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一
1.聆聽樂曲《國歌》、《金蛇狂舞》。 2.學唱歌曲《賣報歌》。
1.學唱《賣報歌》,感受與體驗活潑、凄苦、樂觀的小報童形象。
2.能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過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不同情境下的小報童的形象。
3.知道人民音樂家聶耳和他的三首作品。
《賣報歌》是一首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的歌曲,創作于1933年底,描繪了一個為了生計四處奔跑叫賣的小報童形象。如何讓現在的兒童感受、理解、體驗、表現當年的小報童,是需要我們探索的問題。本課設計旨在抓住“小毛頭”這個音樂形象,讓學生走進“小毛頭”的生活,融歌唱、教學于音樂活動和生活化的情境中。通過聽故事、看n人sh等手段讓學生感受音樂形象,從而引導學生通過速度、力度的變化體驗、表現不同情境下的音樂形象。在演唱實踐活動中運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情感共鳴,使情感得以升華,最終實現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
能通過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不同情境下的小報童形象。
體驗感受式、情境誘導式、合作互學式。
錄音機、報紙、打擊樂器、空白磁帶、vcd。
以唱歌教學為主的綜合課。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聆聽《國歌》,學生敬隊禮。
師:你知道《國歌》是誰寫的嗎?
2.通過報紙,了解聶耳
報紙一:聶耳叔叔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
報紙二:聶耳叔叔從小愛音樂,小學時能演奏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種樂器……
報紙三:聶耳,原名聶守信。因為他的耳朵特別靈敏……
報紙四:聶耳叔叔一共創作了37首歌曲和4首樂曲……
3.通過s報和1a報練習氣息
師:于老師這里還有兩張奇怪的報紙,誰來念一念。
二、初步感受,了解形象
1.教師講故事:那是71年前的冬天,聶耳叔叔走在上海的大街上……
2.看flash,談感受。
三、深化體驗,表達情感
1.學習第一段
(1)分小組合作,自學第一段,找出難點。
(2)聽教師范唱,重點聽難點句。
(3)學生演唱。
板書:不等天明去等派報。
師:你發現了什么?
師:天氣那么冷,天又剛蒙蒙亮,小毛頭為什么要去賣報?
(4)用焦急的心情演唱第一段。
師:如果你是小毛頭,你會怎么叫賣?把“叫賣聲”加在第一段哪個地方比較合適?
(5)加上叫賣聲,學生用焦急的心情演唱。
2.學習第二段
(1)自學:你想到了怎樣的情景?這一段寫的是怎么樣的“小毛頭”?
(2)小組討論:可憐的“小毛頭”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力度來唱呢?
(3)用稍慢、稍弱的聲音表現可憐的“小毛頭”。
3.學習第三段
(1)這一段寫了怎樣的“小毛頭”?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力度演唱?
(2)學生演唱。
(3)教師范唱。(“痛苦的生活向誰告,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有速度變化)
師:老師唱得和你們有什么不同嗎?
(4)學生學唱最后兩句。
(5)用樂觀的情緒演唱第三段。
4.聽賞有速度、力度變化的《賣報歌》
5.學生演唱整首歌曲
四、創作表現,享受成功
1.討論這首歌曲可以加上哪些聲音?
2.加上打擊樂器和動作創設情境表演整首歌曲并錄音,評價。
五、拓展欣賞,開拓視野
師:你們知道嗎?“小毛頭”現在還活著,叫楊碧君,今年已經81歲了。她住在上海,現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還很喜歡唱《賣報歌》。于老師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中心文藝部找到了楊奶奶唱的歌,讓我們掌聲歡迎楊奶奶。
1.聽楊碧君唱的《賣報歌》。
2.聽賞《金蛇狂舞》,說說你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作業:制作一張懷念聶耳的報紙。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二
指導學生用輕快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賣報歌》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為祖國而能力學習。
認識并練唱56; 掌握×××
××××的節奏。
指導學生掌握點踢步;通過邀請舞的方式,增進友誼,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思想。
四、 通過聽辨商調式的自然音程,作感性的商調式音階練習。繼續進行節奏填空創作練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1、通過學習教育學生熱愛黨,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2、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的集體主義思想,增進友誼。
教學重難點:前八后十六節奏的掌握。
教學策略:采用視唱法進行歌曲的教學,并結合律動的學習對學生進行體形的塑造。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等。
一、 歌曲
《賣報歌》是音樂家聶耳三十年代創作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2/4拍,四樂句組成的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
《賣報歌》曲調明快、流暢,并以樸實生動的語言,辛辣詼諧的筆調,深刻地描述了舊社會報童的苦難生活及對光明的渴望。
一、讀譜知識
認識低音點。在簡譜音符的下方加一個小圓點,表示比原來的音低八度。
綜合訓練
(一)讀節奏練習。
(二)是一條發聲練習。
(三)為唱好《賣報歌》在速度、力度上做出提示,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更好地表現歌曲。
教具準備:鋼琴、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發聲練習
1=c 2/4
222 5566 5666 65|
吹起了 軍號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4 255
dadada dada da da da。
演唱要求:指導學生把聲音“豎”起來唱da,為唱好《賣報歌》中的“啦、家”等字做鋪墊。
學唱新歌
1、 導入課題
同學們看過電影《報童》嗎?解放前有許多孤兒,他們的生活無依無靠,有很多孩子當起了報童,風里雨里沿街叫賣,吃不飽、睡不好,過著悲慘的生活,有的報童還積極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了許多貢獻。這節課我們就學習一首新歌《賣報歌》。
2、 欣賞歌曲錄音。體會歌曲情緒。
3、 視唱歌譜
教師范唱一遍,然后學生邊視唱邊劃拍,注意解決×××節奏型的視唱方法。
4、 學唱歌詞
老師范讀第一段歌詞,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第二、三段歌詞。
跟錄音輕聲演唱歌曲反復數遍。
5、 歌曲處理。啟發學生根據速度、力度等表現因素,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注意三段之間的大致對比。
四、結束。結合對歌詞的處理,進行小結談話,使學生受到感染教育,教育兒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祖國而能力學習。
五、教后小結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復習歌曲《賣報歌》。
三、綜合訓練(一)
節奏練習:2/4 ×× ×--
訓練形式:齊讀、分組讀、個別讀等。
四、學跳集體舞――《邀請舞》
動作說明:
全班同學坐在座位上,請幾名同學當邀請者。
第一遍音樂
被邀請者原位拍手,邀請者在座位間做動作。
1-14小節,邀請者拍手做小跑步,找被邀請的同學做舞伴。
15-16小節,邀請者在自己選定的舞伴前站定。
17-18小節兩人一組的舞伴隨“嗨、嗨”聲齊出右腳,身體前傾,雙手攤開似請的動作。
第二遍音樂
1-4小節,拍手,小跑步,逆時針轉一圈。
5-8小節,動作同上,方向相反。
9-12小節,兩人相對,做點踢步,兩次。
13-16小節,兩人原地立定,兩腳分開,身體隨節拍左右晃動四次,手隨之拍八次。
17-18小節,兩人原地站立,雙手放背后,唱到最后一個字一齊向前伸右手,出手心或手背。被邀請者再當邀請者。
音樂重新開始。
五、課堂小結,教育學生同學之間團結友愛,
互相幫助,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
六、教后小結
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檢查書本情況。
二、 復習上節課所學歌曲《賣報歌》
要求:在演唱時要體會小報童的苦難生活,帶感情的去演唱歌曲。
三、 唱一唱。
1=c 2/4
222 5566 5666 65|
吹起了 軍號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4 255
dadada dada da da da。
四、 結合綜合訓練 (三)根據歌詞的內容以及速度、力度等表現因素,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
五、 節奏訓練
2/4 x x x | x xx x | xxxx x||
六、 教后小結
一、組織教學
1、合著音樂節拍進課堂。
2、師生問好。
二、發聲練習
1=c 2/4
222 5566 5666 65|
吹起了 軍號 dada da, dadada dada
666 654 255
dadada dada da da da。
三、歌曲的復習及處理
1、男女對唱。
2、小組比賽唱。
處理及糾正:盡可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結合訓練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如歌曲的第二、三段詞“滿身的泥水惹人笑”、“痛若的生活向誰告”,以及最后一句“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并使學生在分析處理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五、 集體舞表演
1、 找個別學生到講臺前表演。
2、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表演。
3、 學生對表演的情況進行評價。
4、 教師評價
六、 課堂小結
七、 教后小結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三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
3.搜集關于“一?二八”的資料,了解人們當時的苦難生活。
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
一、導入新課
指名唱《賣報歌》。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這首歌的創作過程。
二、講授新課
1.請大家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天氣的句子。
1933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天上飄著雪花,刺骨的寒風在上海的街頭盤旋,吹在臉上,像針扎似的。
把寒風吹在臉上的感覺比作針扎感受,說明天氣極端的寒冷。
2.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現在我們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氣好了再出來。可是在當時人們為什么還要出來呢?“霞飛路、呂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車的喇叭聲、小商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
人們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來掙錢,否則就得凍死、餓死。
3.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姑娘的句子。
循著這稚嫩的因寒冷而發顫的聲音望去,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邊,搖動著手中的報紙叫賣著,但很少有人買。小姑娘穿著一身打著補丁的舊衣裳,橢圓形的小臉蛋兒被寒風吹得通紅,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4.討論小姑娘問什么在這么冷的天氣賣報?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處流浪。父親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沒有著落,小毛頭才不得不出來賣報。
(1)給了小毛頭一點兒錢,但自己并不寬裕。
(2)給小毛頭寫首歌,讓她邊賣報邊唱,可以多賣些,多掙些錢。
(3)一字一句教小毛頭唱。
三、課堂練習
學生說說《賣報歌》誕生的過程。
四、本課小結
我們得感激大音樂家聶耳,正因為他對小毛頭的同情和愛護,才有這首優美悅耳的歌。這首歌也讓我們體會舊社會的苦難生活,我們應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五、課下作業
從小毛頭的苦難生活中,你有什么體會?結合生活實際說說。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四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
3、搜集關于“一二八”的資料,了解人們當時的苦難生活。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賣報歌》的創作過程,體會聶耳對小女孩的同情與愛護。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展示搜集到的資料,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導入新課。
1、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師生齊唱國歌。
2、教師導:你們指導《義勇軍進行曲》是由誰作曲的嗎?(聶耳)
3、學生展示搜集到的聶耳資料。
4、師:聶耳除了寫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義勇軍進行曲》之外,還寫了許多動聽的歌曲。聶耳創作這些歌曲時,我們的國家正處在民族危亡的時代。下面,請大家展示你們搜集到的關于“一二八”的圖片和資料。
5、教師播放《賣報歌》:《賣報歌》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板書課題)。大家一起讀一讀。現在,我們就去讀課文。
(從齊唱《義勇軍進行曲》入手,展示聶耳的資料以及圖片,大概地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為下文突破難點做鋪墊,同時激發學生讀文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讀。
(1)讀通課文,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檢查學生的生字新詞掌握的情況。
3、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
4、大家一起朗讀課文。
5、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故事
(聶耳同情小毛頭的遭遇,為了幫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賣報歌》。)
(以學生自讀為主,掌握生字新詞,反饋中鞏固對生字新詞的認讀,讓學生與文本充分地交流,在說中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同學們,“一二八”日本轟炸上海,上海的人們過著苦難的生活,小毛頭一家就是他們的縮影。聶耳同情她,又是怎么幫助她?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兩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五
1、初步了解樂曲《賣報歌》的創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
3、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樂曲創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
3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活動準備
1、故事介紹,報紙若干,歌曲錄音等;
2、聶耳照片、《賣報歌》視頻、幼兒用書;
3、教學ppt課件。
4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活動過程
出示聶耳照片:小朋友們,認識圖片上的叔叔嗎?他叫聶耳,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作曲家,我們的國歌就是他作曲的。他還為我們小朋友作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賣報歌》,想不想來聽一聽?(播放歌曲一遍)
師: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這里有一個故事老師來講給大家聽。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聶耳約朋友出去散步,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賣報時喊的聲音很動聽,想讓他的朋友也聽一聽。當他們走到那里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著名詞作家)或者安娥(田漢夫人)寫詞”。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后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里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句子。后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發斑斑的老人了。
1、師:這首曲子就是在當時這樣的情況下譜寫出來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好嗎?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2、學習按節奏念歌詞。
3、參考幼兒用書,用動作記憶歌詞。
4、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可以分小組唱、男女生輪唱等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誰能夠根據歌詞內容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呢?(邊唱邊賣報)(提示幼兒一邊走一邊手里甩著報紙,嘴巴里說“賣報嘍,賣報嘍……”)(可以參考視頻)
聽爸爸媽媽說一說舊社會報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時路過的書報亭看一看,了解現在賣報人的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報紙雜志,嘗試自己買一次雜志或報紙。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六
1.聆聽樂曲《國歌》、《金蛇狂舞》。2.學唱歌曲《賣報歌》。
1.學唱《賣報歌》,感受與體驗活潑、凄苦、樂觀的小報童形象。
2.能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能通過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不同情境下的小報童的形象。
3.知道人民音樂家聶耳和他的三首作品。
《賣報歌》是一首學生比較熟悉,也比較喜歡的歌曲,創作于1933年底,描繪了一個為了生計四處奔跑叫賣的小報童形象。如何讓現在的兒童感受、理解、體驗、表現當年的小報童,是需要我們探索的問題。本課設計旨在抓住“小毛頭”這個音樂形象,讓學生走進“小毛頭”的生活,融歌唱、教學于音樂活動和生活化的情境中。通過聽故事、看n人sh等手段讓學生感受音樂形象,從而引導學生通過速度、力度的變化體驗、表現不同情境下的音樂形象。在演唱實踐活動中運用想象,逐步加深情感體驗,進而產生對音樂的情感共鳴,使情感得以升華,最終實現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凈化心靈的作用。
能通過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不同情境下的小報童形象。
體驗感受式、情境誘導式、合作互學式。
錄音機、報紙、打擊樂器、空白磁帶、vcd。
以唱歌教學為主的綜合課。
一、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1.聆聽《國歌》,學生敬隊禮。
師:你知道《國歌》是誰寫的嗎?
2.通過報紙,了解聶耳
報紙一:聶耳叔叔是云南玉溪人,1912年生于昆明……
報紙二:聶耳叔叔從小愛音樂,小學時能演奏笛子、三弦、月琴等多種樂器……
報紙三:聶耳,原名聶守信。因為他的耳朵特別靈敏……
報紙四:聶耳叔叔一共創作了37首歌曲和4首樂曲……
3.通過s報和1a報練習氣息
師:于老師這里還有兩張奇怪的報紙,誰來念一念。
二、初步感受,了解形象
1.教師講故事:那是71年前的冬天,聶耳叔叔走在上海的大街上……
2.看flash,談感受。
三、深化體驗,表達情感
1.學習第一段
(1)分小組合作,自學第一段,找出難點。
(2)聽教師范唱,重點聽難點句。
(3)學生演唱。
板書:不等天明去等派報。
師:你發現了什么?
師:天氣那么冷,天又剛蒙蒙亮,小毛頭為什么要去賣報?
(4)用焦急的心情演唱第一段。
師:如果你是小毛頭,你會怎么叫賣?把“叫賣聲”加在第一段哪個地方比較合適?
(5)加上叫賣聲,學生用焦急的心情演唱。
2.學習第二段
(1)自學:你想到了怎樣的情景?這一段寫的是怎么樣的“小毛頭”?
(2)小組討論:可憐的“小毛頭”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力度來唱呢?
(3)用稍慢、稍弱的聲音表現可憐的“小毛頭”。
3.學習第三段
(1)這一段寫了怎樣的“小毛頭”?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力度演唱?
(2)學生演唱。
(3)教師范唱。(“痛苦的生活向誰告,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有速度變化)
師:老師唱得和你們有什么不同嗎?
(4)學生學唱最后兩句。
(5)用樂觀的情緒演唱第三段。
4.聽賞有速度、力度變化的《賣報歌》
5.學生演唱整首歌曲
四、創作表現,享受成功
1.討論這首歌曲可以加上哪些聲音?
2.加上打擊樂器和動作創設情境表演整首歌曲并錄音,評價。
五、拓展欣賞,開拓視野
師:你們知道嗎?“小毛頭”現在還活著,叫楊碧君,今年已經81歲了。她住在上海,現已退休,在家安度晚年,至今還很喜歡唱《賣報歌》。于老師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中心文藝部找到了楊奶奶唱的歌,讓我們掌聲歡迎楊奶奶。
1.聽楊碧君唱的《賣報歌》。
2.聽賞《金蛇狂舞》,說說你想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六、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布置作業:制作一張懷念聶耳的報紙。
文檔為doc格式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七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走近《賣報歌》,了解它的創作過程,并閱讀輔助資料,認識聶耳,學習聶耳并銘記聶耳。
走近《賣報歌》,初識聶耳——走進《賣報歌》的創作過程,了解聶耳——走出《賣報歌》,銘記聶耳。
1.熟讀課文。
2.掌握本課的8個生字。
3.搜集關于“一二八”日寇轟炸上海的資料,了解當時人們的苦難生活。
4.學唱《賣報歌》,了解聶耳的生平及其創作。
1課時
一.走近《賣報歌》,初識聶耳。
1.播放《賣報歌》,師生合唱。
“這段時間我們學習了一首歌曲,名叫《賣報歌》,(板書《賣報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賣報歌》的誕生。”(板書:的誕生)
相機教學:“誕”的寫法。圣誕節就要到了,送人祝福時,千萬別寫錯字哦!
2.師:大家在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一下這首歌曲嗎?(優美悅耳)
3. 這樣一首優美悅耳的歌曲,是由誰和誰創作出來的呢?思維敏捷的你,肯定能從課文的某一個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相機教學:學生找到第11段后,請他來讀一讀,說一說。
4.簡介聶耳。
你們了解聶耳嗎?(板書:聶耳)
相機教學:聶耳的“聶”字的寫法,課文中有一個字和它樣子差不多,你發現了嗎?“轟”
(課件出示:聶耳生平簡介——聶耳,原名聶守信,號子義,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市,祖籍玉溪縣。童年時的聶耳,受到云南豐富而又優美的民間音樂和戲曲的熏陶。喜愛唱民歌的母親是他最早的音樂啟蒙教師。他10歲時從鄰居那里學會了吹笛子,后又學了拉二胡、彈三弦和月琴,并參加了學生音樂團,并擔任指揮。)
從這里,你認識一個怎樣的聶耳? ——愛音樂
1.一首曲子的誕生,總會有一個令人心動的故事,那么,是什么原因讓聶耳創
作出了這么受人喜愛的《賣報歌》呢?指名分段讀課文的2—10自然段。
2.學生用一句話概括主要內容。
(聶耳同情小毛頭的遭遇,為了幫助她,和安娥一起合作《賣報歌》,就這樣,《賣報歌》誕生了。
3.小結:原來,《賣報歌》的誕生,緣于一個賣報的小女孩。
那么,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女孩?
指導朗讀:一個十歲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邊……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要讀出焦急的叫賣,令人同情的神情。
4.師:同學們,這樣一個小女孩,是在一種什么樣的天氣里賣報呢?請找出課文中描寫天氣的句子。
指導朗讀:1933年冬天的一個下午,……像針扎似的。
——把寒風吹在臉上的感覺比作針扎感受,說明天氣極端的寒冷。
5.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現在的我們一般是躲在家里,等天氣好了再出去。可
是在當時的人們為什么還要出來呢?你看:“霞飛路、呂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車的喇叭聲、小商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
明確:生活所迫,人們不得不出來掙錢,否則就得凍死、餓死。因為當時……
課件出示:“一二八”日本轟炸上海,上海的人們過著苦難的生活,(具體數字)小毛頭一家就是當時遭受了戰亂的家庭的縮影。
6.面對這樣一個可憐的小女孩,聶耳伸出了援助之手,為了幫助她,聶耳都做了些什么?再次快速瀏覽課文,從課文中去找答案。
(1)給了小毛頭一點兒錢,但自己并不寬裕。
(2)給小毛頭寫首歌,讓她邊賣報邊唱,可以多賣些,多掙些錢。
(3)一字一句教小毛頭唱。
(4)將小毛頭介紹到了聯華影片公司,讓她成為了一名演員。
7.從聶耳的這些言行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聶耳? ——愛人民
8.教師小結:是的,我們得感激大音樂家聶耳,正因為他對小毛頭的同情和愛護,才有了這首優美悅耳的歌。
1.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我們看到了作為一個音樂家的聶耳,不僅有著出色的音樂才華,還有著一顆善良的博愛之心。但聶耳留給世人的精神財富,還遠不止這些。請認真閱讀手頭的這份補充閱讀資料,相信對聶耳,你又會有新的認識。
2.學生閱讀輔助閱讀資料。
3.通過閱讀這段文字,你還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聶耳? ——愛祖國
4.小結:聶耳的歌已唱紅大江南北,作的曲已享譽全世界,我們有理由相信,聶耳的精神定將流芳千古,滋養一輩又一輩人!
1聶耳的生命可謂短暫,但創作卻極其豐富,我要搜集他的作品,辦一份“聶耳作品薈萃”的小報。
2聶耳真了不起,不僅創作出了那么多的好作品,而且,從他的身上,我們還能讀到種種精神,對音樂事業的執著,對勞動人民的關愛,對革命事業的堅定……在我的身邊,也有一些具有優秀品質的人,我想寫一寫他(她)。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八
1、初步了解樂曲《賣報歌》的創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
3、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初步了解樂曲創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
1、故事介紹,報紙若干,歌曲錄音等;
2、聶耳照片、《賣報歌》視頻、幼兒用書;
3、教學ppt課件。
出示聶耳照片:小朋友們,認識圖片上的叔叔嗎?他叫聶耳,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作曲家,我們的國歌就是他作曲的。他還為我們小朋友作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賣報歌》,想不想來聽一聽?(播放歌曲一遍)
師: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這里有一個故事老師來講給大家聽。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聶耳約朋友出去散步,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賣報時喊的聲音很動聽,想讓他的朋友也聽一聽。當他們走到那里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著名詞作家)或者安娥(田漢夫人)寫詞”。
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后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里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句子。后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發斑斑的老人了。
1、師:這首曲子就是在當時這樣的情況下譜寫出來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好嗎?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2、學習按節奏念歌詞。
3、參考幼兒用書,用動作記憶歌詞。
4、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可以分小組唱、男女生輪唱等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誰能夠根據歌詞內容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呢?(邊唱邊賣報)(提示幼兒一邊走一邊手里甩著報紙,嘴巴里說“賣報嘍,賣報嘍……”)(可以參考視頻)
聽爸爸媽媽說一說舊社會報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時路過的書報亭看一看,了解現在賣報人的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報紙雜志,嘗試自己買一次雜志或報紙。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九
1、通過學唱《賣報歌》使學生了解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
2、認識降號及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通過視唱,模唱,初步熟悉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
3、介紹人民音樂家聶耳,了解男聲齊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勞動歌曲的風格特點和音樂形象。
1、《賣報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現的情緒又與一般歡快,活潑的歌曲不盡相同,教師應啟發學生正確認識與表現音樂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2、一個降號調各音位置。重點介紹聶耳創作思想,以及他創作的歌曲所產生的社會作用,讓學生了解什么才是優秀歌曲,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
掛圖,錄音機等。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發聲練習
1=f2/4
5544|3322|1-|10|
yiyayiyayiya
一、簡介聶耳
總結:《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叔叔為電影《風云兒女》創作的主題歌。
2、簡介聶耳:欣賞了莊嚴雄壯的國歌,你們一定想認識這首歌的曲作者聶耳叔叔吧。(出示聶耳畫像,邊掛邊說:這就是聶耳叔叔)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聶耳叔叔的故事,聽聽,唱唱他寫的歌。
板書:聶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讀:聶耳
繁體字聶耳的名字是這樣寫的(板書)。看看有什么特點?哇,他的名字是由四個耳組成的,聶耳早先名字叫聶守信,后來為什么改名為聶耳呢?我們來聽個小故事。
(放錄音:聶耳的耳朵)
總結:聶耳的耳朵是平時練出來的。
四、學唱《賣報歌》曲譜
1、聶耳叔叔還為我們寫了一首至今還在傳唱的歌,這首被列入20世紀華人經典作品。你們知道是什么歌嗎?(放錄音學生回答)
2、簡介報童“小毛頭”
3、欣賞歌曲錄音。
請同學們說出歌曲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4、出示歌曲名稱。
簡單介紹: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歌曲的樸實、生動的語言,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它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歌譜中使用了幾個音。(doremisolla)
4、在學生默唱后,請個別學生分部視唱,再全體學生視唱。
5、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幾個樂句。(4+4+4+4)找出相同句與不同句,貼上標記。唱一唱,每樂句的結尾音是否相同。
6、.難點訓練:
a、53532|132|
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
7、在老師伴奏下完整地視唱歌譜,錯處老師及時指導糾正。
五、課堂小結,下課。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十
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賣報歌是我國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它描寫了我國舊社會賣報小孩子的辛苦生活,讓幼兒體會到當年報童的艱辛生活,再與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相對比,讓幼兒學會珍惜。
1 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
1、初步了解樂曲《賣報歌》的創作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根據歌詞內容邊唱邊表演。
3、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 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重點難點
初步了解樂曲創作的背景,熟悉旋律,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能根據歌詞內容提示表演歌曲,體會當時報童艱苦的生活。
3 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活動準備
1、故事介紹,報紙若干,歌曲錄音等;
2、聶耳照片、《賣報歌》視頻、幼兒用書;
3、教學ppt課件。
4 幼兒園音樂教案賣報歌:活動過程
出示聶耳照片:小朋友們,認識圖片上的叔叔嗎?他叫聶耳,是我們中國偉大的作曲家,我們的國歌就是他作曲的。他還為我們小朋友作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賣報歌》,想不想來聽一聽?(播放歌曲一遍)
師:這首曲子聽起來怎么樣?這里有一個故事老師來講給大家聽。那是在1933年秋天的一個傍晚,聶耳約朋友出去散步,他邊走邊對朋友說:這條路上有一位賣報的小姑娘,賣報時喊的聲音很動聽,想讓他的朋友也聽一聽。當他們走到那里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著名詞作家)或者安娥(田漢夫人)寫詞”。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后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里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的句子。后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發斑斑的老人了。
1、師:這首曲子就是在當時這樣的情況下譜寫出來的,那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好嗎?
教師邊彈琴邊演唱歌曲一遍。(幫助幼兒逐句理解歌詞意思)
2、學習按節奏念歌詞。
3、參考幼兒用書,用動作記憶歌詞。
4、以多種形式學唱歌曲。
可以分小組唱、男女生輪唱等
師:小朋友們,老師這兒有一張報紙,誰能夠根據歌詞內容來表演一下這首歌曲呢?(邊唱邊賣報)(提示幼兒一邊走一邊手里甩著報紙,嘴巴里說“賣報嘍,賣報嘍……”)(可以參考視頻)
聽爸爸媽媽說一說舊社會報童的故事,再到自己平時路過的書報亭看一看,了解現在賣報人的生活和豐富多彩的報紙雜志,嘗試自己買一次雜志或報紙。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十一
1、了解人民音樂家聶耳的生平與主要作品。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熱愛中華民族的音樂。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賣報歌》,在生動的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報童生活經歷的感受。
2、培養學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體會“小毛頭”街頭賣報的情景。幫助學生了解解放前報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熱愛黨,“新”“舊”對比,讓學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小報童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所保持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3、技能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得到體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正確的評價能力。
1、播放國歌
播放《國歌》錄音。學生回答:
2、了解聶耳的生平以及《賣報歌》的創作過程
(1)簡單介紹聶耳生平。
(2)教師介紹《賣報歌》創作背景。教師:結合課本圖片講故事找答案。教師板書課題。
1、播放《賣報歌》錄音學生初步欣賞。
教師:聽了歌曲后你們感覺小毛頭是樂觀的還是沮喪的?教師:樂觀的小毛頭是怎樣對看待自己的工作的?讓我們在來聽一聽,找出最能體現小毛頭態度的一句歌詞歌詞。
2、再次聽歌曲錄音。
3、讓學生發現這句節奏中比較活潑的節奏,講解后十六分音符。
4、鼓勵學生向小報童一樣自信的稱贊自己。
5、找出歌曲中有這樣節奏型的歌詞。
6、師生互動接龍練習。
7、自己讀詞。
8、學唱第一段歌詞。
(1)分句聽唱法。(教師彈奏學生跟唱。)
(2)、整體演唱。
(3)、啟發學生有感情的演唱。
9、學唱二、三段歌詞:
(1)四人小組合作自學歌曲,找出難點。
(2)生生或師解決難點。
(3)分組展示。
學生自評、他評、教師評價,找出優點和不足,生生幫助或教師進行情感滲透的引導。
(1)、以小組為單位,幾位學生一起試著唱一唱,不會的之處相互解決,解決不了的記下來。
(2)、學生提出不會唱的地方,全班同學相互來解決,教師給予點評、糾正四、創設情境——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以小組的形式分別表演,同學點評教師小結同學們一起表演形式。
今天我們再也不要像“小毛頭”一樣去街頭賣報了,我們可以坐在這明亮的教室讀書學習,享受著父母、老師、同學的關愛,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我們也要象小報童一樣用樂觀、自信、向上的態度對待每一天的學習與生活。
賣報歌說課稿和教學反思篇十二
一、唱賣報歌
二、聽碼頭工人歌飛花歌
1、通過學唱《賣報歌》使學生了解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指導學生用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這首歌。
2、認識降號及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通過視唱,模唱,初步熟悉一個降號調各音的位置。
3、介紹人民音樂家聶耳,了解男聲齊唱的演唱形式,感受勞動歌曲的'風格特點和音樂形象。
1、《賣報歌》旋律色彩是明朗的,但所表現的情緒又與一般歡快,活潑的歌曲不盡相同,教師應啟發學生正確認識與表現音樂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達歌曲的感情。
2、一個降號調各音位置。重點介紹聶耳創作,以及他創作的歌曲所產生的社會作用,讓學生了解什么才是優秀歌曲,培養他們健康的審美情趣。
掛圖,錄音機等。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檢查坐姿。
二、發聲練習
1=f2/4
5544|3322|1|10|
yiyayiyayiya
一、簡介聶耳
《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叔叔為電影《風云兒女》創作的主題歌。
2、簡介聶耳:欣賞了莊嚴雄壯的國歌,你們一定想認識這首歌的曲作者聶耳叔叔吧。(出示聶耳畫像,邊掛邊說:這就是聶耳叔叔)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聶耳叔叔的故事,聽聽,唱唱他寫的歌。
板書:聶耳叔叔和他的歌。指讀:聶耳
繁體字聶耳的名字是這樣寫的(板書)。看看有什么特點?哇,他的名字是由四個耳組成的,聶耳早先名字叫聶守信,后來為什么改名為聶耳呢?我們來聽個小故事。(放錄音:聶耳的耳朵):聶耳的耳朵是平時練出來的。
二、學唱《賣報歌》曲譜
1、聶耳叔叔還為我們寫了一首至今還在傳唱的歌,這首被列入20世紀華人經典作品。你們知道是什么歌嗎?(放錄音學生回答)
2、簡介報童“小毛頭”
3、欣賞歌曲錄音。
請同學們說出歌曲音樂情緒是怎樣的
4、出示歌曲名稱。
簡單介紹:這首歌一直在少年兒童中廣為流傳。歌曲的樸實、生動的語言,深刻表現了舊社會報童的痛苦生活,但同時它又表現了報童們對明天充滿了希望。
2、引導學生分析歌譜中使用了幾個音。(doremisolla)
4、在學生默唱后,請個別學生分部視唱,再全體學生視唱。
5、進一步引導學生分析歌曲中可以分成幾個樂句。(4+4+4+4)找出相同句與不同句,貼上標記。唱一唱,每樂句的結尾音是否相同。
6、難點訓練:
a、53532|132|
b、332|612|不能唱成332·1|612|
7、在老師伴奏下完整地視唱歌譜,錯處老師及時指導糾正。
三、課堂,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