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炮兵戰術教案篇一
1、初步了解“鞠” 的制作方法及發展過程,知道“鞠”是古代人們的一種游戲活動。
2、嘗試踢足球,感受玩球的樂趣,樹立初步的規則意識。
3、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鞠”的實物一個,“鞠”的不同樣式的照片,“蹴鞠”的球門照片,“蹴鞠”的場景照片,足球一個。
一、引導幼兒觀察實物“鞠”:
1、幼兒猜測“鞠”的制作方法;
2、教師介紹真正的制作方法:“鞠”是用皮縫制成的,里面塞滿了毛發,形狀像球形。
新問題:
1、“鞠”里面為什么塞毛發?
2、為什么要把“鞠”縫得像球形?
3、“鞠”為什么有不同的縫制方法?
小結:“鞠”里面塞毛發是為了讓它輕巧而且更有彈性,玩起來更方便;把“鞠”縫得像球形使它更加容易滾動;不同樣式說明“鞠”在不斷發展、變化,人們在玩的過程中根據需要不斷的改進它,讓它越來越適合踢踏,所以就有了不同的樣式,直到現在發展成足球的樣式,“蹴鞠”成為世界足球運動的起源。
二、初步了解“鞠”的發展史:
最早的“鞠”使用四塊皮縫制而成,有點像橄欖球:
后來發展到由六塊皮縫制而成更像球體了:
這是現代的足球,有黑白兩種顏色,由五邊形的黑皮和六邊形的白皮一共有32塊皮縫制成的,球里面也不再塞毛發,而是充氣。
今年的世界杯足球比賽中足球又變顏色了,由黑、白、金三色組成而且球的表面沒有了接縫。
小結:古代的“鞠”根據人們的需要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不斷的改進,越來越好用。后來“鞠”傳到西方國家得到了更快的發展,成為足球運動,還有了統一的比賽規則。
三、將“鞠”與足球進行比較:
1、從顏色方面比較:“鞠”是一種顏色――土黃色;足球是多種顏色。
2、從形狀方面比較:“鞠”近似球體,有點橢球體;足球是標準的球體。
3、從填充物上比較:“鞠”是塞毛發;足球是充氣。
討論:為什么“鞠”塞毛發而不充氣呢?用毛發好還是充氣好?為什么?
小結:古代的科學技術不夠發達,還沒有制造出標準的球體及充氣工具――氣筒,也沒有辦法把氣保存在球里面,氣筒充氣省時省力又方便,充氣的足球更輕巧更有彈性!
四、了解蹴鞠:
1、什么是“蹴鞠”?
“蹴”是踢踏的意思,蹴鞠是古代的人喜歡的一種游戲活動。從皇帝到老百姓都喜歡蹴鞠。
2、“蹴鞠”怎么玩?
古代的蹴鞠比賽規則各不相同,沒有統一的規則,雙方隊員人數相同但數量沒有統一規定,球門有的設在中間位置,雙方共用,有的還設立多個球門。必須從橢圓形的洞踢進才算進球。
炮兵戰術教案篇二
——《足球小世界》
學習階段
水平中班、大班
學生:約20人
單位:xxxxx
執教:
教學內容
1、足球傳控球練習
2、趣味游戲:傳遞奧運火炬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積極參與小足球的學習與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
2、通過對足球傳控球的練習,使80%的學生能掌握足球傳控球的技術。
3、通過游戲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體驗與他人合作學習的心理感受。
教學重點:腳內側傳球和前腳掌停球的動作方法。
教學難點:傳停球的力度和準確性。
教學內容
教師教法與學生活動
組織與要求
準備部分
1、教學常規
準備活動隊列練習
2、看誰的平衡能力好
把球放頭上、背上、胸前、手臂、大小腿等
3、看誰的控制能力好
1、師生問好
2、進入訓練營
3、學生自主嘗試
熟悉球性
4、傳控球習
1、2、組織
××××××
××××××
××××××
××××××
3、組織:散點
4、組織
兩人一組散點
5、組織:散點
基本部分
趣味游戲:傳遞奧運火炬
教師講解規則并模仿示范動作
學生認真聽講
全班4隊,每組一個火炬。站起跑線后,”哨響”,把足球踢出起跑線,快速跑上去把球停在長方形內,再往前跑繞過安全樁回來把球傳給下一個同學,下一同學先停住球,等奧運火炬傳到自己手中再繼續進行。最先傳完火炬的隊就是勝利隊,獎勵笑臉。嘗試一次,比賽一次。
要求:如果球沒有傳到自己隊的方框里,就必須踢回來防好后再繼續進行。
組織:
放松部分
1、歌曲《生命之杯》放松舞蹈
2、課堂小結
評出本課的小足球明星
1、在音樂伴奏下,圍在教師身邊,跟著教師唱起來,跳起來。
要求:自我放松,歡快舞蹈
1、組織:圍教師散點
2、組織:散點坐草地上
足球32只,圖片一張,火炬4個,錄音機一只
炮兵戰術教案篇三
1、鍛煉幼兒的手腿腳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及肌肉的力量與關節的柔韌性。
2、發展幼兒單腳站立、單腳踢球、保持身體平衡的能力。
3、培養幼兒團隊合作的能力。
一個足球、兩個球門。
一、引導部分
(1)熱身活動: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熱身運動,讓幼兒充分活動開自己的身體。
(2)教師介紹足球比賽的相關踢法和規則。
二、主體部分
(1)踢球入門:幼兒分成幾組,分別開展踢球入門(弓形門)游戲??凑l踢進門的次數最多。左右腳都可練習。
(2)足球比賽:
a、教師把幼兒分成四隊(紅、黃、藍、綠隊)
b、教師宣布比賽規則,使幼兒清楚比賽規則,如:過程中不能推、拉、踢其他小朋友等等。
c、比賽開始,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進行比賽,及時的提供幫助。
d、比賽結束,教師鼓勵和表揚比賽勝出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放松活動,如:小鳥飛、手婉轉動等。
安全提示:
1、活動前教師要帶領幼兒做充分的熱身運動。
2、注意競賽活動中的安全,避免發生碰撞。
本次教學活動設計的目的是讓幼兒了解足球活動的競技性,同時也讓幼兒充分的活動他們的身體。受人員及場地限制,我們采用3人足球賽,一次6人,5分鐘一組的形式開展。在寒冷的冬天,像足球這樣全身運動有助于幼兒排除肺部污濁的空氣呼吸新鮮的空氣,使得他們全身都暖和起來。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說他們非常的喜歡這種足球賽的形式,在比賽的形式下他們你爭我奪,即使我們的球門比較小,即使我們的場地也不是非常的標準,但是幼兒活動的熱情仍然高漲。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
炮兵戰術教案篇四
2、專項體能練習
3、教學比賽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腳內側、腳背內側傳接球技術。
2、發展力量和柔韌性。
3、通過教學比賽,培養學生傳接球技術運用能力。
教學重點
腳內側傳接球掌握技術
教學難點
腳背內側傳接球掌握技術
安全提示
踝關節扭傷、大腿后側肌肉拉傷
教 學 內 容
組織教法
一、整隊,點名
二、師生問好
三、簡述課的內容和要求
四、整理服裝,安排見習生
一、慢跑
二、徒手靜力拉伸練習
1、頭部
2、上肢
3、腰部
4、下肢、5、踝關節
三、游戲:“貼膏藥”
15′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一、全班成兩路縱隊繞足球場邊線慢跑2圈。
二、成體操隊形站立,由教師示范后,領學生
集體練習。
三、游戲方法:
一名學生追逐另一名學生,被追逐的學生如被觸及身體某一部位,角色立即互換,被追逐者也可通過其它站立的學生交換位置互換角色。
一、專項體能練習
1、多級蛙跳
15′
一、1、成二路縱隊,兩人一組練習。
2、距離15米,每人完成4組。
二、傳接球技術
1、踢球技術動作:
(1)腳內側:踢定位球時,支撐腳踏在球的側面,踢球腿屈膝外展,用腳內側擊球的后中部,擊球后,身體跟隨移動。
(2)腳背內側:踢定位球時,支撐腳踏在球的側后方,踢球腿大腿帶動小腿,小腿做爆發式擺動,腳背繃直,腳尖外轉,用腳背內側擊球的后中下部,擊球后,踢球腿及身體繼續隨球前送。
2、接球技術動作:
(1)接地滾球:身體正對來球方向,當球快接近身體時,支撐腳膝關節微屈,接球腿提膝外展,用腳內側正對來球并前迎,當腳接觸球的一剎那迅速后撤,把球接在腳下。
(2)接空中球:根據來球的速度及運動軌跡,及時移動到位,選擇適當高度的接球點,將接球腿抬起,使腳內側部位對準來球的方向并前迎,當腳在接觸球的一瞬間小腿迅速后撤,并將球停下來或接在所需的位置上。
3、練習形式:
(1)模仿練習
(2)實際操作練習
三、教學比賽
1、7人制或8人制
10′
30′
20′
二、1、教師講解傳接球技術動作要領并示范。
2、兩人一球,3—5米腳內側、15—20米腳背內側傳接球練習。
3、練習過程中,個別與集體指導相結合。
三、1、將全班分為兩組或三組相等人數的隊,但每組人員必須為7人或8人。
2、教師做裁判員。
3、比賽過程中,盡量運用所學技術。
一、整隊
二、小結
三、放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足球場、20個足球、標志物
課后小結與
炮兵戰術教案篇五
a.該隊員在本方半場內。
b.至少有對方隊員兩人比該隊員更接近于對方的球門線。
a.在干擾比賽或干擾對方。
b.企圖從越位位置獲得利益。
3.下列情況,隊員不應被判為越位:
a.隊員僅僅處在越位位置。
b.隊員直接接得球門球、角球或界外擲球。
4.隊員被判罰越位,裁判員應判由對方隊員在越位地點踢間接任意球。如果該隊員在對方球門區內越位,那么這個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時所在球門區內任何地點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