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一
在xx鎮xx村,只要提起駐村醫生xx,人人都是豎起大拇指,稱贊其為“暖心天使”,一看到xx,大家都覺得即使這個冬天再“冷”內心都是暖暖的,村兩委還說等戰“疫”勝利后要當面送錦旗。
都說巾幗能頂半邊天,究竟是怎樣一位女駐村醫生能有如此好的口碑?
xx村目前武漢返鄉居家觀察共xx戶xx人,包干駐村醫生都是xx。一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殺菌消毒、講講防疫小知識,xx的每一天都安排的滿滿當當。村口卡點值勤的同志都說,雖然“全副武裝”,但是xx醫生的聲音一聽便知,因為進入村口的時候她總是不忘“叨擾”幾句,教村民們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除了做好駐村醫生的本職工作外,為了更好的疏導居家觀察戶的心理,xx醫生不但日常“閑聊”緩解氣氛,還自掏腰包為每戶購買酒精棉球、消毒液以及年糕、面干等,并告知戶里做到隨時清潔消毒,防止病菌流動,減輕居家觀察戶和其他群眾的心理壓力。
最令人感動的還是正月初六那天,xx村民xxxx武漢返鄉在家居家管理,當天下午洗澡后出現咳嗽,xx立即按要求聯系縣人民醫院120醫護車送人民醫院。凌晨一點半,xx接到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的電話,xxxx經診斷無發熱等情況,經檢查可以回村居家觀察,這么晚考慮到xxxx家中又沒有車,xx沒有多想就叫醒身旁的丈夫,兩人商量著最后決定自己開車將xxxx送回xx鎮xx村,來回一“折騰”,回到家中將近三點了。
“這些都是我本該做的,我是醫生,相對來說專業一點,只要能夠幫助那些居家觀察群眾一起渡過難關,那么苦一點、累一點也值得。”xx說。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二
xx 同志,男,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先后榮獲個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xx 同志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最緊迫的任務來抓,以最嚴戰時紀律、 戰時機制、戰時作風,率領公安民警、輔警全力以赴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落細落實防風險、護安全、戰疫情、保穩定各項措施,舉全警之力出擊疫情防控阻擊戰,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統籌調度、周密部署
班子上下,充分發揮公安機關作用,全面啟動高等級防控勤務, 會同衛健、疾控、交通運輸等部門做好疏導交通、設卡檢查、測量體溫、信息登記、人員核查等工作,堅決維護政治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堅守一線、靠前指揮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里,xx同志始終堅守一線,靠前指揮,帶領全體民警、輔警毫不退縮,堅定“疫情在前、使命在肩, 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理想信念,夜以繼日地堅守在戰“疫” 一線,聯防聯控在街道社區,清除疫情防控死角盲區,做實做細各項疫情防控工作。凡重要事項、重點環節,他都親自安排、督促落實到位,每天至少 3次深入一線執勤卡點、各鄉鎮、重點場所、重點管控部位開展疫情防控檢查督導,解決抗疫中的具體困難和問題。每到一個執勤卡點,他都仔細詢問、查看值班值守、物資儲備、外來車輛人員返鄉人員登記情況,要求精準掌握人員數量,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車、不漏一人。在落實防疫各項工作措施的同時,他高度重視輿情應對工作和涉疫違法犯罪活動, 第一時間進行回應和妥善處置網上輿情,引導廣大群眾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
同舟共濟、奉獻愛心
集。在他的帶領下,公安系統,以實際行動為戰“疫”助力、為生命接力。他再次帶頭,組織黨員干部響應黨中央號召,積極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繼續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忠 誠。在疫情面前,他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人民警察的光榮使命和責任。正是有這樣一位敢于擔當、無私奉獻、沖鋒在前的領頭雁,感染帶動著全公安系統民警、輔警牢記使命,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是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定海神針。
謝謝大家!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三
姚春桃,女,土家族,大專文化,現年34歲,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天子山景區辦事處司機、出納、食堂管理員、義務咨詢員、辦公室內勤。
一、堅守高山景區旅游服務崗位,20xx年矢志不渝。
從1997年5月被招錄到天子山景區辦事處工作起至今,近20xx年來,姚春桃同志一直在天子山景區辦事處的基層旅游服務崗位工作,先后從事過游道清潔員、食堂大師傅、司機、出納、食堂管理員、義務咨詢員、辦公室內勤等各種工作,以及工青婦組織聯絡、單位接待等綜合性工作。無論在什么崗位上,無論是直接面對游客還是間接服務游客,姚春桃同志始終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無怨無悔,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數以萬計的中外游客提供了無微不至的服務。姚春桃同志一直都在超負荷地工作,20xx年來,加起來的休假時間沒有超過400天(其中生小孩的產假僅用了150天),節省出來的1000天以上正常休假時間都一心一意地撲在了工作上。旅游淡季,姚春桃的每天工作時間均在8-10個小時之間;旅游旺季,姚春桃的每天工作時間均超過12個小時,有時候甚至達到16個小時。巨大的工作勞動量和極強的工作責任心,造成了她很少關心和照顧家庭的不良局面,導致她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嚴重失衡。因為工作,姚春桃一直覺得她愧對家庭。
二、勤勞肯干,吃苦受累,工作起來總是搶在人前。
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等不靠,積極肯干,勤勞樸實,工作起來總是搶在人前。這是近20xx年來,所有同事們對姚春桃同志的由衷評價。在負責天子閣至天臺觀景臺路段超過2公里的游道上開展保潔工作期間,所有的保潔工作基本上都是她一個人完成,幾乎無人替班。那個時候,這條游覽線是游覽熱線,保潔工作十分繁重,可是姚春桃始終第一個上崗,來到責任路段,最后一個下班,做到全天候保潔。姚春桃一直踐行著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提出的“取消罰款,流動清掃,你扔我撿,以德服人”的游道保潔理念,在負責天子山景區點將臺游覽線全程路段保潔工作的時候,她已經身懷六甲,仍然堅持工作,直到懷孕8個多月、孩子快要臨盆,她才休假回家待產。一名陜西游客在該路段邊游覽邊丟垃圾后,被姚春桃挺著大肚子還堅持保潔的行為深深感動,不僅自己爬到游道外側把垃圾撿起來,還一邊扇著自己的耳光一邊真誠地向姚春桃道歉,讓來此游覽的中外游客都對武陵源核心景區的保潔員伸出了贊揚的大拇指。
三、迎難而上,克服困難的工作精神勇氣可嘉。
近20xx年來,姚春桃的工作總是很多很雜,經常面臨很多難以克服的困難。尤其是xx年1月獲得c1駕照,擔任單位小車司機以后,她多次半夜或者凌晨,駕車護送患了重病的游客和景區工作人員,從天子山景區前往張家界市區進行搶救。為了及時趕回單位,不耽誤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她經常連夜一個人駕車返回天子山景區。作為一個女駕駛員,她迎難而上,積極主動地克服困難的工作勇氣,讓所有的同事和中外游客都欽佩不已。20xx年度特大冰凍期間以及其他年份景區冰凍期間,姚春桃不顧自己是個瘦弱的女人,在汽車和索道停運的情況下,多次從武陵源區政府出發,背著蔬菜等生活物資,徒步進入景區,攀爬并經過南天門游覽線,汗流浹背地登上高高聳立的天子山,接著又馬不停蹄地為留守在旅游服務崗位的同事生火做飯。
四、服務熱情,咨詢周到,不怕麻煩,歷經千錘百煉。
旅游服務是一項服務對象天天在變,但是服務內容卻千遍一律的繁雜工作。在多年從事義務咨詢臺值班工作期間,姚春桃始終保持著一顆火熱的愛心,熱情周到地為游客服務,利用女性溫柔的特點,解答了萬千游客的各種旅游咨詢問題,深受游客的好評。20xx年8月,貴州游客劉姓老太太與女兒走散,晚上6點半還坐在賀龍公園大門口苦等。在語言交流不順暢的情況下,姚春桃通過老太太戴著的旅行帽上的標識,打電話到貴陽114查詢臺,找到貴州中旅以后再找到張家界本地的地接社,才和老太太的女兒聯系上。在女兒已經下山,無法連夜上山的情況下,姚春桃不厭其煩地安排老太太住在天子山上的農家,直到第二天老太太的女兒將她順利接走。像這樣的事例,對于姚春桃來說,數不勝數,實在太多。
近20xx年來,姚春桃同志矢志不渝地扎根在旅游基層服務崗位,因為工作突出,表現良好,多次被天子山景區辦事處評選為年度先進個人和優秀工作者,并先后兩次被武陵源區人民政府嘉獎。姚春桃同志以一個旅游從業者的道德操守和自己微薄的力量,始終在為中外游客提供著自己的熱情服務,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實踐著武陵源區“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宏偉目標,為武陵源區旅游經濟發展建設的五彩藍圖奉獻出了自己那一抹燦爛耀眼的獨特光彩。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四
39歲的__不僅是聯豐中心校一名普通的黨員教師,還是一對未滿三歲的雙胞胎姐妹花的媽媽。面對2021年初明山疫情的防控需要,她舍小家,顧大家,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使命!
一. 沖鋒在前彰本色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作為一名黨員,她最先響應明山區委號召,申報抗擊疫情志愿者,也是學校第一批參與明山街道疫情防控志愿者之一。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的父母替她擔負起照顧兩個不滿三周歲的雙胞胎女兒。用__母親的話說,去做你想做的事吧,現在能為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我和你爸全力支持!父母親對她的理解和支持,給了她戰“疫”出征的信心和勇氣。舍小家,顧大家,__挺身而出,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
二.使命擔當添暖色
2月11號,__作為聯豐小學首批志愿者,被分配到明山街道民建社區體育花園小區卡點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把防控工作抓實抓好,她每天早出晚歸,一個人的路口,沒有熱水,沒有椅子,連續兩天在戶外工作十幾個小時,從早到晚不厭其煩的向每一位出行的居民、車輛宣傳辦理出行卡,解釋卡片的用途;認真登記進入非本社區的車輛、人員信息,做到社區居民每戶一卡,憑卡出入,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確保社區百姓的平安出行。
三.持之以恒顯底色
__老師的兩個女兒剛剛三周歲,平時都是她陪著女兒們吃晚飯和睡覺。越是到晚上,孩子們越是離不開她,哭著鬧著等著她回家。當晚上十點半她回到家時,看到兩個寶貝哭紅了眼睛,還依然不睡等著她回來,她心疼得直掉眼淚,但她仍舊沒有放棄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工作,因為她知道她應該為女兒們做出榜樣,將來的她們也一定會更加懂得奉獻的偉大與珍貴。在這個信念支撐下,從志愿服務開始至今,她一直堅守在卡點。幾天下來,她的盡職盡責獲得了小區居民的認可與稱贊!一些大爺大媽還主動去給她幫忙,她成了卡點最贊“守門員”!
志愿服務的這些天里,__感覺收獲頗豐。有單位領導的暖心關懷,有同事之間的體貼關心,更有來自志愿服務過程中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滿足感。這些都是她繼續堅守崗位的力量和勇氣。她說,自己雖然不能像白衣天使們一樣沖在戰疫第一線,但她會盡全力做好志愿服務的每一項工作,為守護好明山,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五
__是曙光中學安全副校長,負責學校的疫情防控、校園安全、衛生保健工作。對于他來說,忙碌是記錄工作和生活的一種特殊方式。
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面對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始終保持高度的清醒頭腦,每天密切關注上級防控工作組內的及時信息,認真研讀,根據上級精神與工作引領,迅速部署本校疫情防控工作,在規定時間內統計收集信息并及時上報。無論是日常的報告工作,還是深夜的緊急排查,他都能響應及時,落實到位。
二、一絲不茍,細致工作,為全校師生保駕護航
他每天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督促全體師生居家測量體溫,企業微信打卡,統計師生健康狀況,匯總信息。到校后,在校門口護學崗開展迎校活動,監督護學崗,觀察學生狀態,保護學生安全。對入校的每一名教職工、學生進行入校園后的掃碼、消毒、測量體溫、簽字、佩戴口罩等工作的指導。在教學樓大廳,利用led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告知大家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每天帶領防疫工作組分時段對各個班級、各個辦公區域進行日常的晨、午、晚檢工作檢查,仔細統計各班級的學生人數,及時進行上報。他還親自帶領教職工清掃衛生,及時消殺,定時開窗通風,保障學校校園環境安全。
在校園防疫的路上,他舍小家為大家,兩年如一日的堅守在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時的錚錚誓言。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六
“不聚集、不聚餐、禁紅事、簡白事,不串門、不打牌、互提醒、共監督……”2月16日一早,潛江市高石碑鎮來麟村紀檢委員小海拿著小喇叭,走村入戶宣傳疫情防控。連日來,小海帶著2名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張貼疫情期間村規民約600余份。
小海不僅是村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還是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在潛江,像他這樣在一線戰“疫”的鄉村紀檢干部有424名。
疫情防控,鄉村是前沿陣地。去年來,該市紀委監委在高石碑、楊市等鎮(處)探索實行紀檢委員、監察信息員和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三合一”。如今疫情當前,市紀委監委充分發揮村級“三合一”人員的作用,引導其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監督員、勸導員、信息員”,第一時間監督、發現、匯報基層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情況,成為鄉村抗疫一線的“哨兵”。
2月12日,周磯辦事處荊橋村紀檢委員陳睿在巡邏中發現有村民聚集打牌,隨即上門耐心勸導,并及時疏散。陳睿說:“疫情期間,一些地方出現群眾聚集打牌現象,給疫情防控帶來極大的隱患,必須堅決制止。”
與陳睿一樣,該辦事處21名村級“三合一”人員主動深入村組、塆臺、樓棟,對群眾扎堆聊天、打牌、舉辦紅白喜事等聚集性行為進行勸導。
據統計,自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潛江424名村級“三合一”人員累計勸阻紅白喜事800余起、串門人員5000余人次,積極配合村“兩委”對返鄉人員進行體溫測量及登記3萬余人次。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七
,男,xx歲,中共黨員,定軍山鎮諸葛村黨支部書記。多年來,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xx大精神,充分認識做好新時期擁軍優屬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結合本職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積極出主意,想辦法,抓協調,促落實,為全村擁軍優屬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提高和完善,人們的市場經濟意識日益增強,在這種新形勢下,傳統的群眾性擁軍優撫工作受到嚴重的沖擊,優撫工作遇到了許多新的困難和問題,部分優撫安置對象的生活水平依然徘徊在貧困線上,以至于有些優撫對象到上級上訪。如何能改善當前優撫安置工作中的被動情況,探索出新時期優撫安置工作的好路子,為此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議,積極進言獻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為他個人也當過六年兵,兒子現在也是軍人,對擁軍優屬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工作中,他和全村的近百名軍烈屬及部分群眾干部、黨員經常交談,甚至在其他村鎮了解情況,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立足村情、鎮情,結合優撫工作的實際,提出了不少搞好擁軍優撫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優撫工作有助于國家,有助于人民,理應得到黨和人民的關懷和照顧,這不僅是黨的政策,也應該成為各級黨政干部的自覺行動,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一直為全村的復員軍人在村辦企業安置就業,幫助家屬解決困難,發展生產,為復員軍人回鄉創業提供信息、方便,如盧鋼,當兵回家后受過傷,他就鼓勵其自主創業,經辦車隊,介紹工程,現已帶動了不少就業人員,在他的關心幫助下,全村適齡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家屬積極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為進一步加強軍民軍民之間的聯系,還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為開展軍地軍民共建活動牽線搭橋,與縣武警中隊聯系,建立軍民共建活動,開展講課、給困難學生開展捐助活動,并對本村的孤兒曹兵,征得縣武警中隊同意,幫助曹兵應征入伍,曹兵現已成為三級士官,深受當地群眾的贊譽。
正是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不辭辛苦,扎扎實實地做了擁軍優屬工作,為當地的擁軍優撫工作做出了貢獻,為雙擁工作樹立了榜樣。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八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正值新春佳節的大江南北進入了嚴峻的抗“疫”之戰。疫情動態不僅時刻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也開啟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阻擊戰。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東昌里社區青年團員志愿者周梓煜,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戰“疫”,自覺充當防疫工作的“宣傳員”和“戰斗員”,帶上紅袖筒、拿起測溫槍、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協助社區做好疫情網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說:“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為抗疫戰線的一枚螺絲釘,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認真,耐心細致,熱情大方,忠于職守,譜寫了優秀團員的時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現,得到社區居民和黨群服務中心領導的肯定和贊揚。周梓煜的家長對于他堅持志愿服務的行為也給予了極大的理解與支持,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志愿服務中,父母的支持更堅定了周梓煜奮戰的信心和勇氣。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在這場“戰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絲釘,哪里需要就出現在哪里,是他在寒風中扎根社區,不厭其煩勸導居民減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舊堅守,不知疲憊測量居民體溫,他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踐行使命。這些日子,感謝有你相伴。正是一個小小的“我”,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我們”,為社區的青年志愿者們點贊。
“你好,我是一名大學生,想申請當一名志愿者。”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一名大學生擲地有聲的請戰書。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返鄉在家的大學生王文靜,沒有宅在家里,而是主動加入到社區防疫工作中來,自此在防疫一線中出現了一道靚麗的彩虹,用青春和熱血守護著這片土地。
返鄉大學生王文靜,現就讀于西安培華學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本來她可以像其他學生一樣放假在家,足不出戶,但她懷揣著勇于擔當的理想信念,利用學習后的閑暇時間,主動找到當地的北安社區,承擔起了社區信息錄入工作,積極主動投身到社區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她在疫情防控期間,負責對返隆人員、居民入戶排查表和對隔離人員進行體溫信息錄入工作。
“隔離不隔心”。在此期間,她還跟隨社區干部走家入戶為居家隔離人員送去所需物品,為兒童送去書籍。同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疫情排查,發放防控宣傳單頁,粘貼隔離通知單,提醒社區居民戴好口罩、減少外出,不要到人員密集場所,加強個人防護。王文靜工作積極細致,對內信息錄入,對外宣傳排查,不僅彰顯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還得到社區居民和社區干部的一致好評。
年輕的大學生王文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詮釋了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致敬“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逆行者。
防疫個人先進事跡篇九
1939年是抗聯一路軍抗戰以來最為艱苦的時期之一,部隊傷亡很大。曾當過楊靖宇身邊警衛戰士的黃生發老人回憶道:“天氣嘎嘎冷,我們的棉衣又不齊,有的同志手腳凍傷了。可是敵人的部隊越集越密,‘討伐’越來越頻繁。就在楊司令他們為解決棉衣問題召集各方面軍負責人開會研究時,因叛徒出賣,在那爾轟的東北岔一帶被岸谷隆一郎帶領的日偽軍層層包圍,敵兵力達4萬多人。天上有飛機,地上有機槍大炮,汽車來回運送糧食、。在我們的正面,敵人滿山滿谷。為了掩護各部隊分頭轉移,楊司令帶領我們300多人在正面吸引住敵人,由機槍連開路,生生撕開一條口子。
“但是,當我們經南泊子突圍到了五金頂子時,敵人已經糾集了更多的兵力,我們甩掉一股又遇上一股,很難得到個休整的機會。雪地行軍,褲子總是濕的,讓寒風一吹,凍成冰甲,很難打彎,也不知有多沉,邁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爛了,只好割下幾根柔軟的榆樹條子,從頭擰到尾兒,當作繩子把鞋綁在腳上。衣服,全叫樹枝扯爛了,開著花,白天黑夜都掛著厚厚的霜,渾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涼的。
“這時候,多么需要火啊!生起一堆火,好好地烤一烤,把凍成冰的衣服烤化、烤干,把冷冰冰的身子烤暖。特別是夜里,氣溫降到攝氏零下40多度,凍得大樹喀吧喀吧直響,粗大的樹干凍裂了縫兒,人又怎能受得了啊!可是一生火,火光照出老遠,青煙飄上林梢,敵人就會像一群綠頭蒼蠅一樣撲上來。我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蹦高,生怕坐下來再也起不來。
“更難的是沒有吃的,不要說糧食啊,連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積雪里,沒法找,沒法挖,我們只好吃那難咽的樹皮。先把老皮刮掉,把那層泛綠的嫩皮一片片削下來,放在嘴里嚼啊嚼啊,就是咽不下去。勉強吃下去了,肚子也不好受……”
楊靖宇鼓勵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燒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前夕,他和戰士們同吃著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靜地對警衛員說:“就是我們這些人都犧牲了,還會有人繼承我們的事業,革命總是會成功的。”此后幾天,他都沒有吃到一粒糧食,餓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饑,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敵人在蒙江縣保安村三道崴子包圍了楊靖宇。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戰場實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討伐隊已經向他(楊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圍了他。討伐隊勸他投降。可是,他連答應的神色都沒有,依然不停地用向討伐隊射擊。交戰20分鐘,有一彈命中其左腕,啪嗒一聲,他的落在地上。但是,他繼續用右手的應戰。因此,討伐隊認為生擒困難,遂猛烈向他開火。”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楊靖宇為國捐軀后,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并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