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企業文化建設 碩士論文篇一
構建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執行文化研究
摘 要: 當前許多企業普遍存在執行力不強,其造成執行力不強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執行文化。“戰略上天,文化落地”切實體現了構建執行文化在提升企業執行力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運用轱轆模型并結合我國裝備制造企業的實際,從執行文化的設計和落實方面提出了對策和建議,希望進一步提升企業執行力。
關鍵詞: 執行力; 執行文化; 裝備制造企業
“戰略上天,文化落地”,可見文化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沃土。要想使企業富有執行力,就必須使執行力融入企業文化之中。在美國人彼得斯和沃特曼合著的《追求卓越》中,兩位作者訪問了美國最優秀的六十余家企業,認為美國優秀企業的文化之一或美國最佳企業的秘訣是:“崇尚行動---去干、去弄、去試”。只有將執行力融入企業文化中,使其成為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時,才能使企業中的每一個人都理解并深入實踐執行力這門學問,唯有這樣,執行力才會充分發揮作用[1]。執行文化就是把“執行”作為所有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的文化。其核心在于轉變企業全體員工的行為,使之能切實地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和計劃落實到本崗位和日常工作中去。其關鍵在于透過企業文化影響企業所有員工的行為。下面我們運用執行力的“轱轆”模型來分析、構建和落實執行文化。
推動“轱轆”轉動的源動力是制度、規范和流程。因此應通過一套標準化、結構化的流程,以及明確的規范和制度來控制和固化執行者的行動。文化與制度之間是一種蘊含與互動的關系,文化中蘊含著制度,制度中也體現了文化,沒有文化的制度與沒有制度的文化都是不可想象的[2]。因此,將那些反映市場變化要求又符合企業實情,同時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價值觀用制度體現出來,給與制度化,從而建立一套操作性強,員工擁護的規章制度和流程。
構建執行文化還要求領導者和下屬員工培養良好的執行習慣。首先,培養關注細節的習慣。汪中求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認為,大至國家,小至企業與個人的成敗得失取決于對細節的掌控程度,1%的錯誤可以導致100%的失敗,這是忽視細節的代價。因此,關注細節是提升執行力,影響成敗的關鍵因素,內容包括:“從小事做起,努力培養七個好習慣。以積極的態度接受挑戰,承擔更多的責任,認真做好各項工作計劃,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工作效率[3]。其次,培養敢于面對問題的本質的習慣。這需要面對現實的勇氣和務實的態度。發現問題要堅持“三不放過”原則,即找不到具體責任人不放過,找不到問題的真正原因不放過,問題得不到解決不放過。第三,培養立即行動的習慣。當有好的思路、好的辦法和點子在腦海里出現時,一定要立即行動,馬上去做,否則就可能錯過好機會。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四,養成全力以赴的習慣。現代社會的競爭就是你死我活的競爭,企業如此,個人也不例外[4]。要想存活,就必須全力以赴,獅子和羚羊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證。
形成執行的核心理念和思維是構建執行文化的又一項重要內容。對于裝備制造公司中一些基本的原則和標準,比如誠信和對客戶的尊重、企業的經營理念等這些應該被強化而很少改變,應變革的是那些影響企業具體行為的理念和思維。例如,樹立認真的執行態度是執行文化之核心理念之一。在大多數情況下,執行就是一種緊盯目標的簡單重復過程,要耐的住繁瑣和繁雜,一絲不茍把事情做好。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執行過程中講的是“認真第一,聰明第二”。
對執行文化的培育和落實是提升執行力的關鍵一環。那么如何建立一種執行文化呢?首先,你應該清楚地告訴人們公司的目標是什么。然后你會與大家一些討論實現這些目標應當具備的條件,并同時把這作為指導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段時間之后,你應當對那些做出貢獻的人進行獎勵,如果他們沒有實現預定的目標的話,你應當對他們進行更多的指導、取消獎勵、調換工作崗位、或者是讓他們離開。因此,建立執行文化就應該圍繞著“重復、沉淀、同化、決定”來進行。
發揮領導者的執行表率作用是落實執行文化的一項重要措施。日本東芝公司總經理土光敏夫說過:“下級學習的是上級的背影。上級全力以赴地投入工作的行動,就是對下級最好的教育。”因此,在執行文化的培育過程中,領導者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首先,在執行中實現領導者角色的重新定位。企業的各級部長應將自己的角色進行轉換。不僅僅是制定戰略決策和下達命令,更重要的是具備執行力,以身作則,做好執行的表率。其次,用執行行為傳播執行精神。各部長及處長應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向執行人員傳達執行文化理念。最后,通過具體細節實現執行指導。領導者對員工在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糾正并指導,從而提高下屬員工的執行能力。
不斷向部門員工灌輸執行理念是落實執行文化的前提和保障。文化的形成是一個從強制走向自覺的過程,需要不停地重復和強化。松下電器公司在此方面的做法被視為典范,可以借鑒:(1)反復誦讀和領會松下精神。每天上午8時,松下遍布日本的8.7萬名員工同時誦讀松下7條精神,一起唱公司歌。(2)所有工作團體成員,每一個人每隔一個月至少要在他所屬的團體中進行10分鐘的演講,說明公司的精神和公司與社會的關系[5]。
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溝通機制是落實執行文化的有效渠道。建立執行文化必須有一套通暢的溝通和反饋機制。首先部門內部進行活躍的對話——通過開放、真誠和隨便的方式討論當前的實際情況。為此,對話者首先解決自己的思想,就事論事,坦誠以待。另外,談話不能過于正式,這也是杰克.韋爾奇的口頭禪之一,因為非正式的談話總能使大家達成一致的意見。其次,建立正式的溝通渠道,通過書面、口頭、電子媒介及會議等單向或雙向的溝通方式,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充分溝通,努力做到“溝通無極限”。
將獎罰同業績直接聯系起來是培養和落實執行文化的有效手段。行為變革的基礎是將員工的業績與獎勵直接聯系起來,并使得這種聯系變的透明。獎勵是正強化,通過獎勵來提倡和鼓勵員工的行為與部門目標和期望相一致,懲罰則反之。對開拓執行,促進了工作質量和效率的典型要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樹立榜樣;對執行力不足的部門和員工要及時進行思想消缺和管理消缺[6]。要做到通過獎罰同業績聯系起來的方式來培育執行文化,就必須建立公正合理的績效考評制度和考核標準,在評選的時候,不能把數據作為唯一的標準,同時還應考慮到人們在工作中的具體行為。另外獎罰的形式和數量應當多種多樣,這是建立執行文化的一個必要條件,除了金錢之外,還應有角色獎罰、心態獎罰、工具獎罰等。
執行文化的構建和落實是提升我國裝備制造企業執行力的基礎,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必須常抓不懈,只有如此,才能為流程改進、團隊建設、制度的完善和執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保羅·托馬斯,大衛·伯恩著,白山譯.執行力[m].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3.
[2] 閻世平著.制度視野中的企業文化[m].北京:中國時代出版社,2003.
[3] 黃家業.培養好習慣,提升執行力[j].云南電業,2005(05).
[4] 謝寧.如何提高執行力[j].飼料博覽,2005(10).
[5] 林健安.跟我學做總經理[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6] 李晟.執行、執行力、執行文化——關于國有企業執行力的思考[j].電力技術經濟,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