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個人在經歷某種事物、活動或事件后,通過思考、總結和反思,從中獲得的經驗和感悟。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得體會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心得體會篇一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這個入伍之初就接受過的新兵教育內容,本應是每一名官兵銘記在心的道德操守,如今卻作為專項課題大討論。也許,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當前部分官兵在當前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下,理想信念發生扭曲,從而不得不再將根本重提,重塑官兵理想信念準則。
穿上軍裝,便肩負著責任。身為一名黨員、一名軍人,我想,從警做警的根本原則還在于“清廉做事、干凈做人”,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誘惑,抵得住人情,管得住小節,時刻提醒自己把好“思想觀、金錢觀、人情關”。
物不自腐,蟲無以生。面對當前形形色色的誘惑,我想若不保持的堅定的信念和高潔的心性,一念之非、一動之妄便會腐蝕心性,致使在反腐斗爭中敗下陣來,對此,結合身邊現實案例,我認為要真正管好自己,必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在思想上自省。沒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作風上的廉潔。拒腐防變首先要從思想上把好防微杜漸的關口,堅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注重點滴養成,做到防范于未然,做事之前問問是否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家人、對得起單位,通過三省吾身,確保做到“一念之非即遇之、一動之妄即改之”,筑起一道思想上的鋼鐵長城。
在紀律上自警。前車之鑒、后事之師,面對發生在身邊的反面典型,不僅要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引以為戒,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警鐘長鳴。法律之前,沒有特權,我們身為執法人員,更應該明白做到知法懂法、執法守法,在用法律約束別人的同時,先看看自己是否站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
在工作上自勵。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應當對得起身上的軍裝,在日常工作中,要時常用高尚的精神激勵自己,本著服務的理念,干凈做人,凝聚民心,團結群眾,奮發向上,真正把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學習上。
總之,自我總結在從警之路上,要做到“無愧”二字,就必須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自覺打掃頭腦中的灰塵,使自己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誘惑、頂得住歪風、經得起考驗,才能真正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得好,用的正。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心得體會篇二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是新形勢下貫徹群眾路線需要深入研究解答的重大課題。只有理清“為何從警”,才能找準前進的目標方向;只有理清 “如何做警”,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理清“為誰用警”,才能找到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要不斷深化認識、深化實踐,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工作的各個方面,不斷增強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履職盡責、愛崗敬業,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需求,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積極貢獻。
就是要密切警民關系,真心服務群眾,解決的是工作目標問題。黨90多年的發展歷程無數次證明,沒有群眾就沒有黨,人民群眾始終是黨的堅強后盾,始終是我們奮進不竭的依靠和力量源泉。離開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能否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對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驗。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人類社會發展所反復印證的真理。只有樹立了“權為民所賦”的權力觀,才能做到權為民所用,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黨與人民群眾是魚和水的關系、血和肉的關系、舟與水的關系、種子與土地的關系、末與根的關系、學生與老師的關系、兒女與父母的關系,這些都強調的是群眾的地位和作用,告誡我們要牢記自己的位置和身份,視群眾為親人、把群眾當主人,始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
就是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一切依靠群眾,充分激發群眾的干事創業熱情,解決的是工作方法問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群眾的偉大實踐作為工作的動力源泉。成就偉大事業須有偉大力量。如果搞不清楚“如何做警”,就會很盲目找不到方法,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會理想也只能成為空想。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黨來自群眾,始終以人民為靠山?;仡櫄v史,每當黨的事業面臨重大挑戰,每當中國的前途命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關頭,總是用人民群眾的力量推動歷史車輪前進。充分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緊密團結群眾,這是黨的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就是要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處理好官民關系,解決的是工作態度問題。明確“為何從警”、搞清“如何做警”,歸根到底還是要解決好“為誰用警”。這個問題對于每個黨員干部來說非常重要。只有弄清“為何從警”,才能更好地認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長和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堅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要時時處處把群眾放在心上,把群眾當親人,真正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要經常深入服務對象中間,與服務對象交朋友,融感情,了解他們盼在何處、難在何處、急在何處,并且要像做自己的事情一樣積極幫他們排憂解難,真正同他們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做值得他們信賴的人,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擁護我們,真正支持我們。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心得體會篇三
雖然,曾經也無數次地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為什么要當警察,如何當好警察?可是,通過這次的專題討論活動,使我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對自己作了一次更加深刻的剖析。
經過認真思考和歸納,我把一個個我為什么要當警察的理由在心里進行了一次次篩選和過濾,最后那些總是揮之不去的深深留在了腦海里的東西,我想就是“我為什么要當警察”的原因了吧。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就一直崇尚軍人。偶爾有部隊駐扎在村里時,總是看到解放軍叔叔們熱心地幫村里的老百姓做好事,與村里的老百姓相處得其樂融融。每天看到部隊總是有著很嚴格的紀律,做事總是雷厲風行,特別是看到部隊排著整齊的隊伍,喊著響亮的口號去搞拉練,總是讓我們這些小孩很是羨慕。每當部隊駐扎了三兩個月要走了,老百姓們總是依依不舍。看到平時總是拿糖果給我們吃,總是拿我們“搭馬馬肩”的解放軍叔叔要走了,我們這些小孩更是會戀戀不舍地哭鼻子。
那時候軍人在我頭腦里的概念就是:紀律嚴密!作風過硬!勇敢!堅強!可愛!還無私奉獻!
于是對軍人就心懷愛慕和崇敬。于是就夢想著自己也能當一名軍人,但是也一直認為參軍是男人們的事,所以也就一直把這個夢想當作了一種夢想。
到了學生時代,慢慢地知道了有一種與軍人很相似的人,叫警察,他們也有威武的服裝,他們也象軍人一樣很威嚴,他們也象軍人一樣有著軍事化的管理,他們也可以打擊邪惡,伸張正義,于是就渴望著自己也能 成為一名警察,讓自己也象小時候崇敬軍人一樣去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事而讓人崇敬和羨慕。于是,在填報高考志愿表時,毅然選擇了警察這個職業。所幸的是,在那一年警校生的招錄中,在眾多象我一樣有著這個美好愿望的人群里,我爭取到了那寶貴的唯一一個女生名額,于是我正兒八經地成了一名警察。
首先,我認為,要想當好警察必先要有一個好身體。因為只有擁有了一個好身體,才能力所能及地去履行好“警察”這個職業,不會因為想做卻又做不了的力不從心而心有缺憾。于是,平時我加強自身鍛煉,讓自己擁有一副過硬的身體素質。在警校生活中,我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鍛煉,認真完成各項體育達標,在警校舉辦的校運會上,在3000米長跑項目中取得了第三名。參加工作以后,我也沒有放棄這種思想,一直努力踐行著自己的諾言,要保持擁有一個好身體。在縣局舉行的“大練兵”活動中,我也取得了3000米長跑的第二名、第三名的成績。
其次,我認為,要想當好警察必須要對“警察”這個職業有著崇敬感,也即是要熱愛這份職業。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只有喜歡做一件事,才能竭盡全力去把這件事做好。對于“警察”這個職業也是如此,我們只有熱愛這個職業,才會積極去思考,要怎么樣,要用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把我們所從事的這個職業做好,當我們抱著熱愛喜歡的態度去做這個職業了,我們就會在工作中總結和積累一定的經驗,長此以往,也一定會取得一定的成績,我們就會為我們付出的勞動取得的成績而欣慰,而有快樂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而不會有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隨遇而安的無所謂的消極態度。
第四,我認為,要想當好警察必須要正確看待警察手中的權力。或許,在許多人眼里,警察手中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打擊違法,可以懲治犯罪。但是,作為一名警察,我們手中的權力好比一把雙刃劍,行使得好,將會給我們帶來巨大驅動力,行使不好,將會讓我們固步自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所以,我們必須要正確地看待和行使好手中的這份權力,讓打擊和服務并重,防止不作為和亂作為。
第五,我認為,要想當好警察必須要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并練就忍受寂寞的能力。警察這個職業,在整個社會生活中,相對來說讓人有著一定的神密感,于是,很多人對從事這個職業的人寄予了厚望,希望警察能為他們消災減難,能為他們提供他們所需求的幫助。而要去做好這些事情,作為警察的我們,有可能要做的是一次次不厭其煩地為群眾解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處理一些攪得我們暈頭轉向的口角紛爭,每天我們要花很多精力去在有矛盾的群眾雙方之間精疲力竭地游說。每天我們無論是在深更半夜睡意正濃,還是寒冷冬夜步履維堅,可每當接到報警我們卻都要義不容辭地去出警。每天,我們面臨著警力不足的嚴峻現實透支著我們的體力,每天……可我們去做了,但卻不一定能收到什么回報。我們所付出的與我們所得到的不一定成正比。所以,如果沒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我們就有可能會心理失衡,在這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找不著方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另外,作為一名警察,我們時刻要沉受著這樣禁令,那樣警規的約束,這些禁令和警規,歸根到底無非就是要我們警察規范自己的行為,接受大眾的監督,保持一個良好形象,以保持在群眾中的公信力。于是,在這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為了維護我們的警察形象,我們要注意警容嚴整,我們要時刻注意我們的語言行為,我們不能象其他人一樣盡情去放縱自己、彰顯自己。所以,我們可能會是孤獨的,但是,要想做好這份職業,我們卻要練就能忍受孤獨寂寞的能力。
通過這次開展的專題討論活動,使我對自己作了一次深刻剖析,讓自己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心得體會篇四
又是深夜時分,整個城市睡意正濃,寂靜的海濱路上早已沒有了行人,一輛警車獨自游蕩在經區的大街小巷,為祛除睡意,車上的三人禁不住扯起來牛皮,話題談到了最近開展的“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倒是激起了我對為何從警的回憶。
那一年夏末,高考填報志愿,我選擇了警院,更像是遵從家人的意愿。誰曾想,四年的警院生活,像是對我人生的一次洗禮,從為何上警院到為何做警察,從為何做警察到如何做好警察,警院生活豐富多彩,諸如貼近日常公安工作的警務課程、法律知識,不時參加的指派任務和安保執勤,無時無刻不在磨礪我的性格,增強我的韌性。
為何會去警院,會做警察的理由在我的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回想,警院生活教會我的是時刻銘記人民警察為人民,這口號像清脆的磬石敲擊聲,揮之不去。人民警察的職責和責任,光榮和義務,充斥了一名稱職警察的生命。身著警服時,我就是普通老百姓眼里的庇護神,警燈亮起時,我們就是為老百姓安居樂業遮風擋雨的防護林。他們眼中的期待和尊敬,所賦予我們的那份榮譽和自豪是我們無窮的力量源泉,這就是我們為何從警的最淳樸原因。
身為人民警察,就要牢記我們的任務,維護國家安全,
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
但人民警察的工作并不輕松,時常的加班和停休,誰也說不準下一次備勤或任務會是什么時候到臨,或是剛剛踏入家門準備和妻兒老小共進晚餐,或是脫下衣服拖著疲憊身軀準備進入溫暖的被窩。下一刻總是充滿了未知,假期在同事們的眼里是個可有可無的玩笑。面對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放眼望去,人民警察的工資并不高,物價飛漲的今天,買房買車,穿衣吃飯,柴米油鹽醬醋茶,眾多繁瑣雜事都能把工資花個一干二凈。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真正能體會到警察艱辛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放縱,沒有奢華,身著警服,接受大眾的監督,端重警容,維護我們的形象。一個成功的警察會擁有頑強的慎獨能力,從小事做起,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誘惑,抵得住人情,管得住小節,時刻提醒自己把好“思想觀、金錢觀、人情關”, 牢固樹立廉潔自律意識,不斷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創新服務群眾舉措。結合實際,制定一些利民、便民措施,讓群眾真正感受到我們的溫暖。
心盡力,做孩子們的守護神。面對工作不逃避,著實為群眾解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厭其煩,心平氣和。只因為我們著上警服,便肩負著責任,戴上警帽,便頭頂著義務。
有人會問我,你們警察忙忙碌碌,是為了誰干活。我會告訴他,我們是黨和祖國的先鋒兵,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警察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警民關系就如同是種子與土地、魚與水的關系,只有植根沃土,才能開花結果;只有融入水里,才能充滿活力。
郭聲琨部長強調,我們要打牢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基礎,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捍衛者。無論形勢怎么發展,條件怎么變化,人民警察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忘,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變,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在各項執法工作中,我們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
——堅定理想信念,實踐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
作為人民警察,首先要清醒地認識自身角色定位。在現階段全國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潮流中,人民警察應該以積極的作為,深入踐行“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奉獻”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爭當人民的忠誠衛士,體現鮮明的時代特色和職業特點。“忠誠、為民、公正、廉潔、奉獻”,寥寥數字,卻是內涵豐富,意蘊深刻,不僅體現了人民警察的工作內容,也體現了人民警察應該具備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取向,這不是朝夕所成,更非一句口號,無數公安干警的犧牲、無畏、奉獻、努力、汗水凝練了這五個熠熠生輝的詞語。在當前價值多元化、各種思潮相互激蕩和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特殊背景下,它是公安機關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也是每個警察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諧的精神紐帶。
核心價值觀指的是某一社會群體判斷社會事務時依據的是非標準,遵循的行為準則,古往今來大到階級、宗教、國家,小到企業、團體,都有著各自不同表現的核心價值觀。例如,儒家的核心價值觀是“仁義、禮教、中庸”,道家追求的是“道德、無為”,佛家追求的是慈悲觀。同時,任何一個事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也都有一個不同的價值觀在影響和決定著個體的價值判斷和行為取向。人民警察,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事業,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同樣需要特定的價值觀念支撐,更需要堅韌的理想信念支撐。
后,才對這個職業產生了認可或者熱愛。這可以理解,因為這是每個人最為普遍的需求層次,但是不管當初抱著怎么樣的心態從警,既然穿上這身警服,就必須堅定自己的信仰,履行自己的使命。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大舞臺。人活著究竟為了什么?是為錢、為權、為情、還是為欲。我覺得,人活著首先要有崇高的理想來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只有這樣才能產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和頑強拼搏的決心。警察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三大政治和社會責任。理想與現實固然有很大的差距,往往會對自己的個人價值和職業理想產生動搖,認為難以展現自己的才華。可實際上人生理想的實現并不在于他所從事的行業,而在于他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恰如前蘇聯文學家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說的“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至于因為虛度年華而后悔,也不至于因為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愧”,理想不在于大小,而在于崇高與否。
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也許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但是其精髓卻是永恒不變的,需要我們每一位民警不斷地用自己的行動和實踐去升華和完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和討論,更加讓我們明白了對所從事的事業的理解和熱愛,因為我們所從事的是“為人民服務”這個平凡卻又偉大的工作。
第一篇:
“民之所思,我之所憂,民之所憂,我之所行”。作為一個有知識、有理想、有抱負的熱血青年,能把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為人民服務的警察事業中來,我覺得無比榮耀。
雷鋒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睘槊袢刖覀兙鸵炎约河邢薜纳度氲綖槿嗣穹盏臒o限的事業當中去,心中時刻想著人民的疾苦。
們的國家。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民的安居樂業需要我們,民族的振興需要我們,國家的強大需要我們。做為當代人民警察,我們要敢于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擔期望。
為民做警,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我們要把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無私無畏,親歷親為,要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做實,要向群眾廣泛了解情況,養成艱苦奮斗的作風,勤政為民,做人民群眾的“知心人”。
為民做警,要有剛正不阿、無私奉獻的精神。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自之心?!保辉谇楦忻媲?,情為民所系;在利益面前,做到利為民所謀;在權利面前,權為民所用,做到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要強化公仆意識,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第一位。
“樂民所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所憂者,民亦憂其憂?!?/p>
始終克己奉公、心系群眾,把自己當成是人民群眾的勤務員,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排憂解難。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融入群眾中去,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實現警民一家親。
2
為民用警,要勇于探索,推陳出新。沒有創新力的民族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民族,沒有創新力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同樣,作為一名人民警察在工作中我們不能一層不變,不能墨守陳規,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在工作中多思考改進工作方法,讓人民群眾少走些彎路;多一些理性的舉動;讓人民群眾少一點抱怨;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讓群眾臉上多些燦爛的笑容。
3
公安民警“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 ”心得體會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我想這是一個公安民警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也應該是每一位公安民警從警之初都會想過的問題,可是最終有多少人能按照自己入警之初暗暗許下的赤誠之心去不折不扣的執行卻是一個很難考量卻又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為何從警”就是要解決為何當人民警察的問題。 4
警,言字上面一個敬字;察,寶蓋下面一個祭字。警察,兩個字似乎從造字之初就賦予了他明確的內涵,警察兩個字的本意也許不僅僅是指一種職業、一種稱謂,更是一種道德操守,昭示著他的職責就是打擊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為維護社會穩定不怕流血犧牲。
警察前面的“人民”二字,則充分強調了人民公安的人民屬性,切實擺正了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增強了公仆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人民警察的唯一宗旨和價值取向。做為人民的警察,只有樹立公仆意識,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真正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諾言。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都必須圍繞人民利益來決策,根據群眾需要來進行,把群眾的需要當做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當做第一標準。放下架子,徹底杜絕 “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甘做埋頭苦干“老黃?!保ぞI業、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二、“如何做警”就是要解決如何正確履職盡責的問題。
三、“為誰用警”就是要解決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 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的一切,立警為公、執法為民,這是人民警察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管是在監督執法,還是在第一現場,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要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為標準。所使用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都直接或間接與群眾利益相關聯,我們都要真誠傾聽人民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各項權益。面對群眾,我們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我們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只能屬于人民,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要正確對待實際利益。在實際利益面前,我們必須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自覺實現心態平衡。知足常樂,才能自覺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一心為民,克己奉公,敬業愛崗。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學習活動,使我們 6
進一步明白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歸根到底就是要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感情,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得起“我是一名人民警察”的光榮稱號。而作為一名基層派出所所長,通過這次大討論學習活動,我想我還應在帶隊伍、抓成績上下功夫,在自身形象上自重,既要做好帶頭作用,又要引導、幫助、團結所內其他同志,大家一起學習,一起提高,一起把工作做好。時刻提醒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工作,看重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榮譽,走好自己的人生。只有這樣才能使“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不只是流于一種口號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向轄區群眾、地方黨委和上級領導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為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堅定公安民警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群眾觀點,增強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以群眾工作推動公安工作發展,以公安工作發展更好服務人民群眾,公安部黨委近日下發通知,決定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深入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活動。通過近一個月來的討論學習,本人談點體會認識。
一、正確理解人民警察與人民的關系
人民警察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警民關系就如同是種子與土地、魚與水的關系,只有植根沃土,才能開花結果;只有融入水里,才能充滿活力。無論形勢怎么發展、條件怎么變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
二、充分認識開展這次大討論活動的重要意義
執法為民。
深入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活動,是公安部黨委緊密結合公安機關的性質特點和職責任務,深入推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部署,是深化學習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從思想上解決當前公安隊伍中存在突出問題的重要手段。開展好大討論活動,對于教育引導廣大民警充分認清公安機關的根基所在、職責使命和力量源泉,進一步增進群眾感情,站穩群眾立場,提升群眾工作能力,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努力使廣大民警的思想作風有明顯轉變、素質能力有明顯提升、服務效能有明顯提高,進一步樹立人民公安為人民新形象,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學習開展“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討論活動的一些體會認識
為人民,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切實增強便民為民的服務群眾觀念,打牢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基礎。 要樹立民意主導警務理念,做實“三民警務”,做人民群眾的服務者。解決好如何做警問題,是新時期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和迫切要求。一要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努力使廣大民警的思想作風有明顯轉變、素質能力有明顯提升、服務效能有明顯提高,進一步樹立人民公安為人民新形象。二要牢固樹立民意主導警務的理念,以落實公安部14項便民利民措施和省廳“十二項措施”為契機,切實解決民需,發動民眾,維護民安,做實“民需警務”、“民動警務”和“民安警務”,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努力使各項公安工作更加順應群眾要求、符合群眾意愿,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到管理更人性、服務更貼心、辦事更便利,努力為公安工作贏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三要提高民警的執法素質、文化素質和法律業務知識,要培養每個民警樹立“百姓無小事”的為民觀念,加強教育培訓,徹底根除衙門作風。
前往救助的還是人民警察。人民警察為人民,人民警察來自人民,人民警察的權力也來自人民,人民警察要為人民行使執法權力。 《人民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的任務是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惫膊俊叭椉o律”中第一條也對人民警察進行明確紀律規定,“決不允許面對群眾危難不勇為”。當前,面對人情、關系的干擾,金錢、物欲的誘惑,人民警察要牢固樹立民本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密切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在各項執法工作中,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群眾的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第一考慮,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去執法,帶著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國家社會政治穩定的職責理念去工作,當好國家和人民群眾的“保護神”。
為進一步打牢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思想基礎,堅定理想信念,按照公安部和省廳市縣局的統一部署,我所組織全體民警認真開展了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大討論活動,此次活動本人感受頗深,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談談本人的心得體會。
一、牢記宗旨,為人民從警。
做為一名人民警察,充分強調了人民警察的人民屬性,“為何從警”就是為何當警察的問題,也是解決“我是誰”的問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人民警察的唯一宗旨和價值取向,只有樹立公仆意識,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身份,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真正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諾言。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都必須圍繞人民利益來決策,根據群眾需要來進行,把群眾的需要當做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當做第一標準。要牢固樹立民意主導警務的理念,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努力使各項公安工作更加順應群眾要求、符合群眾意愿。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到管理更人性、服務更貼心、辦事更便利。一個警察永葆先進,必須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將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擺正主人與“公仆”的關系和位置,心甘情愿做人民公仆,必須轉換好管理與服務的角色,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二、嚴格、 公正 、文明是“如何做警”的正確回答
全力推進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規范民警的執法行為,提高公安執法質量,正確履行崗位職責,是我們公安工作的生命線,是人民群眾對我們“如何做警”的根本要求。
正確履行“如何做警”的根本要求,在執法過程中,及時了解掌握群眾的需求,屬于職責范圍的給予答復解決,屬于其他部門管轄的進行告知或直接移送,這樣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節省了群眾時間,更對的起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在執法過程中通過特邀監督員和對社會開放等接受群眾監督,不濫用權力,保證執法的公平、公正,才能不斷創新公安工作,提升公安工作的業務水平。
三、立警為公,執法為民是“為誰用警”的內涵。
“為誰用警”也就是“為了誰”的問題,就是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的一切,這是公安戰線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警的過程就是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過程,就是為人民群眾保平安的過程。立警為公,執法為民就是要求我們為人民群眾用警,我們的各項工作都要以人們群眾滿意不滿意、人民群眾答應不答應為標準。公安機關所使用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都直接或間接與群眾利益相關聯,我們每名人民警察都要真誠傾聽人民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作為公安機關,一定要做到為人民保平安,立警為公,執法為民。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使我們進一步弄明白了“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歸根到底就是要牢記人民警察的光榮職責,堅定不移走群眾路線,用實際行動塑造忠誠衛士的良好形象。
為何從警如何做警為誰用警心得體會篇五
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F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進一步構建完善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根本政治責任,以保障民安服務民生為根本奮斗目標,以走人民治安道路為根本實現途徑,以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根本衡量標準的民意導向型警務機制,就是當前公安機關之偉大的夢想。
從小對警察的憧憬向往、入警之初暗暗許下的赤誠之心,是我踏上從警之路的原動力。人民警察的“人民”二字充分強調了人民公安的人民屬性。只有樹立公仆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真正踐行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的諾言。根據群眾需要來進行,把群眾的需要當做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當做第一標準,兢兢業業、扎扎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
二、“如何做警”就是要解決如何正確履職盡責的問題
增強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牢固樹立和大力弘揚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完善和落實民意導向警務機制,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社會平安和公平正義的新期待;有效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堅決扭轉庸懶散奢、冷硬橫推等不良風氣,堅決遏制吃拿卡要、亂收多罰等多發問題,及時讓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水平,不斷增強公安工作的親和力、感染力。
三、“為誰用警”就是要解決為誰執法、為誰服務的問題
一切為了群眾,為了群眾的一切,立警為公、執法為民,這是人民警察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深深知道: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每個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們要永做黨的忠誠衛士、百姓的貼心人。
責任重于泰山,事業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轄區群眾、地方黨委和上級領導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