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一
1、細胞質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減數分裂中的.卵細胞的形成
2、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若為偶數――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3、細胞中染色體的行為:
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減數第一次分裂;
聯會、四分體現象、同源染色體的分離――減數第一次分裂;
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
一極無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極有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后期。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二
1、分類整理法。
再如遺傳規律部分,可以按照性狀類和交配類將眾多的概念進行分類,找出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和內在聯系。再如染色體、染色體組、二倍體、單倍體和多倍體等,通過分類比較可以切實掌握其內涵。
2、圖解歸納法。
然后,再分析結構和物質之間的內在聯系:下丘腦分泌的trh作用于垂體,垂體分泌的tsh再作用于甲狀腺,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再作用于下丘腦和垂體。同學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遇到過程類的知識,即便教材中沒有圖解,也可以嘗試著將這個過程用圖解的形式表示出來。同時要對圖表累知識要進行整理、歸類,如:坐標曲線圖、坐標直方圖、流程圖、模式圖、概念圖、顯微攝影圖、餅狀圖、表格等。
3、聯想遷移法。
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看起來是孤立的,但很多知識存在著共性。對于這些知識可以采用聯想遷移法進行掌握。如孟德爾選擇豌豆作為遺傳學實驗材料,而摩爾根采用果蠅作為實驗材料,這兩種生物之間就存在著一些相同的優點:有明顯的易于區分的相對性狀、產生的子代數量多、易于培養等,可以通過聯想遷移將不同章節的內容串聯起來,起到融會貫通的作用。其實,這種方法在解題中也可以運用,如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細胞內有三條21號染色體,某孕婦經過檢查發現胎兒的細胞內某種染色體多出1條或幾條,醫生應該給出怎樣的建議?這個問題就可以用聯想遷移法進行解答。
4、比較復習法。
在復習中,對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比較,例如病毒與原核細胞的比較,三大營養物質的來源和去路的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
5、串聯復習法。
第二章講了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等;
第五章談到蛋白質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物過程。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三
生物的特征
教學目標:
1、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
2、學生能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
4、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和難點: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課程相關的實物、圖片;
2、學生查閱、搜集相關的生物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星球上?
生:(異口同聲)想。
師:那就讓我們一同乘坐宇宙飛船到太空去遙望我們的地球吧!
生:閱讀課文。
一起來關注一下身邊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環境,以進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講授新課
師:大家看屏幕上展示的幾張照片,你們熟悉嗎?
生:那是我們校園的不同地點。
1指出學校教學樓。
2指出教學樓前的花壇。
3指出校園旁邊的稻田地。
4指出操場上訪的藍天、白云。
5指出水房子的一角。
師:在我們熟悉的校園中你能找出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嗎?
生:教學樓、藍天、白云和水是非生物,因為它們沒有生命。花壇里的各種花草,蜜蜂,蝴蝶,蜻蜓,水稻,青蛙是生物,因為它們是有生命的。
生:不對。我認為水也是生物。
生:水是非生物。(學生觀點出現不一致)
生:是。
師:現在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后分組討論:
包括金魚在內的生物都有哪些特征?
列舉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們需要什么條件才能存活?
生:金魚能進行呼吸。人和其他動物也能呼吸。比如:鯨在呼氣時,產生的霧狀水柱。
師:很好。那么,植物能呼吸嗎?
生:金魚要吃水藻等食物。其他的生物也要吃食物以補充營養。
師:植物是怎樣吃食物的?
生:植物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有機物。
師: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生物只有在營養充分的情況下才能健康的成長。尤其是我們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更應該注意營養的合理攝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生物對吃進的食物能全部吸收嗎?
生:不能。除了吸收外,還要產生一些廢物排出體外。
師:生物排出體內廢物的途徑是什么呢
生:學生討論。人可以通過出汗、呼出氣體和排尿將廢物排出體外。
金魚可以通過呼吸、排尿排出體內廢物。
師:那么植物也是通過出汗、排尿?
生:植物通過落葉能帶走一部分廢物。
生:植物通過蒸騰作用還能帶走一部分廢物。
生:植物也能通過呼吸排出廢物。
師:同學們回答的比較全面。
現在,看我伸手抓金魚時,它是乖乖的讓我抓嗎?
生:不是。而是逃跑。
師:這是生物的什么特征?
生: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師:你們能舉出其他的例子嗎?
生:獅子發現獵物后迅速追擊;斑馬發現敵害后迅速奔逃。
生: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子會合攏。生:小貓眼睛的瞳孔到了中午變成一條縫,到了晚上則變得很圓。
生:豬籠草的小葉片受到某種小動物的刺激時會自動關閉。
生:向日葵總是向著陽光生長。
生:種子播下后,根總是向下,而莖總是向上。
師:看來同學們對這部分知識已經掌握的很好。那么,金魚還有什么特征?生:金魚還能由小長大,如果是雌的,還能產卵,繁殖下一代。
師:生物的繁殖方式有很多,除了產卵繁殖外,還有哪些繁殖方式?
生:有產仔繁殖,如:貓、狗、豬。
師:這實際上叫胎生,是哺乳動物的繁殖方式。植物又是怎樣繁殖的?
生:有的植物是用種子繁殖,有的植物是用莖繁殖,還有用根和葉繁殖的。
生:金魚還會睡眠休息。
生:金魚有一定的壽命。其他的生物也有一定的壽命,如: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是龍血樹,有8000多歲。
生:生物還能自衛,有的生物能產生毒素,特殊的氣味或披針帶刺等等。
師:同學們觀察的非常仔細,所以說的很準確,希望同學們今后更要注意觀察我們身邊的生物,從而得出更多更新穎的建議。
生:我也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鞏固練習
生:學生分組討論后回答。
鐘乳石是非生物。
珊瑚蟲是生物。
珊瑚是非生物。
師:學完這節課,你們該知道什么是生物了吧?那么,水是生物嗎?
生:學完這節課,我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凡是具有生命的物體都是生物。它們都具有共同的結構基礎,都有進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動:需要呼吸,需要營養,進行新陳代謝,有生老病死,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活動有規律,可以適應環境,還可以影響環境……。.所以水不是生物。
生:不會。因為它們和我一樣都是有生命的。
師:讓我們共同去珍愛生命,保護生命,使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四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舉例說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3、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生物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的能力;
2、得高資料分析及數據處理能力。
情感目標:養成關注健康、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
1、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2、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教材分析:充分利用皮膚、黏膜等相關知識,分別說明三條防線的構成、作用、配以形象化插圖,讓學生理解相關概念。教學時應從感性知識入手,根據認知規律組織數學。
1、 學生準備預防接種卡
教師準備相關圖片、動畫及視頻資料
板書設計第三節免疫
一、人體的免疫功能
1、三道防線
2、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
二、計劃免疫
教學后記1、對三道防線應做具體細致的介紹,多舉事例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時間關系,練習做的不夠多,應當注意。
南京市玄武區中小學教師備課活頁編號
教學過程
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導入問:1、我們的身邊充滿了病原體,為何我們仍能健康的生活?
2、 疫苗是什么?為什么接種疫苗可以預防傳染???
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節《免疫》
通過學習,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
什么叫免疫?資料分析
三道免疫防線述:一起來看一段資料(璉球菌)
資料1:
問:皮膚所起的保護作用僅僅體現在殺滅病菌上嗎?
(阻擋病原體入侵)
述:除了皮膚可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外,人體還有許多腔道(鼻腔、口腔、尿道等)與外界相通。
(腔道內表面黏膜——分泌殺菌物質,呼吸道表面汗毛——阻擋病原體)
述:皮膚、黏膜以及呼吸道黏膜上的汗毛等,構成了人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
資料2:或者人體免疫力下降(流感病毒經呼吸道侵入人體)
唾液中溶菌酶——殺菌(小狗舔傷口)
吞噬細胞——吞噬病原體
述:溶菌酶等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構成了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思考:1、皮膚受傷為何會紅腫?2、傷口紅腫為何會自然痊愈了?回答
問:這兩道防線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病原體嗎?答:不是
述:那么這兩道防線應當對多種病原體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稱為非特異性免疫。
資料3
特異性免疫述:水痘流行時,已經提前接種過水痘疫苗的人安然無恙,而沒有接種過的往往患病。
問:為何接種過疫苗的人能抵抗病毒?(體內產生了抗體)回答
述:這里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抗體,什么叫抗體呢?閱讀課本
(抗體由淋巴細胞產生,淋巴cell是主要的免疫cell,免疫cell由免疫器官產生,免疫器官包括脾、扁桃體、淋巴結等)
述:提到抗體我們又可以想到另一個相關的詞——抗原
問:什么叫抗原呢?(抗原,抗體示意圖)
述:由此可見,當侵入人體的病原體數量多、毒性強,前兩道防線都抵御不了時,人體學有這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述:這樣一種免疫方式和前兩種方式不同,這種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只對某一種特定病原體/異物起作用,稱為特異性免疫。
小結:免疫:非特異性免疫(概念,兩道防線)和特異性免疫(概念,第三道防線)
問:為什么接種疫菌可以預防傳染?。克伎冀涣?/p>
計劃免疫述:正是由于疫苗有如此作用,所以我們應當有計劃地進行疫苗接種,這就是計劃免疫。
(北京市兒童免疫程序表)
述:從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兒童從出生起,就要有計劃地注射一些疫苗以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問:我國衛生部規定,一歲以內的兒童要接種哪些疫苗?(p80)回答
述:我國將每個的4月25日定為"全田兒童預防接種日"
拓展1、免疫的功能2、練習完成練習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五
一、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1.前提: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背景:
17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有了較大的發展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議會與國王斗爭
(2)過程: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后成立共和國
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88年“光榮革命
2.確立標志——1689年頒布《權利法案》
(1)內容:它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司法權和軍權等。
(2)作用: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開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也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概況
18世紀初,英國責任內閣制確立,行政權由國王轉移到內閣
2.組成: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多數黨為首相
3.職能
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過控制下院本黨議員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選等
4.特點
三、議會改革
1.概念:使-權利由貴族轉移到工業資產階級
2.原因:工業革命后,工業資產階級要求獲得更多政治權利
3.過程:英國1832年議會進行選舉改革
四、君主立憲制的意義
1.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有利于促進資產階級-,避免-統治。
2.資產階級不同集團的權益之爭,在議會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實現,這有利于避免暴力沖突。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六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探究歷程》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第二課時的內容。
“光合作用”一節在綠色植物的新陳代謝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節課的內容講述的是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初中生物教學基礎之上,在簡述了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實驗后,介紹了英格豪斯以及卡爾文等科學家歷年來關于光合作用原理的主要研究成果。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有利于為講述光合作用原理做好知識鋪墊。教材還結合魯賓、卡爾文等科學家的實驗,介紹了同位素標記法這一生物學經常使用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說說我學生的實際情況。
高中學生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求知欲旺盛,自學能力較強。對知識的發現歷程相對比較感興趣。并且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搜集、觀察、歸納等能力。所以,我將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點,讓學生課前針對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搜集資料,為本節課的開展奠定基礎。
高一必修二生物筆記篇七
1、闡明孟德爾的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過程及自由組合定律。
2、分析子二代中各種性狀的基因型種類,并總結規律。
3、運用自由組合定律的解釋一些遺傳現象。
4、理解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1、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歸納自由組合定律。
2、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
3、探討孟德爾實驗的成功之處
結合教材“本節聚焦”有關問題,運用分析歸納法按照孟德爾的探索過程順序來構建知識框架。由現象到本質,層層深入地分析總結,削枝強干,突出重點,在探索過程中思考、領悟科學的方法。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
1、過程(用遺傳圖解表示)
2、現象
(1)f1全為。
(2)f2中出現了不同性狀之間的。
(3)f2中四種表現型的分離比為。
3、分析
(2)f2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各有哪些?數量比例如何?
(3)f2中的純合子共占多少?每種表現型中純合子又占多少?
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分析
(一)解釋
1、兩對相對性狀分別由遺傳因子控制;
2.f1產生配子時,彼此分離,可以自由組合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種:,且數目相等。
3、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的。
(二)驗證——實驗
1、過程:親本:×
遺傳圖解:
預測結果:
實驗結果:測交后代有四種性狀,比例為1:1:1:1,符合預期設想。
三自由組合定律及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