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一
在開展主題活動"糖果餅干真好吃"時,教師將孩子們非常熟悉又很喜歡的糖果作為活動素材,在孩子們吃吃玩玩的過程中滲透教育內容。
大膽想象與表達,并在教師引導下嘗試尋找替代物。
各種外形可愛、色彩鮮艷的彈性糖,一次性紙盤等。
1.出示一盤各種形狀、顏色的糖,請孩子們說說自己想吃的糖像什么、什么顏色的。
2.讓孩子們挑選喜歡的糖嘗一嘗,并說說味道。
依次出示五盤糖,分別放有:1顆大熊糖,2顆大圈圈糖,3顆蛋糕糖,4顆小圈圈糖,5顆小熊糖。提問:這些糖像什么?什么顏色?有幾顆?再次品嘗喜歡的糖。
出示大紙盤,請孩子們嘗試用合適的糖替代人的五官,拼成臉譜。
這個活動可以分組進行。教師提供的外形可愛、色彩鮮艷的糖果很容易激發孩子的想象和食欲。于是,在"講講吃吃"環節中,教師設計了有關外形、顏色、大小特征的問題。如:"你想吃哪顆糖?這顆糖像什么?什么顏色?""有兩顆圓圓的糖,你想吃的是哪顆?大的還是小的?"等等。
在"點點數數"環節中,教師出示了五盤糖,除了外形明顯不同以外,每盤糖的數量依次遞增。孩子們饒有興致地和教師一起點數糖的數量,大月份的孩子還在教師引導下嘗試將五盤糖按多少排序。
當幾個孩子把圈圈糖想象成了"嘴巴""鼻孔""眼睛"時,教師靈活地引導孩子"用糖果替代五官"。教師先出示空圓盤:"這個圓圓的盤子就像老師的臉,老師的臉上有些什么呢?"孩子每說出一個五官,教師便啟發他找出可以替代這一五官的糖,并擺在圓盤的相應位置。如孩子說到"老師臉上有眼睛",教師即請他找一種糖來替代眼睛,擺放在圓盤的相應位置上。就這樣教師和孩子一邊輕松地吃著糖,一邊在大圓盤上擺出各種臉譜。教師還滿足孩子進一步拼擺的需要,讓孩子在延伸活動中大膽表現。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二
一瓶彩色糖果。
油畫棒一盒。
學會畫圓圈,會在圈里涂顏色。
讓寶寶知道好東西要一起分享。
——寶寶們我今天拿來了好多糖果哦!看看瓶里裝的糖果好看不?
——寶寶你們想吃糖果嗎?
——寶寶們先跟老師學畫糖果,誰畫的好就獎勵給誰吃好不?
——我們先學慢慢的畫圓。(教師可以把幼兒的手畫圓,讓幼兒感受一下。)
——寶寶們你們畫完了嗎?舉起來讓老師看看誰畫的圓最好。
——糖果我們畫完了,我們在多畫幾個糖果吧!
——我們在給糖果穿上彩色的衣服吧!不要涂到圓圈的外面哦!
——涂完了,我們都舉起來吧!大家一起看看誰畫的好,誰涂顏色涂的好。
——寶寶們都這么棒,老師都不知道糖果獎勵給誰了,怎么辦那?
——老師知道寶寶們都很懂事,那是不是好吃的`應該大家一起分享啊?
——我們一起吃好吃的糖果吧!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三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認識“紅”“黃”“綠”三個漢字,感知糖果的多樣性。
2、能夠大膽描述所嘗糖果的顏色、形狀、味道,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能根據自己的意愿制作糖果,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糖果若干,糖果紙若干,橡皮泥若干,紅黃綠漢字,錄音機,電腦。
活動過程:
一、律動《跳跳糖》
小朋友剛才聽了什么音樂?(跳跳糖的音樂)大家都變成跳跳糖了。
小朋友喜歡吃跳跳糖嗎?跳跳糖會怎樣?會跳,還會怎樣?還會發出聲音。
小結:跳跳糖真好玩,有會跳,有會發出聲音。
二、出示糖果,引出活動內容,初步認識紅黃綠三個漢字。
今天老師帶了好多不一樣的糖果,小朋友看:
1、出示紅色糖果,讓幼兒欣賞,出示漢字紅(老師把紅字帶來讓小朋友看看)
2、出示黃色糖果,讓幼兒欣賞,出示漢字黃(老師把黃字帶來讓小朋友看看)
3、出示綠色糖果,讓幼兒欣賞,出示漢字綠(老師把綠字帶來讓小朋友看看)
三、體驗活動
1、每人拿一個糖果看看,糖果是什么顏色的?
2、摸捏糖果是什么感覺?
3、打開看看糖果是什么形狀的?
4、請小朋友嘗嘗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四、打開電腦欣賞更多的糖果。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四
1.了解幾種小動物的腳印特征,喜歡小動物。
2.學習仔細觀察,愿意大膽地表達。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
2.人手一份動物腳印掛飾。
一、語言導入
二、分析判斷(了解小動物不同的腳印特征)
演示ppt
1.雞的腳印
提問:咦,誰來了?你怎么知道是它來了呢?
幼兒自由講述。
師:我們一起和它打個招呼好嗎?如果我們猜對了,那么它會出來和我們做游戲的。(xx你好!)
小結:唧唧唧,我的腳印像竹葉。
2.小鴨子的腳印
提問:這是誰在往前走呀?它的腳印像什么呀?
小結:嘎嘎嘎,我的腳印像楓葉一樣美麗。
3.小狗的腳印
提問:這里怎么會開出一朵朵花的?到底是不是花朵呀?
追問:它又會是誰的腳印呢?它是幾條腿的動物?
小結:汪汪汪,我的腳印像梅花。
4.小馬的腳印
提問:看看這是誰的腳印?
追問:它會是幾條腿的動物?它怎么走的那么快呀?你怎么知道的?
小結:小馬的.腳印像月亮。
總結:原來不同的動物它們的腳印也不同,有的像竹葉,有的像楓葉,有的像梅花,還有的像彎彎的月亮。
三、強化鞏固——游戲:《我愛我的小動物》
師:現在,小動物們要和我們游戲,它們送給我們每個寶寶一個小腳印,那么我們來扮演小動物吧。
1.現在請兩只腳(腳印像楓葉/竹葉等)的動物出來游戲。
2.集體游戲,并且檢驗幼兒是否符合游戲規則,如果錯了,集體幫助他糾正。
師:小花園里的景色這么美,我們也去散散步吧。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感知7以內物體的數量,學習為每組數量匹配相應的數字。
2.學習按順序點數物品。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動手動腦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1中數卡1-7,糖果卡片5張。
2.數學操作材料1、3中點卡1-7,數卡1-7,人手1份。
活動過程
1.游戲:看數拍手。
教師從1一7的數卡中任意抽取幾張逐一出示,說:我們來玩看數拍手的游戲,我出一張數卡,你們看看是幾,就拍幾下手,拍到最后一下時把雙手合起來,說“數字x,我拍了x下”。
以小組為單位玩該游戲幾次,一名幼兒出示數卡,其他幼兒拍手。
2.點數7以內糖果的數量。
教師將5張糖果卡片貼在黑板上,說:請你數數每個糖果罐里有幾顆什么顏色的糖果,想想怎么數可以一顆也不漏掉,還能數得又快又準確。
請幾名幼兒到前面數糖果,提醒幼兒按照從上往下或從前往后的順序點數。
引導幼兒討論、比較、總結不同的點數方法,發現按序點數不易漏數和重復數。
3.為糖果罐匹配數卡。
請幾名幼兒到前面為糖果罐匹配數卡,并說明自己選擇的理由。
4.幼兒操作活動:點卡找朋友。
教師:請小朋友們取出你的點卡,數數每張上有幾個點然后按順序把它們排排隊,再把它們的數字朋友放在它們下面。
幼兒操作,教師遙回指導,發現幼兒不同的排序方法與典型問題。
展示幼兒不同的排序方法與典型問題,鼓勵大家學習好的方法,討論并總結應注意的問題。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六
放完寒假回來,保健醫生晨檢時發現有部分幼兒出現蛀牙了。一定是放假過年在家吃糖吃零食吃多了。針對這一情況,我想給孩子們上節健康教育課,讓孩子們知道糖果應該怎樣吃。
1。了解糖果吃多了對身體有害處。
2。知道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適當、適量地吃糖。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重點:了解糖果吃多了的壞處。
難點:知道控制自己,適當、適量地吃糖。
糖果若干,幼兒用書《糖果不能多吃》,實物投影儀,卡通蛀牙圖片若干
一、說一說
糖果
1、教師:小朋友們,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吃的。
2、教師:你們喜歡吃糖嗎?為什么喜歡吃糖?
3、教師:糖吃多了好嗎?為什么?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幼兒用書《糖果不能多吃》。
2、教師做適當引導,請幼兒講講幼兒用書上的故事。
4、請幼兒說說糖吃多了的壞處。
三、討論:
糖應該怎樣吃
2、請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總結:糖果好吃,但是不能多吃,應該有節制地吃,這樣才不容易上火、發胖。吃完糖要漱口、刷牙,才能保護好牙齒,使牙齒不被蟲子蛀掉。
《糖果好吃別多吃》這一教學活動,我覺得開展得還是比較好的,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甜的食品特別的感興趣,很喜歡吃糖果。但是糖果吃多了,容易形成蛀牙,為了教育孩子平時吃糖果要適量,懂得保護自己的牙齒,所以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我把糖果放在盒子里,然后搖晃盒子,以神秘的語氣引出,孩子的好奇心就給調動起來了。幼兒用書上《糖果不能多吃》的故事,我用實物投影儀展現在幼兒眼前,給幼兒最直觀的感受,教師不需做很多引導,幼兒就已知道了故事的內容。
在幼兒討論的時候,我提供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流的時間,讓每一名幼兒都有表現的機會,使幼兒對自己的感受也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是幼兒從一些膚淺的語言或動作提升到了較高的一個層次,豐富了幼兒的'已有經驗,也使幼兒的思維更加的活躍了。問小朋友糖吃多了的壞處,好幾個小朋友都能夠說到點子上,知道糖果吃多了牙齒容易壞掉。看到小班的孩子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講到這一點,我感到很高興。再給幼兒看了一些我收集到的卡通蛀牙的圖片,幼兒的認識更為深刻了,剛好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因為以前吃多了糖果有了蛀牙,前陣子牙還疼過,通過他這一實例,教育孩子平時吃糖果要適量,吃完糖要漱口、刷牙,才能保護好牙齒。
在活動中我的情緒飽滿,以大朋友的身份與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增強了孩子活動的積極性。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七
結合生活經驗,運用各種感官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小朋友點數、計數、匹配等數學操作能力,訓練幼兒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糖果若干,小籃子若干,保鮮袋若干,數字卡片1—5。
1、老師出示裝有糖果的籃子,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激發小朋友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給出1、2、3、4、5這五個數,讓小朋友選擇一個數猜一下老師手中的糖果個數,可以多次游戲,引導小朋友反復感知5以內的數量,從而提高小朋友對5以內數量的點數、計數的能力。
3、老師讓小朋友根據自己的口令進行手指夾糖果,夾到糖果之后要說出自己加了幾顆糖,重復游戲,不僅可以增加小朋友點數和計數的能力,也可以鍛煉小朋友手指的靈活性。
4、小朋友根據塑料袋中數字來進行裝糖果,引導小朋友將圓點和實物正確的匹配起來,提高小朋友的匹配能力。
糖果,是小朋友生活中親密的"朋友",基本上每位小朋友都喜歡糖、愛吃糖,本次教案抓住這一興趣點,通過玩糖、品糖,讓小朋友在快樂、有趣的活動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練習對5以內數量的點數、計數、匹配,在游戲中培養小朋友的數學能力。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報紙包廢舊紙盒、易拉罐等變出大糖果,并用手指點印畫的方式裝飾糖果。
2.了解廢舊物品可以制成美麗的物品,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3.體驗制作大糖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區域里用小糖紙包過糖果。
2.糖果實物若干、糖果圖片ppt、背景音樂。
3.幼兒收集做糖果用的易拉罐,足夠的廢報紙、顏料、抹布等。
4.用來掛糖果的繩子、夾子。
活動過程:
一、魔術盒變出糖果寶寶,引起幼兒對糖果的興趣。
師:小糖果們想要有個糖果爸爸,這個糖果爸爸比別的糖果都要大,都要精神,我們一起來做超級大的糖果爸爸吧!
2.出示裝飾材料,探索制作糖果爸爸的方法。
(1)介紹報紙、易拉罐等,引起幼兒包裹的興趣。
(2)啟發幼兒探索將“糖果”(罐子)包入“糖紙”(報紙),握緊中間,兩頭擰緊的方法。
(3)請個別幼兒示范操作,教師講解包裝的要點。
大報紙,放放平,大糖果,放一邊,向前卷,向前卷,左擰擰,右擰擰,大唐果,做好了。
(4)出示顏料,引導幼兒用手指點畫的方式裝飾。
師:糖果爸爸還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呢!讓我們給它畫上吧!誰來試一試?
3.師幼共同制作、裝飾糖果爸爸,教師指導。
4.展示幼兒作品,欣賞各種各樣的“糖果爸爸”。
(1)將幼兒制作好的“糖果爸爸”放在陰涼通風處晾干。
(2)引導幼兒相互欣賞,簡單評價。
5.播放糖果ppt欣賞各種各樣的糖果,引導幼兒欣賞外形各異的糖果以及糖紙上的漂亮圖案。
建議:
1.包裹糖果的過程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難度,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可以一起參與,提高幼兒創作的積極性,也同時給予幼兒創作的靈感與啟示。
2.可將晾干的“糖果爸爸”用魚線一個一個地串起來,懸掛在活動室內,供幼兒欣賞,獲得成功感。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九
1.通過觀看各種糖果,來感知和理解兒歌的內容。
2.能用好聽的聲音,有感情地朗誦兒歌。
糖果小仙女(情境表演),糖果袋15個,掛滿各種糖果的糖果屋,糖果若干,兒歌的圖式六張。
1.初步感受兒歌的內容
利用情境設計(糖果屋)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到糖果屋去看一看,好不好?
糖果小仙女(角色表演):你們只有在糖果屋的門前念一個魔咒(兒歌:糖果謠),我的門才會打開,讓你門進來(通過情境表演,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兩遍,讓幼兒初步感知兒歌的內容)
2.通過觀看各種糖果,進一步感知和理解兒歌.
(1)走進糖果屋,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a.教師:我們看一看糖果屋里有什么啊?(糖果)糖果有什么形狀?(圓的,方的)糖果多不多啊?(糖果多)
總結出兒歌第一句:糖果圓,糖果方,糖果屋里糖果多(幼兒跟著教師復述幾遍)
b.教師:糖果都有哪些顏色呢?(紅的,黃的)
總結出兒歌第二句:紅的紅,黃的黃,糖果寶寶真漂亮(幼兒跟著教師復述句子)
c.教師: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嘗一嘗這些糖果呀?(想)請小朋友告訴我你吃的是什么味道的?(酸酸甜甜)
總結出兒歌第三句:舔一舔,嘗一嘗,酸酸甜甜味道香(幼兒跟著教師復述句子)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幼兒跟讀
教師:昨天糖果小仙女還說她給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禮物(出示裝著各種糖果的糖果袋)
糖果小仙女(角色表演):我有一個要求: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學會說糖果謠這個"魔咒",你會說了,我才會把糖果袋送給你!(激發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
(3)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變換音量,復述2-3遍)
(4)自由搭檔,找一個好朋友相互復述兒歌給對方聽.(提高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3.要求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朗誦出來
教師:學會了魔咒,就可以到小仙女的身邊,說給她聽了,說對了就有糖果袋了哦!(幼兒一起朗誦一遍)
糖果小仙女:你們說得很棒,但我希望你們能用好聽的聲音說給我聽好嗎?(好)
(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標準地朗誦)
4.結束部分
請小朋友到小仙女那領取禮物(糖果袋)一份.到室外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糖果.
中班談話活動好吃的糖果教案篇十
1、讓幼兒學會1至7數量與物體的匹配,體驗操作成功所帶來的樂趣。
2、加強同伴之間的交流。
3、幼兒在生活中積極靈活運用數字。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1、多樣糖果店的多媒體課件
2、操作筐每人一個
3、帶有數字的自制糖果每人若干個
4、數字游戲卡
5、1-7的數字操作筐
1、教師出示數字1-7游戲卡,從中增加幼兒的興趣
2、引出課題,小動物不記的糖果店的密碼了,請小朋友幫忙。出示糖果店的課件根據糖果數量提示說出相應的數字來。
3、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已的數字糖果認一認,找到和老師一樣的數字糖果來。
4、教師引導幼兒將數字糖果裝在它相應的數字操作筐中
5、請幼兒將分好的數字糖果隨音樂一起送給森林中更多的好朋友們一起分享。
6、結束本課
1、教學活動生活化。這次集體活動從幼兒非常熟悉的“糖果”入手,題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幼兒有著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因此他們能大膽地表述自己對糖果的認識,這是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的`前提和保證。
2、教學活動的情感化:活動切合中班幼兒情感特點,是幼兒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良好的情緒狀態,教師的提問也符合幼兒的認識特點和思維特點,幼兒在寬松的氣氛中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從同伴身上獲得了關于糖果的信息,得到了經驗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