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一村一支教”的志愿者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馬邊彝族自治縣第二批“一村一支教”的志愿者袁鯤。很榮幸向大家匯報支教工作情況,與各位分享收獲、分享感觸。我發言的題目是“真情付出不辱使命”。
在第一批的“一村一支教”活動結束后,我已然躍躍欲試,所以在第二批活動啟動時,我立即報名參加,并獲得了到馬邊高卓營鄉小學支教的寶貴機會。面對與犍為截然不同的城市,我認識到在這里將開始我新的生活——必須作好吃苦耐勞的準備。為了做好支教工作,我在去學校任教之前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了解到這是一所生源較多,師資力量較薄弱的村小。山里的孩子樸實本分,但由于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沒有城市里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他們也有調皮的,但始終都是淳樸努力的。我給自己一個承諾,一定要為他們打開那一扇窗,看到不一樣的天空。
如何正確有效的駕馭課堂,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差生的轉化等傾囊相授,不但讓他迅速的成長起來,而且還將該班級的教學成績平均分提升了近10分。面對學校沒有教學器材的實際情況,我自己動手制作教學材料,設計了一堂公開課《伯牙絕弦》,成功地給新教師們展示了一個現代課堂的模式。課余時間我經常與孩子們談心,拉家常,做游戲,搞活動,給孩子傳遞講文明、講衛生的文明理念。一年之中,我進行過多次家訪,真正從心理和物質上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我負責了高卓營小學的網絡學習,并利用課余和周末,幫助老師們進行網絡學習和培訓。我還發揮了我的優勢,對全校學生進行習作輔導,一年來,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比賽,并獲得縣級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
馬邊支教的時光,是我人生的一段寶貴的歷程,堅定了我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更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有曲有折,但責任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我學習到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感受到山區是那么的缺少師資力量,缺乏新知識的輸入。我們或許幫不了他們什么,但是我們必須盡力去做,要帶給他們希望。我沒有什么崇高理想,但作為一個支教者必須要去做點什么,哪怕是影響一個孩子,都會讓我們心境坦然。
今天,我將自己在支教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感受和點滴成績,向領導匯報,同時奉獻給即將走上支教之路的同志們,以求共勉。我相信,你們也一定會青春接力、不辱使命,做得更加完美、更 加優秀!請記住“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志愿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詩人戴望舒寫過這樣的幾句詩: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貝。這鮮艷得讓人振奮,因為我相信,在攀登與航行之后,每個人都會收獲到一生中最珍視的東西。
我是志愿者劉文平,今天我很榮幸能夠成為一名志愿者代表在這里發言。
xx年,懷著對每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的熱愛,懷著青春的夢想,懷揣著“服務西部,服務社會”我選擇了支教。支教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我們將在生活中體味、實踐與思考,體味支教的酸甜苦辣,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生活與學習中找尋人生的哲理。
社會是一本無字的書,從一名學生到志愿者,通過讀這本無字的書可以學會許許多多東西,了解到課堂上所沒有的知識。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應該學會觀察周圍的小事,用心對待,用心去做,真正履行好一個青年志愿者應盡的義務。同時,作為"青年志愿者",我們承擔的是更多的責任。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最基本的就是肩負責任,勇于承擔。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這是我們每一個志愿者時刻應銘記的。我們一定要永遠銘記我們的誓言,認真做到我們承諾的一切。
作為一名支教的志愿者,在教學方面,我們不僅要勤奮刻苦,仔細鉆研;在生活中,也要懂得關心學生的`疾苦,特別是關愛留守兒童以及關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特別重要。作為新時代的志愿者,我們應該牢記它賦予我們的使命,為我們偉大祖國教育事業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在人群中,作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我們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學會感動,學會回報。因為義務和責任是我們每一個志愿者所肩負的。青春的舞臺,美好的憧憬。用我們的一顆愛心去點燃千千萬萬顆愛心。
所有的青年志愿者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行動吧,積極投身于志愿者服務的活動中去,將我們的義務和責任時刻牢記在心,用我們的行動努力去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用我們的雙生手去實現作為一個志愿者做出的承諾,用我們青春的汗水去尋求通往未來的成功之路。謝謝!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三
剛剛送走充滿收獲的金秋,又迎來了銀裝素裹的初冬。今天,我們放下繁忙的工作,以飽滿的熱情來參加這次會議。在此,我代表全體支教志愿者向始終關心、支持我們的各級領導致以誠摯的謝意。
20xx年,省委組織的大學生志愿者支教活動像一根紅線,把我們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系回家鄉,為克東教育事業貢獻青春,這也圓了我們多年的為師之夢。能夠成為教育戰線的一員,為克東發展培育人才,使我倍感榮耀。
記得報到那天,鄉親們用四輪車把我們接到距鄉直十公里外的山河學校,我們內心充滿喜悅,一路上談論著,憧憬著。但看到學校的環境、現狀時,心中不免還是有些失落,辦學條件太落后了。落后的教學環境,艱苦的生活條件,我們為家鄉農村教育志愿服務的信念曾經幾度動搖過,當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聽到家長們的聲聲叮囑,我們真正感覺到了肩上擔子的份量,當時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工作,教好書,育好人,不辜負鄉親們的厚望。慢慢地,在工作中我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精神支柱。
在支教的兩年中,市、縣、鄉各級領導經常到校問寒問暖,為我們撥款維修宿舍,購買電視、炊具以及米面等生活必需品,解決了很多實際困難;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經常從家里給我們拿菜,也給予了我們很大幫助,免去了生活上的后顧之憂,使我們得以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
我所在的志愿服務學校是昌盛鄉的山河學校,山河學校有教師23名,我們志愿者就占11名,我們的到來解決了學校教師嚴重缺編的問題。由于我們所服務的學校教師缺編,到崗后我們不僅全部擔任班主任和主要學科教學任務,而且大多數都跨年級、跨學科任課,在初中任教的每天一天至少4節課,最多時一天6節課。由于課節多,嗓子啞了,含片草珊瑚,挑燈備課、批作業是常事,雙休日也很少休息,進行家訪、給學困生無償補課。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們在過去兩年的志愿服務期間,邊實踐,邊學習提高,默默奉獻,努力拼搏,我們所教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我和閻候剛、王春艷共同執教的05、06兩屆初中畢業班的中考成績達到了山河學校中考升學考試歷史最好水平,05年考入一中4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今年19名考生中,就有10人升入一中,升學率53%。,聽說這比有的鄉鎮中學的成績還好,這在全鄉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同時也使得我們向上級組織和父老鄉親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這充分證明了我們的能力和價值。當聽說06年中考錄取成績時,我們自己都不敢相信,后來我們的校長打電話問中心校的李校長得以確認,我們都為自己努力拼搏取得的成績而欣喜若狂,我默默的流出了眼淚,過去的苦和累都被成績所取代。
我們在教學中的成績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肯定和認可,我校不但沒有流失生,還吸引了很多周邊村的學生到我校就讀,學校的在校生由20xx年的164名增至273名,這也證明了我們這支志愿者隊伍的基本素質。我們以志愿者這一稱號為榮,我們也做到了為志愿者這支隊伍增輝。
然而,閑暇之余和外地校友談到他們的優越情況時,心中偶爾也會有一些失落,他們有的已成為正式職工,有的進入了政府機關,有的進了較好的企業。但一進入課堂,看到那一張張可愛的笑臉,回想起已經取得的教學成績,一切都拋到了腦后。
我愛人在第一中學任教,我家在克東鎮內居住,每天要座通勤車到80里的外昌盛鄉的山河村,早上披星而出,晚上戴月而歸,遇到天氣不好,或為學生補課,就得吃住在學校。我是在參加志愿服務前夕結婚的,到山河校之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教學工作,我舍棄了要孩子,這是一個已婚女人很難作出的決定,為此愛人也時不時的勸我。期間的苦和累自不必說,能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奉獻青春,我無怨無悔。
我是大學生志愿者之一,我只是其中的'的代表,還有很多同事比我做得更好,付出的比我更多,在支教期間,為了安心教書,為了鄉村教育,有的在鄉村安家立業,扎根農村,真誠的實踐著志愿服務家鄉愿望。兩年多來,我們的工作是繁忙、緊張、有序的,我們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能力,豐富了經驗。“不經風雨,怎見彩虹。”我們多人多次得到上級組織的獎勵,這是我們所有支教志愿者的榮耀。
回顧過去,充實、輝煌、爛漫,展望未來,我們前景一片光明。在兩年服務期已滿之后,我們在為自己的去向彷徨之際,縣委領導以及項目辦、教育局的領導多次跑省有關部門,為我們努力爭取續簽協議,使我們能夠為家鄉的農村教育再做貢獻,使我們能夠繼續在自己所鐘愛的三尺講臺無私奉獻,這是我們所期盼的。在此我代表全體支教大學生向支持、關心和幫助我們的各級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縣支教志愿者向組織鄭重承諾,在今后的支教期間,我們將進一步樹立為克東農村教育事業的穩定與發展做出貢獻的穩固思想,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各級領導和父老鄉親的厚愛,努力為克東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努力為家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每一分光和熱。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四
尊敬的白校長,各位老師,各位同學,以及親愛的隊友們:
大家上午好!時光荏苒,轉眼之間,為期十天的支教工作已接近尾聲。在這十天里,我們每位隊員滿懷激情,投入到我們的支教工作當中。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提供暑期社會實踐的平臺,同時,對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這十天里,我們成功地完成了從一名學生到一名老師的轉變。開始時,我們對教師的工作還不太熟悉,但是,經過不斷地摸索和發現,到現在,我們已經十分熟悉日常的工作,并與孩子們建立了良好的師生情誼。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學著如何與孩子們相處,如何讓課堂更加生動,如何讓知識內容更加豐富,為此,我們每一位隊員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后,終于讓教學內容得以圓滿的完成。
每當看到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聽到他們純凈的笑聲時,我們每位隊員的心情如夏季的天空般開闊、明朗。孩子們是多么可愛啊,真心希望通過我們點滴的努力,讓更多身處山區的孩子展開燦爛的笑容。正是懷著這樣一個簡單的初衷,我們與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在莊溪小學正式啟動了"悅讀活動周"的公益計劃。
今年的4月湖北經濟學院吳天祥小組成立滿十三周年。作為一個公益性質的學生社團,從成立之初,我們就將"服務他人"作為社團理念的核心內容,把關注社會公益,重視社會責任,當作我們社團文化的重要部分;并一直以之為指導,積極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活動。風雨無阻愛心路,吳天祥人無限情。十三個春夏秋冬,我們用自己行動堅持著我們最初的心愿。讓更多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人間的溫暖。
最后,我代表本次赴莊溪小學支教的所有隊員再次對校方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五
各位領導、評委:
大家好,我是來自福鼎民中的一名普通教師,名字叫李峰卉。很感謝本校領導的支持,使我有機會站在這里演講。時間過得真快,從去年到硤門中學支教,轉眼間一年時間已經過了。這兒的生活的確遠不能與城關相比,但經過一年的適應,,用同事常說的一句話講我們的生活“痛,并快樂著”。
整理一下雜亂的思緒,從日記中摘下幾段自己的“感動”或者叫“感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引起您的共鳴,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來關注這偏遠農村的支教事業我所支教的硤門中學是建立在我們就是在這樣一所頗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革命圣地進行著我們的愛心支教活動,正是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也讓我們有了另一種特殊的使命感和榮耀感,我們面對的學生可都是革命先烈們的后代呀!記得在鄭州大學培訓時團中央朱迎處長說,去支教的地方可能會出乎我們的意料:一種是窮得出乎意料,一種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窮的出乎意料,而這里就屬于第二種情況。學校周邊地區除了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氣候惡劣,其他條件都還是可以的。我們兩名志愿者住在一間房子里,室內有暖氣(雖然常常是不熱的),再加上兩床被子、一張電熱毯對付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冬已經綽綽有余了。學校給我們裝了衛星電視,出乎我們的預料竟然可以收到三十幾個頻道,這是我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而且幾個外文頻道也成了我們抵抗“英語遺忘癥”的有力工具。年前也裝上了電話,據說如果有電腦還可以上網呢,這使我們激動了好幾天,后來才知道撥號上網每小時四塊多,在這個暫時還非常貧困的地方我們是不敢如此“放肆”的。生活條件盡管比想象中好很多,但真正適應下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關便是飲食關,吃菜對我而言是最大的挑戰,早上白菜豆腐燉土豆蘿卜,中午土豆蘿卜頓白菜豆腐,晚上白菜豆腐土豆蘿卜一起燉,一日三餐周而復始,呀!另外還有克服氣候的不適應,與學生、同事勾通上的語言障礙等等許多問題,經過這半年的努力終算都一一克服,取得了支教以來的“階段性的勝利”。記得支教前看過些志愿者的文章,總感覺或多或少有些故弄玄虛,“自作多情”,而真正體會著這種感慨與震撼,方才切實體味到了他們的心情,身臨其境的體驗了這種生活才知道那所有一切的“多愁善感”,來得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純樸。
記得上屆支教團一位師兄說過“應該正確面對我們在支教地位置的轉變,不是我們增高了身體,而是陽光拉長了我們的影子”。是的,作為一名支教大學生,我們不應該把自己太當一回事了,可半年來我更加深刻的感覺到我們也不能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我們的出現有著一種特殊的意義,有著一種特殊的力量,我們的存在給了山區的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希望,給了他們一個幻想外面世界的窗口和平臺。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一支蠟燭,就應該盡可能的照亮身邊更多的黑暗,從點點滴滴做起,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課,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件事。半年來,我的腦海里始終切記著臨行前學校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們是來做事的,不是來做秀的,用這一年的時間,全身心地去做一件對孩子們、對自己都有意義的事。支教,對于我來說是很神圣的,它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新鮮的知識,也給他們帶來了對山外世界的種種期待和美麗幻想,同時也給了自己一個非常難得的鍛煉機會;這種快樂屬于山區的孩子們,同時也屬于我們每一個支教的志愿者。我們從支教中得到的樂趣與收獲,絕對不會比付出的少,我們同樣是支教的收益者。
支教不僅是種體驗,更是一種責任。每天清晨在孩子們的讀書聲中醒來,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等,雖然很累,但是心中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更大的喜悅。孩子們用他們真誠的心靈,淳樸的話語沒有一刻不在感動著我。記得教師節那天一大早,我教的孩子們送來了兩大束鮮花,是的,是鮮花,因為是他們花了一早上的時間一朵朵從山上采回來的,每一朵花兒都凝聚著他們對老師最純潔真誠的祝福和愛。看著孩子們凍得通紅的小臉和一大堆五顏六色的野花,我感動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花兒雖然不像都市花店里的那些花兒那么嬌嫩富貴,但卻多了份純樸和真誠,他們是用心去采,用心去裝飾,用心去祝福,而我也只有用心去付出,用心去愛他們。為了這幫可愛的孩子,也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這份純粹的感動。這是我生平第一個或許也是最后一個教師節,它是如此的讓我感動和難忘。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我的生日,孩子們用廣播里的歌聲給我帶來了一個個的驚喜和一遍遍的祝福,同事們給我送來了蛋糕,校長親自帶我們到山下的小飯店飽餐了一頓,也許這些都將是我一生中的一次次唯一,我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一次次地感動。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六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一村一支教”的志愿者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馬邊彝族自治縣第二批“一村一支教”的志愿者袁鯤。很榮幸向大家匯報支教工作情況,與各位分享收獲、分享感觸。我發言的題目是“真情付出不辱使命”。
在第一批的“一村一支教”活動結束后,我已然躍躍欲試,所以在第二批活動啟動時,我立即報名參加,并獲得了到馬邊高卓營鄉小學支教的寶貴機會。面對與犍為截然不同的城市,我認識到在這里將開始我新的生活——必須作好吃苦耐勞的準備。為了做好支教工作,我在去學校任教之前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了解到這是一所生源較多,師資力量較薄弱的村小。山里的孩子樸實本分,但由于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沒有城市里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他們也有調皮的,但始終都是淳樸努力的。我給自己一個承諾,一定要為他們打開那一扇窗,看到不一樣的天空。
如何正確有效的駕馭課堂,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差生的轉化等傾囊相授,不但讓他迅速的成長起來,而且還將該班級的教學成績平均分提升了近10分。面對學校沒有教學器材的實際情況,我自己動手制作教學材料,設計了一堂公開課《伯牙絕弦》,成功地給新教師們展示了一個現代課堂的模式。課余時間我經常與孩子們談心,拉家常,做游戲,搞活動,給孩子傳遞講文明、講衛生的文明理念。一年之中,我進行過多次家訪,真正從心理和物質上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我負責了高卓營小學的網絡學習,并利用課余和周末,幫助老師們進行網絡學習和培訓。我還發揮了我的優勢,對全校學生進行習作輔導,一年來,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比賽,并獲得縣級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
馬邊支教的時光,是我人生的一段寶貴的歷程,堅定了我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更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有曲有折,但責任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我學習到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感受到山區是那么的缺少師資力量,缺乏新知識的輸入。我們或許幫不了他們什么,但是我們必須盡力去做,要帶給他們希望。我沒有什么崇高理想,但作為一個支教者必須要去做點什么,哪怕是影響一個孩子,都會讓我們心境坦然。
今天,我將自己在支教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感受和點滴成績,向領導匯報,同時奉獻給即將走上支教之路的同志們,以求共勉。我相信,你們也一定會青春接力、不辱使命,做得更加完美、更加優秀!請記住“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七
尊敬的海倫市xxx 領導,xx校長,老師們,同學們:
你們好!
炎炎夏日,我們在熱情的.七月里齊聚xx中學,共同舉行xx大學暑期三下鄉活動。值此,我謹代表xx大學向參加儀式的xx的各位領導和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以及向一直關心和支持大學生實踐活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暑期三下鄉活動的開展和實踐基地的建立是高校教育與基層教育的聯合,是一次教育平臺延伸的新嘗試。活動傾注了海倫市領導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親切幫助,和我院以及百祥鄉中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鋪就學生美好未來的殷切希望,也寄托了xx大學學子美好祝愿以及xx鄉中學生對夢想的追求,更是院校聯合協作的新起點,新篇章。 xx中學基于為學生“減負擔,提能力”的目標,一直在為打造高質量的素質教育而努力奮進。而xx大學一直以來也注重與基層學校的信息交流和溝通,期望在合作之中尋求共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雙向提高。xx大學社會實踐基地就在xx大學和xx中學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建立。社會實踐基地的建立,結合了黨的十八大教育規劃綱要和xx大學“四全育人”的育人理念和培養格局,在教育部大力推行的基層義務教育“減負萬里行”活動目標指導下,與正在開展題為“農村學生厭學情緒研究”課題研究的xx中學溝通后達成共識,符合管理學院與百祥鄉中學的實際需求。
xx大學管理學院與xx中學的合作也是志愿服務精神具體體現。志愿服務精神可概括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它包含深刻的互助精神,即“互相幫助,助人自助”的理念。我們秉承志愿服務的互助理念,與百祥鄉中學深入合作,以支教下鄉的形式雙方結成幫扶對子為目的,以此來促進大學生樹立服務基層意識,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與理論知識的結合,重塑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契合我國當下對人才需求的方向,提高了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前沿性。我們將會以此次活動為契機,不僅在實踐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還要在日后的學術研究,平臺擴展,院校對接,實踐幫扶等更多方面深入合作,鞏固雙方聯系,達到互惠共贏。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期拓展雙方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孩子“筑夢”以減輕厭學情緒達到使其為夢想、祖國未來而奮斗,促其全面發展,并把大學生和農村學生培養為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為我國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優質人才。我們深信,在管理學院和百祥鄉各位領導的關懷與幫助下,在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下,實踐基地各項活動一定能順利進行,也期待我院與百祥鄉中學的合作更加廣泛而深入的開展!最后,預祝xx大學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成功!篇5:支教演講稿修改一生無悔的選擇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張旭東,我有幸在大學畢業后作為哈工大第十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去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支教一年。很高興今天可以和大家分享我這一年的支教經歷。大三的時候,我做出了一個選擇,我要去支教。有人問我,為什么想去支教?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有太多的答案,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體驗生活,為了鍛煉自己吃苦的能力,或者你可以說這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甚至你也可以告訴他們做一件事不需要理由。這些都沒錯,但當我支教一年回來之后,我最想告訴你的答案是:因為那里需要我們。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質疑大學生去邊遠地區支教一兩年到底有沒有意義。我想告訴大家,至少我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都表明,這是有意義的,那里需要我們,那里的孩子需要我們。中國幅員遼闊,地大人廣,全國有23省,根據地域分布又把中國分為東、中、西三個部分。也正是這三個部分讓中國同一片天空中出現不同的景象。當你走出城市來到那些藏在大山深處的小學之后,呈現在你面前的是這樣的畫面:破爛的教室,千瘡百孔的課桌,坑洼不平的操場,沒有選擇的食堂,沒有任何球的體育課,沒有任何樂器的音樂課,沒有夏天的風扇和冬天的暖氣,沒有電腦,沒有手機,甚至很多地方連電都沒有。有的只是孩子們破舊的衣服,蓬亂的頭發,沾滿泥巴的鞋子,身上挎著媽媽自己縫的書包,但是孩子們卻有著真誠的話語,純真的笑容,善良的心靈,最打動你的是他們的眼神,那里閃爍著的不是慌亂,不是無助,是渴望,對未來的渴望,對一件新事物的渴望,簡單到對一件衣服,一支筆,一塊橡皮。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八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一村一支教”的志愿者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馬邊彝族自治縣第二批“一村一支教”的志愿者袁鯤。很榮幸向大家匯報支教工作情況,與各位分享收獲、分享感觸。我發言的題目是“真情付出不辱使命”。在第一批的“一村一支教”活動結束后,我已然躍躍欲試,所以在第二批活動啟動時,我立即報名參加,并獲得了到馬邊高卓營鄉小學支教的寶貴機會。面對與犍為截然不同的城市,我認識到在這里將開始我新的生活——必須作好吃苦耐勞的準備。為了做好支教工作,我在去學校任教之前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了解到這是一所生源較多,師資力量較薄弱的村小。山里的孩子樸實本分,但由于知識面的狹窄,思維不是很靈活,也沒有城市里的孩子學習能力強。他們也有調皮的,但始終都是淳樸努力的。我給自己一個承諾,一定要為他們打開那一扇窗,看到不一樣的天空。
領導的關心,群眾的關注,師生的期望,教學重擔在我們身上一點也不能馬虎。支教期間,我牢記使命,發揮專業優勢,指導一名老師參加學區賽課,并獲得了學區三等獎;幫助新來的5位教學經驗幾乎為零的新教師正確把握課堂;重點輔導了一位與我合班的老師,從班級管理開始,到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何正確有效的.駕馭課堂,對優生的培養和對差生的轉化等傾囊相授,不但讓他迅速的成長起來,而且還將該班級的教學成績平均分提升了近10分。面對學校沒有教學器材的實際情況,我自己動手制作教學材料,設計了一堂公開課《伯牙絕弦》,成功地給新教師們展示了一個現代課堂的模式。課余時間我經常與孩子們談心,拉家常,做游戲,搞活動,給孩子傳遞講文明、講衛生的文明理念。一年之中,我進行過多次家訪,真正從心理和物質上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我負責了高卓營小學的網絡學習,并利用課余和周末,幫助老師們進行網絡學習和培訓。我還發揮了我的優勢,對全校學生進行習作輔導,一年來,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作文比賽,并獲得縣級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一名,三等獎兩名。
馬邊支教的時光,是我人生的一段寶貴的歷程,堅定了我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為一個老師的責任和義務,更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生活有曲有折,但責任是永恒不變的主題。我學習到農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有益經驗,感受到山區是那么的缺少師資力量,缺乏新知識的輸入。我們或許幫不了他們什么,但是我們必須盡力去做,要帶給他們希望。我沒有什么崇高理想,但作為一個支教者必須要去做點什么,哪怕是影響一個孩子,都會讓我們心境坦然。
今天,我將自己在支教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感受和點滴成績,向領導匯報,同時奉獻給即將走上支教之路的同志們,以求共勉。我相信,你們也一定會青春接力、不辱使命,做得更加完美、更加優秀!請記住“沒有風浪,便沒有勇敢的弄潮兒;沒有荊棘,也沒有不屈的開拓者”。
xxx
20xx年x月x日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九
大家下午好!
詩人戴望舒寫過這樣的幾句詩: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貝。這鮮艷得讓人振奮,因為我相信,在攀登與航行之后,每個人都會收獲到一生中最珍視的東西。
我是志愿者劉文平,今天我很榮幸能夠成為一名志愿者代表在這里發言。xx年,懷著對每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的熱愛,懷著青春的夢想,懷揣著“服務西部,服務社會”我選擇了支教。支教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我們將在生活中體味、實踐與思考,體味支教的酸甜苦辣,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在生活與學習中找尋人生的哲理。
社會是一本無字的書,從一名學生到志愿者,通過讀這本無字的書可以學會許許多多東西,了解到課堂上所沒有的知識。細節決定成敗,我們應該學會觀察周圍的小事,用心對待,用心去做,真正履行好一個青年志愿者應盡的義務。同時,作為"青年志愿者",我們承擔的是更多的責任。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才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但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最基本的就是肩負責任,勇于承擔。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這是我們每一個志愿者時刻應銘記的。我們一定要永遠銘記我們的誓言,認真做到我們承諾的一切。
作為一名支教的志愿者,在教學方面,我們不僅要勤奮刻苦,仔細鉆研;在生活中,也要懂得關心學生的疾苦,特別是關愛留守兒童以及關注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的發展特別重要。作為新時代的志愿者,我們應該牢記它賦予我們的使命,為我們偉大祖國教育事業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而在人群中,作為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我們要學會用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學會感動,學會回報。因為義務和責任是我們每一個志愿者所肩負的。青春的舞臺,美好的憧憬。用我們的一顆愛心去點燃千千萬萬顆愛心。
所有的青年志愿者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行動吧,積極投身于志愿者服務的活動中去,將我們的義務和責任時刻牢記在心,用我們的行動努力去提高自我,完善自我。用我們的雙生手去實現作為一個志愿者做出的承諾,用我們青春的汗水去尋求通往未來的成功之路。謝謝!
支教志愿者代表發言稿篇十
各位領導、評委:
大家好,我是來自福鼎民中的一名普通教師,名字叫李峰卉。很感謝本校領導的支持,使我有機會站在這里演講。時間過得真快,從去年到硤門中學支教,轉眼間一年時間已經過了。這兒的生活的確遠不能與城關相比,但經過一年的適應,,用同事常說的一句話講我們的生活“痛,并快樂著”。
整理一下雜亂的思緒,從日記中摘下幾段自己的“感動”或者叫“感受”與大家分享,希望能引起您的共鳴,也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來關注這偏遠農村的支教事業我所支教的硤門中學是建立在我們就是在這樣一所頗具愛國主義色彩的革命圣地進行著我們的愛心支教活動,正是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也讓我們有了另一種特殊的使命感和榮耀感,我們面對的學生可都是革命先烈們的后代呀!記得在鄭州大學培訓時團中央朱迎處長說,去支教的地方可能會出乎我們的意料:一種是窮得出乎意料,一種是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窮的出乎意料,而這里就屬于第二種情況。學校周邊地區除了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氣候惡劣,其他條件都還是可以的。我們兩名志愿者住在一間房子里,室內有暖氣(雖然常常是不熱的),再加上兩床被子、一張電熱毯對付零下二十多度的寒冬已經綽綽有余了。學校給我們裝了衛星電視,出乎我們的預料竟然可以收到三十幾個頻道,這是我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渠道,而且幾個外文頻道也成了我們抵抗“英語遺忘癥”的有力工具。年前也裝上了電話,據說如果有電腦還可以上網呢,這使我們激動了好幾天,后來才知道撥號上網每小時四塊多,在這個暫時還非常貧困的地方我們是不敢如此“放肆”的。生活條件盡管比想象中好很多,但真正適應下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第一關便是飲食關,吃菜對我而言是最大的挑戰,早上白菜豆腐燉土豆蘿卜,中午土豆蘿卜頓白菜豆腐,晚上白菜豆腐土豆蘿卜一起燉,一日三餐周而復始,呀!另外還有克服氣候的不適應,與學生、同事勾通上的語言障礙等等許多問題,經過這半年的努力終算都一一克服,取得了支教以來的“階段性的勝利”。記得支教前看過些志愿者的文章,總感覺或多或少有些故弄玄虛,“自作多情”,而真正體會著這種感慨與震撼,方才切實體味到了他們的心情,身臨其境的體驗了這種生活才知道那所有一切的“多愁善感”,來得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純樸。
記得上屆支教團一位師兄說過“應該正確面對我們在支教地位置的轉變,不是我們增高了身體,而是陽光拉長了我們的影子”。是的,作為一名支教大學生,我們不應該把自己太當一回事了,可半年來我更加深刻的感覺到我們也不能太不把自己當回事了,我們的出現有著一種特殊的意義,有著一種特殊的力量,我們的存在給了山區的孩子們帶來了更多的希望,給了他們一個幻想外面世界的窗口和平臺。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做一支蠟燭,就應該盡可能的照亮身邊更多的黑暗,從點點滴滴做起,認認真真地上好每一堂課,實實在在地做好每一件事。半年來,我的腦海里始終切記著臨行前學校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們是來做事的,不是來做秀的,用這一年的時間,全身心地去做一件對孩子們、對自己都有意義的事。支教,對于我來說是很神圣的,它不僅給孩子們帶來了新鮮的知識,也給他們帶來了對山外世界的種種期待和美麗幻想,同時也給了自己一個非常難得的鍛煉機會;這種快樂屬于山區的孩子們,同時也屬于我們每一個支教的志愿者。我們從支教中得到的樂趣與收獲,絕對不會比付出的少,我們同樣是支教的收益者。
支教不僅是種體驗,更是一種責任。每天清晨在孩子們的讀書聲中醒來,開始一天忙碌的生活,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等等,雖然很累,但是心中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更大的喜悅。孩子們用他們真誠的心靈,淳樸的話語沒有一刻不在感動著我。記得教師節那天一大早,我教的孩子們送來了兩大束鮮花,是的,是鮮花,因為是他們花了一早上的時間一朵朵從山上采回來的,每一朵花兒都凝聚著他們對老師最純潔真誠的祝福和愛。看著孩子們凍得通紅的小臉和一大堆五顏六色的野花,我感動的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花兒雖然不像都市花店里的那些花兒那么嬌嫩富貴,但卻多了份純樸和真誠,他們是用心去采,用心去裝飾,用心去祝福,而我也只有用心去付出,用心去愛他們。為了這幫可愛的孩子,也只有這樣才對得起這份純粹的感動。這是我生平第一個或許也是最后一個教師節,它是如此的讓我感動和難忘。十一月二十四日是我的生日,孩子們用廣播里的歌聲給我帶來了一個個的驚喜和一遍遍的祝福,同事們給我送來了蛋糕,校長親自帶我們到山下的小飯店飽餐了一頓,也許這些都將是我一生中的一次次唯一,我會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這一次次地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