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心得體會,它們可以是對成功的總結,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更可以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近日,一篇關于“一名組織部長的生命答卷——追記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文章引發關注,朱治國同志作為邊遠地區的一名干部,從戈壁鄉鎮工作到用雙腳走遍全省362個鄉鎮,朱治國同志克服種種困難,認真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他用 自己的行動去書寫無悔的青春贊歌。
21歲的朱治國,沒有留戀城市,服從組織分配,到距離西寧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鄉鎮工作,43歲的朱治國,把根深深扎入基層,足跡遍布青海各地。在22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毫無怨言,始終保持敢闖敢拼的工作態度,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莊,真正做到了一名“心中有政治,眼中有方向,腳上有泥土,手上有方法,頭上有紅線,肩上有使命”的優秀組工干部。
朱治國常說,做黨的干部,從事組織工作,必須講黨性、講政治,懂規矩、講規矩,按規矩辦事;要毫不猶豫服從組織安排,盡心竭力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不跟組織談條件、討價錢。他還說,“權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所以他連續30多天吃住在單位,忍受著超過4200米高海拔缺氧帶來的頭痛、失眠,每天馬不停蹄地調研、座談……他用生命詮釋了一名新時代黨員干部、組工干部的職責使命,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處,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好實事,少說“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答好時代賦予的“組工答卷”。
朱治國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手中的權力,一塵不染,從來沒有用公權為家人親戚以及朋友們走過一次便利,他就是這樣嚴守著底線,用干凈來詮釋一名黨員干部的諾言。所謂干凈就是,就是要不論從入黨,還是當一名干部,在每一個環節,都要確保自己的思想是干凈清澈的,堅決做到為人民服務,堅決抵制各種歪風邪氣,不良思想。
朱治國的事跡讓我們明白,只有做事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嚴于律己才能把工作的落腳點和著力點放到辦實事、求實效上,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不斷開辟事業發展新天地。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近日,共產黨員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一名組織部長的生命答卷》——追記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2022年6月11日,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因病去世,22年工齡,25年黨齡,他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堅守,用生命譜寫勇擔使命的篇章,用投身服務人民的偉大實踐彰顯初心彌篤、本色彌堅。廣大黨員干部要以他為榜樣,初心如磐,矢志如斯,點燃心中火炬,照亮前行之路。
讀懂這幅“一片赤心向基層”的為民答卷,以“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的堅守涵養服務人民的情懷。
21歲那年,朱治國以優秀大學畢業生的身份畢業,畢業后他沒有留戀城市,通過考錄后服從組織分配,到距離西寧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鄉鎮工作。風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條件艱苦,但朱治國毫無怨言,他深知基層不易,因此始終以忠誠干凈擔當的人民公仆標準要求自己。這幅答卷,書寫了一名組工干部一心為民的公仆情懷。新時代的共產黨員,也應汲取前輩身上的精神力量,做腳下有泥、心中有夢、眼里有光的“墩苗”干部,通過基層一線的“千錘萬鑿”,不斷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時刻牢記為民服務的宗旨,更好更快地完成角色轉變,讓為民服務的初心越發閃亮。
讀懂這幅“不辭辛苦出山林”的使命答卷,以“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篤定砥礪干事創業的擔當。
近幾年青海省黨內集中教育工作,朱治國都參與謀劃把關,經他親手編發的重頭文件多達上百個,編發的簡報五百多期,審核修改各部門單位、干部對照檢查材料數千份,母親、妻子、姐姐都習慣了朱治國太忙不接電話、不回信息,除非是急事大事,一般不打擾他工作。這幅答卷,書寫了一名組工干部的使命擔當。新時代的共產黨員,也應永葆進取之心,風雨兼程,扛起該扛的責任、盡到應盡的義務,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不負韶華、奉獻光熱,沉下心來、在工作崗位上實干苦拼,撲下身子履職盡責用一場場“寒徹骨”迎來陣陣“撲鼻香”。
讀懂這幅“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廉潔答卷,以“嚴以律己,慎獨修身”的正氣錘煉忠誠政治品格。
朱治國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手中的權力,一塵不染。異地夫妻兩年,他沒為妻子調動找過一個人,親友們沒有因為朱治國的身份“沾光”,他對下屬干部也是又嚴又細。正是這種大公無私,光明磊落的正氣,成就了朱治國和他分管工作的清風正氣。這幅答卷,書寫了一名組工干部的廉潔奉公。新時代的共產黨員,應始終保持思想清明、政治敏銳,嚴守廉潔底線,要重視“清廉”的分量,要不斷涵養廉潔力量,堅決做到明規矩、守規矩、知分寸、存敬畏,常常躬身反省、警醒自己,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照亮奮斗之路,以一身正氣接過黨的偉大事業的接力棒。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近日,新華社發表文章《一名組織部長的生命答卷——追記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記敘了一位用生命燃燒組工事業的組織部長事跡。20余年的組織工作是歷練、是堅守、更是求索,朱治國同志在歷練中鍛鑄了忠誠,在堅守中詮釋了共產黨員本色,在求索中找到了難題出路,他用自己“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彰顯出組工干部“事事讓人放心”的可靠,樹立起一道實干擔當、一心為民、廉潔忠誠的新時代好干部精神坐標。廣大組工干部要以朱治國同志為“鏡”,見賢思齊、履職盡責,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姿態續寫偉大事業。
這是一張善作善成的答卷。
22年的工作生涯,一直堅持切實際、干實事,面對諸多基層治理難題,統籌完成調研、謀劃、協調系列任務,推動解決村(社區)干部報酬偏低、干部素質提升、牧民安居等實際問題。問題面前能開處方,梗阻面前善扎銀針,他以“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的態度、速度、力度,讓基層干部得實惠、有干頭、有盼頭,豎起了擔當實干的“好典型”。“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各位組工干部要賡續光榮傳統,用“實干”來“說話”,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正確政績觀。自覺到基層一線鍛煉,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磨練能力,到急難險重的任務中淬煉意志,在實踐中鍛造善于擔當的“寬肩膀”,磨礪能經風雨的“鐵肩膀”,以苦干實干、創造實績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這是一張一心為民的答卷。
到青海省委組織部工作以后,只要有機會便深入基層調研走訪,看實情、聽心聲、問冷暖,寒來暑往,他的足跡遍布了全省三百多個鄉鎮和兩千多個村莊。2019年元宵節前,玉樹遭遇雪災,為了幫助冰天雪地里搶險的基層干部,為了眼巴巴等著救援的老百姓,他只身趕往現場了解受災情況,連夜加班完成災情考察報告。朱治國同志身體力行展現出“甘為民仆恥為官”的公仆情懷,廣大組工干部要立牢“公仆志”,以“在其位、謀其職、盡其能”的目標,辦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堅持多走入基層、走入一線、走入田間地頭,和群眾面對面親身體驗、直面問題、精準把脈、精確制導,確保“干的事”能夠準確對接群眾“盼的事”,直達“民生”,方能直達“民心”。
這是一張克己奉公的答卷。
“人民群眾最痛恨腐敗現象,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身為省級領導干部,朱治國絕不為家人、朋友、同事謀求一絲“福利”,要求身邊人“清心寡欲”。在妻子與病魔抗爭的8年中,他省吃儉用、賣房籌錢,從沒伸手要過一針一線,從沒向組織提過一句要求,他用行動詮釋了組工干部的廉潔本色,彰顯了組織工作的清風正氣。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作為組工干部,我們要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對照__,以嚴格的組織意識、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要求自己。正確對待權力,做到制度之內“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同時要守住權力“后院”,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堅持以德養家、以廉持家,滋養清正廉潔的作風。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四
近日,一篇新華社發布的文章《一名組織部長的生命答卷——追記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受到廣大黨員干部轉發、學習、致敬。仔細閱讀了全文了解了您奮斗的一生,22年工齡,25年黨齡,您用日復一日的行動詮釋著忠誠擔當干凈,用生命詮釋了新時代黨和人民的好公仆形象!您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讀懂您的無悔選擇,堅定我扎根基層的信心決心。品學兼優的您大學畢業后,沒有留戀城市的繁華,而是直奔距離西寧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鄉鎮工作。風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條件艱苦,對您是不小的考驗,但您是不怕吃苦的,把這當作小小的磨礪,打心眼里愿意扎根基層,也正是這種熱愛,讓您走遍了全省一大半村莊,足跡見證了您的堅守。回想起去年我快畢業的時候,面對大城市央企的offer還是家鄉的選調生,我也猶豫過,懷疑過,惆悵過,但最終我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如今我已經在村鍛煉一年了,期間“酸甜苦辣”俱全,可謂是味道十足,但每一種味道里細細品味都蘊含著一次次成長、一次次蛻變、一次次“滿足”。基層苦嗎?有點,確實周圍附近沒有繁華的商業圈;但甜嗎?很甜,甜在心頭,“毛毛到我家吃午飯嘞”,“你辦事我放心”,在一聲聲夸贊中“迷失”自己。
讀懂您的實干擔當,堅定我敢闖敢干的奮斗姿態。“休息二字好像與您無緣,從柴達木盆地東南隅的小城都蘭,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爾木,再到省城西寧,這一路來您始終勤勤懇懇、忘我工作,不畏高寒、不懼缺氧,深入一線、解決堵點,大力實施村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讓3200余名村干部走進校園;大力抓村集體經濟,讓青海省全部的行政村村集體經濟實現“破零”,1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60.9%……許多工作,都能見您的身影。在這一年里我切身體會到了基層工作的紛繁復雜,但我卻愈戰愈勇,敢啃硬骨頭、勇挑重擔,在防“疫”防汛一線留下“不勝不歸”的身影、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道路上留下拼搏奮斗的身影、在解決群眾的“家長里短”中留下“一心為民”的身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繪就青春畫卷,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
讀懂您的一塵不染,堅定我永葆端正的黨員本色。一塵不染是對您的高度評價,您為人干凈,做事坦蕩,對待朋友“清心寡欲”,對待家人“不開后門”,對待下屬嚴管厚愛,對待“小人”如履薄冰,始終保持清風正氣。“清風涼自林谷出,廉潔源從自律來。”作為從政“新人”,我當繼續強化政治理論、紅色__的學習,燒旺理想信念之火,擰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學深悟透黨章黨規黨紀,嚴守紀法規矩,時刻自重自省,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經得起“燈紅酒綠”的考驗,抵得住“糖衣炮彈”的攻擊,絕不踩“紅線”,碰高壓線,守住早節,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
廣大年輕干部必將您的精神持續傳承下去,接過奮斗的接力棒,在時代洪流中奮楫前行,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青年。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五
踏遍青山,用勤懇書寫使命。
從柴達木盆地東南隅的小城都蘭,到省城西寧;從懷抱一腔熱血扎根基層的大學生干部,到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在朱治國同志的人生經歷中,他用日復一日的勤懇,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使命與初心。他曾連續30多天吃住在單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點;也曾率隊到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調研;還曾3天時間,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個村……朱治國同志的一生,始終恪守著“黨讓干啥就干啥,接過來就必須干好”的信念,把這份精神力量融匯入工作的每一點一滴中,數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不辭辛勞。在如今的新時代里,黨的事業和國家的未來,寄托在每一位奮斗的干部肩上。黨員干部要始終以勤懇奮斗自我砥礪,學習朱治國同志的奮斗精神,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新時代建設付出心血與汗水,以實際行動展現黨務工作者的優秀品質和時代風貌。
甘為孺牛,在基層服務人民。
培訓3200余名村干部,走訪326個村鎮,朱治國同志的眼里,是始終難以忘懷的基層群眾與干部。他深刻地認識到,群眾工作與其他工作不同,沒有可量化的詳細指標,講了再多的話、發了再多的文件都不如群眾的一個笑臉、一句肯定來的實在。人民公仆的初心,要在換位思考、全情投入的為民考慮,在軟語慰藉、周到細致的服務中予以體現和詮釋,用切切實實的工作,潤澤基層群眾的心靈。腳底沾泥,奔走一線,調查研究,體察實情,朱治國同志帶著為群眾服務的真情實感、為群眾解決困難的堅定決心,實施了青海省村干部報酬調整方案,領導村(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啟動。樁樁件件,背后都是俯首為民的擔當。黨的工作重心在基層,執政基礎在基層,活力源泉在基層。作為黨的干部,我們要以朱治國同志為榜樣,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真正了解到群眾的所需所盼、所憂所愁,面對困難不回避、敢克服,把青春與熱血揮灑在基層的熱土中。
躬行踐履,以實干不渝初心。
心懷信念,篤志前行。二十余年的組織工作里,朱治國同志始終忠誠履職、勤奮敬業、擔當作為,為人民群眾解決一個又一個切身難題。《關于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指導意見》的出臺落實,讓兩年內六成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研究制定《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等多個高質量指導性文件,高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謀劃推動青海省“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和“黨員教育工作體系化建設”,為青海輸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許多工作的背后,都有朱治國同志兢兢業業、篤行不輟的身影。他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干精神,在廣闊的青海大地上錘煉出一片為民服務的丹心。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奮斗,是黨的優良傳統,更是與人民血脈相連的精神底色。正如朱治國同志所說:“少說‘干不了’,多想‘怎么干’。”在新時代道路上,黨員要始終用實干精神擔當起時代重任,精益求精、艱苦奮斗、不計得失、迎難而上,將初心使命鐫刻在祖國的大地山水間。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黨的隊伍里,像朱治國同志這樣的好榜樣還有許多。他們或躬耕在基層一線的田間地頭,或奮斗在樓宇林立的行色匆匆,從無垠的瀚海到巍峨的群山,處處是他們的身影,處處有他們的故事。正是這樣無數的奮斗者,匯聚起中國建設者不竭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繼往開來,勤勉不息,肩挑重擔,不負人民。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六
日前,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省委兩新工委原書記朱治國同志“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干部”稱號,并在組織系統廣泛開展向朱治國同志學習活動。
沒留下一句遺言,朱治國永遠離開了這片他深愛的青藏高原。22年工齡,25年黨齡,朱治國的足跡遍布青海各地。從廣袤的柴達木盆地到荒漠的戈壁灘,從壯闊的大湖之濱到富饒的河湟谷地,他以勤勉澆灌信念,用擔當書寫忠誠,以清廉恪守初心,在氣候寒旱的青藏高原上交出了一名組織部長的“生命答卷”。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用忠誠可靠,寫下了“愿得此身長報國”的政治答卷。“黨讓干啥就干啥,接過來就必須干好!”這是朱治國同志對黨忠誠、聽黨指揮、為黨盡責的真實寫照。本是43歲干事創業的大好年齡,朱治國卻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青藏高原那片他摯愛的熱土之中。正是這份對黨無限的忠誠擔當,讓我們看到了那個與“休息”無緣的組工干部,看到了“小身板”里飽含滿滿“大能量”的人民公仆,他用日復一日的行動,將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事業的無限熱愛灑落在青藏高原,向黨和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作為新時代的組工干部要筑牢“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朱治國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繼續朝著黨的__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實際行動認真踐行對黨絕對忠誠的無悔誓言。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他用務實擔當,寫下了“一枝一葉總關情”的民生答卷。“做人要實,干工作更要務實。”朱治國始終把基層需求放在首位,把群眾要求記在心間。面對氣候惡劣、嚴寒缺氧、條件簡陋等惡劣的艱苦環境,朱治國沒有抱怨,更沒有退縮,而是克服困難主動到基層“安營扎寨”,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的心坎里。面對玉樹雪災,朱治國趕赴災情最嚴重的地區,看望抗災一線的黨員干部職工,了解受災情況,毫不顧忌高原缺氧,連夜起草災情考察報告,為老百姓做實實在在的事,在雪域高原無怨無悔地付出。組工干部當以朱治國為榜樣,樹立深入百姓、體察民情的責任意識,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沖得出來、頂得上去,勇于挑最重的擔子,敢于啃最硬的骨頭,善于接最燙的山芋,在服務人民中強化責任擔當,永遠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
“為政之要,曰公與清”,他用清正廉潔,書寫下了“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紀律答卷。“手中的權力是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國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手中的權力,一塵不染。面對患癌妻子的沉重醫藥費,情愿賣房為妻子治病,也不為組織增添任何負擔;某次辦公室人員替他墊付加班餐費,他出差回來后立即送還;基層同志匯報工作,偶爾給他帶點土特產,他當即回絕。不僅是同事,家人和朋友也從未從他身上獲得一丁點的“好處”。朱治國自戴“緊箍咒”,自設“高壓線”,自始至終對權力保持敬畏。新時代的組工干部要以朱治國為榜樣,不斷增強思想上的“免疫力”,把清正廉潔刻進骨子里,不越“雷池”,不亂“章法”,以鐵的“內核”奮力譜寫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篇章。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七
朱治國同志從事組織工作20余年來,始終堅守初心、牢記使命,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過硬的政治素養盡心盡力完成組織交辦的各項任務,用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書寫了對黨的無限忠誠。他勇挑重擔、真抓實干,堅持“實”字為先、“干”字當頭,認真組織開展黨支部“堡壘指數”和共產黨員“先鋒指數”考評,創新開展黨員教育體系化建設,大力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扎實推動實施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協調建立村(社區)干部報酬體系,深入推進“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等重點難點工作,為全省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發展付出了心血與汗水;他勤勉敬業、精益求精,對黨務工作滿腔熱忱、兢兢業業,高度負責、一絲不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負責的每一項工作、經手的每一份材料。全程參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精心謀劃活動載體,指導推動工作落實;他牢記宗旨、心系基層,認真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真情關心基層黨員干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全面向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考錄鄉鎮公務員和考核聘用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工作機制,推動實施“村(社區)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有效激發了村(社區)干部干事創業熱情;他清正廉潔,嚴于律己,模范遵守黨章黨規黨紀,把鐵的紀律和嚴的要求落實到干事創業全過程各方面,始終慎獨、慎微、慎言、慎行,注重加強道德修養,自覺凈化生活圈和社交圈,以實際行動展現了黨務工作者的優秀品質和時代風貌。
朱治國同志的先進事跡,生動詮釋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好干部標準,是新時代黨務工作者的優秀代表,是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青海篇章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為表彰先進、學習典型,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以嶄新的姿態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省委決定,追授朱治國同志”全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八
踏遍青山,用勤懇書寫使命。
從柴達木盆地東南隅的小城都蘭,到省城西寧;從懷抱一腔熱血扎根基層的大學生干部,到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在朱治國同志的人生經歷中,他用日復一日的勤懇,擔當起為人民服務的使命與初心。他曾連續30多天吃住在單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一點;也曾率隊到平均海拔超過4200米的玉樹藏族自治州調研;還曾3天時間,行程1500公里,走了近50個村……朱治國同志的一生,始終恪守著“黨讓干啥就干啥,接過來就必須干好”的信念,把這份精神力量融匯入工作的每一點一滴中,數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倦、不辭辛勞。在如今的新時代里,黨的事業和國家的未來,寄托在每一位奮斗的干部肩上。黨員干部要始終以勤懇奮斗自我砥礪,學習朱治國同志的奮斗精神,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新時代建設付出心血與汗水,以實際行動展現黨務工作者的優秀品質和時代風貌。
甘為孺牛,在基層服務人民。
培訓3200余名村干部,走訪326個村鎮,朱治國同志的眼里,是始終難以忘懷的基層群眾與干部。他深刻地認識到,群眾工作與其他工作不同,沒有可量化的詳細指標,講了再多的話、發了再多的文件都不如群眾的一個笑臉、一句肯定來的實在。人民公仆的初心,要在換位思考、全情投入的為民考慮,在軟語慰藉、周到細致的服務中予以體現和詮釋,用切切實實的工作,潤澤基層群眾的心靈。腳底沾泥,奔走一線,調查研究,體察實情,朱治國同志帶著為群眾服務的真情實感、為群眾解決困難的堅定決心,實施了青海省村干部報酬調整方案,領導村(社區)換屆選舉工作啟動。樁樁件件,背后都是俯首為民的擔當。黨的工作重心在基層,執政基礎在基層,活力源泉在基層。作為黨的干部,我們要以朱治國同志為榜樣,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真正了解到群眾的所需所盼、所憂所愁,面對困難不回避、敢克服,把青春與熱血揮灑在基層的熱土中。
躬行踐履,以實干不渝初心。
心懷信念,篤志前行。二十余年的組織工作里,朱治國同志始終忠誠履職、勤奮敬業、擔當作為,為人民群眾解決一個又一個切身難題。《關于實施全省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的指導意見》的出臺落實,讓兩年內六成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10萬元以上;研究制定《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等多個高質量指導性文件,高效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謀劃推動青海省“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和“黨員教育工作體系化建設”,為青海輸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許多工作的背后,都有朱治國同志兢兢業業、篤行不輟的身影。他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實干精神,在廣闊的青海大地上錘煉出一片為民服務的丹心。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實干奮斗,是黨的優良傳統,更是與人民血脈相連的精神底色。正如朱治國同志所說:“少說‘干不了’,多想‘怎么干’。”在新時代道路上,黨員要始終用實干精神擔當起時代重任,精益求精、艱苦奮斗、不計得失、迎難而上,將初心使命鐫刻在祖國的大地山水間。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在黨的隊伍里,像朱治國同志這樣的好榜樣還有許多。他們或躬耕在基層一線的田間地頭,或奮斗在樓宇林立的行色匆匆,從無垠的瀚海到巍峨的群山,處處是他們的身影,處處有他們的故事。正是這樣無數的奮斗者,匯聚起中國建設者不竭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建設者繼往開來,勤勉不息,肩挑重擔,不負人民。
朱治國個人資料
朱治國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篇九
近日,各大報刊媒體相繼發表文章《一名組織部長的生命答卷》——追記青海省委組織部原副部長朱治國。2022年6月11日,在青海西寧最好的季節,43歲的朱治國永遠地離開了我們。“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是《淮南子》中頗富民本色彩的政治命題,在黨的__報告中引用了該句古語,強調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關于這個道理,朱治國一定深諳,并用他實際行動與付出踐行作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見賢思齊,廣大黨員干部應當學習朱治國身上的這份精神,在新征程上以實干實績不負時代、不負人民。
樹立高于天的理想信念,“利民為本”當初心不改。
朱治國21歲大學畢業后沒有留戀城市,而是通過考錄后服從組織分配,到距離西寧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鄉鎮工作。面對氣候、交通、吃住等條件惡劣艱苦的現實困難,朱治國沒有抱怨,更沒有退縮,而是克服困難并成功適應,把根深深扎入基層。這都源于朱治國始終堅定不移的信念。正如跑步一樣,起跑狀態影響競跑水平。正是因為朱治國在工作一開始的歷練中就樹立起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他才能在之后始終沒有放棄對基層事業的熱愛與堅守,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公仆標準。奮進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朱治國的經歷中深刻感悟理想信念的引領作用,自覺加強理論學習與黨性修養,主動投身實踐,補足精神之“鈣”,筑牢思想之基。
砥礪硬如鐵的實干擔當,“利民為本”當落地見效。
“要埋頭苦干、擔當作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腳踏實地、苦干實干”······話語里每每透露出對黨員干部“擔當”“實干”的期許和要求。干部干部,干字為先。讓村“兩委”干部邁進校門、獲得學歷,成為有文化懂技術的帶頭人,是朱治國心心念念的“大事”,為此,他深入調研,外出“取經”,最終推動了村社干部學歷素質提升等工作。作為一名組工干部,朱治國還愿當基石,主動承擔不少工作,被譽為“鐵打”的。奮進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朱治國的經歷中深刻感悟實干擔當的支撐作用,勇于擔責,對工作精益求精,在實踐中不斷鑄就干事創業的“鐵肩膀”“硬脊梁”,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工作中敢打敢拼,造福群眾。
涵養清如蓮的作風品質,“利民為本”當以身作則。
正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零污染”一詞是對朱治國和他分管工作清風正氣最恰當的形容。無論是異地的妻子、其他親友還是工作中接觸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員,朱治國始終嚴格遵守紀律,從不因私廢公,對“為人干凈,做事才能坦蕩”這句話作了最好的詮釋。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作風建設,必須充分認識到黨的作風和形象關系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奮進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朱治國的經歷中深刻感悟作風品質的強化作用,不斷汲取力量,著力增強抓好作風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始終確保思想不掉隊,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這個關鍵,切實打好作風建設這場“攻心戰”,在為民服務中擦亮清廉本色,不斷提升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