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一
2、教師要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防止火災、交通、中毒和其他安全意外事故的安全。
3、教師要經常檢查班內玩具、物品是否擺放合理,電源開關、電線、門窗、照明燈具是否安全、牢固,發現問題要及時報告有關部門維修,并告之幼兒注意安全。
4、教師要組織好班級各項活動,對安全隱患要有預見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要教育幼兒注意安全。
5、堅持正面教育,嚴禁態度粗暴、動作生硬、體罰、變相體罰,杜絕因上述情況造成事故。
6、教師要每天登記幼兒的出勤情況,及時與無故未到園的幼兒家長取得聯系。
7、教師要做好第二次晨檢,嚴禁幼兒攜帶不安全物品進入幼兒園。
8、建立健全接送卡制度,未持幼兒接送卡的人員及中小學生一律不準接幼兒。
9、發現幼兒身體不適,及時聯系家長并采取有效措施安置病兒,發現幼兒有傳染病及時報告,并配合保健護士做好消毒隔離工作。
10、如果發生事故必須馬上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并及時上報。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二
一。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據本月年齡幼兒生理特點,合理地安排他們一天的生活內容。根據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及根據季節特征,訂出具體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注意動靜結合,要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以及各項活動的內容,并提出質量指標。要求作到:
1、幼兒兩餐間隔時間不得少于3小時。
2、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于3小時。
3、幼兒睡眠時間晝夜共計不得少于或超過12小時到12小時半。
4、作息時間表:
7:40~8:00 晨間接待
8:00~8:40 晨間鍛煉
8:40~8:55 早操
8:55~9:15 生活活動(點心,盥洗)
9:15~9:45 學習活動
9:45~10:35 自由活動 角落活動 生活活動
10:35~11:00 餐前準備
11:00~12:10 午餐,餐后活動
12:10~2:30 午睡
2:30~2:50 生活活動
2:50~3:00 午操
3:00~3:20 生活活動
3:20~3:50 學習活動
3:50~4:30 特色活動,角色活動
4:30~5:00 離園準備
二。幼兒飲食制度。
(一)飲食管理
1、幼兒的伙食應有專人負責,民主管理建立膳管會(園領導,
炊事員,保健人員,保教人員)定期開會,研究伙食問題。
2、伙食費要專款專用,精打細算,合理使用。
3、準確掌握幼兒出勤人數,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應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飯。
4、教職工(包括炊事員)伙食和幼兒伙食要嚴格分開,不允許侵占幼兒伙食。
5、保健人員要定期計算幼兒的進食量,營養員,作為營養分析,并要保證兒童的蛋白質攝入量。
6、按時開飯,要保證兒童愉快進餐,時間不能少于20~30分鐘,保證兒童每人吃飽吃好。
7、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合適的食譜,使兒童能吃到各種各樣的食物,以保證得到各種營養素和足夠的熱量。
8、加強體弱兒的飲食管理,為患病幼兒做病號飯。
(二)飲食衛生
1、要保持廚房的清潔,經常清掃,做到每日一小掃,每周一大掃。
2、食堂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廚房用具、刀、菜飯、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
3、不買,不加工腐爛變質食物,買來的熟食加熱處理后再吃,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4、要培養兒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習慣。
5、水果要洗凈削皮后再吃。
6、搞好兒童進食衛生,飯前工作人員及兒童都要用肥皂,流動水洗干,飯桌要用過氧乙酸消毒。
7、炊事員要堅持上灶前洗手,入廁所前脫工作服,使用后肥皂洗手。
三。體格鍛煉制度
1、有組織地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及體質活動,幼兒每天做1~2次體操或活動性游戲。
2、在正常天氣下,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二小時以上戶外活動,寄宿制的幼兒不少于三小時,并加強冬季體育鍛煉。
3、充分利用本園的環境條件,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地鍛煉兒童體格。
4、鍛煉應適合年齡組的特點,要循序漸進,并考慮運動項目與運動量,對各別體弱的幼兒給予特殊的照顧。
四。健康檢查制度
(一)入園檢查
1、新生入園前必須到市婦保院進行全身體格檢查(包括化驗肝功能,血色素)。如有傳染病接觸史,須待檢疫期后無癥狀才可入園,同時了解幼兒疾病史,傳染病史,過敏史,家庭史和生活習慣等。
2、園工作人員參加工作前必須進行體檢,包括胸部x光線透視、肝功能及常規檢查,健康檢查合格,并且無嚴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職。
(二)定期體檢
1、幼兒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并做好記錄,進行健康分析、評析、疾病統計,及矯治缺陷,每個入園幼兒建立健康檔案。
2、工作人員每年全面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者必須立即離職治療,待痊愈后,持縣市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滴蟲性陰道炎,化膿性皮膚病,麻風病,結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員應調離工作。
3、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認真做好一摸(有無發熱),二看(咽部,皮膚,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衛生消毒及隔離制度
(一)環境衛生
1、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小掃,每周一大掃,每月徹底掃,分片包干,定人,定點,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檢查評比項。
2、幼兒教玩具,要保持清潔,保健醫生和助理教師每周五下午做好消毒,清洗工作。
3、經常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時開窗通風換氣,室內有防蚊濟,防暑設備。
4、廁所清潔通風,助理教師每日打掃并消毒二次(中午,放學前各一次)。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幼兒飯前便后要洗手,用流動水或干凈水洗手和洗臉,經常保持清潔。
3、飯后漱口,教育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4、寄宿制幼兒每周洗頭1次,根據季節定期洗澡,夏季天天洗,春末秋初隔天洗1次,冬季每周2次。
5、要求幼兒每周剪指甲1次,每天帶干凈的小手絹。
6、寄宿制幼兒每天洗腳,洗屁股。
7、要求兒童服裝整潔,寄宿制幼兒冬季內衣隔天換1次,夏季背心,褲叉天天換,勤曬被褥,床單每月洗一次。
8、保護幼兒視力,室內要注意采光,損壞燈具等要及時修理,與幼兒無關的電視節目一律不看,每次時間不超過20分鐘,幼兒與電視機的距離2米以上。
9、工作人員要儀表整潔,勤洗頭,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進園后洗手,飯前便后洗手,給孩子開飯前及削水果前洗手,倒尿桶,紙筐后洗手)。
10、檢查評比條件:
檢查人員:協助園長,保健醫生,年級組長,助理教師代表。
評比條件:○1室內干凈、整齊。
○2無紋理,無死角、房頂、墻角無蜘蛛網。
○3廁所干凈,無味。
○4水杯、茶杯等,梳子干凈。
○5床鋪整潔。
○6幼兒個人衛生好,手腳指甲及時剪。
○7環境衛生好,清潔整齊。
(三)消毒隔離制度
1、有專用保健室,觀察床,保健室用品專用。
2、幼兒及工作人員患傳染病立即隔離治療,所在班徹底消毒,患者待隔離期滿痊愈后,經醫生證明方可回園。
3、對患兒專人護理,仔細觀察,按時服藥和喂飯。
4、對患傳染病的幼兒所在班和與傳染病口患者接觸過的幼兒進行檢疫、隔離、觀察,檢疫期間不收新兒童,幼兒不混班,不串班,檢疫期滿后無癥狀者方可解除隔離。
5、工作人員家中及幼兒家中發現傳染病人時應報告園領導,采取必要措施。
6、消毒工作具體安排。
○1三餐碗筷洗凈后,放入高壓蒸汽機里消毒。每餐飯前20分鐘,先用干凈水清潔餐桌,再用0.2%過氧乙酸消毒。
○2開水杯每天洗凈后消毒1 次。
○3臉巾、餐巾每次用后消毒。
○4洗屁股、洗腳毛巾每天煮沸消毒。
○5洗腳桶編號,并每周消毒1次,廁所每日消毒2次。
○6每周五下午用0.2%的過氧乙酸消毒玩具。
○7每2周用紫外線消毒圖書及午睡室、活動室1次。
○8寄宿制臥室定期給幼兒睡后熏醋1次。
六。預防疾病制度
1、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做好經常性的疾病預防工作。
2、預防接種過卡率百分之百。
3、及時了解疫情,發現傳染病及時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實行及時正確的檢疫措施,對所在的班級進行嚴格的終末消毒,對接觸傳染病的兒童立即采取必要的預防措施,并按各種傳染病規定的檢疫期進行檢疫,檢疫期間不辦理入園和轉園手續。積極采用各種辦法,防治疾病,降低發病率。
4、加強體格鍛煉,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不帶幼兒到公共場所。
七。幼兒安全制度
(一)預防燙傷
1、幼兒洗手、洗澡、洗腳、洗頭前,教師先試水溫,調節好后適宜再洗。
2、熱湯、熱粥等食物,溫度適宜再端入班中,并放在安全的地方,不要放在幼兒飯桌上或附近的地上,分發食品不要越過幼兒頭頂傳遞,要從側面送到幼兒面前。
3、教師提出水壺或保溫桶均要加蓋,要注意周圍的孩子。
4、幼兒不得出入廚房,不得接近有火、有電、有煤氣、有熱水的地方。
(二)預防外傷
1、教育幼兒不打鬧,更不能拿著玩具或樹枝等投擲、掄打,學會保護自己,同時也不傷著別人。
2、教育幼兒不以小刀,玻璃片等危險物品做玩具,晨、午、晚檢時,注意發現幼兒衣袋里有無不安全物品。
3、教育幼兒不要背著手走路,以免失去平衡,摔傷面部,體育鍛煉或戶外活動時,不要穿硬皮鞋。
4、幼兒在大型玩具上活動,教師要注意照顧保護,戶外活動時,孩子均要在教師的視眼中。
5、教育兒童不要爬到窗臺及樓道欄桿上游戲或向下張望,以免發生摔傷事故。
6、每月檢修大型玩具,發現損壞及時修理,修好之前停止使用。
7、對兒童不要拖、拉、抻、拽,防止發生關節脫臼。
(三)預防藥物中毒
1、班上不得存放過氧乙酸、泡騰片 等有腐蝕性物品,對上述物品,保健室應采取用多少泡多少,助理教師用完有剩余及時送回保健室。
2、幼兒內服藥由保健醫生按頓送到班上服用。
(四)預防異物進入耳、鼻及器管
1、教育兒童不要把紙團,扣子等塞到鼻、耳里,也不要把扣子,別針放在嘴里。
2、幼兒哭泣時不要吃東西。
(五)預防幼兒遺失
1、傳達室門衛注意隨時關好大門,防止幼兒出走。
2、外出活動時,教師隨時清點人數。
3、交接班時,交清幼兒人數。
4、日托教師下班時,將尚未接走的幼兒交到值班老師手中,并寫好名單。
八。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制度
建立健全各種記錄,登記,統計制度,一般有以下幾種記錄表簿:出勤登記表;傳染病登記表;疾病登記表;晨檢檢查記錄表;預防接種記錄表;體弱兒童管理記錄表;矯治記錄表;膳食調查記錄表;意外事故登記簿;家長簿;安全檢查記錄表等。
衛生統計要求做好:體格檢查登記表;營養分析;出勤率;各種常見病患病率;傳染病的發病率等統計工作。
九。家園聯系制度
1、保健室客有幼兒家長名冊,聯系電話,有事及時和家長聯系。
2、各班教師利用接送幼兒的時間及家長聯系簿、電話、家訪等多種方法,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爭取家長配合,支持幼兒園各種工作。
3、定期出板報,經常利用衛生宣傳窗向家長宣傳幼兒衛生保健知識,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有關衛生保健方面的問題。
4、向家長發布每周食譜,每月伙食收支情況,體格檢查及教學情況,爭取家長配合和諒解。
5、每學期召開家長會1~2次,對家長介紹情況,與家長交流意見等。
6、各班的“家長園地”做到一月更換一次。
7、衛生宣傳內容
○1幼兒正常生長發育情況。
○2幼兒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衛生要求。
○3幼兒文化、衛生習慣的培養。
○4各種傳染病的預防知識。
○5常見病、季節多發病的防病知識。
○6利用大自然因素:日光、空氣和水鍛煉的衛生要求。
○7飲食衛生,營養衛生知識(冬春季節注意側重營養,夏秋季節側重飲食衛生知識)。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三
一、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兒童身形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特點,合理的安排他們一天的生活內容。
本院將根據幼兒不同年齡及季節,具體指定處一日生活作息時間表。注意動靜結合,并且有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
二、 體格鍛煉制度
1、 有組織的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及體育活動,每天做一到兩次體
操或活動性游戲。
2、 在正常天氣下,呦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
并加強冬季鍛煉。
3、 要創造條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的鍛煉兒童
體格。
三、 健康檢查制度
1、
2、 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生體格檢查。 定期體檢制度:三歲以上兒童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
工作人員每年全年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者需立即停職治療。戴痊愈后,持縣級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
3、 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模:有無發燒;二看:咽部、
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 衛生消毒制度
一、環境衛生
1、 室內外環境整潔、安全、無污染,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
小掃、每周一大掃,應做濕性清掃。垃圾污物要及時清除,由專門容器集
中密閉存放。
2、 玩具每周至少清潔一次,圖書要每周用紫外線燈消毒一次或陽光下曝曬。
3、 要安裝防蚊、蠅設備,及時消滅蚊、蠅、鼠、蟑螂等病媒蟲動物。
4、 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5、 幼兒桌椅高度符合要求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保持兒童服裝整潔,衣服、被褥、床單要清洗勤曬。
3、保護幼兒視力,室內采光充足。
4、
五、 飲食衛生管理
1、兒童飲水杯個人專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生吃瓜果要洗凈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3、接觸兒童的工作人員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六、預防疾病制度
采取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綜合措施。要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
件應急預案,如本園傳染病發生、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
1、 控制傳染源:
(1)發現病人及時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及時登記上報。病源攜帶者亦應及時隔離并治療。
(2)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及適當管理,在觀察期內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轉托幼園所。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傳染病的管理。
2、 切斷傳播途徑:
(1) 配合防疫部門對托幼園所的環境及各種物品進行終末消毒或隨時消毒,
(2) 針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強飲食衛生以預防消化道傳染
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進行空氣消毒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等。
3、 保護易感兒童
(1) 掌握易感兒童名單,傳染病季節加強晨檢及全日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
施,如被動免疫、藥物預防。
(2) 合理安排兒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強戶外鍛煉,提高兒童對疾病的抵抗
能力。
工作人員個人衛生:保持儀表整潔,清洗頭洗澡,勤剪手腳指甲。
七、安全制度
1、 每月進行安全檢查并有記錄。
2、 對工作人員和幼兒加強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不安全隱患。
3、 發生一般事故做好記錄,防止事故的發生。凡發生重大責任事故或責任事故應在
24小時內報告市保健所,不得漏報。
4、 保健室藥品標簽清楚,消毒藥品專人管理,保健人員給兒童服藥時要認真查對,
不準吃錯藥。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四
1、必須嚴格執行衛生部頒布的《幼兒所、幼兒園保健制度》和省、市、區有關衛生保健制度。
2、制定合理的一日生活常規。注意飲食衛生,兩餐間隔不少于3小時;每日體育活動不少于1小時;每日戶外活動不少于2小時。
3、每學期全面體檢一次,每2個月測量身高、體重一次,每學期測視力一次,對弱視幼兒每2個月測查一次;每學期驗血色素一次;每2個月對幼兒身體健康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建立幼兒健康檔案登記、統計制度。
4、堅持晨檢、午檢制度,發現疾病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5、新生入園和新工作人員到崗均要先做體檢,以后半年驗血復查一次,發現肝炎和其它傳染病立即離園隔離和治療。
6、配合衛生部門做好預防接種工作。
7、為幼兒提供合理膳食,每周制定食譜,定期計算營養攝取量,每月召開膳食委員會。
8、每天保證供應充足的溫度適中的開水,每天起床后、課間、運動后提醒幼兒飲水,培養幼兒自覺飲水的習慣。
9、培養幼兒良好的大小便習慣,提醒幼兒每天大便一次。
10、建立體弱幼兒檔案,定期對體弱兒進行檢查和分析,提出保健措施。
11、夏季注意為幼兒抹汗、換衣、洗澡、洗頭、洗腳;冬季注意為幼兒防寒。
12、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正確的坐、立、行、走姿勢,為幼兒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五
(一)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制訂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并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
(三)建立健康檢查制度,開展兒童定期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康檔案。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常見病的預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內外環境及個人衛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五)協助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在兒童入托時應當查驗其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
(六)加強日常保育護理工作,對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
(七)建立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衛生安全防護工作,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八)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九)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六
一、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兒童身形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特點,合理的`安排他們一天的生活內容。
本院將根據幼兒不同年齡及季節,具體指定處一日生活作息時間表。注意動靜結合,并且有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
二、 體格鍛煉制度
1、 有組織的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及體育活動,每天做一到兩次體
操或活動性游戲。
2、 在正常天氣下,呦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
并加強冬季鍛煉。
3、 要創造條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的鍛煉兒童
體格。
三、 健康檢查制度
1、
2、 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生體格檢查。 定期體檢制度:三歲以上兒童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
工作人員每年全年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者需立即停職治療。戴痊愈后,持縣級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
3、 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模:有無發燒;二看:咽部、
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 衛生消毒制度
一、環境衛生
1、 室內外環境整潔、安全、無污染,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
小掃、每周一大掃,應做濕性清掃。垃圾污物要及時清除,由專門容器集
中密閉存放。
2、 玩具每周至少清潔一次,圖書要每周用紫外線燈消毒一次或陽光下曝曬。
3、 要安裝防蚊、蠅設備,及時消滅蚊、蠅、鼠、蟑螂等病媒蟲動物。
4、 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5、 幼兒桌椅高度符合要求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保持兒童服裝整潔,衣服、被褥、床單要清洗勤曬。
3、保護幼兒視力,室內采光充足。
4、
五、 飲食衛生管理
1、兒童飲水杯個人專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生吃瓜果要洗凈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3、接觸兒童的工作人員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六、預防疾病制度
采取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綜合措施。要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
件應急預案,如本園傳染病發生、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
1、 控制傳染源:
(1)發現病人及時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及時登記上報。病源攜帶者亦應及時隔離并治療。
(2)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及適當管理,在觀察期內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轉托幼園所。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傳染病的管理。
2、 切斷傳播途徑:
(1) 配合防疫部門對托幼園所的環境及各種物品進行終末消毒或隨時消毒,
(2) 針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強飲食衛生以預防消化道傳染
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進行空氣消毒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等。
3、 保護易感兒童
(1) 掌握易感兒童名單,傳染病季節加強晨檢及全日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
施,如被動免疫、藥物預防。
(2) 合理安排兒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強戶外鍛煉,提高兒童對疾病的抵抗
能力。
工作人員個人衛生:保持儀表整潔,清洗頭洗澡,勤剪手腳指甲。
七、安全制度
1、 每月進行安全檢查并有記錄。
2、 對工作人員和幼兒加強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不安全隱患。
3、 發生一般事故做好記錄,防止事故的發生。凡發生重大責任事故或責任事故應在
24小時內報告市保健所,不得漏報。
4、 保健室藥品標簽清楚,消毒藥品專人管理,保健人員給兒童服藥時要認真查對,
不準吃錯藥。
八、衛生保健登記、統計制度
1、 托幼園所應按常規及時準確做好保健資料的記錄和統計,定期分析,按時上報。
2、 表、簿、卡、冊健全,資料必須真實完整,不可為了應付檢查而涂改、不寫。
3、 資料應妥善保存,以備日后查閱。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七
一、 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證兒童身形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據不同年齡兒童的生理特點,合理的安排他們一天的生活內容。
本院將根據幼兒不同年齡及季節,具體指定處一日生活作息時間表。注意動靜結合,并且有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
二、 體格鍛煉制度
1、 有組織的經常開展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及體育活動,每天做一到兩次體
操或活動性游戲。
2、 在正常天氣下,呦充足的課外活動時間,每天堅持兩小時以上戶外活動
并加強冬季鍛煉。
3、 要創造條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氣、水等自然因素,有計劃的鍛煉兒童
體格。
三、 健康檢查制度
1、
2、 入園檢查:幼兒在入園前必須進行全生體格檢查。 定期體檢制度:三歲以上兒童每年體檢一次,每半年測身高、體重一次。
工作人員每年全年體檢一次,發現肝炎或其他傳染病者需立即停職治療。戴痊愈后,持縣級以上醫療保健單位的健康證明方可恢復工作。
3、 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制度,認真做好一模:有無發燒;二看:咽部、
皮膚和精神;三問: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四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 衛生消毒制度
一、環境衛生
1、 室內外環境整潔、安全、無污染,建立健全室內外環境清掃制度,每天一
小掃、每周一大掃,應做濕性清掃。垃圾污物要及時清除,由專門容器集
中密閉存放。
2、 玩具每周至少清潔一次,圖書要每周用紫外線燈消毒一次或陽光下曝曬。
3、 要安裝防蚊、蠅設備,及時消滅蚊、蠅、鼠、蟑螂等病媒蟲動物。
4、 廁所要清潔通風,定時打掃并消毒。
5、 幼兒桌椅高度符合要求
二、個人衛生
1、幼兒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專人專用,做好消毒工作。
2、保持兒童服裝整潔,衣服、被褥、床單要清洗勤曬。
3、保護幼兒視力,室內采光充足。
4、
五、 飲食衛生管理
1、兒童飲水杯個人專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生吃瓜果要洗凈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3、接觸兒童的工作人員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
六、預防疾病制度
采取早預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等綜合措施。要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
件應急預案,如本園傳染病發生、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
1、 控制傳染源:
(1)發現病人及時采取有效隔離措施,及時登記上報。病源攜帶者亦應及時隔離并治療。
(2)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及適當管理,在觀察期內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轉托幼園所。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傳染病的管理。
2、 切斷傳播途徑:
(1) 配合防疫部門對托幼園所的環境及各種物品進行終末消毒或隨時消毒,
(2) 針對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強飲食衛生以預防消化道傳染
病、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或進行空氣消毒以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等。
3、 保護易感兒童
(1) 掌握易感兒童名單,傳染病季節加強晨檢及全日觀察,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措
施,如被動免疫、藥物預防。
(2) 合理安排兒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強戶外鍛煉,提高兒童對疾病的抵抗
能力。
工作人員個人衛生:保持儀表整潔,清洗頭洗澡,勤剪手腳指甲。
七、安全制度
1、 每月進行安全檢查并有記錄。
2、 對工作人員和幼兒加強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不安全隱患。
3、 發生一般事故做好記錄,防止事故的發生。凡發生重大責任事故或責任事故應在
24小時內報告市保健所,不得漏報。
4、 保健室藥品標簽清楚,消毒藥品專人管理,保健人員給兒童服藥時要認真查對,
不準吃錯藥。
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管理制度篇八
(一)根據兒童不同年齡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
(二)制訂與兒童生理特點相適應的體格鍛煉計劃,根據兒童年齡特點開展游戲及體育活動,并保證兒童戶外活動時間,增進兒童身心健康;
(三)建立健康檢查制度,開展兒童定期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健康檔案。堅持晨檢及全日健康觀察,做好常見病的預防,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制度,做好室內外環境及個人衛生。加強飲食衛生管理,保證食品安全;
(五)協助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在兒童入托時應當查驗其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要告知其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帶兒童到當地規定的接種單位補種;
(六)加強日常保育護理工作,對體弱兒進行專案管理。配合婦幼保健機構定期開展兒童眼、耳、口腔保健,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
(七)建立衛生安全管理制度,落實各項衛生安全防護工作,預防傷害事故的發生;
(八)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對兒童及其家長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九)做好各項衛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匯總和報告工作。
第十六條托幼機構應當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指導下,做好傳染病預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托幼機構發現傳染病患兒應當及時按照法律、法規和衛生部的規定進行報告,在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下,對環境進行嚴格消毒處理。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托幼機構應當加強預防控制措施。
第十七條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收集、分析、調查、核實托幼機構的傳染病疫情,發現問題及時通報托幼機構,并向衛生行政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
第十八條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經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托幼機構。
托幼機構發現在園(所)的兒童患疑似傳染病時應當及時通知其監護人離園(所)診治。患傳染病的患兒治愈后,憑醫療衛生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方可入園(所)。
兒童離開托幼機構3個月以上應當進行健康檢查后方可再次入托幼機構。
醫療衛生機構應當按照規定的體檢項目開展健康檢查,不得違反規定擅自改變。
第十九條托幼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衛生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逾期不改的,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一)未按要求設立保健室、衛生室或者配備衛生保健人員的;
(二)聘用未進行健康檢查或者健康檢查不合格的工作人員的;
(三)未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健康檢查的;
(四)招收未經健康檢查或健康檢查不合格的兒童入托幼機構的;
(五)未嚴格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開展衛生保健工作的。
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處理結果通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將其作為托幼機構分級定類管理和質量評估的依據。
第二十條托幼機構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設立衛生室,進行診療活動的,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二十一條托幼機構未按照規定履行衛生保健工作職責,造成傳染病流行、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衛生行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縣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履行職責,導致托幼機構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衛生行政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
第二十二條小學附設學前班、單獨設立的學前班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三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