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一
1、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理清段落結構,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學會本課9個生字。
能結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錄像帶生字卡片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 3課時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師: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2、播放《渴望》片斷。
3、學生談觀后感想。
4、師:文中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呢?(出示課題:山溝里的孩子)
二、檢查預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不容易讀好的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讀正字音。(生字詞、不容易讀好的地方)
3、指名讀文。(個人讀,小組讀)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訂正生字的讀音,激發起學生思維積極參與。)
三、自主感悟,小組討論
1、師:那么,山溝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樣上學的?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
2、學生自讀自悟,圈點批注。
(習慣好,終身受益。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動筆標記,養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3、小組代表發言。
4、師:這些問題相信大家只要再課文多讀幾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讀書的體會和存在的問題,,解決了相對簡單的問題,學生也對課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這樣在全班的交流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會是相對深刻的,對課文的認識也是相對全面的。學生的學習也就有了層次,有了深度。)
四、識記生字
1、師:下面,我來考考大家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互相提醒)
3、師示范:罩、匙、貌、勤的寫法。
4、生在本子上書寫。(一個寫一個,師巡視)
(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提醒學生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允許學生識字的方法五花八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
五、課后延伸。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讀懂詩歌內容,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過程與方法:讀中感悟,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教學難點:學生對大自然的現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件。
2、查找有關“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觀察大自然,搜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四季美景。
現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自然界的一切都顯示出無限的魅力,請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去欣賞幾個畫面。出示課件(四季)
2、揭示課題。
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什么?
是呀,大自然多么美麗多么神奇呀!它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每一處景物,每一種動物,每一種植物都是屬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孩子們,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呢,剛才你們說的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大自然的語言)
3、質疑課題。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詩配畫朗讀課文。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大自然的語言,認真聽,仔細看,你聽懂了什么?(詩配畫范讀)
2、全班交流。你聽懂了什么?
3、自由輕聲地讀這首小詩,想辦法讀準字音。
孩子們聽懂了這么多東西,很了不起!如果我們再去把這首小首多讀幾遍,你會讀懂更多的東西。
4、試著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說一說自己讀懂的內容。
5、誰愿來說給大家聽一聽?根據學生的回答,師適機板書:簡筆畫(略)
三、精讀課文,重點品評
1、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孩子們讀懂的大自然的語言真多呀,在大自然這么多的語言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呢?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就去讀哪一小節,邊讀邊想你為什么喜歡它。(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小節)
2、全班交流,重點品讀
你喜歡大自然的哪一種語言呢?找出來讀給我們聽聽。
以第四小節為例指導學生朗讀。
(1)現在我們請出大自然的這種語言。
(2)你來讀一讀。
(3)你為什么喜歡?
出示課件:反問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點”。”但是在這里卻不這么說,而是用反問的語氣,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下反問的語氣。
(4)蝌蚪就像我們學過的逗號一樣,這多神奇呀!這么活潑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種大自然的語言,春天來到人間,又是多么讓人欣喜。自己悄悄練習讀一下,能不能把這些神奇,欣喜的感覺找到。誰想來試一試?全班讀。
(5)誰愿意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大自然的語言,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3、領略大自然的語言,配樂朗讀詩歌。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豐富多彩!現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語言吧!隨著美妙的音樂朗讀這些神奇的語言。
四、拓展延伸、仿寫練筆
1、全班交流自己還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2、欣賞畫面,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3、欣賞老師創作的小詩,指導仿寫。
多美呀!多神奇呀!現在老師不禁詩興大發,想寫一首小詩。可是我們應該怎么寫呢?孩子們先一起觀察一下課文,看看課文中是不是每一個小節的寫法都是一樣的?你發現了什么?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寫出來。
下面老師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了一首小詩,你們想不想欣賞我寫的小詩?你們聽著。展示詩。
4、拿出紙筆寫一寫大自然的語言。
你愿不愿意像老師一樣也用你喜歡的方式寫一寫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我們先用一小節寫出一種大自然的語言。大家拿出紙筆來,寫一寫吧。
5、寫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寫的小詩。
6、全班交流。
7、現在請下面的孩子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中間的部份就請臺上的孩子按順序讀自己寫的小詩。配樂朗讀。你們聽聽,我們班的孩子共同創作了一首小詩呢,孩子們都成小詩人了。
五、總結課文、提出希望
你們寫得多好呀!你們都是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孩子,才會懂得這么多大自然的語言。
老師希望你們這樣堅持下去,和大自然對話,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去發現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三
1、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大自然的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培養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 學會本課盈等10個生字,掌握渴求、盤旋、滑行、綠盈盈等詞語。
2、 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3、 有語氣地朗讀全詩并背誦。
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體會作者渴望人與自然和睦相處的思想感情。
:2課時
:初讀課文,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統一,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
(學生會說到:花兒如何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這些問題能否解決?
1、 學生自由讀文,同時劃出自己不認識的生字詞。
2、 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可以分組朗讀,或者接讀課文)。
3、 指導學生對讀的同學做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的讀文情況。
剛剛在看到這個題目時,同學們都有個問題: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那現在我們就來找找,請同學們快快地讀讀課文,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學生談到哪里,老師要引導學生來想像學習,全詩共有4個小節,寫了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小節:寫出來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表達了孩子們的愉快心情。學生邊讀邊想,天,是這樣藍,風,是那樣輕.第二到四小節:描寫了遠處的花、蝴蝶、蜻蜓,也描畫了我們一起享受大自然賜予的一切美好,描畫了一幅快樂、祥和的景象。
彩色的蝴蝶,長尾巴的蜻蜓,
分小組讀課文,讓學生邊讀邊想像,并討論:花兒也會放風箏,花兒放的風箏是什么?
這里,學生要明白:花兒會放風箏的原因,寫出了花兒和小動物的快樂,抒發了作者渴望人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和睦相處和諧統一的美好愿望。
學習了本詩后你想說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進一步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同學們覺得這篇課文美嗎?想不想再讀一讀呢?請同學們邊讀邊想,一會把你腦海中出現的畫面描述給大家:(學生讀文)
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談談自己想像中的畫面。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三小節:
有的在花枝上飛高飛低,
有的在半空中盤旋滑行
讓學生合理想像,補充:有的在
指導學生一起看第四小節:
不對,不對,那不是風箏,那是讓學生進行擴展
盈:注意中間的又字;
蜻蜓的蜓上面是壬;
瞧是左右結構的字。
1、 有表情地背誦全詩。
2、 說說花兒還會放什么風箏?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四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玩撲克牌,比大小(強調規則三場兩勝你)學生先選牌,并先出牌。
1、 出示兩組撲克牌,分別是3、5、7和4、6、8
師:你為什么要選這副牌呢?
生1:我選4、6、8這一組,因為這一組數字大些。
生2:我選3、5、7這一組,因為老師選這一組贏了。
師運用策略,爭取每次都贏。
2、揭題:老師總能贏是因為用了一個小小的對策,今天我們來學習有關的對策問題。揭題,板書:對策問題)
二、 提出問題,研究策略
1、 播放故事:田忌賽馬(前半段)
二、提出問題,研究策略
1、走進故事,參與活動
以《田忌賽馬》的故事提出問題,再一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師口述故事梗概)
問:田忌為什么會輸呢?(因為齊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一些)
又讓學生觀察:田忌的上等馬優于齊王的中等馬,中等馬優于齊王的下等馬。(為學生想出最優策略做埋伏)
問:假如你是田忌的軍師,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有辦法幫助田忌反敗為勝嗎?
2、扮演角色,自主合作
學生拿出設置好的表格,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討,把田忌可以應對齊王的方法羅列出來,完成表格。(師講解方法)
應對的方法共有六種,其中只有一種是獲勝的方法:田忌用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輸了第一場,用上等馬對中等馬,用中等馬對下等馬,連贏兩場,取得勝利。(板書)
這種方法就是大軍事家孫臏所采用的方法,在數學上就叫做——對策。
3、模擬比賽,反思對策
在模擬比賽中,學生一定會出現矛盾和爭執,那就是先出與后出的問題,齊王不愿先出,田忌先出必輸。
在矛盾和沖突中引導學生歸納出田忌賽馬獲勝的前提:第一、齊王先出;第二:田忌要用最弱的馬牽制齊王最強的馬,才能換取后兩場的勝利。
三、 鞏固練習,學以致用孫臏真是了不起!簡介孫臏。
對策不是一個具體的計謀,只要是對抗性活動中,競爭雙方取勝的有效方法,就是對策。
生1:我選4、6、8,老師你先出。你出3、我出4,你出5、我出6,你出7、我出8。 生2:我選3、5、7這一組也能贏。老師出8、我出3,老師出6、我出7,老師出4、我出5。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五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閱讀,搜集整理材料使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查找的資料,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書142頁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白樺”、“毛茸茸”、“銅雕”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繪”、“請悠”、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品讀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a:你認為歐登塞美嗎?從文中的語句中找出來?
(引導學生用美的感情讀出來)
b:小公園里有那些事物與安徒生有聯系?從文中的語句去找,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
c:讀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談談你的感想?學生交流。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六
1、 通過朗讀課文使學生體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熱愛與向往,體會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美好的情感。
2、 學會寫一類生字7個,認識二類生字。
3、 完成課后練習,復習鞏固詞語,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4、 掌握略讀方法,學習略讀。
朗讀課文,訓練略讀。注意字、詞的積累。
教學生學會略讀課文,把握課文的順序,通過字詞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生字卡片、多媒體
三課時
第一節
教學內容:
1、 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 學習一、二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板書課題、讀題。
2、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教學新課
1、師范讀課文。
2、生略讀課文,概括課文大意(結合課后第一題)
3、課文有哪幾個主要人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4、學習生字。
(1)正音字 壘(lei)甕(weng )窩( wo )嘛(ma)
(2)多音字
jiang(將軍)
將
jiang(將領)
(3)生字
梯:t ti 左右結構 查木字旁
組詞:梯子 云梯 人梯
碌: l lu 左右結構 查石字旁
組詞:忙碌 骨碌
踮: d dian 左右結構 查足字旁
組詞:踮腳
陸:l lu 左右結構 查耳刀旁
組詞:陸地 大陸 著陸
嘴:z zui 左右結構 查口字旁
組詞:嘴巴 張嘴 快嘴 頂嘴
喳:z zha 左右結構 查口字旁
組詞:嘰嘰喳喳
餓:e e 左右結構 查食字旁
組詞:饑餓 餓肚子
銜:x xian 左中右結構 查雙人旁
組詞:銜泥 學銜 軍銜
搶:q qiang 左右結構 查提手旁
組詞:搶奪 搶險 搶救
將:j jiang 左右結構 查 旁
組詞:將軍 將來將要
5、學習二類字。
6、復習鞏固
(1)同桌互相聽寫一類字。
(2)指導書寫。
三、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每個字寫一行,組一個字。
第二節
教學內容:
1、 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學生發表自己對文中詞語和句子的獨特感受。
3、 表演課本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 自由讀文。
你對文中的那些詞語有獨特的感受?畫出來,先來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三、 你對文中的那部分感興趣?讀給
大家聽。讀的時候要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在此過程中,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a) 分角色朗讀。
b) 自由組合排練課本劇。
c) 課本劇表演。
d) 布置作業。
人類和動物之間友好相處的故事有很多。搜集一下,讀一讀,下堂課進行交流。
第三節
教學內容:鞏固練習
教學過程: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題
3、聽寫生字 4、做形近字組詞練習
作業:讀后感
[板書設計]:
燕子回家的路
田田看窗戶關心燕子
我關心
窗戶 韓奶奶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七
語文的教學方法有很多,但最重要的還是應該有一個好的
教案
,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秋天到(一)、導入課題
2、 展示:師生展示收集的關于秋天的資料,學生說說秋天的特點,教師總結。
(二)、進行新課
1、抽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2、正音,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的預習情況。(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讀錯,如:平翹舌、鼻邊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寫錯;可以組什么詞;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2)、課堂內交流生字學習情況,抽學生教讀、教學生書空,教師指導,板書重點。
易錯音的字:多音字:“轉”zhuan (轉涼轉換轉化) zhuan(轉動轉圈)
翹舌音字:爽收霜邊音字:涼
三拼音字:轉涼爽霜降香黃后鼻音字:豐
v去掉兩點的規律:菊
易錯形的字:轉排(注意筆順)
課堂組詞(開火車形式進行),說結構、偏旁教師簡要板書。
(3)、學生自由書空學習生字,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鞏固。
3、 再讀課文思考:秋天什么時候到?哪幾個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業
(1)、抄寫課文生字
(2)、給課文生字組詞
(3)、熟讀課文
火紅的楓葉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
同學們,學習了第一節課知道了些什么?檢查學生生字詞掌握情況。
(二)、進行新課:
1、 數一數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 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這一段為我們講了些什么?
時間地點誰干什么
3、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懂了些什么?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楓葉很紅,一片比一片紅)作者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這種心情。(從快慢、輕重上加以指導)
4、 作者找呀找,找到了最紅的楓葉了嗎?哪一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誰來讀這一段?其它同學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作者是怎樣寫出楓葉的紅的?把寫楓葉紅的句子用“——”劃出來,讀一讀。請同學們仿照課文“比……還……,比……還……”說一句話。
這一段除了寫楓葉的顏色“紅”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請用“~~~~~~~”把它劃出來,讀一讀。楓葉的形狀像什么?這種……像……的寫法,我們叫它比喻,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比喻句。仿說比喻句。指導學生讀、背喜歡的句子。
5、 作者找來這火紅的楓葉干什么呢?課文哪些段告訴了我們?抽生回答。
討論:作者為什么給老師送楓葉而不送其它禮物呢?
(學生自由回答,自己親手做的禮物最有意義;老師像楓葉火紅火紅的,裝點著祖國的教育大花園……)
比一比:作者的禮物和你送給老師的禮物,誰的更好?說出理由。
(三)、拓展升華:
你認為老師最需要學生的是什么?還有沒有更好的禮物獻給老師呢?在豐收的秋天里,除了教師的節日外,還有些什么節日,準備為他們送什么禮物呢?請同學們下來準備。
(四)、作業布置
(三)
媽媽,不要送傘來《媽媽,不要送傘來》是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教學中,我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小朋友的勇敢與快樂。可就在我認為可以為這節課圓滿畫上個句號時,我的結束語把我推向另一個世界。
師:同學們,你們還有什么問題嗎?
生:老師,我覺得書上寫雨點不會把我淋壞,是不對的。
我心里“咯噔”一下:都怪我只注意讓學生空談勇敢,而忘了現實中所存在的問題。
師:你能說說原因嗎?
一語驚醒夢中人,話甲子一下子打開了。
生1:對呀!平時父母和老師也不讓我們淋雨呀!
生2:頭頂著書包來跑,一點都不方便,哪還機靈呀!
生3:淋雨發燒后,不能上學,父母更操心,一點都不愛父母。
……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我頓時啞口無言。可教學不能就此打住呀!生灌硬套,不是辦法。我機靈一動,為何要在對錯上打轉呢?因此,我沒有做任何自行評價,但我首先表揚了他們的積極主動,大膽質疑。
再引問:你能想出不讓父母操心,又不會讓自己生病的法子嗎?
生:我自己準備雨具,放在書包里。
生:我跟順路的同學合用一把傘回家。
生:大雨的時候,我先不回家,等雨停了再走。
……
課堂上,五花八門的答案,層出不窮。也正因為這樣,學生在爭論中體會到與現實中的矛盾,在對與錯的問題上,學會一分為二來分析,從而能靈活地變換角度地去思考。所以,在語文課堂中,教師能少些理論,多些情趣;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包辦,多些自由;那么,學生就會越來越喜歡語文,而語文才能真正成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八
一、導入新課:
出示學生收集到的有關南極的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南極的氣候,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同學們,在這么寒冷的地方,我們的科考隊員最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如果在沒有火的前提下,會怎么辦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用冰取火的故事。板書課題。
學生一起讀課題,讀了課題后,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學生質疑。
二、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自學本課生字詞,理解“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等詞語的意思。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學法指導: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做到不添字,不去字,不錯字。
2、詞,理解“束手無策、一籌莫展”等詞語的意思.
3、讀課文,想象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小組交流,檢查預習情況。
師:下面請小組檢查預習情況
1、小組內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同桌互查。
2、小組內檢查學習生字詞的情況,并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3、小組內檢查課文內容的了解情況,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五、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1、指名一小組匯報課文的朗讀情況。
2、指名一小組匯報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3、指名一小組匯報課文的主要內容。
六、作業
抄寫本課生字詞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九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
4、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把詩句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1、以讀為主,自讀、感情讀、比賽讀,掌握生字,理解內容。
2、邊讀邊想象,遷移學法,由扶到放,理解詩歌,體會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感情。
1、理解詩,體會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了解運用擬人、比喻把詩句寫生動的方法。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詩的韻律美,掌握生字新詞。
2、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內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課件演示,激趣導課
1、導:同學們,平時你們最喜歡在綠色的草坪上追逐、嬉戲。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描寫綠色草坪的詩歌——《草葉上的歌》。
2、板書課題,齊讀。
3、讓學生觀看課文動畫。
4、指名說說:剛才欣賞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讀詩歌,要求讀準字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
2、課件出示生字詞語:淅淅瀝瀝、溢出、瞳孔、酣睡、蚱蜢、奶漿、夢境等詞。
檢查生字讀音,然后引導學生借助生活記憶生字。
3、指名5個同學分節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評讀課文。
(評讀課文時,先聽聽有沒有讀錯的地方,再聽聽別人的優點,后指出存在的不足,還要想想哪些是自己所做不到的。)
4、剛才同學們評得真好,請你們每個人都自己讀讀課文,想想這是一塊怎樣的草坪?(綠茸茸、亮晶晶、笑盈盈)
三、朗讀理解,感悟草坪的美
導:你最喜歡哪一段?讀給大家聽聽。
1、朗讀第二小節。
師:你最喜歡怎樣的草坪?為什么喜歡?讀給大家聽。
生:我喜歡這一段,是因為草坪像眼睛的瞳孔,清澈而美麗極了。
師:還有哪位同學愿意把草坪像眼睛一樣美麗的感覺讀出來?
a、指另一名學生讀并指導學生進行評價。
b、同學們配樂齊讀這一小節,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綠茸茸的草坪。
2、學習第三小節。
師:同學們見過亮晶晶的草坪嗎?讓我們快來看看它到底什么樣子。
學生齊讀第三小節詩歌。
生1:亮晶晶的草坪像鏡子一樣平整,而且很干凈,沒有污染。
生2:草坪上有露珠,早晨的太陽一照,它就亮晶晶的,所以成了亮晶晶的草坪。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能試著去理解句子了。誰能把它亮晶晶的美讀出來呢?
(多請幾名學生讀課文。)
課件出示句子:“草葉上酣睡的露珠們,快樂的探身相迎。”指名讀這個句子。這么可愛的小露珠,作者是怎么寫出來的?(引導學生認識擬人的寫法。)
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寫得很生動,作者是運用了什么樣的手法呢?找出來讀一讀。
3、學習第四小節。
師:同學們,笑盈盈的草坪是什么樣子的,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指名讀,其他同學評讀。
4、學習第一、五小節
男生讀第一小節,女生讀第五小節。
四、有感情朗讀,讀出草坪的美
1、同桌分小節朗讀課文,互相評一評。
2、全班配樂讀課文。
[設計意圖:盡可能創造讀的機會,為了使每一個孩子都有讀書的機會。]
五、課外拓展:
1、仔細觀察我們周圍的草坪,將草坪上美麗的景物描寫下來,最好也能用上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2、繼續讀一讀背一背這首詩歌,背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進一步理解詩歌,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無限的熱愛,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了解詩的結構,了解本詩運用擬人、比喻的寫法把詩句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3、指導背誦詩歌。
4、指導寫字。
教學流程:
一、回顧課文
課文中描寫的是怎樣的草坪?你最喜歡哪塊草坪?
二、體會寫作手法
1、用語言描述一下你最喜歡的草坪,把你所想象的用彩筆畫出來,并在全班展示作品。
2、體會:作者為什么能寫得這樣生動、形象?
(1)學生交流,師引導學習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
(2)讓學生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說幾個句子。
3、鼓勵學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上節課的課后習作。
三、背誦詩歌
1、學生交流背誦技巧。
2、學生獨立背誦。
3、檢測背誦情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說說哪些字容易寫錯。
2、重點指導:境——鏡 漿——槳
3、學生寫字,師巡視檢查。
[設計意圖:讓學生復習鞏固識字方法,培養識字能力。]
五、作業設計:
1、背誦詩歌。
2、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板書設計]
草葉上的歌
綠茸茸 瞳孔
草坪 亮晶晶 明鏡 充滿和平、生機
笑盈盈 酒坑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篇十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向人們介紹了坐落在奧登賽的安徒生公園的情況。向人們介紹了童話之外的相關知識。內容的安排,意在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安徒生的童話作品之后,借助網絡、書籍等查找、搜集資料,進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認識安徒生。教材的文本只是提供的一方面或幾方面的點,教學時應大量的補充。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閱讀,搜集整理材料使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查找資料使學生深入了解安徒生這個人。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查找的資料,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書142頁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白樺”、“毛茸茸”、“銅雕”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繪”、“請悠”、等詞語可以結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品讀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a:你認為歐登塞美嗎?從文中的語句中找出來?
(引導學生用美的感情讀出來)
b:小公園里有那些事物與安徒生有聯系?從文中的語句去找,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
c:讀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談談你的感想?學生交流。
4、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位始終所蘊涵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資料整理
板塊三:
學生根據資料,總結、展示安徒生的長篇游記。
最后談談寫一寫《我心中的安徒生》《我最崇敬的人》
回家以后給父母講一講安徒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