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一
摘要:xx年末,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旋風讓“低碳”一詞席卷全國。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生活、低碳住宅等名詞不絕于耳,低碳成為時尚生活方式的新標簽。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正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環保意識怎樣?學校和家庭又是如何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的呢?對此,我們對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及他們的家長以及昌樂小學的老師們進行了此次調研。
關鍵詞:環保意識環保家庭教育環保學校教育
1.1調查對象: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昌樂小學老師。
1.2調查方式:對學生及家長采取發放問卷的方式,對老師進行訪談。
1.3調查問卷派發及回收情況。
2.1學生們具備一定的環保知識,但仍需加強。
據統計,100%的學生認為當前的環境問題一非常嚴峻,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但是,學生們對環保知識的了解卻出乎我們的預料之外。
在被調查的學生當中僅有約一半的人能確切地知道世界環境日是哪一天,這說明小學生們對當今的環境問題關注不夠。在對可回收物品與不可回收物品的分類問題上,超過80%的學生能正確區分,但仍有部分同學對此并不十分了解,甚至有同學把香蕉皮歸到了可回收物品中去。
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所導致的“溫室效應”是當今困擾世人的重大環境問題之一。對于溫室氣體增加帶來的危害,有約84%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全球氣候變暖,只有少數的同學選擇了海平面下降,植物生長緩慢,無線電通訊中斷。由此可見同學們對“溫室效應”了解比較充分。
但對于工業“三廢”具體指哪三廢這個問題,同學們的回答就不那么盡如人意了,除了有約67%的同學選擇了正確答案“廢水,廢氣,廢渣”之外,其余的則選擇了廢銅,廢鐵,廢鋼,甚至是廢電池,廢家電,廢家具。我們還發現部分同學并不是很了解環保的具體做法。例如多選題第六題,下面那些做法可以減少污染,節約能源?雖然有約80%的人選擇了“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車或步行”與“少使用一次性紙杯,木筷”,但這個比例遠低于我們的預期,因為這些做法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理應已經深入民心,但卻還有約20%的學生不了解,甚至有3位同學選擇了多使用空調,讓人大跌眼鏡。
2.2大多數學生在生活中注重環保。
眾所周知,廢舊電池含有重金屬,如果隨便扔回污染土壤,水源,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回收起來特殊處理。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92%的學生會把廢舊電池放進專門回收箱,但也有7%的同學會把電池扔到垃圾桶,這些同學的行為令人堪憂。
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因為方便而被廣泛應用與快餐店中,但他們卻因為難以降解或者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成為一大環保難題。據調查,有78%的同學只是偶爾使用這些一次性物品,更有20%的學生表示從未用過。
塑料袋曾經因為其輕便,耐用的特點而大受歡迎,但其也因為難以降解且大量使用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成為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這正是xx年限塑令頒布的背景。調查發現僅有8%的學生經常使用塑料袋,其他的同學只是偶爾用或者很少用。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學生能對水、紙張等進行循環利用,在校做到人走關燈,吃完口香糖后會先吐到紙上包好,再扔進垃圾桶里,避免污染環境。總體上,學生們在生活中做到了環保。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小學生環保意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未來國家環保的實施。因此,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環保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與迫切。家庭和學校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理應承擔主要的教育任務。為了了解環保教育在家庭和學校中的開展狀況,我們針對家長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同時對昌樂小學的幾位老師隨機進行了訪談。以下是數據統計分析。
2.3環保中的家庭教育
我們共調查了85位學生家長,其中男性19人,女性66人。這些人當中有34%的人接受過高中以下的教育,36%的人接受過大專教育,20%的人擁有本科學歷,還有10%的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人教師,其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有71%的家長認為自身的環保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有4%的家長認為不會造成影響,也有25%的家長認為雖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掌握了一定的關于環保的知識,并且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在選擇那些選項有利于保護環境時,有78%的家長選擇了使用無磷洗衣粉,88%的價值選擇了少開空調,但也有9%的家長選擇了使用含鉛汽油,8%的家長選擇使用高檔紅木家具。在節約水電方面,有54的家長有注意節約水電,但不嚴格,46%的家長平時嚴格節約水電,令人欣慰的是沒有家長會隨意地使用水電。出行的時候,有17%的家長選擇開私家車或打的,71%的家長選擇乘坐工共汽車,另外12%的家長則選擇步行或自行車。在商場購物時,有35%的家長只會在東西多是才使用塑料袋,64%的家長會自己隨身攜帶購物袋。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二
20xx年4月26日下午
奇臺縣古城商業街
商業界內的街道、酒店、餐廳
觀察記錄,抽樣調查
六年級一班環保小分隊成員
董亞楠(記錄)謝瑾(觀察)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境的質量降低,對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具體包括:水污染、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個國家的共同課題之一。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對酒店、餐廳里使用的一次性用品和商業界內的環境,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
(1)街道上包裝紙、塑料袋隨處可見;
(2)房屋的墻壁上被亂涂亂畫,影響市容;
(3)隨著社會的進步交通也發展起來,與此同時,汽車也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制造出很大分貝的噪音,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4)許多家餐廳里仍在使用一次性餐具,這樣雖然方便,但卻消耗了大量的木材;
(5)幾乎所有的酒店都提供一次性生活用品,這對自然資源是一種浪費的現象。
問題的原因
(1)人們的環保意識不強,只知發展不知環保,提倡先污染后治理的方針。
(2)環保部門的工作沒有做完善。
(3)司機沒有意識到和尾氣噪音污染的危害性。
(4)一次性用品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快捷,但人們沒有意識到,它對環境有著很大的危害。
記得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雖然是1970年由美國民眾發起的一次大規模社會活動,但它的意義已經在全世界深入人心。地球是我們共有的家園,她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類。現在每年“地球日”的活動影響遍及世界各地,并且督促聯合國到各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使全球的環保工作全面啟動。只要地球的沉疴仍然存在,“地球日”就不會壽終,我們每個“覺悟人”就有著責無旁貸的責任。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三
每天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塑料袋,媽媽買菜也會帶回許多塑料袋,簡直數不勝數。塑料是不可再生材料,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使大氣層變得稀薄,使農作物減產。塑料還不易分解,如果焚燒就會產生毒氣,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為此,我想調查一下塑料袋的使用量。
1、向商場工作人員咨詢塑料袋使用情況。
2、通過網絡搜索全國塑料袋使用量。
3、進行實際x調查。
4、生產廠家每月生產塑料袋的量。
向商場專員咨詢
大型超市大約日用量150000個,小型超市大約日用量8000個。
網絡搜索
全國每天使用30億個以上的塑料袋。
x調查
在調查的人員中,平均每個家庭每天使用5-11個塑料袋,每年將使用3200個左右。
小作坊調查
一家小作坊每月生產塑料袋30萬噸
許多人為了貪圖方便,不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大量使用塑料袋,因而出現塑料袋隨處可見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配合國家政策,少用一次性產品,改用環保購物袋,讓一次性用品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創建一個美好的家園。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四
20xx年末,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的.旋風讓“低碳”一詞席卷全國。一時間,低碳經濟、低碳生活、 低碳住宅等名詞不絕于耳,低碳成為時尚生活方式的新標簽。低碳生活 (low carbon living)」,正是指生活 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他們的環保意識 怎樣?學校和家庭又是如何對他們進行環保教育的呢?對此,我們對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 及他們的家長以及昌樂小學的老師們進行了此次調研。
1.1 調查對象:昌樂小學等廣州市十幾所小學的學生及其家長,昌樂小學老師。
1.2 調查方式:對學生及家長采取發放問卷的方式,對老師進行訪談。
眾所周知,廢舊電池含有重金屬,如果隨便扔回污染土壤,水源,最終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回收起來特殊處理。在接受調查的學生當中,有92%的學生會把廢舊電池放進專門回收箱,但也有7%的同學會把電池扔到垃圾桶,這些同學的行為令人堪憂。 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因為方便而被廣泛應用與快餐店中,但他們卻因為難以降解或者需要消耗大量木材而成為一大環保難題。據調查,有78%的同學只是偶爾使用這些一次性物品,更有20%的學生表示從未用過。
塑料袋曾經因為其輕便,耐用的特點而大受歡迎,但其也因為難以降解且大量使用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成為20世紀最糟糕的發明,這正是08年限塑令頒布的背景。調查發現僅有8%的學生經常使用塑料袋,其他的同學只是偶爾用或者很少用。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學生能對水、紙張等進行循環利用,在校做到人走關燈,吃完口香糖后會先吐到紙上包好,再扔進垃圾桶里,避免污染環境。總體上,學生們在生活中做到了環保。
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小學生環保意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未來國家環保的實施。因此,對小學生進行適當的環保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與迫切。家庭和學校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組成部分,理應承擔主要的教育任務。為了了解環保教育在家庭和學校中的開展狀況,我們針對家長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同時對昌樂小學的幾位老師隨機進行了訪談。以下是數據統計分析。
我們共調查了85位學生家長,其中男性19人,女性66人。這些人當中有34%的人接受過高中以下的教育,36%的人接受過大專教育,20%的人擁有本科學歷,還有10%的人擁有本科以上學歷。
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人教師,其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有71%的家長認為自身的環保行為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有4%的家長認為不會造成影響,也有25%的家長認為雖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掌握了一定的關于環保的知識,并且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在選擇那些選項有利于保護環境時,有78%的家長選擇了使用無磷洗衣粉,88%的價值選擇了少開空調,但也有9%的家長選擇了使用含鉛汽油,8%的家長選擇使用高檔紅木家具。在節約水電方面,有54的家長有注意節約水電,但不嚴格,46%的家長平時嚴格節約水電,令人欣慰的是沒有家長會隨意地使用水電。出行的時候,有17%的家長選擇開私家車或打的,71%的家長選擇乘坐工共汽車,另外12%的家長則選擇步行或自行車。在商場購物時,有35%的家長只會在東西多是才使用塑料袋,64%的家長會自己隨身攜帶購物袋。
接受調查的家長都認為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至關重要,很重視對孩子的環保教育。如果孩子亂丟垃圾,浪費水電,92%的家長會對其進行有關環保方面的教育,其余的家長則會嚴厲批評,懲罰孩子。在生活中,家長們也會給孩子們灌輸環保知識。教育可以是多方面的,教育方式也可以不拘一格,有88%的家長會采取自己注重環保行為,成為孩子的榜樣這樣的方式進行環保教育,40%的家長會在生活中對孩子嚴格要求,54%的家長會借助電視,書刊等媒體,另外有44%的家長會帶孩子走出家門親自了解環境現狀,以激發他們的環保意識。
總的來說,家長們很重視對孩子的環保教育,并且能在生活中通過多種途徑,借助多種媒體以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五
于是我決定找尋那些亂扔垃圾的人,用照相機把他們亂扔垃圾的場面照下來。我四處找呀找,終于看到一個人正在扔吃了的香蕉皮,我趕緊用照相機把他照了下來,并走上前去對他說:“叔叔,請不要亂扔垃圾,保護好環境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職責”。
我們又沿著南濱路向前繼續找尋那些損壞環境亂扔垃圾的人,沒走多久,我們就看見在煙雨公園門前,有一家人在那聚會,他們圍著一個圈,中間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水果、糖、礦泉水等,為了保護環境,防止環境被污染,我和弟弟趕緊走上前去向他們提了個醒:請把垃圾扔在果皮屑里,不要亂扔在地上。
看著被一些人污染、破壞的環境,我好想對他們說:“請盡我們每人一份力,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小學生環保小調查報告四
昨天,沈老師和我們做了個小調查,是調查校園破壞和環境保護。
我們對面的鵝卵石小路,被小草繡上了美麗的花邊,但是它已被破壞了,有幾顆鵝卵石被人挖走了,鵝卵石也裂了,有些鵝卵石也一搖一晃的。同學們為什么要這樣?再走過去,我發現了幾朵難看的“怪花”,這些花有紅、白、黃顏色的,它們在草地上綻開了丑陋的臉蛋,似乎在微風中說:“你們看我美不美?”原本,樹木、小草與周圍的環境那么和諧,那么快樂,可是,只要來了它們這些“怪花”,小草受不了,大樹再也看不下去了,但這些“怪花”還是笑得合不攏嘴。
“哎呦呦,哎呦呦,好痛呀!”咦,這是誰的聲音?一步一步走過去,原來,是一塊有大傷疤的草地。因為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雨,所以那塊光禿禿的草地上面,變成了“小水池”,所有的草地都那么平坦,但在那里,有了一個小坑,這會是誰干的呢?或許是一二年級的小弟弟和小妹妹挖的吧.
我真想對同學們說:“讓我們大家保護我們的校園吧!”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六
:校園
:高恬及其他幾位同學
1、提出問題
2、該怎樣保護環境
3、結果分析
大家都知道,由于人類向自然界過度的索取,已經導致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颶風、暴雨、暴風雪、洪澇、干旱、蟲害、酷暑、森林大火、地震等災情不期而至,全世界因干旱等原因而造成的遷移性難民預計到20xx年達到1億人。
策和法規,開展了許多保護環境的工作和活動。
我國同時也非常重視保護環境的教育,“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我校的環境保護和綠化工作已取得豐碩的成果。
我們經常看到許多同學在校園里的各個角落撿拾果皮紙屑;用自己的雙手去保護校園環境的優美。但是,我們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仍然有人亂丟紙屑、食品袋廢棄物;仍然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踐踏;學校的綠化帶中,不時發現有深深的腳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志。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系全球,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首先是不要隨地亂扔亂丟;多走幾步,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綠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地球母親,凈化綠色校園。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吧!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七
每天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塑料袋,媽媽買菜也會帶回許多塑料袋,簡直數不勝數 。塑料是不可再生材料,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使大氣層變得稀薄,使農作物減產 。塑料還不易分解,如果焚燒就會產生毒氣,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為此,我想調查一下塑料袋的使用量 。
1、向商場工作人員咨詢塑料袋使用情況 。
2、通過網絡搜索全國塑料袋使用量 。
3、進行實際x調查 。
4、生產廠家每月生產塑料袋的量 。
向商場專員咨詢
大型超市大約日用量150000個,小型超市大約日用量8000個 。
網絡搜索
全國每天使用30億個以上的塑料袋 。
x調查
在調查的人員中,平均每個家庭每天使用5-11個塑料袋,每年將使用3200個左右 。
小作坊調查
一家小作坊每月生產塑料袋30萬噸
四、結果
許多人為了貪圖方便,不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大量使用塑料袋,因而出現塑料袋隨處可見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配合國家政策,少用一次性產品,改用環保購物袋,讓一次性用品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創建一個美好的家園 。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八
一、調查報告的含義
調查報告是針對某一現象、某一事件或某一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對獲得材料進行認真 分析研究,發現本質特征和基本規律之后寫成的書面報告。
調查報告是一種在新聞領域和機關應用文領域中都可采用的常用文體,也就是說,它是新聞 和應用文的兩棲文體。不過,有些在機關之間流通的調查報告,可以沒有新聞性。而在報刊廣播上發表的調查報告,必須有新聞性。調查報告在報刊上發表的時候,也可以叫做“新聞調查”。
特點
1、客觀性。2、針對性。3、典型性。4、科學性。5、價值性。
二、調查報告的種類
(一)介紹經驗的調查報告。主要反映典型的、具體的示范性的經驗,用以指導和推動工作。
(二)反映情況的調查報告。客觀地真實的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提供有關方面參考或使廣大人民群眾明了。
(四)查清事實真相的調查報告。針對社會生活中某一復雜事件進行調查,把調查是事實真相寫成調查報告。
三、調查報告的撰寫
總要求 (與論文有區別)
側重事實說明問題 材料力求具體典型
統計方法描述分析 指出規律總結經驗
分析問題提出對策 既有觀點又有建議
一般由標題、概要、正文、結尾、附件組成
調查報告的寫法
一) 標題
1、標題的要求。
標題就是調查報告的題目,由報告內容來決定,常見的有公文標題和新聞標題兩種。公文標題。完全式標題一般由調查對象、事由、文種三要素組成。省略式標題可以由事由和文種兩部分組成,也可以由調查對象和事由組成。
(1)它必須準確揭示調查報告的主題思想,做到題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調查報告的寫法
2、標題的寫法。
標題的寫法靈活多樣,一般有兩種:單標題與雙標題。
單標題就是調查報告只有一行的標題,一般是通過標題把被調查單位和調查內容明確而具體的表現出來。
雙標題就是調查報告有兩行標題,采用正、副標題形式,一般正標題表達調查主題,副標題用于補充說明調查對象和主要內容。由于這種標題形式優點很多,正標題突出主題,副標題交代形勢、背景,有時還可以烘托氣氛,二者互相補充,因此成為調查分析報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二)概要
概要即調查報告的內容摘要,主要包括
以下三方面內容:
第一,簡要說明調查目的,即簡要說明調查的原因
第三,簡要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確信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并說明選用該方法的原因。
案例:關于農村居民對社會熱點問題關
注程度的調查
一、調查背景
在我國政府對農村建設日漸關注的大背景下,根據“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團校關于寒假安排的通知”中‘根據自身情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要求,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展開此項調查。
二、調查目的
為了了解農村居民對國家新政策、社會新熱點的關注程度,了解農民對各種政策的執行滿意度,增加自己對農村的了解,對一些農村問題進行量化和理性的分析并從中思考一些解決辦法,同時調查過程也會對自己的實踐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好處。
關于農村居民對社會熱點問題關 注程度的調查
三、調查方法
1、調查問卷
因經濟和農民知識程度等原因,問卷直接由口問代替。問卷如下:
附件一: 關于農村政策的相關調查
1:農民對國家農村政策的了解程度;
2:農民對社會熱點問題的了解程度;
3:農民對村委會及其它基層組織工作的了解程度;
4:農民平時關心的問題;
5:其它。
2、口頭調查
本次調查采用隨機交談的方式。
1:按照問卷進行;
2:除外還有較熟悉的人;
3:陌生人也可以隨機調查。
關于農村居民對社會熱點問題關 注程度的調查
四、調查過程
介于經濟和時間問題,調查范圍基于本人較熟悉的生產隊;調查方法主要為口頭問答(按照問卷設計進行).
1、參與人員:本人
2、日程安排:寒假期間
五、調查結果及分析 (略)
六、結論及建議(略)
(三)正文部分(調查報告主體)
調查報告的正文一般包括前言、主體和結語三部分。前言:
正文的寫作
前言
(1)前言的寫作形式。引言即調查報告的開頭,開頭的形式有這樣幾種:
1)開門見山,揭示主題。文章開始先交代調查的目的或動機,揭示主題。
例如,3月我們對級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進行有關心理障礙調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矯正疏導各種不良心理,使學生健康成長。
正文的寫作----引言
2)結論先行,逐步論證。即將調查結論寫出來,然后再逐步論證,這種開頭形式,觀點明確,使人一目了然。
例如,3月,我們對我校高一400名學生心理狀況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不少學生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方面的障礙,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九
昨天,沈老師和我們做了個小調查,是調查校園破壞和環境保護。
我們對面的鵝卵石小路,被小草繡上了美麗的花邊,但是它已被破壞了,有幾顆鵝卵石被人挖走了,鵝卵石也裂了,有些鵝卵石也一搖一晃的。同學們為什么要這樣?再走過去,我發現了幾朵難看的“怪花”,這些花有紅、白、黃顏色的,它們在草地上綻開了丑陋的臉蛋,似乎在微風中說:“你們看我美不美?”原本,樹木、小草與周圍的環境那么和諧,那么快樂,可是,只要來了它們這些“怪花”,小草受不了,大樹再也看不下去了,但這些“怪花”還是笑得合不攏嘴。
“哎呦呦,哎呦呦,好痛呀!”咦,這是誰的聲音?一步一步走過去,原來,是一塊有大傷疤的草地。因為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雨,所以那塊光禿禿的草地上面,變成了“小水池”,所有的草地都那么平坦,但在那里,有了一個小坑,這會是誰干的呢?或許是一二年級的小弟弟和小妹妹挖的吧……..
我真想對同學們說:“讓我們大家保護我們的校園吧!”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十
班級:高一(1)班
組長:林智
組員:林義 林謀 林師越 范高翔 梁遠 林余
組員分工:(1)林謀和林師越同學負責查資料
(2)范高翔和梁遠負同學責調查問卷
(3)由林義同學負責對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4)各組員寫心得體會
(5)最后由林智同學總結和寫心得體會
指導老師:王奮
課題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學生環保意識所存在的不良現象及形成和影響
課題研究意義:我們作為該校學生,我們將針對我校中學生環保意識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為學校想方設法地提出建議,從而提高我校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課題研究步驟:(1)11月2日 確定研究和課題
(2)11月3日 小組討論分工
(3)11月5日 進行調查問卷
(4)11月7日-12日 資料及有關數據整理
(5)11月13日-19日 分析原因并討論總結
(6)11月20日-12月8日 撰寫結題報告
(一)數據統計
(二)調查結果分析并提出建議
調查結果分析:在這次的調查中,我校同學的環保意識還是比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
問題一:你覺得我們該不該講究環保?竟然有36.5%的同學認為講不講究都無所謂,這說明了這部分的同學存在一些習慣上沒有講究環保.
問題二:當問同學“你看到地上有雜物你會主動撿起來嗎?”可有44.5%的同學看到地上有亂丟的雜物也不會去撿起來.這又說明了他們根本不會以身作則去提倡環保.
問題三:在生活當中你是否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而這個問題在調查中,有45.5%的同學經常看到有人亂丟垃圾.這一現象體現學生生活環境中沒有人去提倡環保,反而是讓學生看到亂丟垃圾的現象.
問題四:有55.5%的同學買東西經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學是用了之后就亂扔,但還是有82%的同學知道,塑料袋對環境的影響,但就是不自覺處理好塑料袋.
·調查報告怎么寫 ·市場調查報告怎么寫 ·調查報告格式 ·三下鄉調查報告
·環境調查報告 ·大學生調查報告 ·中學生調查報告 ·農村教育調查報告
問題五:你有隨地吐痰的習慣嗎?
有60%的學生隨地吐痰的`習慣,這反映了這些學生不講究衛生,根本不理會什么環保.
以上所反映的這些問題不容樂觀,我們應該當引起高度重視,所以在這里我們針對以上問題提出點建議:
(1)通過學校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制度校規來規范學生的環保意識多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2)我學校應大力提倡綠色環保的良好作風,努力營造這種氛圍,并制定校規來嚴格管理.
(三)各組員心得體會:
范高翔:
通過這次調查研究之后,我們發現我校環境保護并沒有得到大力提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雖然總體來看我校學生環境意識不容樂觀,但是只要學校的提倡和學生的自覺性.那么相信我們會有一個干凈而又美麗的校園和每個人都會養成一個良好習慣.
林義:
在進行調查問卷分析的時候,心里想到很失望.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明確了很多問題.其實解決這些問題是非常簡單,也都是大家舉手之勞就可以辦得到的,愛護環境人人有責,多一個人參與就多一份力量.我相信問題最終會解決的.
林余:
其實所有問題都可避免的,只是我們太懶惰了而以.不要讓一時的懶惰毀滅了我們的一生,既然發現了問題,那么我們就要尋找解決的方法,方法就在我們身上,環境的保護需要大家,大家一起努力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最好方法.
梁遠:
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德 智 體育 勞 全面發展.我們應當養成好的習慣來塑造人生.我們要生存,就要有好環境,而一個好環境你如果不去保護它,那么它就會慢慢的消失.看到腳下有一些垃圾,順手撿到垃圾箱里,那又何妨呢!就那么一點小事,為何不行動?要想有一個好環境生存下去;那么必須保護它, on!!!讓我們為了生存而努力吧!
林謀:
只要有心意去保護,一切皆有可能做到.我相信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會提升的,一切習慣我們都可以改變,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還必須有所行動.在發現了缺點之后我們要大膽去承認錯誤并加以改正.大家快行動吧!沒什么不可以的,為了美好的家園一起努力吧!
林師越:
看著那白色的塑料帶在滿天飛舞這一景象讓人覺得頭痛.通過調查和實際情況來看我校學生的環境意識得的確不容樂觀,隨地吐痰,亂丟廢物等現象經常可以看到.何必呢!我們共同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而不是單單只靠少許人來完成的,來吧!大家手牽手共同創造我們美麗的家園吧!
組長:
在這次有關學生環保意識的調查過程中,感覺上并不輕松,由于是初次做這樣的調查報告,做起來手忙腳亂的,但最終我們還是完成了這份調查報告,我們從中得到滿足的是:能夠通過調查發現中學生現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能夠及時向學校反映并向學校提出建議,最終使問題得到解決,做到這一點我們感到很滿足.
小學生環保報告篇十一
暑期實踐報告環保班級:08級數應2班
姓名:朱小鵬
在這次暑期專業實習中,所找到的是山東百樂客環境有限公司.這家公司集工程設計、三廢治理技術的研發、設備制造、工程施工、調試、售后服務于一體,在工程設計與市政工程兩個重點領域內形成了較強的技術與工程優勢。還針對小水量生活污水研制了智能mbr一體化反應器,該反應器是國家863重點推廣項目。在市政、玻璃纖維、制藥、皮革、印染、釀造、啤酒、兔子、食品加工等行業的廢水處理工程中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常用的治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回收利用:(1)廢水可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利用,如漂白煮煉廢水和染色印花廢水的分流,前者可以對流洗滌.一水多用,減少排放量;(2)堿液回收利用,通常采用蒸發法回收,如堿液量大,可用三效蒸發回收,堿液量小,可用薄膜蒸發回收;(3)染料回收.如士林染料可酸化成為隱巴酸,呈膠體微粒.懸浮于殘液中,經沉淀過濾后回收利用。無害化處理可分:(1)物理處理法有沉淀法和吸附法等。沉淀法主要去除廢水中懸浮物;吸附法主要是去除廢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脫色。(2)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和氧化法等。中和法在于調節廢水中的.酸堿度,還可降低廢水的色度;混凝法在于去除廢水中分散染料和膠體物質;氧化法在于氧化廢水中還原性物質,使硫化染料和還原染料沉淀下來。(3)生物處理法有活性污泥、生物轉盤、生物轉筒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為了提高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準或回收要求.往往需要采用幾種方法聯合處理。
針對印染廢水懸浮物較高及色度較深的特點,第一步選擇混凝沉淀,去除懸浮物和色度,使出水的水質指標相對穩定,同時印染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度較好的環狀有機物,其生物處理效果一般,因此選擇酸化水解工藝將高分子環狀有機物降解為小分子和破環,提高廢水的生化處理效果,通過酸化水解工藝后,提供充足的氧源的情況下,在好氧生物的作用下,大部分有機物被消耗,致使出水的水質指標穩定,對于還有少量顏色的廢水很難通過混凝沉淀及生物處理脫色,為保險起見,在生物處理后增加化學氧化系統,對印染廢水處理很有必要。根據上述處理工藝分析,確定工藝流程圖如圖1:
1. 1 調節池
主要作用為調節水質,保證后續處理負荷穩定,其停留時間不低于8 h。
1. 2 混凝沉淀池
通過向廢水中添加絮凝劑、助凝劑等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及部分有機物,主要可去除廢水的色度,其設計負荷一般為0. 50~0. 80 m3 / (m2?h),其選型一般有斜板沉淀池、豎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氣浮設備等。
1. 3 酸化水解池
其主要目的是對廢水中可生化性很差的某些高分子物質和不溶性物質通過水解酸化,降低為小分子物質和可溶性物質,提高廢水的生化處理效果,其停留時間不低于8 h。
1. 4 好氧生物池
為整個處理的核心部分,通過好氧菌作用將水體內的有機物轉化為co2 和水,從而降低排放水系對自然水體內氧的消耗,其停留時間不低于14 h,根據其濃度負荷,一般情況下,其處理負荷為0. 5 kg cod / (m3?d)較合適,主要方法有接觸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和sbr法等工藝。
1. 5 二沉池
其主要是將脫落的生物膜與排放水系分離,其設其設計負荷一般為0. 80~1. 00 m3 / (m2?h) ,其選型和混凝沉淀池一樣,一般有斜板沉淀池、豎流式沉淀池、輻流式沉淀池和氣浮設備等。
1. 6 化學氧化池
本工藝一般現在工廠內并不多見,其主要目的是對難以脫色的印染廢水,通過化學氧化去除色度,并小幅度的降低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