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一
災難的發生,凝聚著哀傷,承載著悲痛,令我們無法忘懷。
災難自古以無情著稱,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無法避免。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損失最大的災難,其破壞程度最強,波及范圍最大,造成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損失慘重。一夜之間,城市、村莊變成廢墟,躺在廢墟中血肉模糊的人們,驚慌失措的孩子們,千千萬萬擔驚受怕的群眾,令人為之擔憂。自然災難無法避免,但因人為而造成的災難更讓我們痛心。
災難帶來的不僅僅是觸目驚心的數字,更是數以萬計的傷亡,這就是災難,迅速而又猝不及防。災害的頻發是在向人類警示,不要為了一己私欲而無節制地破壞自然,不要讓藍天變得黯然失色、濃煙滾滾,不要讓大地變得荒蕪、千瘡百孔。“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不要讓它成為真實的寫照。世界皆有因果,凡事皆有輪回。請那些破壞者停下腳步看看,看看在你們的`破壞下,大自然早已千瘡百孔,面目已非:一棵棵大樹倒下,一條條河流干涸,沙漠面積擴大,野生動物瀕危,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溫室效應已波及全球,許多消失已久的病毒再次出現。生態已失衡,我們的家園變得岌岌可危。
災難給人們帶來傷害,但也磨煉了人們的意志。天地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一位中華同胞都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盡綿薄之力,貢獻出自己的心意和真情。救援人員舍小家為大家,不顧黑夜白天竭盡全力去搶險。
我們無法規避災難,但我們可以預防災難的發生。種植樹木,保護水土,提高防范意識,細心觀察。地震前動物會亂叫亂鬧,做出一些不尋常的行為來提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一些防震減災知識,不要靠近高大建筑,到空曠的田野中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我們在災難面前就不會再那么渺小,在災難面前也不會低頭。
讓我們共同來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二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5月12日。記得2008年的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嗎?6萬9千多同胞在這次災難中失去了鮮活的生命!今天,在祭奠死難的同胞去世一周年的時候,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如何將災難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按照國務院規定,從今年起,每年的5月12日為“減災防災”日,那么今天就是我們全國第8個“減災防災”日。今年的教育主題是:防災、減災,創建和諧校園。
據了解,我國每年大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也就是說每天將有一個班的學生在“消失”。校園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安全隱患有20種之多,其中包括交通事故,食物中毒,火災火險,溺水,體育運動損傷等等。這些都時刻在威脅著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我們中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青少年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我們必須重視自身安全,杜絕危險行為。
1、遠離危險物品,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和管制刀具等危險物品進校園。
2、按時作息,徑直回家,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3、做好衛生防疫,防病工作。不帶零食進校園,防止食物中毒,防止傳染病傳播。生病或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治療并向學校報告。
4、積極開展“反敲詐,保安寧”活動,堅決打擊侵犯,教唆,引誘未成年人的犯罪。當遇到敲詐搶奪時,應立即向老師,家長報告。要熟記特殊電話:巡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5、不要進入網吧,避免使學習受到影響,身心健康受到污染和受到人身傷害。
6、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了解防火,防電,防毒,防盜,防受騙等知識。了解家中各種設施,如熱水器、燃氣灶、電器等的使用方法和在使用中可能出現的危險情況及注意事項。
7、注意活動安全,特別是進行體育活動時要防止給自己和他人造成傷害;不要到危險場所游玩。如:高壓塔下;鐵路,公路旁;變壓器下;河,潭,坑邊;工廠生產區和倉庫;建筑工地;廢棄無人居住的房屋;防空洞,地窖,水坑附近;屋頂,樹梢,墻頭等。
8,掌握躲避壞人傷害的方法,注意自我保護。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禮物,不要讓陌生人尾隨自己回家,不向外人泄露家中的作息習慣,經濟狀況等。不隨意在外留宿。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建設者,任何時候應該把自身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珍惜寶貴的生命。但是,保障我們的健康安全地成長僅靠教師,家長跟隨在身邊保護是不夠的,希望我們增強安全意識,學習和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本領,培養自護自求能力。愿同學們健康茁壯成長!謝謝大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三
浩瀚星河中,廣闊無垠的太陽系孕育了一顆蔚藍色的星球――地球。她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在那里,有地球所創作的宏偉的生命詩篇――廣袤的草原,清新的空氣,參天的群山,皚皚的雪原,翠綠的松林,波瀾壯闊的.大海――旖旎的大自然,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澳大利亞的山火,徹底點燃了人類防災減災的決心……
那一日,煙塵滾滾,烏黑染滿天穹,火紅的“烈日”于大地升起,不斷擴散,導致生靈涂炭。“吱吱……嗷啊……噼咔噼咔……”聽,這是澳大利亞考拉在烈火中生機渺茫的絕望呼喊,這喊聲,在人類的內心翻起驚濤駭浪。
為了我們的友人,為了我們的至親,為了我們美麗的家園,防災減災的行動迫在眉睫!
防災減災,需要我們從大事著眼,從小事做起。只要我們改善環境,災難的發生便不至于如此頻繁。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規范自己的行為,如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不在易燃物周圍用火、煙頭及時熄滅諸多行為,預防災害的發生。
我們可以植樹造林,通過植物的凈化能力改善大氣環境,巨大的根系也可以防風固沙、抵御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
我們也可以建造避難所,在泥石流、洪水、暴雨等特大災害來臨時,及時躲入庇護所,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當災難來臨之時,我們需要沉著冷靜,分析局勢,選擇最有效的逃生方式。
地震時,盡量多在桌子、床板下,或靠在墻角蜷縮身體,抓住機會逃生,余震來臨時一定待在開闊地。
火災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伏地前行,以免吸入大量煙塵,中毒暈倒。身上起火可在地上打滾滅火切忌乘坐電梯,需走逃生樓梯。
發生重大疫情時,做好個人防護,經常對室內或家具進行消毒。當自己或家人疑似感染,及時匯報,切勿隱瞞。且不要去往人員密集的地方,以免交叉感染。
我們一定要豐富自己的減災知識,以便在災難來臨之時,我們能保護好自己與家人,捍衛自己的美好家園。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四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為了紀念在那次大地震中死亡的人,也為了地震發生的時候,能夠安全逃生。所以,學校舉行了一次地震演練。
在班里,教師給我們講:“要是真正發生地震的時候,就要手抱著頭,或拿一個堅硬的東西護著頭,躲在桌子下面,找個機會逃出去,逃到遠離高大建筑物到一個空曠的地方。
當一聲尖銳又刺耳的警報聲響起,我們迅速地用書掩蓋頭部,在教師的帶領下“逃”到了“安全”的地方——升旗臺附近,立馬蹲下。不一會兒,聽見了郭校長喊著:“初中部的一名學生因為在逃難的時候受傷,被困重圍,趕緊撥打119和120急救電話。”消防車和救護車在一片慌亂的情景下來到了現場,順利地營救了傷員。
這次地震演習,我懂得了:怎樣逃生,如果受傷,要鎮定地向其他人求救或撥打救助電話。在災難真的來臨,我們要勇敢面對!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五
災難的發生,凝聚著哀傷,承載著悲痛,令我們無法忘懷。
災難自古以無情著稱,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我們都無法避免。2008年汶川地震是新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損失最大的災難,其破壞程度最強,波及范圍最大,造成了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損失慘重。一夜之間,城市、村莊變成廢墟,躺在廢墟中血肉模糊的人們,驚慌失措的孩子們,千千萬萬擔驚受怕的群眾,令人為之擔憂。自然災難無法避免,但因人為而造成的災難更讓我們痛心。
2014年8月27日,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發生山體滑坡,導致6人死亡,22人受傷,兩個村民小組家被掩埋,家園被毀,親人失散,這無疑是悲痛的。2010年8月7日,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1557人遇難,284人失蹤,1824人受傷。災區人民被廢墟掩埋,在黑夜和暴雨里掙扎,他們的痛苦和呻吟令人揪心。
災難帶來的不僅僅是觸目驚心的數字,更是數以萬計的傷亡,這就是災難,迅速而又猝不及防。災害的頻發是在向人類警示,不要為了一己私欲而無節制地破壞自然,不要讓藍天變得黯然失色、濃煙滾滾,不要讓大地變得荒蕪、千瘡百孔。“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不要讓它成為真實的寫照。世界皆有因果,凡事皆有輪回。請那些破壞者停下腳步看看,看看在你們的破壞下,大自然早已千瘡百孔,面目已非:一棵棵大樹倒下,一條條河流干涸,沙漠面積擴大,野生動物瀕危,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溫室效應已波及全球,許多消失已久的病毒再次出現。生態已失衡,我們的家園變得岌岌可危。
災難給人們帶來傷害,但也磨煉了人們的意志。天地無情人有情,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每一位中華同胞都向災區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盡綿薄之力,貢獻出自己的心意和真情。救援人員舍小家為大家,不顧黑夜白天竭盡全力去搶險。
我們無法規避災難,但我們可以預防災難的發生。種植樹木,保護水土,提高防范意識,細心觀察。地震前動物會亂叫亂鬧,做出一些不尋常的行為來提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一些防震減災知識,不要靠近高大建筑,到空曠的田野中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我們在災難面前就不會再那么渺小,在災難面前也不會低頭。
讓我們共同來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六
尊敬的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好!
近年來,隨著極端氣象災害發生頻率的加大,氣象部門所肩負的責任也隨之加重。市氣象局緊緊圍繞服務于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的工作中心,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個過程不放松”的工作原則,嚴謹細致,一絲不茍,進行及時準確的雨情、水情、風情、旱情預測預報,為市的防害減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新時期,氣象人振奮精神,你觀云,我測天,迎著新世紀的春天,呼風喚雨,敢叫氣象災害讓路;風調雨順,造福四方八隅,氣象人已成為創新、和諧、發展的典范。
市從整體上來說是一個氣候復雜多變的地方,氣象災害頻繁,多突發性暴雨,多局地強對流,易受臺風襲擊,易遭冷空氣襲擊,夏季又頻繁出現高溫天氣。每當臺風、暴雨、強雷電等災害性天氣來臨,氣象信息的準確與否、傳遞的快速與否直接關系到百姓的安危。全體氣象人員主動及時地開展氣象服務,受到市領導和各大水庫等服務單位的好評。氣象人,就像守護神,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在這片土地上默默地守望,用忠誠和執著無私地奉獻。
“奉獻”二字,氣象工作者時刻銘記在心中,把“立足本職工作,服務社會”作為座右銘。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這就是氣象人的全部的寫照。氣象事業是一篇平凡但宏偉的樂章,一篇用生命、用激情、用忠誠、用奉獻譜寫的樂章!一年又一年,充滿青春朝氣的氣象人把青春年華奉獻給了。為了的天空更加燦爛,氣象人,青春當歌,用摯愛的激情描繪著美好的藍天!
在的氣象事業中,正是有一批年輕的氣象事業工作者,用兢兢業業、勇于奉獻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崗敬業的深刻內涵,用青春和奉獻演繹著氣象事業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無論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大雪紛飛的隆冬,氣象人總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他們眼觀雨季變化,耳聽雷聲轟鳴,體驗寒暑交替,心中揣著的卻始終是萬家燈火下群眾的冷暖和安危。無論自己承受多大的困難和曲折,卻無怨無悔。這就是氣象人,這就是氣象人的情懷,在平凡的崗位上,依然讓自己的人生折射出絢爛奪目的光彩!矢志不渝,與風雨相伴,與雷電搏擊,我們用青春和汗水創造出輝煌的業績!氣象工作者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扎實肯干的工作態度,相對較高的技術力量,贏得了百姓的認可,鑄就了單位良好的聲譽。
在20_年3月3日至5日歷史罕見的強風暴天氣過程中,我們連續發布5期決策氣象信息,同時通過新聞媒體,連續向公眾發布暴雨、降雪、大風、寒潮、道路結冰等預報預警。期間,市孫明市長親自到局里向工作人員進行了慰問。對此,市人民政府專門下發文件,對我局在抗災救災中的突出表現給予通報表彰“號召全市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單位向氣象局學習,樹立全局意識,為挺進全國百強縣的目標努力工作”。
在20_年10月“歡樂中國行-魅力”大型演唱會活動期間,我們準確做出“10月8日傍晚19時前有小陣雨天氣,后期天氣多云轉晴,對演出間影響不大”的預報意見。針對這一情況組委會領導及時采取了應對措施,使這次演唱會按時舉行,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20_年6月22日陳政高省長到視察,按照市政府領導要求,我們認真組織天氣會商。期間,共提供了精細化預報6次,為本次視察活動做好象保障服務。
從20_年7月25日至8月17日,地區連續24天無有效降水,并出現了連續幾天的高溫天氣,大連市委、市政府及市局領導高度關注。8月18日至19日,市人影辦抓住有利天氣形勢,在全市范圍內實施了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期間,共出動了4臺人工增雨火箭車,發射火箭彈36枚,預估增加降雨量達20%左右。期間,孫廣田副市長、趙興基副市長等領導親自來到朱隈水庫作業現場,指導并慰問正在增雨的工作人員,對增雨效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勵大家要根據旱情、水庫蓄水等情況不失時機地做好人工增雨工作。
我們的工作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崗位上出一份力、發一份熱,是氣象人一生的追求。如果生命再給我一次選擇,我會依然選擇氣象事業,選擇氣象減災這個工作。我們要向無數前輩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播撒在平凡與崇高的崗位之上。
有一種堅守,它聯系著千家萬戶,傳遞心與心的交流;
有一種奉獻,它使您無論身處何方,都能感受得到召喚。
它,就是讓我們為之付出全部身心的氣象事業。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渺小,卻成就著不凡的業績;
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卻輝煌著人的一生,那就是:奉獻,無怨無悔!
新時期的氣象事業,正踏著堅定的步伐大步前進,它充滿了生命力,引無數氣象人前赴后繼攀登新高峰;生動鮮活的氣象人精神,感動著我活潑跳躍的生命,堅定著我為氣象事業傾注一腔熱血的信念!
謝謝大家!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七
生命,就如同一張吹彈可破的薄紙,需要你去呵護它,只要一不小心,這張薄紙將會灰飛煙滅。那么生命該怎樣維護呢?這就需要我們共同的決心、共同的信念。要防范始于未“燃”。
“災難”這兩個字之說以令我頗有感觸,都是以為那年的火災,給我留下了心靈上永遠抹不去、永遠彌補不了的傷痕。
那年夏夜,我家以往的靜謐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打破了......
“啊,著火了!儲物房著火了。”媽媽大聲地尖叫著,一邊從廚房慌慌張張地跑出來。媽媽不知所措地叫醒了正在熟睡中的我和爸爸。“什么?著火了?”我和爸爸嚇得臉色都蒼白了,我和爸爸趕緊從床上起來,和媽媽一起進行了一場正式的滅火行動。
媽媽盛滿一盆滿滿的水,飛到房間,迅速地潑向正在燃燒著的窗簾。爸爸拿來床單,把床單放到水里浸濕后,就趕緊跑到著火的窗簾前,兩手拿著床單,奮不顧身地用床單撲滅著火苗。媽媽嫌水龍頭的流水速度太慢,就索性沖進臥室,翻箱倒柜地找出了水管,然后把水管的一頭與水龍頭接上,準備用水管來傳遞水,澆滅火。可是事與愿違,在這火燒眉毛的時刻,老天給我們出了一個難題:水管不夠長!這下可糟了,媽媽眉頭緊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媽媽看著火勢不停地蔓延,就快燒到客廳了。媽媽放下水管,氣喘吁吁地抱來一條濕被單,用生疏的手法撲打著大火。
爸爸媽媽都是農村人,學歷不高,平時并沒有去學一些防災的安全常識,沒有意識到災難的危險,到現在關鍵時刻,會用的防災方法并不多,有時還“越幫越忙”,就只能任火燃燒。
我蹲在墻角,手腳發抖。看著熊熊烈火在無情地燃燒,看著自己的家被大火“侵襲”,看著爸爸媽媽危在旦夕,此時我的身體卻像癱了似的,一動也不能動。我五色無主,臉上青一塊,白一塊,嘴唇發紫,額頭上不斷地冒著冷汗,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啪啪”地往下掉。心里像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
突然,不知哪里來的勇氣,我的意志克服了麻木的身體,一個箭步沖上去,想要幫爸爸媽媽,但直到火燒到我的衣服上的那一刻,我才猛然驚醒:我一沒經驗,二一點防火知識、方法都沒有,根本幫不上忙!
后來的事我一點也不知道了,醒來后,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左手整只手被包扎著。這場大火不僅讓我左手上留下一條很深、很長的傷疤,還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巨大的創傷。住院期間,我并沒有哭,也沒有喊痛,而是默默地去搜集一些防火防災的科學知識。我后悔,之前沒有去學防災知識,沒有意識到災難的危險,所以才釀成了如今的悲劇。現在我明白了:要想防災,就得掌握足夠的防災知識、技術。要在災難來臨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防災要始于未“燃”!
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篇八
小學六年我參加過許多活動:有開心的慶祝六一兒童節活動;有我們在奔跑的身影——校運會;也有激動人心的書香文化藝術節……這些活動精彩紛呈,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天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今天有關單位進入我們校園進行了防災減災宣傳活動。主持人講話完畢便是活動體驗時間。首先我們去我們班的“陣地”領取一些小禮品。我拉著朱欣茹到附近去搜尋有沒有好玩的項目,還真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可以玩的項目,我們迅速排在隊伍后面。好不容易輪到我們,這時候才發現這個項目是模擬觸電,一想到觸電我不免不寒而栗,前幾天用電蚊拍拍蚊子,左手不小心碰到電蚊拍,“哇”的一聲嚇得我趕緊把電蚊拍扔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從那以后我對電有種莫名的害怕感。我拉著朱欣茹的手說:“我們趕緊走吧!我很害怕。”她安撫我說:“我們嘗試一下吧!不要害怕。”我心里很不情愿地參與活動。我們按照志愿者的指示把手放到“小圓盤”上面,另兩只手互握住對方。一開始,我們沒啥反應,只感覺手有點麻,突然我感受到一股電流從手貫穿到五臟六腑。天知道,我們倆被嚇得面無表情。志愿服務的姐姐說:“電具有雙面性,它既可以給我們提供便利,但它也是一只無形的老虎,它能殺人于無形間,所以我們一定不能隨意去觸碰電源,否則會產生嚴重后果。”我們頻頻點頭。
這次的宣傳活動形式多樣:心肺復蘇、知識問答、ar體驗,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模擬地震逃生蓬(簡稱“小黑屋”)。
經過排隊,終于輪到我們進入“小黑屋”。我們心情既期待又害怕,剛進去的時候發現里面黑得伸手不見五指,而且小屋很矮,我們只好彎下腰來摸索前方的路。在隱約的燈光下,我小心翼翼地摸索著道路,要不是前方有一丁點光亮,我還以為自己失明了。好像呆了半世紀那么久,我們終于找到了通往外面的門,我低落的心情一下子興奮起來。哎喲,一不小心撞到了頭,我趕緊蹲下,繼續摸索前方的路,我越走越害怕,因為我掉隊了,在這黑暗的小屋里,莫名的害怕感油然而生,在這里好像繞迷宮一樣,總是走不出去。突然,我終于找到了出去的門,仿佛是獲得重生。
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宣傳活動在戀戀不舍中結束了。通過這次活動,我更加堅信我們要防災減災。雖然這只是一次模擬活動,但讓我明白了災害的危害性,防災減災,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