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一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在東至縣發掘了有著安徽“周口店”之稱的距今40萬年年前的華龍洞,在蚌埠發現了距今約7000年雙墩遺址,是目前淮河中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證據。
安徽及相鄰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上千處。其中蚌埠禹墟文化、馬鞍山凌家灘文化、宿州金寨文化、安慶薛家崗文化、合肥古埂文化、銅陵金牛洞文化,五彩繽紛,星羅棋布。安徽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等組成。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二
介紹安徽蒙城
導游詞
怎么寫?蒙城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淮北平原中部,屬于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古代兵家必爭之地,那么,關于介紹安徽蒙城導游詞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此次的導游。接下來各位將要在我的帶領下游覽蒙城的美景,希望大家在這三天里能玩的高興,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我的名字叫張曉康,大家可以叫我張導,也可以叫我名字。再去蒙城的路上有幾件事要告訴大家。希望大家記住在景區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亂走。如果迷路一定要記得打我電話,我會去接大家。希望大家玩的高興。
接下來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蒙城,蒙城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處淮北平原中部,屬于淮河流域戰略要地,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國土面積2091平方公里,耕地230萬畝,轄15個鄉鎮、2個辦事處、1個工業園區和1個林場,人口132萬。 蒙城是安徽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莊子故里,境內有莊子祠、文廟、萬佛塔、三星街、白云庵、東西懷德橋等文物古跡及景點。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牛群曾在此掛職擔任副縣長。蒙城是中國楹聯之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全國林業百佳縣。
蒙城文廟又稱孔廟,始建于元至元21年(公元1284年),是封建時代祭孔、演禮和辦學的地方。
文廟自前而后依次為靈星門、泮池、泮橋(以上待建),大成門和大成殿,靈星門正對青去街,取其“平步青云”之意。靈星門的西南側有一井,名圣井“圣井甘泉”為蒙城八景之一。大成門東連名宦祠,西接鄉賢祠。大成殿前兩側有東西配廡,殿東為節孝祠,殿西為忠義祠。東院是文昌閣,西院是明倫堂。 大成殿,原名先帥殿,又稱圣人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筑。殿寬五間,進深三間,為山以頂抬梁式建筑,九檁十八架,四十二檐墩,用巨杉作棟梁,飛檐翹角,蔚為壯觀,殿內外上下重油彩繪,雕梁畫棟,金碧輝煌,是我們淮北地區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筑。從前,殿內正中供孔子神龕牌位,兩旁置顏、曾、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大字。殿上方懸著康熙,乾隆皇帝御書的“萬世師表”、“生民未有”“與天地參”三塊匾額。殿前閱臺高一米余,上有一圈漢白玉欄桿,中間和兩旁有石階供人登臨。東西廊房各七間。為灰色筒孔覆頂,車房原供孔子三千弟子,西房原供歷代賢孺牌位。
績的官吏,西面的鄉賢祠原供莊子、何惟等地方賢土。
蒙城還是莊子的居住地,當地建有莊子祠,但經過時間的侵蝕,當年的莊子祠早已不復存在,現存莊子祠是蒙城縣政府在宋代莊子祠舊址上新建的,總占地面積52畝,總建筑面積1086平方米,全祠由祠堂建筑群與萬樹園兩部分組成。主要建筑有大三門、影壁、山門、逍遙堂、古衡門,濮池、五笑亭、觀臺、觀魚橋、夢蝶樓、南華經閣、東西碑廊、道舍、客舍等。20xx年5月莊子祠正式掛牌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說完景點,再來說說當地特產,當地的美食很多,比如油酥燒餅,蒙城sa湯,牛肉干,大閘蟹,三義鎮九龍貢面等等。種類很多,相信大家一定會吃的盡興。走的時候別忘了帶一點當地特產帶給朋友。好了接下來到了和大家說再見的時候了,希望大家此次旅程玩的高興,有一個美好的回憶。各位再見。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三
歡迎大家來到宏村游玩,我叫xxx,大家可以叫我小錢,或者可以叫我錢導,我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
接下來,我為大家介紹一下宏村的歷史,宏村古稱弘村,位于黃山西南麓,具黃山市黑多縣縣域十公里。宏村建于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31年-1162年)距今有900年的歷史。
請大家跟我往前走,進了宏村,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兩棵具代表性的古樹,一棵叫白果樹,另一棵叫紅楊樹,兩棵樹組成了一對“牛角”,讓整個村子充滿虎虎生氣。
翻過一座橋,我們來到全村現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40余幢,其中最有名的是志道堂,它的“三雕”技術十分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明間故宮”。請大家繼續跟我走,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湖書院,又稱“依湖書院”。它是所縣傳統微派建筑風格的古書院,由志道堂、文昌閣、啟蒙閣、望湖樓、袛園六部分組成。
我們的游覽結束了,希望這美好的回憶能成為您永恒的回憶,希望您再次到宏村游玩。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導游,今天我很榮幸帶領大家來瀏覽宏村。
我們現在正站在宏村的大門口,宏村,它古稱弘村,位于黃山西南麓,距黟縣縣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個村落占地30公頃,枕雷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國畫里的鄉村”之美稱。這里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呢!你如果從遠處看,宏村就像一個牛的形狀。
我們現在要進去,請注意以下事項:不要亂丟垃圾,不要隨地吐痰,請保持好宏村的清潔,謝謝!
看!我左手的荷花池,是用來排放污水的地方。這個荷花池是弓箭形的,由于特別設計,臟水不會漫出來,即使下大雨,也不會溢出來。為了讓污水池不那么單調,所以住在這里的人在里面種上了荷花。每當夏天荷花盛開的時候,都會引來很多的游客來這里看荷花。
我們繼續往前走,現在我們正經過的小巷旁邊的是一條小溪,是這里人的飲用水,另外還特別規定,8:00以前可以拿這種水洗衣服,以后的時間供人們飲用。
接著我們到以前人住的房子里去看,請大家跟緊隊伍,不要走散。全村現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麗堂皇,被譽為“民間故宮”。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園林,也有書院和祠堂等公共設施,建筑組群比較完整。各類建筑都注重雕飾,木雕、磚雕和石雕等細膩精美,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村內街巷大都傍水而建。
接著我們到一戶人家的房子里去看一看。樓上是住女人的,以前的女人不能隨隨便便地進進出出,所以墻上只有兩個大洞,結婚的時候男的看不到女的,但是女的可以看到男的,所以女人自然占了一點小便宜了。
好了,我們游完了中國最美麗的山莊:宏村。你們說是不是名不虛傳啊?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我們一個小時后在車上集合,再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五
安徽建省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因境內有皖山、春秋時有古皖國而簡稱“皖”。全省總面積13.94萬平方公里,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世稱江淮大地,長江、淮河橫貫東西,將全省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三大自然區域。全省現轄17個市,105個縣(市、區),2020__年末全省總人口6516萬人。
安徽人杰地靈。名人輩出,文化燦爛,古代中國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莊子,東漢神醫華佗,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活字印刷術發明者畢升,北宋名臣包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近代京劇鼻祖程長庚,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中國第一條鐵路的設計者詹天佑,文化名人胡適、陶行知,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等,都是安徽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勛”鄧稼先,也是從江淮大地上走出的科學巨匠。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淮河文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深遠影響。
安徽區位優越。沿江通海,承東啟西、呼南應北,東與經濟發達的長三角無縫接軌,南與開放度較高的珠三角交流便捷,是國外及沿海發達地區向內地產業轉移的前沿地帶。安徽位于中國立體交通網絡的中心和樞紐位置,京滬鐵路、京九鐵路、京福高速、105國道穿越南北,312國道、連霍高速、滬蓉高速、隴海鐵路和在建的寧西鐵路橫貫東西,全省鐵路密度居華東之首,高等級公路密度居中部地區前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501公里、在建1400公里,6個航空港和水運港口能級也在提升,以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快速交通網正在形成。
安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現已探明儲量的礦產67種,其中煤炭、鐵、銅、硫、明礬石、石灰巖等10多種為優勢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10位,尤其是煤炭已探明保有儲量250億噸,居全國第7位、華東之首。農業資源,全省正常年景年產糧食2500萬噸以上,油料250萬噸以上,棉花30萬噸以上,均排在全國前10位,茶葉、煙草、中藥材等特色高效農產品產量也居全國前列。旅游資源,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品味最高的省份之一,全省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8處,其中黃山榮膺聯合國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頂桂冠;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蓮花佛國”之稱。科教資源,全省擁有中國科技大學等8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200多個科研機構,省會合肥是全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也是全國首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每萬人擁有的科技人員和在校大學生人數居全國前列。
安徽產業基礎雄厚。在汽車、家電、建材、工程機械、煤電、農產品加工等產業領域,已在全國形成一定的比較優勢。馬鋼是全國五大鋼鐵生產基地之一;銅陵有色集團是全國最大的銅生產加工基地之一,電解銅產量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海螺集團是全國最大的水泥和塑料型材生產企業;依托江汽、奇瑞、合力叉車、日立挖掘機等骨干企業,全省汽車年產量超過40萬輛,居全國第七,叉車、挖掘機產銷量居全國第一;全省家電綜合產能進入全國前五,已成為重要的家電生產基地之一。
安徽是水利大省,屬南北氣候過渡帶,地形復雜,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水旱災害頻繁發生,決定了發展水利事業在安徽有著特殊、重大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后,開展了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初步建立起防洪、除澇、灌溉等工程體系,據統計,1949-20__年底,全省水利建設總投資342億元。已建成各類堤防2萬多公里,主要堤防集中在沿江、沿淮地區。已建成水庫4866座(其中大型水庫12座、中型水庫104座),總庫容195億立方米,興利庫容87億立方米。20世紀50年代,大別山區幾大水庫的建設,創造了當時國內外數項第一:佛子嶺水庫大壩是亞洲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梅山水庫大壩是世界最高的鋼筋混凝土連拱壩,響洪甸水庫大壩是國內第一座重力拱壩,磨子潭大壩是國內第一座大頭壩。全省已建水閘10929座,其中大型水閘41座、中型水閘280座。蚌埠閘和臨淮崗工程為淮河干流上的兩個攔河控制性樞紐工程。全省現有萬畝以上灌區397個,有效灌溉面積達1472.5千公頃,大型灌區9個,其中淠史杭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98千公頃,為全國3個特大灌區之一。已建成水電站784處,裝機容量70.8萬千瓦。水利工程在抗御歷次水旱災害斗爭中,發揮了巨大的防災減災作用。僅“九五”、“十五”期間,我省水利工程防洪抗旱減災直接效益高達2500多億元,為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同全國一樣,提前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實現由溫飽向小康的跨越,邁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特別是“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成就。20__年,全省生產總值5375.8億元,增長11.8%,五年跨過了三個千億元臺階,年均增長10.6%;財政收入656.4億元,增長26.1%,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17.7%.五年間,三次產業結構由25.6:36.4:38變為17.9:41.6:40.5,非公有制經濟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鎮化率由28%提高到35.5%;累計固定資產投資8010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2倍;累計利用外資53.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300.7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1.6%和6.4%.
時期,我省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推進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為主題,大力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創新推動、中心城市帶動、城鄉統籌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開展“全民創業行動”,提升“861”行動計劃,深化改革開放,推動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設和諧安徽,努力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新局面。基本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__年超過1萬億元,單位生產總值比20__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為安徽崛起打下決定性的基礎。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六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縣東北部,村落面積19.11公頃,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寧紹熙年間(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黃山余脈羊棧嶺、雷崗山等,地勢較高,常常云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
特別是整個村子呈“牛”型結構布局,更是被譽為當今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一大奇跡。那巍峨蒼翠的雷崗當為牛首,參天古木是牛角,由東而西錯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寵大的牛軀。以村西北一溪鑿圳繞屋過戶,九曲十彎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匯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腸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鵒稱牛肚。接著,人們又在繞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橋梁,作為牛腿。歷經數年,一幅牛的圖騰躍然而出。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不僅為村民解決了消防用水,而且調節了氣溫,為居民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創造了一種“浣汲未防溪路遠,家家門前有清泉”的良好環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廣發達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國公汪華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數百戶粉墻青瓦、鱗次櫛比的古民居群,特別是精雕細鏤、飛金重彩的被譽為“民間故宮”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氣度恢宏、西樸寬敞的東賢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鏡的月沼和碧波蕩漾的南湖,巷門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樸的觀店鋪,雷崗上參天古木和探過民居庭院墻頭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嚴的敘仁堂、上元廳等祠堂和93歲翰林侍講梁同書親題“以文家塾”匾額的南湖書院等等,構成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真可謂是步步入景,處處堪畫,同時也反映了悠久歷史所留下的廣博深邃的文化底蘊。至清代宏村已是“煙火千家,棟宇鱗次,森然一大都會矣”,至今仍為際聯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發展旅游業,喬石、朱钅容基等先后來宏村旅游考察,陳復禮、瓊瑤、陳凱歌等先后來宏村進行藝術創作。進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數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長,其中又以港臺及海外游客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萬人次,門票收入60.8萬元,比上年增長8%。在月30日,宏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七
河南省位于祖國中東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區在黃河以南,故名“河南”,簡稱“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稱。全省總面積約16.7萬平方公里,人口9700萬。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和自然條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戰略地位、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品種繁多的礦藏物產、四通八達的陸路交通、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快速發展的經濟成為中國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個旅游資源大省,以擁有豐富的古文化旅游資源而著稱。對于廣大海內外旅游者,特別是對那些醉心探尋東方文化和華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來說,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歷史博物館,一本看得見、摸得著、進得去的中國歷史文化教科書。蘊藏在這里的東方文化內涵豐富精深,風貌珍貴獨特。
河南在中華民族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史書記載和多年的考古發掘證明,至少在8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里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從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紀的金代,這3500年間,先后有20多個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于此,留下了難以盡數的名勝古跡。堪稱“國寶”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就有96處,地下文物居全國第一,館藏文物130萬件,約占全國的八分之一。中國七大古都中的洛陽、開封、安陽三大古都都在河南,還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南陽、商丘、浚縣等。
鄭州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寺、鞏義宋皇陵、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偃師玄奘故里、開封宋都御街、包公祠、安陽殷墟、羑里城(《周易》發源地)、三門峽虢國墓地車馬坑、函谷關、南陽武侯祠、張衡墓、醫圣祠、商丘閼伯臺(火的發源地)、燧人氏墓、花木蘭祠、淮陽太昊陵等大量名勝古跡,都是既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有觀賞價值的著名旅游景觀。省會鄭州和洛陽、開封等古都,現在都有新的景點出現。河南博物院是1998年5月才建成啟用的,不僅館藏豐富,而且建筑宏偉獨特,許多稀世文物珍品都在這里向旅游者展示。已經進入世界文化遺產行列的洛陽龍門石窟的周圍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開封清明上河園是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的立體再現,旅游者置身其間,能夠一覽千年古都的繁華街市和風俗民情。
河南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在中國《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個姓氏源于河南。其中,包括有“陳林半天下,黃鄭排滿街”之稱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來,隨著尋根旅游的興起,到河南尋根謁祖的海外友人絡繹不絕。河南還堪稱是中國功夫的故鄉,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術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之根--陳氏太極拳的故鄉。因此我們說,探文化源,尋姓氏根,已成為近年來河南旅游活動中的“重頭戲”。
河南不僅擁有豐富的人文旅游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黃河流經河南700多公里,其間從中游到下游,既有三門峽水庫的碧波蕩漾,又有鄭州黃河游覽區的波瀾壯闊,更有開封高出地面14米的“懸河”奇觀。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水面,寬3公里,長132公里,出現高峽平湖的壯麗景觀。近年來開辟的“大黃河游”和“黃河漂流”,被游客譽為“充滿野趣和史詩般的輝煌。”鄭州嵩山、洛陽龍門、信陽雞公山、焦作云臺山、濟源王屋山、魯山石人山、林州林慮山都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加之近幾年陸續開辟、推出的新鄉八里溝、嵩縣白云山、焦作青龍峽等名山秀水,更吸引著大批國內外游客。
二十多年來,河南省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__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5萬人次,旅游創匯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38.7%和152%;累計接待國內旅游者8012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6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6%和63.8%;實現旅游總收入573億元,同比增長65.2%,相當于全省gdp的7.2%。目前,河南省有鄭州、洛陽、開封、濮陽、濟源、登封等12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少林寺、關林、白馬寺、龍門石窟、清明上河園、包公祠等26個國家aaaa級景區。全省有星級酒店和旅游涉外飯店338家。
其中,五星級酒店5家,四星級酒店15家,三星級酒店113家。河南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鄭州、洛陽、南陽三個民航機場每周有800多個航班往返全國各主要城市,其中包括香港、澳門和臺北。鄭州新鄭機場的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內陸地區的一流航空港,已批準為國際機場。河南公路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網把省會鄭州與九朝古都洛陽、七朝古都開封、四朝古都安陽、曹魏古都許昌緊密相連,形成了以鄭州為中心的“十”字型高速公路架構,鄭州至以上各城市之間的行車時間大都在50~100分鐘之間。以鄭州、洛陽、商丘為樞紐的鐵路交通網連接京廣、隴海、焦柳、京九四大鐵路干線,鄭州火車站每天有218趟旅客列車通向全國各地。
近幾年,河南省政府對發展旅游業十分重視,已把旅游業作為全省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和支柱產業優先發展。鄭州、開封、洛陽、三門峽沿黃旅游線位于我國東西部旅游發展的結合部,交通便利,旅游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協調配套,作為旅游重點發展區域的優勢十分明顯。河南省政府決定將其建成國際知名國內著名的、輻射帶動全省旅游業發展的黃金旅游線,以“三點一線”豐富的古文化資源為依托,突出古都、名寺、祖根、功夫特色,重點開發文化觀光、尋根朝敬、休閑度假和生態旅游項目。同時,要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為重點和主體,大力發展休閑度假、生態觀光以及特種旅游項目,加速全省旅游產品結構的調整。
文檔為doc格式
介紹安徽的導游詞篇八
安徽大地錦繡多姿,文化古跡甚多,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到安徽旅游是很好的體驗!下面是本站帶來的介紹安徽的
導游詞
,希望可以幫到大家。旅客們,大家好!下面有我來為大家介紹安徽的旅途景點!
安徽建省始于清康熙初年,取舊時的安慶、徽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安徽以長江為界,形成了皖北和皖南兩大地域: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陽、淮南、蚌埠、滁州、巢湖、安慶、六安11市在皖北;黃山、池州、銅陵、宣城、蕪湖、馬鞍山6市在皖南。
安徽大地錦繡多姿,文化古跡甚多,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現有5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其中黃山為安徽山水典范,區內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堪稱“四絕”,199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列為《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令世人矚目;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景色清幽,香火鼎盛,現存78座古寺廟,以佛教殿堂與皖南民居相結合而獨樹一幟;著名的道教圣地齊云山,摩崖石刻、道教遺存和別具一格的丹霞地貌令人矚目;曾被漢武帝封為“南岳”的天柱山,雄奇靈秀兼備,有45峰、86怪石、18瀑等勝景;瑯琊山以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而名揚天下,它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為特色。
除國家級景區外,還有19處省級風景名勝區。
歡迎大家來到安徽,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居住在偏北地區,全省南北長約570公里,東西寬約45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約占中國國土面積的1.45%。我家鄉的名字還有來歷呢,我的家鄉也就是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轄安慶、徽州、寧國、池州、太平、廬州、鳳陽七府,及滁、和、廣(德)三州,官方文書便簡稱為“安徽寧池太廬鳳滁和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其后又成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從安慶、徽州各取兩個首字,簡稱“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皖”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為“錦繡河山”,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
我的家鄉還有好多美麗的風景線,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它居住北京市延慶縣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八達嶺長城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御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向游人開放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于世。八達嶺長城還有一個傳說。
傳說:“十口金镢露著袢,十口金鍋露著沿,百樣草藥到處見。”這是流傳在八達嶺上的歌謠。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傳說。秦始皇修長城時候,征集了全國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還好說,特別是南方人來到北方,不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飽,勞動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閻王小鬼把死在長城上的魂拘去,到城隍廟里注銷戶口。城隍爺打開戶口簿,挨個一查,說;“這些人都不到死的歲數,不能注銷。”小鬼回稟閻王,閻王來找城隍說理,說他們已經死了,填了長城餡,為什么不給注銷戶口?城隍說:“他們壽數未盡,根本就不該把魂拘來。”倆人各說各的理,誰也不服誰。沒辦法,就去找玉皇大帝打官司。玉皇大帝聽了倆人爭執的理由,官司一時不好斷,就讓他倆先回去,然后讓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調查。
太白金星變化成一個老頭,來到長城上一了解,確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萬。死的原因,主要是兩個:一是吃不飽,二是活太重。同時還了解到修長城是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星回天稟告了玉皇大帝,玉帝為了拯救民工,加速長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爺和藥王爺下凡。老君爺造了十口金鍋,十把金镢,這兩樣可是寶貝。那十口金鍋煮上飯,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們再也不餓著肚子干活了。那十把金镢更是厲害,不管多大的石頭,用金镢一比劃,一塊四棱見線的大石條就出來了,民工們再也不用費力開鑿石條了。藥王爺為了治民工們的病,就在長城內外撒下了許多藥籽,長出了許多草藥,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蒼術啦,不下幾十種,民工們有了病,一吃就好。
有了這幾樣寶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萬里長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鍋,十把金镢,老君爺沒收回去,一直就在八達嶺埋著,光聽說露著沿,露著袢,就是誰也找不到。藥材可是到處都有。回頭再說閻王爺和城隍爺的官司。修長城的民工,陽壽未盡,本來就不該死,不應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斷的是城隍有理,閻王無理,閻王的官司打輸了。所以后來,人們給城隍修了廟,叫城隍廟,給玉帝修了廟,叫玉皇廟,也給老君修了老君廟,給藥王修了藥王廟,唯獨沒人給閻王修廟。不知旁處有沒有,反正圍繞著長城八達嶺一帶沒有閻王廟。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至于那幾件寶物至今還沒有發現。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安徽!
大家好!很高興可以和大家一起旅游!
安徽位于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長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東,沿江通海,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要沖和國內幾大經濟板塊的對接地帶,在中國區域經濟格局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位置。
深厚的歷史積淀,孕育了深厚璀璨的文化底蘊。安徽是中國道家文化、北宋理學等重要文化的發源之地。明清處于鼎盛時期的徽文化與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稱中國三大地方顯學之一。徽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建安文學、桐城文派等燦若星河,熠熠生輝。享譽世界的中國京劇起源于安徽徽劇。安徽的黃梅戲,不僅唱響中國,也深受世界人民喜愛。中國歷史上的道家思想創始人老子、莊子,東漢的神醫華佗,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包括近代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等,都出自安徽。
瑰麗的自然景觀,濃縮了中國山水的精華。黃山以雄偉瑰麗、險幻清幽而著稱于世,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和世界地質公園三項桂冠于一身。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蓮花佛國九華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禪宗勝地天柱山,以雄奇靈秀著稱。盛名道教之地齊云山,秀甲江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在安徽穿境400公里,稱之為800里皖江,也是中國資源富集、經濟發達的重要區域。穿境安徽中部的淮河,是中國中原文化和徽文化交匯之地。
獨特的區位優勢,實現了國家戰略規劃的全覆蓋。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皖北地區、大別山片區、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均被納入國家戰略規劃。安徽的礦產儲量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淮南、淮北已建成億噸級煤炭基地,銅陵有色銅加工產量居中國第一,海螺水泥產量居亞洲第一;安徽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糧食凈調出省之一,糧食總產量連續7年創歷史新高。安徽是首批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份之一,科教資源豐富,人才薈萃,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明顯的科教優勢;安徽的制造業比較發達,具有鮮明的產業優勢,優質材料、汽車、家電、裝備制造、化工等產業都具有相當的競爭力,奇瑞、江汽、科大訊飛等企業已成行業排頭兵,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安徽正在成為國際戰略投資者開展跨國合作的首選之地。
20xx年,6900萬安徽人民穩中求進,開拓創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結構優化、民生改善、社會和諧的良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17212.1億元,增長12.1%;財政收入3026億元,增長14.9%。安徽正處于大有可為的黃金發展期。
潮涌江淮、千帆競發,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當前,全省上下正致力于打造加速崛起的經濟強省、充滿活力的文化強省、宜居宜業的生態強省,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生態良好、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開放的安徽,廣迎四海來賓;發展的安徽,蘊含無限商機;美好的安徽,充滿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