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一
到目前為止已經威脅人類生存并已被人類認識到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淡水資源危機、能源短缺、森林資源銳減、土地荒漠化、物種加速滅絕、垃圾成災、有毒化學品污染等眾多方面.
(1)全球變暖全球變暖是指全球氣溫升高.近100多年來,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兩次波動,總得看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氣溫明顯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于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的后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
(2)臭氧層破壞在地球大氣層近地面約20~30公里的平流層里存在著一個臭氧層,其中臭氧含量占這一高度氣體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臭氧含量雖然極微,卻具有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因此,它能擋住太陽紫外輻射對地球生物的傷害,保護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類生產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如冰箱空調等設備制冷劑的氟氯烴類化合物以及其它用途的氟溴烴類等化合物,它們受到紫外線的照射后可被激化,形成活性很強的原子與臭氧層的臭氧(o3)作用,使其變成氧分子(o2),這種作用連鎖般地發生,臭氧迅速耗減,使臭氧層遭到破壞.南極的臭氧層空洞,就是臭氧層破壞的一個最顯著的標志.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是在20億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一個世紀里就被破壞了60%.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因此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空臭氧層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嚴重的多.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氣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受酸雨危害的地區,出現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態系統遭受破壞,建筑材料、金屬結構和文物被腐蝕等等一系列嚴重的環境問題.酸雨在五、六十年代最早出現于北歐及中歐,當時北歐的酸雨是歐洲中部工業酸性廢氣遷移所至,七十年代以來,許多工業化國家采取各種措施防治城市和工業的大氣污染,其中一個重要的措施是增加煙囪的高度,這一措施雖然有效地改變了排放地區的大氣環境質量,但大氣污染物遠距離遷移的問題卻更加嚴重,污染物越過國界進入鄰國,甚至飄浮很遠的距離,形成了更廣泛的跨國酸雨.此外,全世界使用礦物燃料的量有增無減,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區進一步擴大.全球受酸雨危害嚴重的有歐洲、北美及東亞地區.我國在八十年代,酸雨主要發生在西南地區,到九十年代中期,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
(4)淡水資源危機地球表面雖然2/3被水覆蓋,但是97%為無法飲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極地冰川之中.在僅有的1%淡水中,25%為工業用水,70%為農業用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供飲用和其它生活用途.然而,在這樣一個缺水的世界里,水卻被大量濫用、浪費和污染.加之,區域分布不均勻,致使世界上缺水現象十分普遍,全球淡水危機日趨嚴重.目前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缺水,其中28個國家被列為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預測再過20~30年,嚴重缺水的國家和地區將達46~52個,缺水人口將達28~33億人.我國廣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我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全國5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這些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華北、沿海和省會城市、工業型城市.世界上任何一種生物都離不開水,人們貼切地把水比喻?生命的源泉".然而,隨著地球上人口的激增,生產迅速發展,水已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珍貴.一些河流和湖泊的枯竭,地下水的耗盡和濕地的消失,不僅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而且許多生物也正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造成的河流改道、濕地干化和生態環境惡化而滅絕.不少大河如美國的科羅拉多河、中國的黃河都已雄風不再,昔日"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壯麗景象已成為歷史的記憶了.
(5)資源、能源短缺當前,世界上資源和能源短缺問題已經在大多數國家甚至全球范圍內出現.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人類無計劃、不合理地大規模開采所至.本世紀九十年代初全世界消耗能源總數約100億噸標準煤,預測到2000年能源消耗量將翻一番.從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發展的情況來看,要滿足這種需求量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新能源(如太陽能、快中子反應堆電站、核聚變電站等)開發利用尚未取得較大突破之前,世界能源供應將日趨緊張. 此外,其它不可再生性礦產資源的儲量也在日益減少,這些資源終究會被消耗殆盡.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二
鎘(cd)是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態存在,含量很低,大氣中含鎘量一般不超過0.003μg/m3,水中不超過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過0.5mg。這樣低的濃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鎘常與鋅、鉛等共生。環境受到鎘污染后,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
20世紀初發現鎘以來,鎘的.產量逐年增加。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鉛鋅礦,以及有色金屬冶煉、電鍍和用鎘化合物做原料或觸媒的工廠。鎘對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氣型和水型兩種。氣型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鎘隨廢氣擴散到工廠周圍并自然沉降,蓄積于工廠周圍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鎘濃度達到40ppm。污染范圍有的可達數千米。水型污染主要是鉛鋅礦的選礦廢水和有關工業(電鍍、堿性電池等)廢水排入地面水或滲入地下水引起。
進入人體的鎘,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通過血液到達全身,并有選擇性地蓄積于腎、肝中。腎臟可蓄積吸收量的1/3,是鎘中毒的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狀腺、睪丸和毛發也有一定的蓄積。鎘的排泄途徑主要通過糞便,也有少量從尿中排出。在正常人的血中,鎘含量很低,接觸鎘后會升高,但停止接觸后可迅速恢復正常。鎘與含羥基、氨基、巰基的蛋白質分子結合,能使許多酶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肝、腎器官中酶系統的正常功能。鎘還會損傷腎小管,使人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癥狀,并使尿鈣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腎功能不全又會影響維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長代謝受阻礙,從而造成骨骼疏松、萎縮、變形等。慢性鎘中毒主要影響腎臟,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慢性鎘中毒還可引起貧血。急性鎘中毒,大多是由于在生產環境中一次吸入或攝入大量鎘化物引起。大劑量的鎘是一種強的局部刺激劑。含鎘氣體通過呼吸道會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如出現肺炎、肺水腫、呼吸困難等。鎘從消化道進入人體,則會出現嘔吐、胃腸痙攣、腹疼、腹瀉等癥狀,甚至可因肝腎綜合癥死亡。
從動物實驗和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鎘還可使溫血動物和人的染色體發生畸變。鎘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也經動物實驗得到證實,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材料的證實。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三
環境分類一般按照環境空間范圍的大小,環境要素的差異,環境的性質等為依據。
人類在環境習慣上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自然環境亦稱地理環境。是指環繞于人類周圍的自然界。它包括大氣、水、土壤、生物和各種礦物資源等。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在自然地理學上,通常把這些構成自然環境總體的因素,分別劃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圈和巖石圈等五個自然圈。
社會環境是指人類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為不斷提高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透過長期有計劃、有目的的發展,逐步創造和建立起來的人工環境,如城市、農村、工礦區等。社會環境的發展和演替,受自然規律、經濟規律以及社會規律的支配和制約,其質量是人類物質禮貌建設和精神禮貌建設的標志之一。
如從性質來思考,可分為物理環境、化學環境和生物環境等。
如果按照環境要素來分類,能夠分為大氣環境、水環境、地質環境、土壤環境及生物環境。
通常,按照人類生存環境的空間范圍,可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地分為聚落環境、地理環境、地質環境和星際環境等層次結構,而每一層次均包含各種不同的環境性質和要素,并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共同組成。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四
看!那個人真不文明,小樹沒有惹他,要他不知為什么緊緊地抓著樹干不停地搖動著,樹枝上嫩綠的葉子紛紛揚揚地掉了下來,本來樹葉茂盛的樹枝變成了一個光禿禿的樹干,小樹低著頭,好象在默默地哭泣。
你們看,小樹多可憐呀!假如你是那棵小樹你的感受會怎樣呢?
愛護環境,人人有責。不愛護環境我們還會有美麗的家園嗎?我們一起努力吧!讓白色污染遠離開我們,讓綠色不到我們身邊。
當炎熱時,我們可以在樹蔭下聊天,這時你會感到綠的涼爽。下雨時,你可以躲在樹下躲雨,這時你會感到綠的.溫暖。
我們作為一個跨世紀的少先隊員,應攜起手來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早日還地球一個碧水、藍天和草地,讓地球充滿生機充滿歡笑。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五
愛護和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但是有些人卻不關心或不在意。下面是關于保護環境手抄報好看的內容,歡迎閱讀!
“植樹造林鎮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比绻湃嗽疲褐矘湓炝郑粐幻?。家有寸材,不可當柴。
3月12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植樹造林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需要大家共同來完成。那是一個營造綠色環境,呼喚人們愛護環境的特別日子。通過查資料得知:植樹不僅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是我們居住環境變得更加美好,同時還有巨大的生態效益呢。舉例來說:日本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5%,為此,森林土壤年貯水量達到二千三百億噸。森林防止泥沙流失57億立方米,棲息鳥8100萬只,提供氧氣5200萬噸,吸收二氧化碳6900萬噸。
植樹造林不但可以防止風沙,還可以在光合作用下產生大量的氧氣呢。以前有科學家擔心,地球上的氧氣被人類吸完了怎么辦呢?所以,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分別把兩只老鼠關在不同的環境里來測試它們的壽命。把一只老鼠關在一個有植物的盒子里,結果顯示老鼠活了一個多月。另外一只老鼠則盒子里什么都沒有,存活了僅僅三天左右。這說明了我們人類同樣離不開氧氣,氧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需品。
小朋友們應該都看過這樣一部動畫片——《熊出沒》吧。故事講的是動物們為了保護環境,保護森林,與光頭強斗智斗勇阻止他肆意砍伐樹木,最后動物們被送到了馬戲團,光頭強把整個森林都砍伐光了,成了破壞森林的“禍首”。故事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肆意砍伐,破壞樹木,破壞環境后果不堪設想,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清澈的小河、碧綠的.森林、湛藍的天空都將消失的無影無蹤,地球漸漸被毀滅,人類也漸漸死亡。
“功在當代,造福子孫”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共同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為我們的子孫留下碧水、森林、藍天。
1、人面天天洗,市容日日新。
2、保護環境,始于手上,止于嘴上。
3、盡我們所能來保護環境。
4、隨地吐痰,人見人煩。
5、俯首清潔是公德,隨手亂扔乃缺德
6、一些有害垃圾應該送到一定的地方填埋。
7、好習慣要從小養成,好傳統應自始至終。
8、廢水倒入河流之前應處理。
9、萬眾成一心,臟亂不近身。
10、全球變暖會使兩極的冰雪融化。
11、垃圾必須正確處理,否則可能引起很多的麻煩。
12、美化市容就是裝飾我們面容。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六
“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我想有個家家!在哪兒呢???”這是增城電視臺〈〈公益〉〉欄目中播出的動畫片,一對無家可歸的可憐小鳥所說的一句話。就這一句話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環境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該珍惜它們。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臭氧層是大地的保護傘;淡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泉。不過人們總是把環保掛在嘴邊,而沒有采取保護行動,人們要知道:環保重在實際啊!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社會的財富,我們應當珍惜它們。我從〈〈嶺南少年報〉〉和〈〈現代小學生報〉〉中知道:美洲獵豹已長離世間;猛馬象早已喪命冰河;劍齒虎早就滅絕;歐洲大雷鳥接近滅絕;鯨類正茍延殘喘;;非洲象被逼在絕種深淵邊。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少吃野生動物,阻止捕獵者獵取動物。記得xx年sars蔓延,都是因為人們吃果子貍,由冠狀病毒變異而引起非典。
我從網上獲得臭氧層被稱為大地的保護傘,因為它可以擋住大部分紫外線,如果沒有臭氧層的話,一剎那,大地將盡被烤焦。因為人們大量使用化學藥品,南極上空已露出了個大洞。
淡水也非常寶貴,據電視新聞報道: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水屬于鹽水,這種水不可飲用。據統計:三個人之中,就會有一人缺水,何況現在也沒有發明出鹽水轉化機。水流聲“嘩嘩”一定是有人沒有擰緊水龍頭,節約用水只是掛在嘴邊,根本沒有人記住,那些不自覺的人洗完手之后,不關緊水龍頭,讓那些淡水白白流走。
總而言之,保護環境,再不能掛在嘴邊,要重在實際行動。大家要用我們的雙手保護我們這個美麗而又脆弱的地球。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七
地球讓我們生存,讓我們保護,大家看看下面的
保護環境
手抄報吧!地球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是地球的小主人。誰不想讓我們的家園變的更美好,更漂亮?而在這個時候,那些賣水果、小吃、蔬菜的叔叔阿姨們,在各個地方擺攤而等到晚上就收攤走人,可他們卻沒有看到他們周圍到處都是他們丟棄的垃圾,等到再過幾天,那些垃圾在地上就會發臭,蒼蠅、蚊子都飛來飛去,讓過路的行人都地捂著鼻子,快步走過去。你們有沒有想過,就是你們這樣亂丟垃圾,給我們的美麗家園添了點臟。所以,我希望居委會的叔叔阿姨們,讓那些擺小攤的小販在走時帶上自己的垃圾,讓他們學會愛護好我們美好的家園,在此,我提出幾點建議供你們參考:
1、珍惜現在的每一口空氣,把工廠的數量盡可能的減少,工業廢氣也會隨之減少??上驳氖?,我們看到政府已將許多重污染的工廠叫停,限期整改或遷移。我們還知道每家每戶用的煤氣已改成了天然氣,倡導步行少用汽車,這都是保護大氣的舉措。我們還要多植樹造林,森林不僅能呼出新鮮空氣,還能凈化空氣。要制止亂砍伐森林的行為,要少破壞大自然。
2、不要濫用各種資源,如,煤、礦、木、水……如果這些資源被無止境的開采,必定會形成各種資源的枯竭,當人們沒有資源時,我們就無法生存了。
3、水是生命的源泉,但是它又實在太少了。雖然表面看起來地球上大面積都被水覆蓋,可是能用的卻不到十分之一,許多城市嚴重缺水,所以,我們要
節約用水
。目前,學校倡導我們在家里的馬桶水箱里放一個礦泉水瓶子,不正是節約用水的舉措嗎?用洗菜、淘米的水澆花,用洗衣服的水沖馬桶,不正是為節約用水盡一份力嘛!雖然我們一兩個人改變不了地球的命運,但是只要全國人民都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保護和珍惜我們的地球,地球就能炫出青春的笑臉!好我們美好的家園,在此,我提出幾點建議供你們參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現在,環境遭到了惡劣的破壞,因此,我懂得了保護環境。
在生活中,仍有很多人在亂砍伐樹木,有一本書上寫著這樣一個故事:有幾個人在砍樹,半天就砍完一片森林,旁邊有一個人,半天連一棵樹都沒栽下。要知道,環境對于人類來說是多么重要啊!我們破壞了環境,可是遭到報應的還是自己,仔細想想,多么不應該呀!
雖然,政府對排污方面進行了制止,可是,還有些公司還在排污,我看到電視里的新聞:有一家公司把泥漿順著一條藍色的管子排放到一條小溪中來,使當地居民抱怨不已。
想一想,我們破壞了環境,使全球天氣變暖,海水在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后就要把我們淹了,這都是我們造的孽呀!所以,請伸出我們的雙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挽回吧!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數幾十世紀,這位母親無私的為人類提供賴以生存的環境。但是,在近幾十年來,人類為了跨向更好的生活,不惜付出破壞環境的慘痛代價,來換取小康化的生活。
近幾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雖然在提高,但生活環境也越來越差。比如:工廠汽車等排出的廢氣在一點點污染環境,仰望天空,一縷縷黑煙在一點點把湛藍的天空變為陰霾;塑料袋的白色污染也日益增重,這一件件事例要求我們,要-----保護環境?。?!
我們只需要不亂扔垃圾,不砍伐樹木就可以了,難道不是很簡單嗎?
讓我們一起為了‘藍天白云和青山綠水’而努力,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讓世界更美好!
呼吁大家共造綠色家園,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八
人體通過新陳代謝和環境進行著物質交換。在正常狀況下,環境中的物質與人體保持動態平衡,使人體得以正常生長、發育,充滿活力。
由于人類的活動,引起環境質量下降,進而危害人類自身及其它生物正常發展的現象,就是環境污染。
當環境受到污染時,環境中的廢水、廢氣、廢渣、噪聲、放射性物質等達到一定的量后,就會影響人體機能,產生中毒反應,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導致環境污染的因素有化學、物理、生物三種,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從時間上可分為急性、慢性、遠期三種情況,有的環境污染不僅危害我們自身,還會影響到下一代。
防治污染,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人類生產和生活活動排入水體的污染物超過了該物質在水體中的本底含量和水體的自凈能力,使水體的物理、化學及生物性發生不良變化,影響到人類的正常生產、生活,破壞生態平衡,就是發生了水體污染。
表示水污染的主要指標有懸浮物、ph值、有機物、細菌和有毒物質。
我市近年來投入大量資金對“水、聲、渣、氣”環境污染進行了治理,但由于歷史欠帳較多,環境形勢仍不容樂觀。
大氣由多種氣體混合組成。自然狀態下的潔凈大氣由恒定組分和可變組分組成。恒定組分主要有氮、氧、氬及微量的氖、氦、氪、氙等稀有氣體;可變組分指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它們隨地區、季節、氣象因素以及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如果大氣中的污染物質達到一定濃度,并持續足夠的時間,以致對公眾健康、動植物、材料、大氣特征或環境美學產生可以測量的影響,就構成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影響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蝕材料,影響氣候,降低能見度。其中有些影響是明確的并可以測量,但大多數影響是長期的、慢性的,尚難以定量化。
大氣污染物質單獨存在時會危害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膚等,引起上述系統疾病,當兩種以上空氣污染物聯合作用時,其危害程度更大。若長期生活于污染的大氣環境,不僅會被引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哮喘病,還會增加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1952年發生于倫敦光化學煙霧事件五天內就有4000人死亡。
大氣污染還可使建筑物、橋梁、文物古跡和暴露在空氣中的金屬制品及皮革、紡織等物品發生質的變化,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
大氣污染會使植物細胞衰變,改變代謝狀況,降低作物產量。光化學污染物還會損害森林生態系統。嚴重的大氣污染,如溫室效應、臭氧層耗竭等,還會產生全球災難性的影響。
保護環境手抄報內容篇九
1) 請您愛護綠色,綠是生命之源。
2) 追求綠色時尚 擁抱綠色生活
3) 同建綠色溫馨家園 共享清澈碧水藍天
4) 風調雨順 始自環境保護 人壽年豐 源于生態平衡
5) 積德行善 造福后代 百年大計 環保第一
7) 治理環境污染 重現麗日藍天
8) 愛青山 綠水 愛藍天 白云 讓生命在愛中每時每刻充滿活力
9) 當環保衛士 做時代公民
10) 保護生態環境 造就秀美山川
11) 人類靠環境生存 環境靠人類保護
12) 生命和綠色擁抱 人類與生態共存
13) 關愛生命健康 倡導環保時尚
14) 讓環保扎根現在 用綠色昭示未來
15) 同在藍天下 共愛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