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疫情防控心得體會1000字大學生篇一
她十四歲,在前鋒中學讀初中二年級。為迎接鄧小平同志100周年誕辰,學校準備在前鋒火車站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為老、弱、病、殘、孕的重點旅客提供愛心幫助。那是她參加的第一次志愿服務活動,頭頂烈日手提重物汗如雨下笑容滿面,是她記憶中最鮮活的場景。
她就讀的初三(一)班一名家境貧寒的男同學在上學途中遭遇車禍,小腿骨折。熱心的她便向全校同學組織募捐,并帶頭捐款。
奧運火炬傳遞到廣安。她和數百名同學一起,深夜兩點從校園出發,步行一個多小時到鄧小平故居助力奧運火炬傳遞。
在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學讀書的她,在校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帶領下已經是一名正式的志愿者。一次偶然機會,她知道了成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里面的孩子都是聾啞人。她決定走入這個沒有聲音的世界,傳遞愛和溫暖。她組織了一支大學生志愿者隊伍,帶著玩具和學習用具,定期到成都市特殊教育學校和孩子們玩耍、交流。
文明引導、舊物(圖書)捐獻、環保節能行動、偏遠山區調研、特殊群體和困難群體關愛幫扶……十年間,她從未離開過志愿者行列。校園、車站、廣場、旅游景區、商業大街、山間小路,都有她的紅色身影。十年堅持,她贏來了老師同學的贊譽,她帶動了許許多多志同道合的同學、朋友投身志愿服務活動,她們開展了不計其數的志愿服務活動,足跡遍布3座城市4所學校多個農村小院。
x年,她大學本科畢業,回到家鄉廣安發展。鄉鎮的工作跟她讀書時的()想象并不一樣,繁瑣耗時占用精力,還有各種各樣學生時代不曾遇到過的困境與挑戰。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占用了她太多精力,堅持做一名志愿者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她沒有放棄,反而覺得在工作之余多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不同的志愿服務活動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收獲不同的感動,能反過來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
她做過留守兒童的知心姐姐。x年,她組織了一支由在職大學生組成的關愛未成年人專職志愿者隊伍,動員了數十位在職教師和退休教師、社區干部組成兼職志愿者隊伍,每月為留守兒童提供課業輔導、心理咨詢、愛心幫助等志愿服務,覆蓋3所學校4個社區200多名留守學生。在她的努力下,為5名困難留守學生和2名殘疾青少年爭取到了市、區共青團、關工委、婦聯、工會等部門的關愛基金,為10名貧困學生爭取落實了x元的救助資金;在她的組織帶領下,4個社區開始每月開展一次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和困難家庭子女家訪活動,加大了對未成年人的關愛幫扶力度;在她的爭取下,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契機,為4個社區各新添置了一臺電腦專門為轄區未成年人提供網絡學習機會。x年,前鋒鎮還成功創建了一所星級留守兒童之家。在創建中,她經常組織志愿者和留守學生互動,“全國學生營養日”她到學校為留守學生宣講文明用餐和營養均衡知識,父親節組織留守學生和外出父母開展親情通話,端午節她帶領志愿者到學校為留守學生宣講民俗文化,“六一”兒童節她組織志愿者和留守學生親切談心,緩解參賽學生的心理壓力……安全自護教育、心理壓力疏導、課業輔導、興趣愛好引導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都在她的組織下常態有序開展。
她做過空巢老人的貼心女兒。在前鋒鎮工作之后,她對這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有了更深的了解。因為經濟發展水平不夠,鄉鎮的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下的不僅有留守兒童,還有空巢老人。這些老人有的需要為子女帶小孩,日子倒過得不覺得孤單,但他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甚至還有很多文盲,因此并不能很好地承擔的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重擔,在和孩子的溝通中也常面困難。有一次她看見一位老人因為沒有管教好孫子被自己的子女責罵,看見老人眼中的委屈,她決定做點什么。恰逢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潮涌來,需要創辦社區家長學校,她便動員了30多名退休教師、干部和大學生組成志愿者隊伍,專門在社區定期開展家長教子活動,為這些老人普及科學文化知識、講解青少年心理特點、提供溝通咨詢。還有的空巢老人獨自生活,子女孫輩皆不在身邊,她便一邊向上爭取資金經常組織看望、慰問活動,一邊組織志愿者經常到空巢老人家中提供家政服務、心理慰藉等志愿服務。為了讓這些空巢老人生活更充實,她開動腦筋把他們動員起來組成老年志愿者隊伍,通過義務演出、老少互教等活動反過來關愛未成年人,加深了空巢老人的自我認同感和社會價值感,讓老人們覺得她就像他們的小女兒一樣貼心。
她還做過返鄉農民工的熱心幫助者。她參加過返鄉農民工法律知識宣講,組織開展過農民工依法維權知識講解,在今年春節前還參加了共青團前鋒區委員會組織的大型春運志愿服務,并動員了7名返鄉大學生和2名同事參與其中。
她有太多身份,環境保護者、文明勸導員、政策宣講員、志愿服務支隊隊長……每一個身份都有著無數故事。她常說:“這很有趣,能交很多朋友,還能從中汲取很多能量,我會堅持下去。”也許正是這種樂觀從容的心態和善于從生活中汲取正能量的智慧,讓她能帶動那么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你若盛開,清風自來。”也許就是對她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