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一
2003年前***是**村村委會主任,2003年春夏之交**村與**村合并為**村,合并后全村人口2800人,耕地面積5700畝,***在支部換屆選舉中被選舉為新合并村支部書記。合并前兩村的經濟情況差距較大,特別是作為小型村村干部領導一個新的大村,對他來說一個巨大的挑戰。
上任伊始,他著手制定了針對兩委干部的財務管理制度,村務政務公開制度,兩委民主議事制度,并且帶領遵守執行,加快了該村農民主化進程,向群眾展示了一個清正廉潔的兩委班子形象,為兩委各項工作打下群眾基礎。
二、加強支部黨建進程,黨委支部各項建設
村黨支部不但對兩委成員嚴格要求,他們還實行對普通黨員實施考核,對于違反黨章和違法行為的黨員絕不姑息,該教育的教育,該上報上級紀檢的上報,為避免出現亡羊補牢的狀況,他們定期請鎮黨委對全村69名黨員進行政策、法規的培訓,使全村黨性近一步加強,使黨員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民主管理職權充分發揮,把支部建設真正落在了實處。
***同志帶頭與生活有困難的家庭結成幫扶對子,在他的帶領下,全村有43名黨員在幫扶結對子活動中發揮余熱,在群眾中樹立了黨的光輝形象。
三、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平衡村民貧富差距
合并前兩個村經濟上各有特色,原許家村的棚菜生產為主導產業,原**村以養殖業為致富項目,兩村都以水田為大田種植業支柱。2003年開始,**同志帶領群眾在全村新建千頭仔豬繁育場2個,半自動雞舍3棟,年平均肉產量2萬斤,蛋產量1萬斤,雞產量5000斤。
全村新打電井24眼,新發展水稻田400畝,生姜種植200畝,全年裸地菜產量突破10000斤。2008年全村新建大棚47座,近70畝,全村蔬菜產量8萬斤以上。
全村充分發揮運輸業強勁勢頭,繼續占領綏中運輸業市場份額,目前全村有大貨車105輛。
廣泛開展勞務輸出和剩余勞力就業的引導和安置,逐步清除村屯經濟不平衡現象,減輕人民群眾貧富差距對社會穩定產生的負面壓力。
四、加強新農村建設,改善村民文化生活質量
在集體經濟好轉后,***同志帶領兩委成員修建了標準化支部,對村屯路面進行整修,全村村通油路達3公里,有線電視覆蓋率達70%以上,全村電話普及率達85%,30%群眾用上了自來水,全村有定點診所2個,小學一所,80㎡以上標準化超市2個。
五、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維護群眾切身利益
**村是六股河干渠最早受益村,全村水田達900余畝,自2006年干渠用水不足,**同志一邊多方籌措資金,一邊到上級水利部門爭取援助水泵、管帶等設備,同時帶領群眾打井耕田,使全村水田及時插秧耕種,受到了廣大群眾和上級領導廣泛的認可。
2009年,**村歷史遺留的機動地承包到期和一些歷史原因造成承包戶和廣大群眾的矛盾一觸即發。**同志配合鎮政府干部逐戶做工作,調節各個矛盾,多次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最終雙方和解,避免了群訪事件的發生和矛盾的擴大與激化。
幾年來,**同志清正廉潔,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中來,他把一個面貌相對落后的村逐步打造成**鎮中部經濟文化相對發達,人民生活相對富裕,社會相對穩定的村,他舍己為人,努力工作。為我鎮農村事業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龍圖騰 亂世巨星 魅惑羔羊 步步生蓮 一劍驚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二
趙安榮
趙安榮,女,1966年4月出生,共產黨員,柞水縣豐北河鎮豐河村農民。務農之余,1984年高中畢業后曾任該村小學民辦教師等,2006年9月,擔任豐河村文書。曾獲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全縣“三八”紅旗手、全縣“五好家庭”等榮譽。
一名樸實的農村婦女,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通過她不懈的努力,她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當地實際,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帶頭發展白皮松苗圃種植,并致富不忘左鄰右舍,帶領周圍群眾致富,她思想進步,刻苦鉆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在當地是一名遠近聞名的優秀新型農民。
一、白皮松苗圃種植,示范帶頭大家樂
在黨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趙安榮帶頭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進行了白皮松苗圃種植,為了很好的掌握這一新型種植技術,她積極參加政府舉辦的白皮松苗圃種植技術培訓,并專門購買有關白皮松苗圃種植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種植終于取得了成功,畝產增值達20%以上。看到這種情況,周圍的鄉親們有點眼熱了。在她的鼓勵和帶動下,幾戶村民也以同樣的方法種植了白皮松。雖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種植的經驗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趙安榮一方面不斷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閱、購買白皮松種植方面的資料和書籍,并對其他幾戶村民進行技術指導和幫助,經過這幾年時間的精心管理,他們的白皮松苗圃種植得到了成效。通過幾年的管理實踐,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種植技術,成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種植能手。與她同時栽植的幾戶群眾收入也一直相當可觀,曾強了他們的信心。由此便調動了周圍群眾進行白皮松苗圃種植積極性,全社進行了50畝的種植示范點,全村白皮松苗圃種植面積一下子達到100畝以上。
二、創新思路,買車搞運輸
白皮松苗圃種植取得了成功,經濟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砸人認識到,光靠種地是很難真正發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領頭雁”,就必須另謀出路。經過詳細的調查,她發現,當地的運輸業,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條商機在她的腦海中閃現,于是她決定在當地搞運輸。當她把這個決定告訴家人時,家人被他的這種大膽的想法嚇了一大跳,村里這么多人,都是老老實實種地,不也過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從地里刨出來的幾萬元錢去跑沒有一點把握的運輸,萬一賠了怎么辦?實無必要抓注一擲再冒風險。無奈何趙安榮吃了秤砣鐵了心,開弓難有回頭箭,始終沒有“商量”的余地。好在這次抉擇沒有辜負她的一番苦心,給了他豐厚的回報,不僅獲得了高額利潤,更為重要的是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經驗。
三、共同富裕,不忘幫富“窮親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種植,發展好運輸業的同時,她沒有忘記村上的貧困戶,時時關心這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趙安榮不知為別人花了多少錢:有的貧困鄉親蓋房子缺錢,她“贊助”2000元;村里哪個有病無錢醫治,她就主動送去醫藥費……,趙安榮夫婦義務贍養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頤養天年。她資助的4名貧困學生,其中2人已大學畢業;村里的貧困人,也漸漸脫離了生活的窘境。咱是黨員,就該切實為鄉親們做點事。
趙安榮搞運輸贏得了豐厚的利潤,雖然讓村里人看的眼熱,但誰也沒有勇氣去試一試。為此,古道熱腸的李**親自登門勸說,向他們傳授經驗,并把自己的貨運信息提供給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勸說下,豐河村村民石學軍、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來運輸。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三
百里杜鵑xxxx鄉永興村條件艱苦,土地貧瘠,村民生活水平差。一直以來,過著“靠山吃山,依水吃水”的日子。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民眾的思想在開放,路子在拓寬,日子也在進步。這不?村支部主任xxxx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xxxx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從當年打工仔搖身變成了今天的致富能手,不僅為xxxx村的人民群眾指明了道路、樹立了楷模,還為自己的致富之路建立了身價。多年來,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xxxx極力響應黨工委管委會的號召,帶領村民調整產業結構,大膽探索,多方了解,親身體驗,將平時只能種植玉米、土豆的土地開拓出來種植經濟作物,開創在荒山上種植金銀花,收效明顯,這不僅保護了生態,美化了荒山,保持了水土,還能為人民群眾帶來經濟利益,為家鄉人民群眾開辟了致富之路。
“林藥結合之路”在xxxx村小有成就,也讓民眾嘗到了甜頭。
早在xxxx年,xxxx的金銀花種植就已初具規模,xxxx鄉黨委高度重視,將金銀花種植發展列為xxxx鄉農村產業化調整的重點,把這一種植技術作為推薦品牌,要求大規模種植,創建了“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金豐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xxxx為該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金豐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加工“金銀花保健茶”,作為風景區的名優特產上市銷售,全年收入達50余萬元。如今,該公司已擁有苗圃基地一個,面積200多畝,育種子苗、桿插苗300多萬株,可以滿足上萬畝的種植面積。
今年,xxxx還將在xxxx鄉創建幾個基地,已經流轉土地5000余畝,培訓種植農戶120人,爭取在杜鵑、永興、竹盈三個村大規模種植,把金銀花產業做大做強。誓把xxxx百姓帶上致富路,為創建“一鄉多業、一村一品”的事業發展,為新農村建設各項事業的全面推進,為建設和諧文明新xxxx做貢獻,為百里杜鵑經濟產業結構發展做貢獻。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四
趙安榮,女,1966年4月出生,共產黨員,柞水縣豐北河鎮豐河村農民。務農之余,1984年高中畢業后曾任該村小學民辦教師等,20xx年9月,擔任豐河村文書。曾獲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全縣“三八”紅旗手、全縣“五好家庭”等榮譽。
一名樸實的農村婦女,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通過她不懈的努力,她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當地實際,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帶頭發展白皮松苗圃種植,并致富不忘左鄰右舍,帶領周圍群眾致富,她思想進步,刻苦鉆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在當地是一名遠近聞名的優秀新型農民。
一、白皮松苗圃種植,示范帶頭大家樂
在黨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趙安榮帶頭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進行了白皮松苗圃種植,為了很好的掌握這一新型種植技術,她積極參加政府舉辦的白皮松苗圃種植技術培訓,并專門購買有關白皮松苗圃種植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種植終于取得了成功,畝產增值達20%以上。看到這種情況,周圍的鄉親們有點眼熱了。在她的鼓勵和帶動下,幾戶村民也以同樣的方法種植了白皮松。雖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種植的經驗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趙安榮一方面不斷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閱、購買白皮松種植方面的資料和書籍,并對其他幾戶村民進行技術指導和幫助,經過這幾年時間的精心管理,他們的白皮松苗圃種植得到了成效。通過幾年的管理實踐,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種植技術,成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種植能手。與她同時栽植的幾戶群眾收入也一直相當可觀,曾強了他們的信心。由此便調動了周圍群眾進行白皮松苗圃種植積極性,全社進行了50畝的種植示范點,全村白皮松苗圃種植面積一下子達到100畝以上。
二、創新思路,買車搞運輸
白皮松苗圃種植取得了成功,經濟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砸人認識到,光靠種地是很難真正發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領頭雁”,就必須另謀出路。經過詳細的調查,她發現,當地的運輸業,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條商機在她的腦海中閃現,于是她決定在當地搞運輸。當她把這個決定告訴家人時,家人被他的這種大膽的想法嚇了一大跳,村里這么多人,都是老老實實種地,不也過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從地里刨出來的幾萬元錢去跑沒有一點把握的運輸,萬一賠了怎么辦?實無必要抓注一擲再冒風險。無奈何趙安榮吃了秤砣鐵了心,開弓難有回頭箭,始終沒有“商量”的余地。好在這次抉擇沒有辜負她的一番苦心,給了他豐厚的回報,不僅獲得了高額利潤,更為重要的是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經驗。
三、共同富裕,不忘幫富“窮親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種植,發展好運輸業的同時,她沒有忘記村上的貧困戶,時時關心這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趙安榮不知為別人花了多少錢:有的貧困鄉親蓋房子缺錢,她“贊助”20xx元;村里哪個有病無錢醫治,她就主動送去醫藥費……,趙安榮夫婦義務贍養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頤養天年。她資助的4名貧困學生,其中2人已大學畢業;村里的貧困人,也漸漸脫離了生活的窘境。咱是黨員,就該切實為鄉親們做點事。
趙安榮搞運輸贏得了豐厚的利潤,雖然讓村里人看的眼熱,但誰也沒有勇氣去試一試。為此,古道熱腸的李親自登門勸說,向他們傳授經驗,并把自己的貨運信息提供給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勸說下,豐河村村民石學軍、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來運輸。
每當提起趙安榮這個人時,村民都會數起大拇指,夸口稱贊。她在農民中樹起一面致富帶頭旗,創先鋒爭優秀,是當地村民學習的好榜樣。聰明的人從不等待機會,而是主動地尋找機會,抓住機會,把握機會,利用機會,只有踩在機會的肩膀上,才會取得更高的成就。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搶抓機遇,不放棄、不氣餒,勤奮刻苦,踏實知足,用雙手和智慧創造人生價值。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五
xx同志現年40歲,家住xx鄉xx組,中共黨員,在黨員“定區聯戶、助政惠民”活動中,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光輝作用,結合自身優勢,帶頭帶領群眾,發展茶葉發展。
調整發展思路
為了努力打造高山有機茶,今年在風景秀麗、奇石凸出、山青秀美、海拔1400米的石公嶺新植茶園200多畝,現正在整地打帶。結合戶外活動和旅游產業,著力打造旅游型茶園,提升茶葉知名度。
二、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自投資金,按食品安全認證的要求,新建茶廠530平方米,現正在施工過程中,新開村部至石公嶺公路4公里,現基本完成路基工程,完善茶園澆灌40多畝,預計總投資近40萬元。
三、進一步完善茶廠加種植大戶加農戶的發展思路
以黨員“定區聯戶、助政惠民”活動為平臺,發展種植茶葉。現有老茶園100多畝,新植茶園100多畝,每月義務帶領農戶,深入茶園指導、茶園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每月召開一次座談會,宣傳發展茶葉產業的優惠政策,指導發展思路,與農戶簽訂茶葉長期收購合同,進一步明確了茶廠與農戶的權利與義務,解決了農戶的后顧之憂,增加了農戶種植茶葉的信心。通過黨員“定區聯戶、助政惠民”活動,密切了黨群關系,加速了產業的發展,解決了群眾的實際困難,增加了群眾收入。
例如:
1、xx農戶有茶園15畝,以前因無技術管理茶園和因無固定收購鮮葉的茶廠。一年只有2000元的收入,對發展種植茶葉鮮葉上根本沒有信心。在今年,通過年初與xx茶下簽訂了收購鮮葉的合同和對茶園進行合理的管理,增加了茶葉產量,保證了茶葉價格。就今年純收入1.6萬元,比去年增加純收入1.4萬元。
例如2:xx農戶,以前全靠種田和務工維持家庭生活,家庭年收入不到5000元,家庭生活十分困難,通過“定區聯戶、助政惠民”活動,xx同志多次深入農戶,談心、宣傳發展茶葉產業優惠政策。今年鄧修操農戶主動承包了xx50畝茶園進行管理和茶葉操作,由xx同志提供技術管理和資金,就在今年鄧修操農戶純收入近3萬元,直接增加了家庭收入近2.5萬元,改變了以前家庭生活困難的面貌。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六
倪xx,男,20xx年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土橋鄉楊河村青年農民。2000年從土橋中學畢業后,到到西安學習電焊技術。后到油田務工。20xx年底回家創業,大力發展種草養畜業,現在是土橋鄉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的典型之一,年獲利達20萬元。
現年31歲的倪xx,給人的感覺他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闖敢干,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當年從土橋鄉中學畢業后,不甘心一輩子在家守著幾畝簿田過日子,毅然選擇了外出務工。通過虛心學習和悉心鉆研業務,在短短三年時間,倪xx熟練的掌握了電焊技術,通過熟練的技術他成為油田公司的一名電焊工,他在這里一干就是7年,在這7年中積攢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20xx年春節回家,看到以前和自己一樣的同齡人生活還是很貧窮,于是他想:"我能不能回來帶領大家一起致富。"2010年1月他去了外地進行項目考察,他認為種草養畜很適合自己的農村,因為這里有土地等養殖場地和豐富的飼草來源,同時羊糞又是很好的肥料,能給村民減少種草所需的花費,最后他選中了在當地很容易發展的種草養羊產業。隨后他翻閱各種養殖書籍,學習養殖理論知識,并到周邊一些養殖場借鑒他們的寶貴經驗。2010年8月他用自己的積蓄蓋起了三間羊棚,購買羊只100只,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創業后,他邊干邊學,遇到困難不悲觀失望,更不氣餒退縮,而是積極進取,分析研究,努力學習科學的養殖方法;通過各種途徑籌措資金,逐步擴大養殖規模,積極主動改變傳統養殖習慣,靠改革創新觀念。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發展種養業,依靠"雙聯"貸款活動和信用社的擔保貸款,擴大養殖場規模,擴大再生產,走規模經營的路子。
通過幾年來的摸爬滾打和艱苦奮斗,他的養殖場已經從一個三間羊棚的小羊場逐步發展成為一個面積達25畝的立體養殖基地,實現了自己規模化養殖場的理想。
通過幾年的不斷努力,如今,倪xx已經成為土橋鄉的能手之一,青年致富的領頭雁。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他沒有忘記為鄉親們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本村和外村的養殖戶來求他幫忙,他總是很熱心地幫助他們,無償提供技術咨詢和養殖書籍。幾年來,共為群眾講解技術問題近百次,到村民家中提供服務四十多次,無償提供養殖書籍二十多本,同時,倪同志在多年的實踐中摸索出了一些非常實際的養羊經驗。
在廣大村民看到倪xx養殖場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后,各村民紛紛上門取經,積極效仿,大力發展種養業,都想通過種草養畜發展家庭經濟。一時間大家紛涌而上,倪xx看到后,覺得大家如果盲目的發展種養業,就很容易走上歧途。于是則主動引導村民改變觀念,合理分流,搞特色養殖,整合有限的土地資源,擴大生產規模,走專業化之路。在鄉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倪xx以市場為導向,以專業協會為手段,成立華強專業合作社,合理分配種養資源,避免盲目發展,從而導致內部惡性競爭;并利用專業合作社的集中優勢,從資金和技術上幫助各養殖戶,發展三高農業,提高種養業經濟效益,以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華強專業合作社從一成立之時起就樹立了"自己致富,并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發展理念。合作社以"養殖—銷售"一條龍的產業經營模式進行養殖。華強專業合作社作為養殖基地,吸收農戶加盟,由農戶出資入股,合作社進行統一養殖、銷售。年底農戶按比例進行分紅。華強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僅給養殖加盟戶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也給周邊群眾帶來養羊積極性,在無償服務下,他們也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使農民朋友更深刻認識到,養羊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遠遠大于耕種土地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倪xx不僅要增加收入,為農民提供更多的服務,他的發展目標已經確定:設計總投資450萬元,計劃發展養殖2000只規模。現已完成投資140萬元,新建辦公用房10間,飼草貯藏加工室、防疫室、標準化棚圈等共計110間,購買鍘草機5臺。目前,羊存欄420只,其中小尾寒羊200只,絨山羊220只。該合作社建成后,年出欄羊只可達3200只,可產絨1600斤,實現年純利潤約200萬元。該合作社的建成極大提高了群眾的養殖積極性,拓寬了貧困鄉村群眾增收致富的路徑。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七
xx,男,生于1984年,現年35歲,益民村村民,一名看似普通的農村青年,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工作中,他務實創新,堅持不懈,奮斗不息,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生活中,他樂于助人,無私奉獻。通過他不懈的努力,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實際,帶頭致富,并且不忘左鄰右舍,為改善其他村民生活和社會公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雖然不是畢業于高等學府,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不但沒有自暴自棄、甘于人后,反而不斷刻苦鉆研學習文化知識,通過報培訓班等途徑是自己的文化水平逐漸提高;同時在生活中遇到不懂的事情敢于向別人請教,認真學習別人的良好經驗,為自己創業致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在政府大力發展經濟建設政策鼓舞下,創立了芹菜苗種植基地。創業之初總是艱難的,但他并沒有退縮,依然堅持不懈,排除困難,不但沒有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被淘汰,反而以可靠的信譽和過硬的質量以及良好的服務站穩了腳跟,事業蒸蒸日上。
事業的發展,使得在致富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在艱苦的創業中,得到了村民們無私的關心和幫助,他有著濃厚的家鄉情結,飲水思源,總想著為村里的村民的做些貢獻,為村子的發展添磚加瓦。不僅如此,該基地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錄用了多名本村村民,特別是幾名家庭困難的村民,為他們提供了穩定的工作及收入,解決了這些家庭的實際困難。自創業之初,他就定下了堅持投身公益的決心,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投身于社會公益慈善事業,這些,都說明他真正把回報社會的口號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時至今日,他的腳步沒有停下,依舊不斷的致力于增加村民實際收入的工作中,依舊不斷為村民生活的改善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依舊不斷為社會公益慈善事業貢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每當提起這個人時,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夸口稱贊。他認為,自己作為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就應該兢兢業業,堅持不懈,無私奉獻。他在村民中豎起了一面致富帶頭旗,創先鋒爭優秀,是村民學習的榜樣。
帶頭致富先進事跡材料篇八
趙安榮,女,1966年4月出生,共產黨員,柞水縣豐北河鎮豐河村農民。務農之余,1984年高中畢業后曾任該村小學民辦教師等,2014年9月,擔任豐河村文書。曾獲全縣優秀共產黨員、全縣“三八”紅旗手、全縣“五好家庭”等榮譽。
一名樸實的農村婦女,卻有著一股吃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通過她不懈的努力,她在黨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當地實際,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帶頭發展白皮松苗圃種植,并致富不忘左鄰右舍,帶領周圍群眾致富,她思想進步,刻苦鉆研學習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在當地是一名遠近聞名的優秀新型農民。
在黨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趙安榮帶頭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進行了白皮松苗圃種植,為了很好的掌握這一新型種植技術,她積極參加政府舉辦的白皮松苗圃種植技術培訓,并專門購買有關白皮松苗圃種植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種植終于取得了成功,畝產增值達20%以上。看到這種情況,周圍的鄉親們有點眼熱了。在她的鼓勵和帶動下,幾戶村民也以同樣的方法種植了白皮松。雖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種植的經驗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趙安榮一方面不斷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閱、購買白皮松種植方面的資料和書籍,并對其他幾戶村民進行技術指導和幫助,經過這幾年時間的精心管理,他們的`白皮松苗圃種植得到了成效。通過幾年的管理實踐,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種植技術,成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種植能手。與她同時栽植的幾戶群眾收入也一直相當可觀,曾強了他們的信心。由此便調動了周圍群眾進行白皮松苗圃種植積極性,全社進行了50畝的種植示范點,全村白皮松苗圃種植面積一下子達到100畝以上。
白皮松苗圃種植取得了成功,經濟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時,砸人認識到,光靠種地是很難真正發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領頭雁”,就必須另謀出路。經過詳細的調查,她發現,當地的運輸業,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條商機在她的腦海中閃現,于是她決定在當地搞運輸。當她把這個決定告訴家人時,家人被他的這種大膽的想法嚇了一大跳,村里這么多人,都是老老實實種地,不也過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從地里刨出來的幾萬元錢去跑沒有一點把握的運輸,萬一賠了怎么辦?實無必要抓注一擲再冒風險。無奈何趙安榮吃了秤砣鐵了心,開弓難有回頭箭,始終沒有“商量”的余地。好在這次抉擇沒有辜負她的一番苦心,給了他豐厚的回報,不僅獲得了高額利潤,更為重要的是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經驗。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種植,發展好運輸業的同時,她沒有忘記村上的貧困戶,時時關心這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趙安榮不知為別人花了多少錢:有的貧困鄉親蓋房子缺錢,她“贊助”2014元;村里哪個有病無錢醫治,她就主動送去醫藥費……,趙安榮夫婦義務贍養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頤養天年。她資助的4名貧困學生,其中2人已大學畢業;村里的貧困人,也漸漸脫離了生活的窘境。咱是黨員,就該切實為鄉親們做點事。
趙安榮搞運輸贏得了豐厚的利潤,雖然讓村里人看的眼熱,但誰也沒有勇氣去試一試。為此,古道熱腸的李**親自登門勸說,向他們傳授經驗,并把自己的貨運信息提供給他們。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勸說下,豐河村村民石學軍、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來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