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一
今天,我和媽媽逛完街回家,到樓梯口時,媽媽問我:“從一樓上到三樓用了30秒,那么,從一樓上到五樓要用幾秒?”
我毫不猶豫地說:“要用50秒。”
媽媽搖搖頭,連聲說:“不對,不對,你再想一想。”
我思考了一會兒,恍然大悟,說:“媽媽,我明白了!從一樓上到三樓,一樓不用上。所以,3—1=2(層),要上兩層,從一樓上到三樓要用30秒,30÷2=15(秒),上一層要用15秒,上到五樓,第一層不用上,5—1=4(層),要上四層。4×15=60(秒),也就是一分鐘。”
媽媽聽了,朝我豎起了大拇指,微笑著說:“你真棒!你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呢!”
解決了數學難題,我真開心!以后我要根據實際,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二
今天早上,媽媽說:“今天休息,我們來包餃子吃吧!”我高興的說:“好啊,我最喜歡吃餃子了!”
媽媽去菜場買來了香菇、筍、蔥、肉和餃子皮,回家洗干凈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先拿起一片餃子皮,用筷子把餡放在中間,然后在餃子皮的周圍抹上一些水,最后把餃子皮粘起來,打幾個漂亮的折就大功告成了。
過了一會兒,我和媽媽把餃子做完了。媽媽拿出5個餃子盒說:“你能快速地算出來這里有多少個餃子嗎?”我看了一下餃子盒橫著數有6格,豎著數有3格,那就是6×3=18個,一個盒子能裝18個餃子。那么5個餃子盒就是18×5=90個,一共能裝90個餃子。我把所有的餃子全部放進盒子里還多出了10個,我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90+10=100,我們一共做了100個餃子。”媽媽說:“你真棒!”
媽媽說:“中午我們就來吃餃子吧!”媽媽拿出40個餃子,我們家有5個人平均每人吃幾個呢?我想了一下40除以5等于8,就是把4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8個。我們就每人能吃8個餃子。媽媽又說:“你算得非常正確。”我聽了很開心!
我覺得這次包餃子非常有趣,一邊包餃子一邊動腦筋還能吃到好吃的餃子。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三
每年學校都會組織春游和秋游,今年,我們要去的地方叫做六就好兒童成長營。我告訴媽媽,全校的小朋友,都會到那里去玩。媽媽問我,全校都去,那里能放得下那么多小朋友嗎?我決定來計算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放得下全校的小朋友。
首先,我請媽媽上網查一下這個成長營一共有多大。媽媽說一共有280畝,但是畝并不是公制單位,需要換算成平方米,因此,媽媽幫我計算了一下280畝大約是19萬平方米。
接下來,就該我了。我算道:“我們每一個班大約是39人或者41人,我取大,按照一個班45人計算,一二年級各有9個班,其他四個年級各有8個班,列算式為45x8x6+45x9x2=2160+810=2970。如果一個小朋友需要10個平方米,共需要29700平方米,大約是3萬平方米,這可比19萬平方米小多啦!所以,一定可以待得下!”
現在,我學得數學知識越多,就越能開始運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啦!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四
今天早上,媽媽說:“今天休息,我們來包餃子吃吧!”我高興的說:“好啊,我最喜歡吃餃子了!”
媽媽去菜場買來了香菇、筍、蔥、肉和餃子皮,回家洗干凈切成碎末,把料理拌好就開始包餃子了。我先拿起一片餃子皮,用筷子把餡放在中間,然后在餃子皮的周圍抹上一些水,最后把餃子皮粘起來,打幾個漂亮的折就大功告成了。
過了一會兒,我和媽媽把餃子做完了。媽媽拿出5個餃子盒說:“你能快速地算出來這里有多少個餃子嗎?”我看了一下餃子盒橫著數有6格,豎著數有3格,那就是6×3=18個,一個盒子能裝18個餃子。那么5個餃子盒就是18×5=90個,一共能裝90個餃子。我把所有的餃子全部放進盒子里還多出了10個,我對媽媽說:“我算出來了90+10=100,我們一共做了100個餃子。”媽媽說:“你真棒!”
媽媽說:“中午我們就來吃餃子吧!”媽媽拿出40個餃子,我們家有5個人平均每人吃幾個呢?我想了一下40除以5等于8,就是把40個餃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8個。我們就每人能吃8個餃子。媽媽又說:“你算得非常正確。”我聽了很開心!
我覺得這次包餃子非常有趣,一邊包餃子一邊動腦筋還能吃到好吃的餃子。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五
數學是一項及其神圣的科目,它不僅鍛煉了我們的思考能力,也鍛煉了我們的計算能力。這是我們應該掌握的學科之一,因為它在生活中發揮很大的的作用,以及它可以讓我們變聰明。上文說它生活中有很大作用那下文就講一下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吧。
表弟和表妹分糖果,有15個糖果,表弟小,要比姐姐少吃1個。于是我問表妹:“你要拿幾個糖果呢?”表妹一臉孩子氣:“我要全部。”“如果有個呢,你和弟弟分。”我笑了一下。“每人……八個。”表妹猶豫了一下,“那八減一是多少。”“是七。”表妹聲音小卻堅定。“八加七是多少呀?”“是十……十……十五。”“沒錯啦!”我笑了,“萱萱真棒!”
生活中自然是不只是這么點事,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例如爸爸媽媽去買菜、弟弟偷吃糖……
數學那么有用,所以我需要努力的學好它,以后成為數學學霸,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六
今天,我正在間里津津有味地看著書。正在廚里做中午飯的媽媽,突然叫道:“兒子,煤氣爐沒電了,麻煩你去幫我買二十節小電池回來,謝謝。”我說:“哦,知道了。”媽媽又說:“我給你二十塊錢,你要仔細思考,盡量用最少的錢買二十節小電池回來。”媽媽話音剛落,我就急急忙忙地騎著自行車出去了。
我首先去了雜貨店,那里二十節電池是二十塊錢。雜貨店沒有,于是我對老板說:“叔叔,這種電池買二十節,可以便宜一點嗎?”老板說:“小朋友,這種電池不能再便宜了。”我又對老板說:“叔叔,你不便宜點的話我就到地方去買了。”老板聽了,說:“好吧,你每買滿十節電池,就便宜一塊錢。”
我說:“叔叔,我先去地方看看,可以嗎?”老板說:“當然可以。”我離開了雜貨店,去了五金店。五金店買二十節電池也是二十塊錢,不過他有:買滿十節電池就送一節電池,不足十節不送。我又去了小型商店,那里買十節電池是十一塊錢,不過它是這樣的:每買滿二十節電池,就打九折。我心想:為了節省開支,我應該去哪呢?我在腦子里演算了一番:雜貨店買二十節電池可便宜兩元,要用十八元,每一節電池是九毛錢。五金店買十節送一節,買二十節送兩節,就是用買二十塊錢買二十二節,每一節電池是九毛一左右。最后到小型商場,買二十節電池是二十二元,再打九折,是十九塊八毛錢,每一節電池是九毛九。
很顯然,是雜貨店最便宜。想到這里,我立刻去了雜貨店,向老板要了二十節電池,找回了兩元。回到家里,我把電池和兩元錢交給媽媽,并把我買電池的過程和計算價錢的方法告訴媽媽,媽媽聽了,對我笑著夸了一番。
通過這件事,我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很重要,也增加了我學數學的興趣。我一定要學好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七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要用到數學。不信?這天發生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
下午,媽媽給我二十元錢叫我到超市去買一瓶醬油和一瓶蜂蜜。到超市后,我首先挑選了一瓶“豆亨”牌醬油,需要4。40元。之后,我去買蜂蜜,錢夠的只有兩種,第一種有8。60元,還有一種只要8。40元。我想:“第一種的六角和醬油的四角能夠湊成一元,比較好計算,而且,第一種比第二種貴兩角,說明質量也就是第一種好。”
于就是,我拿起第一種蜂蜜和醬油,到收銀臺付了錢,拿著找回的7元錢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晚上,小伙伴們請我去滑冰,我爽快地答應了。我想:“這天我要帶巧克力去,大家一齊平均分了吃。”帶幾顆好呢?我想了想,就帶十二顆。如果來二個,12÷2=6,能夠平均分;如果來三個人,12÷3=4,能夠平均分……照這樣計算,來1、2、3、4、6、12個小朋友都能平均分。于就是,我拿起十二顆巧克力出門滑冰去了。果然,來了三個人,我給每人分了四顆巧克力,正好分完。
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八
數學的用處很大,生活中處處用到它。
星期天的早上,奶奶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先到賣肉的地方,看到一斤肉六元錢。心想半斤肉多少錢呢?然后就算了起來,六除以二等于三。原來半斤肉是三元錢。
我又來到了賣雞蛋的地方,買了二斤雞蛋。一斤三元五角,二乘以五等于一元,二乘以三等于六元,加一元等于七元。二斤雞蛋需要七元。
最后來到了賣白菜的地方,一顆白菜兩元,買兩顆,二乘以二等于四元。兩顆白菜需要四元錢。
回家路上,我心想生活中的數學真有趣。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定做一個精通數學的好少年。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九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也有許多搞笑的數學問題哦。
一天,我的家人帶著我一齊去超市買東西,我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十分興奮。
到了收銀臺,我們一共買了如下商品:四袋洗衣液,一袋18.5元;十包衛生紙,一包4.5元;一支自動鉛筆,一支2.5元;三支鋼筆,一支5.5元。
突然,在結賬后,我的爺爺問我:“你最近不就是學了關于小數的知識么?能不能先用筆算出這天買的每種商品的總價,再算出一共花了多少元?”
“能,怎樣不能?必須不會錯的!”我胸有成竹的回答他。
說干就干。我拿了一張超市的廣告紙,再拿出隨身攜帶的筆,立即在空白處算了起來。
我的思路就是這樣的:洗衣液一共四袋,每袋18.5元,所以直接用乘法就行了;衛生紙一共十包,每包4.5元,只需要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來算便行了;自動鉛筆只有一支,在最后時加上便能夠了;還有三支鋼筆,也用乘法來算。
于就是,我算了起來。我先用4×18.5=74元(老師說過,整數乘一位小數等于一位小數,但如果兩數末尾相乘的得數末尾就是零,那么結果就就是整數)算出洗衣液的總價;之后,用10×4.5=45元(一個小數乘10,把這個小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就就是這道算式的結果)算出衛生紙的總價;然后,又用3×5.5=16.5元算出鋼筆的總價。這天買的每種商品的總價都算出來了,該算一共花的錢了。一道綜合算式74+45+16.5+2.5=138(元)(在講小數加法時,老師個性強調過,列豎式時,相同數位要對齊)便算出了所有花的錢。
當我把紙遞給爺爺并講了我的思路后,他直夸我聰明,我也樂開了花。
我真誠地對大家說:“你們也好好學數學吧,難道不會受益終生么?”我想:學數學,真有用啊,我以后肯定會好好學數學的!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十
我發現,生活中水管是圓柱知識的運用。水管之所以要做成圓的是因為水流的沖擊力在圓柱的各個方面都一樣,如果沖擊力指向一個地方,那水管就很容易破裂。而圓柱不同,圓柱是不會破裂的。還有一個原因是圓的面大,用圓柱的水流下來流的最快,相對于方的還是圓的流出最快。不過要方的和圓的'周長是要一樣長的,面積才是圓的最大,水流的最快。
我發現,生活中車輪可以看成是圓柱知識的運用。之所以是圓柱是因為圓的圓心到圓上的各個距離是相等的,還因為圓形滾動時的摩擦主力最小。做成圓的還可以使車子行駛的平穩一些。
我還發現,我們喝牛奶和飲料等用的吸管是圓柱的應用。要圓柱體型是因為周長相等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所以圓柱是最省材料的,喝的會快些。
其實,圓柱在生活中運用到的地方有很多,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會有收獲的!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十一
今天真是個好天氣!我和媽媽準備去小區對面的嘉盛廣場買東西。
來到嘉盛廣場的信和超市,媽媽要買一瓶洗潔精,于是,我們就走到了洗潔精專區。這時,媽媽對我說:“我現在要買一瓶柑橘位的洗潔精,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種最實惠。我就買最實惠的那種。”我心想:這有什么難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掃過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兩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細的端詳著,發現雖然兩瓶洗潔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裝紙上寫著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一個寫著1.5千克;另一個寫著1.3千克。而它們的價格都是12元,當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點啦。我對媽媽說:“這瓶最便宜,就買這瓶吧。”這時,媽媽拿著另一瓶洗潔精笑嘻嘻地對我說:“這瓶1.5千克,12.9元,這瓶最便宜。”我仔細一看,原來那是超級特價裝,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處都充滿著數學,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錯誤,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生活中的數學日記篇十二
8月4日,我想和好朋友毛毛一起去看電影,由于擔心8月4日與上輔導班沖突,就想看看日歷,可是,新家沒有日歷,就讓媽媽翻看手機上的日歷,沒想到旁邊爸爸插話了:“根據你所學的知識,爸爸相信你能算出8月4日是星期幾。”我思考片刻,答:“今天是7月17日,星期天,7月共有31天,31-17=14,14÷7=2,剛好兩星期,8月1日就是星期1,那么8月四號自然就是星期四嘍。”媽媽忙趁熱打鐵都問:“那明年的8月4號會是星期幾呢?”我脫口而出:“當然是星期五啦!”
“為什么?”
“因為明年閏年,二月多一天唄。”
“回答錯誤!手機顯示,明年的8月4日是星!期!六——”
這回輪到我犯迷了,明明二月多一天又不是多兩天,這剩下的一天是哪兒來的呢?一家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出準確答案,我左思右想,寫了滿滿一張稿紙但就是算不出準確答案,正在我愁眉不展時,突然,媽媽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思路和想法。只見媽媽皺著眉頭,嘴里嘟囔著“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一星期有七天。”啊!我的思路是對了,但一周有七天這事我怎么忘了呢,今年的8月4日到明年的8月4日剛剛好是366天(因為明年是閏年),就讓366除以七,恰好余兩天,不是剛剛好在星期六嗎?我將想法告訴媽媽,媽媽非常是高興,我又開心的算出了我的生日和爸爸媽媽的生日在明年是星期幾,連明年大年初一是星期幾都算出來了呢!
對呀,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你學會發現數學,研究這些生活中的數學,你一定會發現許多數學中的奧妙,刻苦鉆研,認真發現,數學一定提高非常快,讓我們一起去發現生活中數學的奧妙吧!
爸爸打趣兒道:“晨晨,咱家日歷不用買了,你就當咱家的日歷吧!”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