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報告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報告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情況的調查報告篇一
根據調查題目我設計了相關問卷,并對相關中小學生進行了調查,進行了相關的數據分析(見最后一頁),問卷如下:
數據分析如下:根據數據可知:大部分中小學生感覺自己負擔稍重,并且中學負擔重于小學,畢業年級重于其他年級。學生負擔稍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校時間漫長。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小學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初中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7.5小時,高中生在校時間不得超過9小時,根據調查數據可知,目前,很少有學校能夠嚴格做到這一點。調查數據可知絕大多數小學生每天上課時間在7到9個小時,大部分中學生每天上課時間在9小時以上,絕大多數小學生每天放學后要寫一個多小時的作業,大多數的中學生每天放學后要寫高于一個小時的作業。這明顯高于教育部相關規定。除此之外,我通過訪談等方式得知,少數學校還存在提前到校,推遲放學,周六、周日上課等現象,延長了學生在校學習時間。
2、父母期望過高。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學生認為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是父母期望過高。由于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習成績、文憑與以后的求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所以,許多父母花錢送孩子去更好的學校,上更好的班級,花錢請家教,不僅增加了學習時間,而且讓許多學習難以跟上的孩子增加了許多苦惱和壓力。還有就是父母對孩子采取的不正當教育方式,對成績好的孩子采取過多的獎勵,對成績不好的孩子采取懲罰,責備等。這樣使成績好的孩子變得高傲,使成績差的孩子自尊心受挫。
3、重復練習繁多。國家三令五申嚴禁學校組織學生統一訂購資料,但調查發現,大多數學校還是組織了學生訂購了其他資料,而且日常考試、測試情況較多,“填鴨式”的教育方法沒能使學生把知識學活,對待問題生搬硬套,而且過多的測試,使學生承受太多的成績壓力,許多學生產生考試焦慮,真正面的重要考試時,學生反而不能以正常心態面對。
4、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跟不上。根據教育部規定,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課占總時的10%到11%的比例,1到2年級體育課相當于每周4節課時,3到6年級體育課和7到9年級體育課相當于每周3課時,而根據調查數據可知,大多數小學生每天鍛煉只有半個小時,大多數初中生在體育課上鍛煉,而體育課的課時也只有一到兩節。這遠遠不符合教育部規定。
1、家長教育太目的化。
①家長總是將好成績、好文憑與好職業聯系在一起。家長普遍認為只要現在取得好成績,將來才能有好的學校,才能有好文憑,將來才有出息。從小家中就不停的為孩子請家教,周六、周日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占用了孩子休息、娛樂的時間,阻礙了孩子愛好、興趣的發展,忽略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性。
②家長不認可成績差的孩子。家長認為成績差的孩子將來沒有出息,對孩子進行各種說教,嚴重上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是孩子壓力增大。
③家長不按章出牌。家長認為上好學校就有好成績,不考慮自己孩子智力水平是否跟得上,花錢讓孩子上好學校,上更好的班級,孩子在這樣的班級中難以跟上別的同學的步伐,產生了嚴重的心理負擔,感覺到自己的差距,自尊更受挫。
2、學校教育引導離位。
①老師素質不夠。大多數老師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校教師在學生購買的資料的基礎上,還組織學生購買許多的輔助資料,課堂上,通過題海戰術讓學生掌握相關題型,而老師本身則失去了刻苦鉆研的精神,不去鉆研做題的新技巧,新方法,把解題技巧的掌握歸于重復的練習。這種教育方式課堂效益低下,學生學習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老師對班上成績差的同學采取不管不顧的態度,對成績差的學生采取降級等手段,使成績差的學生得不到和優生平等的關注,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當成一種負擔。
②學校受社會,家長乃至教育本身的不適當評價左右,在減負問題上態度曖昧,學校不按教育部規定采取減少體育課時、周六周日上課等手段增加上課課時,企圖用延長課時來換得高上線率。
3、社會觀念陳舊化。
①許多大型企業將文憑作為考核的重要參考。現在無論到什么地方應聘都有相關的文憑限制,而就像專科生有相應的技能但無相關文憑在競爭中處于劣勢。
②社會將學習成績的好壞同學生的個人價值聯系在一起,用成績好壞來評估一個人的價值高低。
4、國家規范不到位。
①教育部制定相關規定但實施不到位。關于中小學生減負的相關規定在實際中都很少落實到位,除此之外,教育部門在對學校對規范的執行的監督做得不到位,沒有采取相關的懲罰措施,所以促使我國各大高校能明目張膽的采取各類措施加長上課時長,增加學生負擔,增加學生壓力。
②教育部關于減負相關規定還有待完善。
(一)在學生負擔問題上社會、家庭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
①家長認為孩子負擔過重是學校造成的。
②少部分家長認為不能減負,擔心孩子在將來的升學,就業中吃虧。
③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可以通過花錢讓自己孩子上考不上的更好的學校等方法提上去。
④孩子只有通過高考考上好學校才有出路,藝考之類的道路在以后都不會有出路。
(二)如何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1、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一是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正確的社會輿論,著力培養社會各界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評價觀,調適社會心理。二是要加大關于素質教育常規的檢查力度。三是要堅持教育評價的科學性。
2、作為學校,一是要堅守教育法規,落實有關減負規定,在學生到校時間、作業等方面嚴格執行上級規定。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家庭作業申報制,班主任協調家庭作業總量制,年級組統一布置家庭作業制等,加大對學生課業負擔的控制檢查力度,三是要組織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積極開展研究,大膽探索減負增效提質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加以推廣。
3、作為教師,一方面要充分認識減輕學生過重負擔重要性,認真鉆研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從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精講精練,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加強對典型題型的研究,精心設計、布置作業,注重作業的層次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減少不必要的機械重復勞動,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無味的勞動,提高作業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力加強學法指導和作業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作業速度和作業質量,達到輕負擔,高質量的目的。
4、作為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對孩子作業的督查與指導,不要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不要盲目地給孩子增加課業負擔。
1、減負決不是減去必要負擔。要讓家長知道:減負是以不影響教學質量為前提的,減去的只是一些機械重復的無效勞動,減去的是不講方法的死記硬背呆練,減去的是過長的在校時間、過重的作業負擔。
2、學習應有適度、合理負擔。要讓家長知道: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知識經過識記后會遺忘,必須及時復習。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情況的調查報告篇二
做作業是反應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還是提高同學的成績的關鍵,然而,我們班的許多同學卻不把做作業放在眼里,各組的未完成作業登記本上的名字一大串,再這樣下去,班里的同學的成績肯定會退步的。我們要及時解決這個問題,讓同學重視做作業,為了能夠準確的對癥下藥,我特地制作了一份調查報告,深入了解同學的做作業情況。
調查問題有:
1、你做作業的態度是?
2、你要多久才能完成作業?
3、你能準時交作業嗎?
4、你認為哪科作業最多?
經過訪問,我對訪問結果進行了細密的統計,結果顯示:為了不受老師批評而完成功課的同學占60%,這些同學當中大部分在一個小時之內可玩成功課,而且字跡馬虎,質量低。74%的同學都認為語文功課最多,不能準時交作業的同學占30%。成績理想的同學都是喜歡做作業,還能準時交作業的,做作業時間較長,質量較好。而成績中下游的同學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有時候不能準時交作業,做作業時間較短,不愛思考,質量較低。
通過這次調查,我了解了部分同學為何成績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1、他們對作業有恐懼感,認為做作業是個負累。
2、他們輕視了做作業的重要性,做作業態度不好。
3、他們做作業迅速而馬虎,剩下過多時間娛樂,使他們無心學習。
為了能夠提高他們做作業的質量與提高他們的成績,我有以下建議:
1、老師應酌量減少沒必要或能夠在學校完成,不用回家完成的作業,從字面上的減少能減輕同學們對作業的壓力與恐懼。
2、以比賽作業質量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些小評論活動,激起同學們的興趣。
3、偶爾讓同學們自己布置作業
4、以測驗成績為依據,分兩批同學,讓相同水平的同學做相同作業,好成績同學做少些作業,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成績一般的同學自然會有種羨慕的感覺,促使他們加把勁,拿到好成績。
通過這次調查,希望老師有針對性的設計各種提高同學們成績與作業質量的方案,然后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