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導游詞篇一
舞陽河三峽是該景區的精華,主水道長35千米,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云臺山位于舞陽河上游,地形起伏明顯,峰巒重疊,組成千山萬壑的巖溶奇觀,其間還有不少廟宇遺址和摩崖石刻;鐵溪為舞陽河支流,兩岸原生植被豐富,奇峰異石聳立與河谷之中。
鎮遠位下舞陽河
舞陽河下游是鎮遠古鎮,是一座具有20xx年歷史的國家重點歷史文化名城。城內聚集有青龍洞、中元洞、和平村、吳王洞、四宮殿、天后宮、古城垣等人文景觀。其中以青龍洞為代表的古建筑群,即佛教、道教、儒教文化為一體,依山傍水,布局和設計別具特色,是貴州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古建筑群。
黃平舞陽河
黃平舞陽湖,從舊州古鎮順舞陽河上行五公里,是總蓄水6300萬立方,水域面積4余平方公里的舞陽湖(兩岔河水庫),舞陽湖是集防洪、發電、養殖、灌溉、旅游于一體的水利設施,是古鎮的“銀碗”。
湖內島嶼16個,半島10余個,島上草木蒼翠,湖的源頭有景色壯觀的舞陽湖峽谷(亦稱情人谷),峽谷長約五公里,谷內懸壁高100米,如刀壁斧鑿,鬼斧神工,仰視蒼天只見一線,幽深靜寂,懸壁上有怪狀石頭,似外界飛來,直嵌山腰,欲落不墮,谷水清徹見底,谷中一潭俗稱“仙女浴池”,池壁鐘乳垂掉,瀑水直瀉,山水倒影,撲溯迷離。
峽谷內有第一石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象鼻、象頭、象身、象足樣樣俱全,形如從天而降,生于谷中。深谷幽溪,婉轉延綿數公里,鳥語花香,令人留念忘返。
舞陽湖是貴州高原上休閑游覽、觀光的好去處,湖水源頭是原始森林朱家山保護區,這里林木茂盛,植被涵養很好,是黔中地區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較為完整,面積較大的唯一常闊葉林區。有木本植物達417種,有國家二、三類保護對象的三類杉、紅豆杉、香果樹、甜茶樹等。保護區內有彌猴、穿山甲、大鯢、森麓、野豬、山羊、獐、刺猬、白鷺、蛇類等一百多種野生動物,是舞陽河源頭森林旅游開發的寶地。
施秉上舞陽河
施秉上舞陽河景區,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施秉縣西北部,距縣城8公里,規劃面積81平方公里,游覽景點27處。景區自然生態稱絕于世,原始植被郁郁蔥蔥,兩岸奇峰怪狀萬千;“姜太公釣魚”老態龍鐘;“仙人曬鞋”、“一足撐天”,個性特別;“宮門雙厥”龍王神針天下一絕;“人面獅身”、“八仙過海”、“金猴望月”游人目不暇接……
27個景點像27顆翡翠明珠,鑲嵌于上舞陽河兩岸,青翠欲滴倒影漣漣,如天然盆景、如瑤池再現。整個景區層次分明、對比強烈、濃淡相間、疏密有序,構成一副天然綠色藝術長廊。
景區上段以雄奇見長;中段舒緩平展;下段清幽神往、形成天構地設山情水韻為特色的水上極樂公園。游覽上舞陽景區,猶如來到夢幻般的童話世界,令人如醉如仙。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導游詞篇二
黃龍海拔高最高海拔3900左右,最美的風光在山頂五彩池。步行上山下山距離8000多米。但絕大部分的游客是沒有體力,步行上山下山黃龍景區的。建議做黃龍纜車上,游覽完山頂五彩池后步行下山即可。高原情況復雜,易引發高原反應,所以最好提前服用紅景天口服液。
黃龍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與九寨溝同時列為世界自然遺產。景區以其奇、絕、秀、幽的自然風光而蜚外,整個山谷幾乎全被乳黃色的碳酸鈣質覆蓋,從高外看去,宛若一條從岷山雪峰飛騰而下的黃龍,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層碧水形成層層疊疊的梯狀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池水澄清無塵,水色因水底沉積物和樹木、山色的千變萬化,而呈黃、綠、淺藍、蔚藍等顏色,堪稱人間仙境。
溝谷兩側山坡上滿布著翠綠的原始鐘葉林,溝中是金黃兇蜿蜒的鈣華灘流,邊接著成百上千個千姿百態、斑斕奪目的鈣華彩池。地質學把這種獨特的地形稱為鈣華梯池,也叫灰華田。灰華田是一種并不少見的喀斯特地形,但像黃龍溝這樣灰華田數量之多、規模之大、色調之艷麗多彩,實屬舉世無雙。黃龍溝的彩池大小共有2300多個,沿溝谷向上,聚集成8群,每群各不相同,獨具特色。自涪源橋上溯,穿過一叢密林,一組彩池以樹叢為背景,閃爍著耀眼的光輝。
黃龍景點
五彩池:位于黃龍景區的最高處,海拔3900米。無數塊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彩池宛如盛滿了各色五彩顏料的水彩板,蘭綠、海蘭、淺蘭等等,艷麗奇絕……
黃龍古寺:黃龍景區中唯一的人工建筑,始建于明代,距黃龍景區門口約3.5公里。黃龍古寺門上繪有彩色的巨龍,楣上有一匾,從正面觀看是“黃龍古寺”,左面觀看是“飛閣流丹”,右面觀看是“山空水碧”…
爭艷池:有彩池五百多個,是黃龍鈣華景觀中色態最豐富的池群。據專家們透露,僅此一地即可與南斯拉夫的plitvice國家公園媲美。池態有的形若荷花,有的狀如蓮葉,有的小可藏袖,有的大若畝田,形狀殊異,參差錯落…
金沙鋪地:是從洗身洞到娑蘿彩池的一鈣華流,長1500米,寬70-120米,晶瑩的溪水從金黃色地表面鈣華巖面流過,深不盈尺、淺不及存,似金河漫溢,玉珠奔瀉……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邵陽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__。
崀山風景名勝區位于湖南省新寧縣境內,包括天一巷、辣椒峰、扶夷江、八角寨、紫霞峒、天生橋六大景區,18處風景小區,已發現和命名的重要景點有500余處,有三大溶洞和一個原始森林,總面積108平方公里,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難得的環保型山水自然風景區。20__年5月由國務院審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__年10月由國土資源部審定為國家地質公園,
20__年由國家體育總局定為國家攀巖訓練基地。
崀山的得名來自遠古的傳說,相傳當年舜帝南巡,路過崀山,見此處山水奇異,便賜一“崀”字,意即良好的群山,新華字典因此為“崀”字作了專注。
崀山,位于湖南省南部跟廣西交界的新寧縣,南部靠近桂林風景區,北部跟張家界風景區呼應。
崀山,自然景觀獨具特色。多奇異的石頭山峰、幽深的溶洞。資江上游的扶夷江 (夫夷水)蜿蜒貫穿南北,風光如畫,有桂林的美麗,有青城山的幽靜,有泰山的雄奇。崀山氣候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7℃。夫夷水常年水流不斷,清澈見底。植被茂盛,生長著許多珍稀名貴物種,有“植物熊貓”銀杉、珙桐,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華南虎、云豹、錦雞、靈貓、大鯢等,森林覆蓋率超過70%,生態環境非常優越。
崀山,人文景觀同樣非常豐富。有出土的10萬年前的獼猴頭骨化石,4500年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歷代農民起義的古戰城堡,晚清重臣的宗祠墓葬。漢、瑤、苗、壯民族雜居,民族風情異彩紛呈。古今文人墨客在這里寫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華章詩賦,著名詩人艾青也發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崀山山水賽桂林”的詠嘆。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導游詞篇四
鼓山之“鼓”意義非常
鼓山為作福州的青龍山,自有神奇之處,由其頂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傳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將軍為了鎮住惡龍特地留下的。每當風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蕩之聲,那就是鼓將軍在鼓山頂面對海上龍王進犯而擊鼓,號召三軍準備戰斗。
鼓,在易經中為震、為東方。易經云:震者亨。震來,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其意思是重雷發向,千里傳聲,有驚無險之象,亦有變動之意。
易經《震卦》象征震動的鼓聲:可致亨通。當驚雷鼓動的時候,天下萬物都感到恐懼,然而君子卻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聲震驚百里之遙,作為君子卻能做到從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頂峰的石鼓亦在點醒居住福州的人們,匹夫興亡人人有責。每當國家風云變幻之時,應該走出去,為國效力,由閩化龍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機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為名揚天下,其位列閩剎之冠,是福州的驕傲,素有“既來福州,必游鼓山”之說。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鑲嵌其中,寺廟前后左右環抱著蒼郁的古老大樹林,可謂“進山不見寺,入寺不見山”,宛如這寺院是盤古開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處。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級宮殿群,順山勢而上。邁過高高的門檻,一陣佛門清靜的淡雅清香就會撲面而來。很多人走進殿內,燒上一炷香,虔誠地祈禱、祝福,讓人徒升心安平靜之感。
建造這所寺院的開山祖師神晏更具有傳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窩穴上,燕窩發燕仔燕孫,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眾,蒸蒸口上。相傳當時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來愈旺。為了讓香客們上山方便,寺院僧眾決定修條上山道路。歷經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條彎彎曲曲的石頭山道,從鼓山腳下一直鋪到涌泉寺的大門。
開山祖師神晏看見這條石砌大道,心里很高興。可過了幾天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條石砌大道寺院的僧眾,病的病,死的死,香客們也聞知涌泉寺發生瘟疫,也不敢上山來了。一時間,鼓山涌泉寺僧侶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導游詞篇五
崀山六絕
崀山是最近開發的旅游景區,境內入與自然高度和諧,總面積108平方公里,轄八角寨,天一巷,辣椒峰,紫霞峒,扶夷江五大景區。崀山境內地質結構奇特,山、水、林、洞要素齊全,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在國內風景區中獨樹一幟。景區內丹霞地貌類型多樣,集高、陡、深、長、窄于一體,會雄、奇、險、幽、秀于一身,尤其是一線天、天生橋這些很難發育的地貌奇觀,崀山就多達10余處。據專家考證,崀山是目前全國乃至世界稀有的大面積丹霞地貌景區。看來,崀山被稱為“中國丹霞之魂”并不為過,其中著名的景觀有“崀山六絕”,更是堪稱世界奇觀:
第一絕是天下第一巷: 位于天一巷景區,全長238.8米,兩側石壁高120—180余米,最寬處0.8米,最)窄處0.33米,可謂世界一線天絕景。20__年,崀山天一巷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巷,創造了世界之最。
第二絕是鯨魚鬧海:位于八角寨景區,俯視峽谷,浮云飄渺,奇峰異石,時而露出頭尾,恰似千萬條鯨魚在海中嬉戲;
第三絕是將軍石:位于扶夷江景區,海拔399.5米,石柱凈高75米,周長40米,沿夫夷江漂流而下,只見將軍石背負青天,下臨夫夷江,昂首挺胸,披星執銳,虎虎聲威;
第四絕是駱駝峰:位于辣椒峰景區,峰高187.8米,長273米,有兩處凹陷,分成駱駝頭,駱駝背峰和駱駝尾,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第五絕是天生橋:橋墩長64米,寬14米,高20米,橋面厚度5米,全橋呈圓拱形,劃天而過,氣勢磅礴,被譽為亞洲第一橋;
第六絕是辣椒峰:位于辣椒峰景區,高達180米,頭大腳小,恰似一只碩大無比的辣椒。
銅仁市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導游詞篇六
過崀山街往右走,便見一典雅雄偉的牌樓,上有原湖南省省長,原省政協主席劉正同志親手題寫的“崀山天然公園”六個大字。駱駝峰景區距縣城14公里,從崀山老街到石田,沿途奇峰異石拔地而起,一條溪水奔突穿石,如琴似瑟。主要景點有“遇仙橋”、“十八羅漢”、“燕子寨”、“斗笠寨”、“蠟燭峰”、“駱駝峰”、“幽魂谷”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右側的仙人橋,此橋建于清乾年間,石砌單拱,長6.8米,寬5.1米,拱方9米麻石砌成,橋身玲瓏精致,青藤攀附,1983年電視《風雨瀟湘》曾在此拍攝外景。
前行右側十八石峰如“十八羅漢”一字列成威武雄壯的歡迎游客光臨的“儀仗隊”,在最右側有情深義生的“夫妻石”,丈夫準備遠行正和妻子依依惜別。
轉過彎,前面豁然開朗。一片農田、幾幢農舍、挺拔的蠟燭峰,栩栩如生的駱駝峰,這是駱駝峰景區的中心所在,也是整個崀山最早開發的地方。93年揭開崀山旅游開發的序幕的“三月三”崀山旅游節是在這舉行的。
岔路口往左就是林家寨一線天,這是開發最早的一個景點,高525米,寨下東北走向的一線天為石山裂縫而成,長60米,高40米,還有一個特點是既可望又可及,此一線天可手腳并用,沿人工開鑿的石級攀絕壁登至極頂,飽覽駱駝峰。還有“情人谷”,“千佛頂”,“蟾蜍望月”、“幽魂谷”、“舍身崖”,都能給留下難忘的印象。
被譽為“南天一柱”的蠟燭峰,高674米,崖身218米,周長400米,遠處陡崖下面山平如燭臺,石峰呈現圓柱形,通體鮮紅,似一點燃的紅蠟燭。在蠟燭峰東南陡崖下的一條巨大縫隙,長100米,深50米,寬0.4-1.8米,上下巖石如刀削一樣平整,形似一條巨龍向東方直射隙底,開成龍口吞珠,五光十色的壯觀景象,稱為“龍口朝陽”,龍口深處棲息著很多世巨形蝙蝠,一經驚動似箭一樣飛出,陡增一種神秘的感覺。游人要想上山,必須手足并用匍匐攀登,呈“之”字形循序漸進,這叫“不怕不低頭”。
爬出龍口,就可以看到從上而下一平如鑿猶如鬼斧神工的“無字天碑”。許多人都想登上這陡峭的石壁,都不能如愿,只有一位勇敢的采花老人征服過塊石碑,憑著膽略和智慧登上碑頂,但他也未能在碑上刻上一個字。
沿著石壁小徑,可至一平臺,抬頭一看,有如來到華山西峰,只見兩側懸崖陡壁,中間一石鑿的九十九級臺階是極頂的唯一通道,這是明末清初“紅花會”首領楊發奎反清復明遭清庭通緝,憑上乘武力鑿就的石階,十分險峻。
觀完義俠祠,游人可沿茂密的小樹林走到駱駝尾部,一個天然的觀景臺,可賞奇峰異石,深山幽谷,使人心曠神怡,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