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百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篇一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百分數》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數和比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又是后續學習用百分數解決問題,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稅率、統計與概率等實際問題的基礎。百分數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所以本節內容是小學數學中重要的基礎知識之一。
1、學生的基礎資源。生活中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已接觸過很多的百分數,并且學生有學習分數和比的知識基礎,以及利用分數和比的知識解決問題的經驗,這一切都是學生學習本課時非常寶貴的基礎資源。
2、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對百分數意義的表述、關于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以及百分數的正確寫法這些問題都是我在教學中要充分注意的。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究過程,學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學生體會百分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結合具體實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法。
教學難點: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
學具準備: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
教具準備:課件
本節課我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在看書、討論的基礎上,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觀察、比較、聯想、概括等活動,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達到掌握新知和發展能力的目的。教學中做到三個注重:一是注重學生自主建構;二是注重小組合作和集體交流;三是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師生談話: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都找到了嗎?說說你是在哪兒找到的?
師:老師從我們的班級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沒有百分數。
(課件出示):
(1)我們班男生人數占59,女生人數占49。
(2)全班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47.76厘米,平均體重是40920千克。
(3)喜歡樂器的同學約占全班人數的37%,喜歡繪畫的約占24.1%,喜歡舞蹈的約占20.4%,喜歡體育的約占18.5%。
2、揭示課題
師指出:像37%、24.1%、20.4%、18.5%這樣的數叫做百分數。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
3、確立研究目標
關于百分數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設計意圖:從貼近學生生活的班級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數,目的是使學生直接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就在我們身邊。讓學生自己確立研究目標,是幫助學生從內心體會到我是學習的主人,要學我的數學。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別涉及到不同的分數和百分數,是為后面探究埋下伏筆。】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我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展開對新知的探究。
活動一: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建構。
課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書中小學生、初中生近視率的例子,任選一個想一想:在這個例子中,有幾個量,分別是什么,這個百分數表示什么意思。
2、照著例子說一說自己找到的、班級信息中的百分數表示什么含義。
3、舉例說明如何讀寫百分數。
4、試比較百分數與分數、比的異同。
5、根據班級信息比較班內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多,喜歡哪項活動的人數最少。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本活動就是充分讓學生主動、獨立地學習,讓全員參與學習過程。但自主并不意味著教師的放手,我設計了方法提示來幫助理清知識的脈絡,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
活動二:班內展示交流。
學生依照研究目標逐個匯報,教師作為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傾聽、評價,肯定正確,糾正錯誤,補充遺漏,強調重點。例如:
1、百分數的意義。
要求學生舉例說明百分數表示的含義,重在感受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并從具體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數的意義。
2、百分數的`讀寫。
明確百分數的讀寫方法,特別是百分數的書寫順序。
3、與分數的不同。
除了讀法、寫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結合實例對比,著重理解意義上的不同。
4、百分數的好處。
體驗到百分數分母相同,易于比較的優越性。
【設計意圖:班內交流是一個較大范圍的交流,匯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將個人的內部建構匯成了群體資源作為共享,讓每個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維態勢獲得對問題較全面的認識。】
(三)鞏固練習,應用新知
1、看信息,說意義,談想法。
(1)勤勞智慧的中國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學校附近小攤中,合格的食品僅占30%。
2、寫出成語中的百分數。
百里挑一 一箭雙雕 百發百中 十拿九穩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積極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這同樣是學生學習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基于此理念我設計了知識性練習與思想教育融為一體的第1題。第2題,看成語寫百分數,不僅增加練習的興趣,落實的訓練目標,也與語文學科相互滲透,增添了本節課的文化氛圍。】
(四)回顧反思,總結提升
1、這一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你是如何取得這些收獲的?
最后教師送大家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百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篇二
1、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材第十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
《分數的意義》是一節概念教學課。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知道了"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也是把分數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開始,分數的意義是今后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前題,對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學習目標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實際,依據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結合教材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
了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單位“1”的含義。
(2)能力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并形成分數的概念。培養學生的實踐、觀察及創新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通過同學間的合作,進而促進學生的傾聽、質疑等良好學習慣的養成
(3)情感與態度目標:
結合學生認知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在具體的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以及培養學生自我探索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分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2)理解單位“1”則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針對學生和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采用啟發、誘導、探究等教學法,并穿插自學、練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獲取新知。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文本閱讀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同時總結歸納,多層次練習形成技能。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我是這樣設計導語
(1)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老師聽課,根據老師現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個歇后語嗎?此時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學生:7/8引出“分數”
(2)關于分數,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經知道了什么”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
(3)運用舊知解決實際問題。
2、自學課本,了解新知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也就是經歷一個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課本是知識的載體,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中介物,它對教學起著指導作用,閱讀課本使學生真正走近了“分數”,所以探究新知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自學后又知道些什么?
(2)說說自學過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動手操作,創造分數,理解課文意思。
(4)說出各分數表示的意義。
(5)揭示分數的意義。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安排工作了以下練習:
(1)作分數表示涂色部分。
(2)點擊生活。
(3)動動你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