本原因的印證,而我們的治療手段屬于外因,只能輔助或者影響強化內因,使我們戰勝病毒。免疫力才是我們存在的基礎,是我們健康生活的根本原因。我國的疫情控制也是充分發揮了舉國體制,充分調動內部醫療資源,發揮內因作用,千萬醫護力挽狂瀾,向他們致敬。
在傳染得到控制后,新冠病毒防控和經濟發展的矛盾也逐漸上升為主要矛盾。這也是今年剩下的時間里主要問題之一,主要還是得靠內因,也就是主觀能動性,要做好自身防護,發展新基建,發展線上工作生活,發展數字經濟,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危與機也是一對矛盾,矛盾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創造出這個條件,利用好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新經濟,保持戰略定力,發揮一切能發揮的主觀能動性變危為機。
嚴以用權 心得體會篇四
對于學習,我們應該去適應它,而不是讓它來適應我們。
那我們應該怎樣去適應學習呢?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學得平衡。
學習,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平衡。不能說你喜歡這一學科,就一味地學習這一學科,而放棄其它學科。但也不能因為你這一學科較弱而總學習這一學科,自己較強的學科卻不去學習。這些都是不平衡的現象,到最后只會是兩手空空。我們應該做到科科必學,科科平衡。當然,如果自己的弱勢學科實在是補不上,我們可以采取“揚長避短”的學習方法,讓自己的優勢學科學得更好,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二、學得透徹。
學習,就是要有敢問敢鉆研的精神。我是一個提倡“不懂就問”的學習方法的人。要想學得透徹,不光上課要認真聽,課后還要找出不懂的地方問老師,與同學探討,力求把每一個不懂的地方都弄懂,每一個知識點都學懂。不能將不懂的知識都藏起來,要記住把不懂的知識變成為自己的知識,是一件有利于自己的事。
三、學得有趣。
當你把所有的知識都學懂之后,你會發現,原來那一道道如攔路虎般的練習題都變成了笑臉在向你招手。學得有趣就是要在學得透徹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把做練習題變得像做游戲一樣有趣,那你的學習之旅就會變得既輕松又愉快了。
以上所說的是學習方法,接下來該說說學習態度了。學習態度對于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我的學習態度就是:考得好,不能驕傲,心中要牢記“驕兵必敗”這句話。考得差,不要氣餒,振作精神,鼓足力氣努力沖刺。
學習是一件困難而又輕松的事,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與態度,就能化難為易,輕松學習。
學習,我曾經認為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是,后來我找到了方法,興趣,斗志,激情,我終于再不認為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了。
英語比起其它語言來說,應該算是最容易的。對于英語的口語學習我想說,單純的背誦或者單純的練習各種對話都是不夠的,而要兩者結合起來。最后還是想說一句勤奮比任何技巧方法都重要,因為學英語貴在堅持。
語文呢?學語文要學會熟讀課本的每一篇課文,我們只有把課文讀透、讀熟,課文中的知、情、意、景等,才自然會明白。古人云:“讀書百遍,其意自見。”就是這個道理。當我需要記憶某些知識點,課文的時候,我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抄!抄一遍沒有記住,我就抄兩遍,兩遍不行,三遍……直到我記住為止。很多基礎知識,我抄了八、九遍。尤其是重要的知識點,決不能掉以輕心!學習沒有懶可以偷!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就是真理。不能因為自己背得比別人慢而放棄背誦。
數學呢?我不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但也不是一個頭腦反應特別快的人,不僅我的家長這樣說我,還有許多教過我的老師也這么說。但他們也曾告訴過我“太聰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聰明反被聰明誤!既然你不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你就必須比別人更努力更刻苦更認真,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我聽從了他們的話。不是有一個成語為“笨鳥先飛”嗎?那就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不要怕別人笑話你笨!只要有我不懂得地方,我就去問,問同學問老師。我不在乎別人怎么說我,不懂就是不懂,沒有必要因為怕別人說“笨”而放棄問問題。孔子不是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嗎?今天,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弄懂,明天那個問題也沒有弄懂,時間長了,問題就積累多了,就會感到學習越來越艱難了,自信心也隨之消亡了。
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總結了幾條學習方法,因為有了這些,我自己才會有今天這一點點的成績。
1、學習要有激情!
只有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情來做,才會有學習的欲望,才會有學好的愿望。
2、學習要有斗志!
每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很艱難的一段路程,你不能因為落后而放棄!人要有斗志!同在一個屋檐下,同一個老師教,憑什么別人就比我成績好?比聰明,我不傻;比身體,又不會殘缺,為什么別人可以考出優異的分數,而我不能?都是人,我為什么要輸?不!我告誡自己:我不能被別人打敗!當我們哪一方面比較差時,就要想出“點子”來解決它,提高它。
3、學習要有目標!
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目標。目標不一定能直接實現,但就像每一個運動員都夢想當冠軍拿金牌一樣,目標,那是一個奔跑的方向,至少它讓你知道你應該向哪里跑。首先,把目標拆分為幾段,然后看看自己每一次考試的成績離我們設計的目標還差多少?如果超過了預計目標,就把目標往上提高一點。如果沒有達到我們的預計目標,就要檢查自己,為什么沒有達到目標?這樣,既可以激勵你奮進,又可以讓你感到學習的快樂!
4、不要輕視你的老師!
這是我最深刻的體會。千萬不要輕視你的老師,尤其是進入了總復習那段時間,老師反復講的是最基礎的東西,很多同學感到很煩躁,很無聊。于是,根本不聽老師講課,自己埋頭做參考資料。你想啊,老師們經驗豐富,他們對要考的題型,太熟悉了。他們目睹了太多太多的人,因為某一個小失誤而失敗。可以說,他們對我們常犯的錯誤太了解了。老師們之所以在課堂上反復強調,就是因為每一年都會有同學掉入這些看似很簡單的陷阱中。所以,你千萬不能輕視你的老師。
5、不要輕視課本!
課本很重要,你必須能很熟練地掌握它,就如同我們熟悉乘法口訣一樣。所以,我們必須做一個對教材相當熟悉的一個人。
6、不要放棄自己!
人不能輕易放棄自己,這很重要。沒有誰是一帆風順的,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無法預知的困難,但不論遇到什么都不能放棄自己。一旦自己放棄了自己,一切就完了,勇敢地面對困難,挑戰自我,就一定能走出困境!所謂:自助者天助!
7、不要放縱自己!
每一個人都有惰性!當我們想玩時,應該理性的重復地告誡自己:不行!不能再玩了。該好好地學習了。然而,真正留給有效學習的時間卻不多。要認真地對待每一個問題。不懂,就一定要問老師。千萬不能似懂非懂!很多人在做題的時候,總是會有這樣的心理:這道題,不會考!于是,我們放過。那道題目也不可能考,于是,我們也放棄。有時候是覺得太難了,無法做下去。遇到這種心理的時候,就要告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當你無法突破自己的時候,千萬不能泄氣!每天對著鏡子說:我能!我行!我一定能行!
8、不要讀死書!
思維是需要調劑的,不要以為一天到晚讀書就會有好的結果,書呆子是沒有用的。人要學會快樂學習!一定要有一本你喜歡讀的書,一個你喜歡的運動或者愛好。課外讀物很重要,能豐富你的知識。要積極地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我對學校和班級的活動最積極了。反倒是那些不喜歡參加活動一門心思讀書的人,這一次卻沒有考好。運動是最好的調節劑。
學習,學習,再學習。學習不僅可以使你變聰明,而且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