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網監中心網絡輿情處置工作方案匯報篇一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網絡監督的作用,推動學校作風建設,切實解決好廣大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按照“快速反應、及時回復、強抓落實”的原則,建立健全科學、規范、有效的網絡輿情應對工作長效管理機制,推動教育工作全面、有序、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全面提升教育工作質量。
二、領導小組
組長:張晶晶副組長:靳麗董平組員:任治奇郝瑞網絡輿情兼職工作人員:姚新新
三、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網絡輿情監測,掌握網絡輿論主動權,加強正面引導,釋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不良影響,樹立我校的良好形象。
四、程序及工作要求
(一)網絡輿情監控的基本程序為:收集信息—核實信息—報送信息—處置輿情。
(二)工作要求
1.進一步建立完善網上社情民意工作機制
各抓級領導、年級組要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做到“誰主抓、誰負責”,將監測到的輿情信息進行分轉交
辦,按照“快速反應、確認事實、妥善處理”的原則及時對網絡輿情進行分析、判斷、評估,做到責任到人,確保網絡輿情工作落到實處。
2.嚴格網上社情民意辦理時限要求和工作質量
(1)明確辦理時限。各抓級領導、年級組必須在發現網民發帖時起后5小時內,對網民反映的相關問題予以回應(含休息日、節假日);對能夠迅速解決的一般問題,要在網民發帖后24小時內作出正式解答;一時難以解決的要在回復中說明情況并承諾辦理時限,但辦理時限最長不得超過5個工作日,對于把握不準的問題,須報主要領導審定。
(2)規范回帖內容。對于網絡上出現的涉及我校教育方面的問題,要通過發帖、跟帖、撰寫評論文章、介紹事實真相等不同形式進行回復,積極釋疑解惑,化解矛盾,消除影響,矯正視聽,積極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學校抓級領導要加強對回復內容的審查,確保相關回復內容既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又符合上級相關文件要求,同時堅決杜絕在回復內容中出現錯字、別字以及語意不通等問題。回復重在講事實、擺道理,以理服人,同時要注意用語藝術,做到態度誠懇,講理不失禮。要增強回復內容的針對性,確保回復內容既一語中的,又切實可行,堅決杜絕用應付式、程式化語言回帖或含糊其辭的現象。對于蓄意散布虛假信息,惡意詆毀教育的言行,予以有禮有節的應對,并做好解釋溝通,矛盾化解工作。重大輿情處置后,要密切關注事件進展情況,防范負面輿情出現反復。
(3)進一步強化橫向溝通。網絡輿情工作采取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方法進行,學校在認真排查梳理網民提問之外,要加強與系統內相關學校的溝通,特別是網民提問涉及交叉管理的內容時,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即網絡輿情涉及年級、科組作為牽頭單位,確保在相關單位的密切配合下牽頭落實辦復責任,并按照規定的辦復時限完成網絡輿情辦復工作。
網監中心網絡輿情處置工作方案匯報篇二
根據黨的群眾踐線教育實踐活動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工作實際,梳理出網上輿論引導應急預案,旨在加強對網絡輿論的及時監控、有效引導,以及對網絡輿論危機的積極化解,為交通運輸局發展營造良好的網上輿論環境。
一、總則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處置網絡上出現的關于我局發生任何級別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社會安全事件及其它各種類型突發公共事件的新聞報道或論壇、博客、微博客貼子。
(二)工作原則
按照“積極發展,加強管理,趨利避害,為我所用”的方針,強化事件的權威報道和快速反應能力,做好網上熱點敏感問題、突發事件的處理和輿論引導工作,爭取第一時間準確權威信息,有效引導網上輿論。
二、組織機構
(一)網絡輿情領導機構
成立交通運輸局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作為全局網絡管理和輿情應急指揮的非常設領導機構。領導小組組長由分管宣傳工作的領導擔任,成員由局屬各單位信息員組成。
(二)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職責
組織交通運輸系統有關人員集中辦公,統一對外口徑,確定對外內容,通過各種方式,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澄清事實、批駁謠言、引導輿論。
(三)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綜合科,付建菲同志具體負責網絡輿情的監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級響應
(一)特別重大網絡輿情
根據需要,經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向局主要領導請示,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開展應急工作。
(二)重大或較大網絡輿情
由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會同相關部門開展應急工作。
(三)一般網絡輿情
經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請示,由小組辦公室會同相關科室開展應急工作。
(四)影響較小的網絡輿情
由輿情內容涉及的相關部門在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開展應急工作。
四、工作機制
(一)網絡輿情監控
1.日常監控
將網絡輿情監控作為一項日常工作不間斷進行,隨時掌握網絡輿論的導向、特點和趨勢。一旦發現不利于社會穩定的負面輿情或重大的虛假輿情,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為有關部門提供社會輿情方面的決策支持。
2.突發事件監控
當發生群體性突發事件時,組織對網絡輿情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及時、全面掌握與該事件密切相關的各種信息,給決策者在較短時間內做出正確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二)網絡輿情預警
1.制定危機預警方案,針對各種類型的危機事件,制定比較詳盡的判斷標準和預警方案,以做到有所準備,一旦危機出現便有章可循、對癥下藥。
2.密切關注事態發展,保持對事態的第一時間獲知權,加強監測力度。
3.及時傳遞和溝通信息,即與輿論危機涉及的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并建立和運用這種信息溝通機制。
(三)網絡輿情應對
1.針對網上出現虛假不實報道,會同宣傳部門及時采取措施,與刊登不實消息的相關網絡媒體進行溝通,積極主動消除不利消息。
2.針對突發事件產生的網絡輿情,及時匯集、整理、分析,及時與相關部門會商解決對策,及時做好與相關網絡媒體溝通工作,在第一時間內發出官方聲音,有效引導輿論,最大限度縮小突發事件產生的不良影響。
3.根據網絡輿情反映事件的程度,必要時及時組織新聞會。對于特別重大網絡輿情,由局新聞發言人對外權威消息;對于重大或較大網絡輿情,由事件處置的部門組織新聞會。新聞的主要方式有:新聞會、新聞通報會、向新聞媒體發放新聞通稿、組織集體采訪及在網站登載新聞信息、向新聞媒體發表談話和接受媒體專訪等。
五、后期處置
(一)善后工作
網絡輿情應急處置結束后,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相關部門負責關注網絡上相關事件的輿情趨勢。
(二)總結評估
網絡輿情應急處置結束后,互聯網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人員(必要時可邀請相關專家)對應急處置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對參與應急處置工作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考評,表彰先進,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相關領導和個人的責任。針對應急處置工作中的成功經驗以及暴露出來的問題,進一步修改完善有關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