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組織管理中,方案都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zhàn)和問題,實現個人和組織的發(fā)展目標。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方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一
鋼琴對于3至5歲的小朋友來說儼然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幼兒在看見鋼琴的時候大腦里肯定有很多疑問、這個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它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么多大象老虎和小鳥的聲音?我是否也能彈好聽的樂曲呢?等等,針對幼兒的好奇心,通常我會當著孩子們的面把鋼琴的頂蓋輕輕掀開,讓孩子們親眼目睹“鋼琴的內臟”,然后用他們的小手彈響鋼琴,也可由老師即興彈奏孩子熟悉的小兒歌,這時你會發(fā)現孩子們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原來鋼琴是這樣的,一些小疑問就自動解決了,孩子的興趣也慢慢激發(fā)起來了,在幼兒對鋼琴具有一定感性認識以后,教師就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正常的鋼琴教學了。
1、邊彈邊唱,提高視奏和讀譜能力
“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達伊強調、不先歌唱就開始學樂器的兒童,一生中注定沒有音樂。前蘇聯鋼琴教育家涅高茲也說過、學習任何一種樂器之前,學生無論是幼童、少年、或成人,應當已經在內心掌握了一些音樂,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把一些音樂記在腦中,藏在心里,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聽覺聽見它。”那我們教師每次指導孩子學習一首新曲時,先讓學生認識五線譜,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特點、旋律走向及音樂情緒之后就開始盡可能的先讓孩子大聲反復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讀譜、視奏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較快地理解音樂,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綜合感覺。
2、耐心的示范,教師應當成為幼兒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樣
1、規(guī)范音階琶音的指法
2、“預備”的重要性
在觸鍵發(fā)音前手先到位“預備”好,是準確演奏的前提條件。具體的說,遠距離的大跳要抽出來單獨練習,準確先導,速度其后,從慢練開始,在手指觸鍵發(fā)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學生會在某個段落總是彈錯音或碰錯鍵,我會把發(fā)音前手指先預備到位的要求提出來,讓他在錯音前停下來,先把手指放到正確的位置。可以先用較慢的練習,手指找到正確的位置再彈下去,幾個來回后,在發(fā)音正確的基礎上加速練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鍵盤感覺和肌肉習慣。
3、兩手獨立性的練習
培養(yǎng)兩手的獨立性是鋼琴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樂曲中,也常常會有左手伴奏右手彈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連、右手跳左手連的部分,學生常常會跟著一只手走,即、要么兩手一樣的輕響,要么兩手都用一樣的奏法、這時首先要告訴孩子兩手分別做的不同的動作,分手慢速練習,然后才逐漸把兩手放在一起彈奏,加強兩手的機體協調性。最難的是要求學生左手輕一些或右手主旋律響一些,我的方法是彈旋律的手在鋼琴上正常彈奏,而彈伴奏的手則只動手指不出聲音的“無聲法”來進行練習,使兩手在用力和觸鍵上拉開距離,便于體會兩手的獨立性,然后再逐漸縮小兩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聽到的音色令自己滿意為止。
耳朵是鋼琴演奏者的監(jiān)視器,也是學生獨立練琴時最好的老師、擁有一雙靈敏的,善于傾聽的耳朵,能夠傾聽自己彈奏聲音的對錯、音的質量、音色以及節(jié)奏的對錯等等,是每一個習琴著寶貴的財富。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正確的彈奏方法,更要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聲音概念,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彈奏中的不足與差距,培養(yǎng)他們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們才會在練琴時進行彈奏動作的自我調整,向正確的方向靠攏。
1、培養(yǎng)學生多聲部的聽覺
2、培養(yǎng)學生的和聲聽覺
學生在彈奏中同時也要注意聆聽和聲的變化。因為音樂中和聲的序進、色彩、緊張和松弛、游移與肯定,都對音樂的表情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聲段落后,緊接著一個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現變化音和轉調時,問問學生“這個音寫成這樣你覺得好不好聽呀?”也可以在他彈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嘆“真好聽啊”來提醒學生注意和聲的變化,學生就會逐漸有意識地體會到音樂色彩的變化,感受到音樂表情的細膩轉換。
1、樂譜所蘊藏的音樂密碼
樂譜是體現作曲加樂思的載體。演奏者一個理解并遵循樂譜上的音符、休止、強弱、快慢等音樂標記,并通過這些標記去領會和表現音樂,我八這些音樂標記稱為"音樂密碼"、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在學琴的初級階段就培養(yǎng)他們科學、立體、全面的了解樂譜的意義,引導他們發(fā)現"音樂密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2、表現音樂從樂句做起
音樂的旋律總是在流動著的,樂句經過起句推動走向高點(高潮)收束結尾,這是音樂忽而語匯的基本方式。把這些樂句的結構表達清楚,像平時說話一樣有語調、語氣和呼吸,就能賦予音樂自然的生動性,使之"像說話一樣",我一般要求學生在新功課基本上可以完整彈奏時,就開始要求彈奏的樂句感,我讓孩子們把音符串起來用說話的語氣彈出像唱歌一樣。比如有“落提”連線的兩個音,我教孩子彈成“你好”“蘋果”的語氣語調。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二
引導語:幼兒鋼琴教學計劃是針對幼兒而進行設定的,詳單與幼兒鋼琴啟蒙階段。希望制定的教學計劃能夠引導幼兒更好地學習鋼琴!
?
內容
要求
第一課時
1、復習樂理知識:高音譜號、低音譜號、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新學附點二分音符
3、初步學唱《排鐘》
1、能較快說出音符的名稱
2、能邊打節(jié)拍邊唱
3、附點二分音符要唱足
第二課時
新教練習曲《排鐘》
1、彈奏時注意附點二分音符
2、保持手型
第三課時
1、復習練習曲《排鐘》
2、初步學唱《滑稽面孔》
1、結尾兩手同時彈時要有力度
2、附點二分音符要保持住
3、二分音符要唱足
第四課時
新教練習曲《滑稽面孔》
1、能區(qū)分高低音譜號上的音,初步學會彈奏
第五課時
1、復習練習曲《滑稽面孔》
2、認識并學打4/4的節(jié)拍
1、兩手替換要及時
2、節(jié)奏準確,能完整地彈下來
3、附點二分音符要保持住
第六課時
新教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1、全音符要保持住
2、左手彈奏時注意手型,手指的位置
第七課時
復習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1、左手兩個音一起彈時要一起下并且要有力度
2、注意指法
第八課時
1、繼續(xù)復習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2、認識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1、知道休止符的含義
2、能區(qū)分三個休止符
第九課時
1、復習已學過的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2、初步學唱《拔河游戲》
1、能較快地說出三個休止符的名稱
2、能按著節(jié)拍學唱
第十課時
新教練習曲《拔河游戲》
1、注意休止符
2、左右手交替時要緊湊,注意節(jié)拍
第十一課時
1、復習練習曲《拔河游戲》
2、初步學唱《教堂管風琴》
1、能按照譜子完整地彈奏
2、能看著五線譜上的音符熟練地說出它的音名
第十二課時
1、新教練習曲《教堂管風琴》
1、初步學會彈奏
2、左手注意休止
1.
幼兒禮儀教學計劃
2.
幼兒數學教學計劃
3.
幼兒小班藝術教學計劃
4.
小班幼兒數學教學計劃
5.
幼兒園教學計劃方案
6.
幼兒大班小朋友教學計劃
7.
小班幼兒教育教學計劃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三
幼兒階段是進行音樂訓練和開發(fā)智力的黃金年齡,幼兒對待鋼琴學習的態(tài)度是比較感性的。下面本站小編整理了幼兒鋼琴教學
心得體會
,希望對你有幫助。現代生命科學、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表明,幼兒階段是進行音樂訓練和開發(fā)智力的黃金年齡,幼兒對待鋼琴學習的態(tài)度是比較感性的。幼兒能否對鋼琴學習保持持久的興趣,能否始終快樂地學習,除了受其本身及家長的支持配合等因素的影響之外,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教師。教師的性格特點、言談舉止、為人風格及教學理念等,都是直接影響師生交流,影響幼兒鋼琴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筆者針對幼兒鋼琴啟蒙教學中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心得體會,希望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一、溝通師生情感,樹立教師威信
習鋼琴彈奏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技巧等。
二、巧妙介紹鋼琴,孕育鋼琴情結
鋼琴對于三至五歲的幼兒來說,儼然就是個“龐然大物”。幼兒在決定學習鋼琴之前,腦子里一定會有很多疑問:這個“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它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么多高低不一的聲音?它是怎么發(fā)出聲音的?我是否也能彈響它?我也能彈出好聽的歌曲來嗎?面對孩子們的疑慮,我們有沒有一個便捷的方法,讓小孩全面地了解和接觸鋼琴樂器?我的做法是:當著孩子的面,把鋼琴的頂蓋輕輕地掀開,讓孩子“親眼目睹”鋼琴的“內臟”,并讓孩子親自觸摸鋼琴,彈響鋼琴。教師除了簡要的介紹,還可以即興地彈奏一些小朋友喜聞樂聽的歌曲或者一些經典名曲等。聽著、看著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在老師的指尖下流淌而出,孩子們會有怎樣的想法和感受呢?我想結果是不言而喻的了。當幼兒對鋼琴具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之后,教師便應抓住教育契機,進入正常的鋼琴教學。在鋼琴教學的初始階段,一般可以從彈奏姿勢、基本彈奏方法、認識音符、拍子、基本樂理到音樂呼吸、情感等,步步深入,循循善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特別重視指導孩子進行基本彈奏方法的訓練,教孩子一個音一個音地數著拍子邊彈邊唱,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正確、自然放松的彈奏習慣。
的手指練習、練習曲和經典樂曲等等。
三、斟酌教學語言,化解學習困惑
由于幼兒的生理、心理發(fā)展水平較低,對事物的分析、判斷能力還較差,因此在教學中更需要教師注意斟酌教學用語,采用幽默風趣、通俗易懂的兒童化語言,化解幼兒的認知困惑;同時盡量做到微笑大方,語氣和善。對一些相對難懂的音樂知識、讀譜技巧或特別重要的彈奏方法等,可以引用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一些動作游戲等進行比對,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加以闡述。如讀譜知識“四分休止符”,可以將其想象成一個“人”站著休息一拍。“二分休止符”則像一個“人”躺在三線上休息二拍。而“全休止符”則像一個“人”倒掛在四線下,整個小節(jié)休息。又如讀譜知識“延音記號”,可以將它比擬成“小眼睛”;而力度記號“”則可與數學里的的“大于號”相聯系等等。通過這種形象化的比喻,孩子們便能很快記住這些枯燥的音樂知識。再如學習“斷奏”方法,可以將“落下”的動作比成是“小石子從空中自由落地”;而手指接觸琴鍵則好比是跳馬運動員從木馬上的下跳動作。還有如:將“跳音”比成“拍皮球”,將“連音”比成“過橋或跨步”等等,在此不一一贅述。
四、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升教學理念
1、邊彈邊唱,培養(yǎng)識譜視奏能力
匈牙利著名音樂教育家柯達伊強調:“不先歌唱就開始學樂器的兒童,一生中注定沒有音樂。”前蘇聯鋼琴教育家涅高茲也說過:“學習任何一種樂器之前,學生——無論是幼童、少年或成人——應當已經在內心掌握了一些音樂。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把一些音樂記在腦中,藏在心里,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聽覺聽見它。”因此,每當指導孩子學習一首新曲時,應盡可能先讓孩子大聲反復地唱一唱音樂旋律,包括讀出休止符等。先讓學生通過歌唱,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特點、旋律走向及音樂情緒等,在此基礎上邊彈邊唱進行彈奏練習。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讀譜、視奏能力,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綜合感覺,讓孩子陶醉在音樂之中。
2、耐心示范,增強鋼琴感性認識
示范法是鋼琴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成為幼兒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樣,要能夠認真耐心地進行彈奏示范,包括觸鍵方法、彈奏動作、音樂呼吸及表情處理等都應力求準確無誤,并講明動作要領及練習方法。幼兒通過反復模仿,便可獲得鋼琴彈奏的最直觀和感性的體驗。教師示范的過程,使學生將鋼琴表演與實際音響結合起來,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思維。
3、重視聆聽,培養(yǎng)綜合音樂感覺
聆聽,是獲得良好樂感的惟一良方。德國鋼琴教育家齊格勒主張:在鋼琴教育上要養(yǎng)成“以心聆聽”的習慣,不必急著在演奏技巧上的學習,最重要的是要“意識到聲音”。俄國著名鋼琴教育家約瑟夫·列文,也十分注重聽覺訓練,他曾說:我一星期中要說上百次“注意傾聽你所彈奏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應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觀摩鋼琴表演的機會,組織學生聆聽老師或小朋友的鋼琴表演,有選擇地聽音樂cd、看電視音樂節(jié)目或音樂會實況錄像。還可以親臨“音樂廳”,聆聽欣賞鋼琴家的現場表演,從而豐富孩子們的音樂體驗,拓寬其音樂視野。此外,聆聽的音樂不應該僅僅局限于鋼琴音樂,其它器樂曲或聲樂作品如管弦樂、室內樂、經典的成人演唱或少兒歌曲等都可以多聽。總之,教育孩子從小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習慣,必將有利于提高其音樂綜合素養(yǎng)水平,為將來更深入的學習鋼琴表演藝術打下堅實基礎。
4、激勵表演,提高鋼琴表現能力
鋼琴藝術是一門表演的藝術。彈奏鋼琴不僅能娛樂自己,更能傳達美好的情感,為別人帶去藝術的享受。在鋼琴啟蒙教學中,要特別重視音樂表現能力的培養(yǎng),要鼓勵孩子大膽地表現,投入地演奏。教師應盡可能為琴童提供音樂表演的機會,如定期組織“鋼琴習奏會”、“家庭音樂會”等(有條件的可以爭取多種樂器同臺表演,不必局限于鋼琴一種樂器),讓每一位孩子在學習了鋼琴一段時間之后,都能在真正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演奏才能、盡情地表現自我。通過經常參加形式多樣的音樂會,既能鍛煉孩子們的鋼琴表演能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良好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孩子們的社交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幼兒鋼琴啟蒙教學活動充滿著無窮的樂趣,同時也有著很大的變數。作為鋼琴教師,除了要不斷磨礪自己,提高自身音樂專業(yè)修養(yǎng)和文化修養(yǎng)外,還應積極地了解幼兒學習鋼琴藝術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努力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在實際教學中做到胸有成竹、因材施教,教出水平。
共
2
頁,當前第1
頁1
2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四
鋼琴對于3至5歲的小朋友來說儼然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幼兒在看見鋼琴的時候大腦里肯定有很多疑問:這個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它為什么會發(fā)出這么多大象老虎和小鳥的聲音?我是否也能彈好聽的樂曲呢?等等,針對幼兒的好奇心,通常我會當著孩子們的面把鋼琴的頂蓋輕輕掀開,讓孩子們親眼目睹“鋼琴的內臟”,然后用他們的小手彈響鋼琴,也可由老師即興彈奏孩子熟悉的小兒歌,這時你會發(fā)現孩子們無比的興奮和激動,原來鋼琴是這樣的,一些小疑問就自動解決了,孩子的興趣也慢慢激發(fā)起來了,在幼兒對鋼琴具有一定感性認識以后,教師就可以抓住機會進行正常的鋼琴教學了。
1、邊彈邊唱,提高視奏和讀譜能力
“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達伊強調:不先歌唱就開始學樂器的兒童,一生中注定沒有音樂。前蘇聯鋼琴教育家涅高茲也說過:學習任何一種樂器之前,學生---無論是幼童。少年。或成人,應當已經在內心掌握了一些音樂,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把一些音樂記在腦中,藏在心里,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聽覺聽見它。”那我們教師每次指導孩子學習一首新曲時,先讓學生認識五線譜,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特點。旋律走向及音樂情緒之后就開始盡可能的先讓孩子大聲反復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讀譜。視奏能力,還可以讓孩子較快地理解音樂,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綜合感覺。
2、耐心的示范,教師應當成為幼兒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樣
a、通常我會在上完第一節(jié)課后留時間與琴童父母交流,這段時間可以說和上課同樣重要,首先要告知家長每天給孩子養(yǎng)成非常好的練琴習慣,譬如:規(guī)定好每天幾點開始練琴,對于年紀尚小的孩子最好分階段練習,時間不宜過長,通常一階段半小時即可,但在這短暫的時間內一定要高效率的練琴,把喝水。上廁所。吃東西等等這些小動作在彈琴之前先通通做好,然后認真練琴。
b、接下來要把本次上課的重點以及本周的訓練要素告知家長,在家里,琴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陪練老師。
1、規(guī)范音階琶音的指法
2、“預備”的重要性
在觸鍵發(fā)音前手先到位“預備”好,是準確演奏的前提條件。具體的說,遠距離的大跳要抽出來單獨練習,準確先導,速度其后,從慢練開始,在手指觸鍵發(fā)音前,手臂和手指先行到位。有的學生會在某個段落總是彈錯音或碰錯鍵,我會把發(fā)音前手指先預備到位的要求提出來,讓他在錯音前停下來,先把手指放到正確的位置。可以先用較慢的練習,手指找到正確的位置再彈下去,幾個來回后,在發(fā)音正確的基礎上加速練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鍵盤感覺和肌肉習慣。
3、兩手獨立性的練習
培養(yǎng)兩手的獨立性是鋼琴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即使在一些很短小的樂曲中,也常常會有左手伴奏右手彈奏主旋律的段落,或是左手跳右手連。右手跳左手連的部分,學生常常會跟著一只手走,即:要么兩手一樣的輕響,要么兩手都用一樣的奏法。這時首先要告訴孩子兩手分別做的不同的動作,分手慢速練習,然后才逐漸把兩手放在一起彈奏,加強兩手的機體協調性。最難的是要求學生左手輕一些或右手主旋律響一些,我的方法是彈旋律的.手在鋼琴上正常彈奏,而彈伴奏的手則只動手指不出聲音的“無聲法”來進行練習,使兩手在用力和觸鍵上拉開距離,便于體會兩手的獨立性,然后再逐漸縮小兩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聽到的音色令自己滿意為止。
耳朵是鋼琴演奏者的監(jiān)視器,也是學生獨立練琴時最好的老師。擁有一雙靈敏的,善于傾聽的耳朵,能夠傾聽自己彈奏聲音的對錯。音的質量。音色以及節(jié)奏的對錯等等,是每一個習琴著寶貴的財富。作為教師的我們不僅要教會孩子們正確的彈奏方法,更要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聲音概念,讓孩子們知道自己在彈奏中的不足與差距,培養(yǎng)他們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們才會在練琴時進行彈奏動作的自我調整,向正確的方向靠攏。
1、培養(yǎng)學生多聲部的聽覺
2、培養(yǎng)學生的和聲聽覺
學生在彈奏中同時也要注意聆聽和聲的變化。因為音樂中和聲的序進。色彩。緊張和松弛。游移與肯定,都對音樂的表情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聲段落后,緊接著一個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現變化音和轉調時,問問學生“這個音寫成這樣你覺得好不好聽呀?”也可以在他彈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嘆“真好聽啊”來提醒學生注意和聲的變化,學生就會逐漸有意識地體會到音樂色彩的變化,感受到音樂表情的細膩轉換。
1、樂譜所蘊藏的音樂密碼
樂譜是體現作曲加樂思的載體。演奏者一個理解并遵循樂譜上的音符。休止。強弱。快慢等音樂標記,并通過這些標記去領會和表現音樂,我八這些音樂標記稱為"音樂密碼".我們教師的責任就是幫助學生在學琴的初級階段就培養(yǎng)他們科學。立體。全面的了解樂譜的意義,引導他們發(fā)現"音樂密碼",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2、表現音樂從樂句做起
音樂的旋律總是在流動著的,樂句經過起句推動走向高點(高潮)收束結尾,這是音樂忽而語匯的基本方式。把這些樂句的結構表達清楚,像平時說話一樣有語調。語氣和呼吸,就能賦予音樂自然的生動性,使之"像說話一樣",我一般要求學生在新功課基本上可以完整彈奏時,就開始要求彈奏的樂句感,我讓孩子們把音符串起來用說話的語氣彈出像唱歌一樣。比如有“落提”連線的兩個音,我教孩子彈成“你好”“蘋果”的語氣語調 。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五
在于通過一對一的鋼琴課引導學生步入音樂之門,使學生學會理解音樂、表現音樂、喜歡音樂,將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對音樂形象的理解力、表現力以及鋼琴彈奏技巧三方面的教學密切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獲得有關鋼琴演奏的基本知識,掌握鋼琴基本彈奏方法與技能,并使其音樂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二、原則與方法
(一)教學原則
1、教學曲目的編排是以近年來國內比較常用的主流教材為基礎,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優(yōu)秀鋼琴教材之長,針對鋼琴普及教學中啟蒙階段的教學,以興趣為主導思想,密切聯系我國鋼琴的教學實踐,選用不同類型的教材合理搭配。
2、教學中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安排教學進度,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二)教學方法
1、教學以一對一的授課形式為主,針對學生的不同條件因材施教。
2、根據學生及家長的不同需求輔以不同形式的主講課、陪練課,使學生用最少的時間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3、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進度,既不脫離曲目的整體要求,又不生搬硬套規(guī)定的曲目,使教學更加靈活、生動。
4、實際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合理安排課程,切勿貪多貪快,初級階段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的同時應以基本功為重。
三、內容
a、初學者最初手指的獨立練習
(1)手腕平穩(wěn)、平靜,指型穩(wěn)定,注意力集中在掌關節(jié)的活動上。
(2)手指抬起時,要覺得只用了掌關節(jié)的機能,手指另兩個關節(jié)不參與、不勾攏、不伸直。
(3)抬起手指的動作要果斷、積極而又舒暢、自如。
(4)抬起的高度,慢練時可稍高,但要在不勉強的前提下。
(5)彈下(觸下琴鍵)的動作,也要感覺只用了掌關節(jié),也要果斷。開始階段不要追求音量大,也不要有勉強感。
(6)觸下琴鍵(發(fā)出聲音)的同時,掌關節(jié)也停止用力。這時,除了第一關節(jié)負責把手指保留在鍵上外,整只手進入近乎休息的狀態(tài)。
(7)如果是五個音連續(xù)彈奏,開始階段速度要慢,每彈下一個音都在那個音上休息片刻。速度、音量(力度),只能隨練習的積累而逐漸增加。要在感到一切都很自然、不費力的情形下一步步過渡到響亮而快速。
b、022班陳璐瑩,017班吳碧璇學習《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1冊》,010班劉佳妮,012班彭蔚琪學習《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2冊》。
c、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個人學習的情況學習《兒童鋼琴手指練習》《哈農》等集中訓練手指的練習。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六
學生們在第一學期均為初學,剛開始接觸鋼琴,我們上課著重于對鋼琴以及五線譜的認識與熟悉,上課以講為主以練為輔,同時配合一些基礎的視唱練耳內容。在慢慢熟悉了鋼琴和五線譜以后,我們將重點逐步轉移到演奏方面,注重演奏技巧的提高。同時加入更多進階的視唱練耳內容,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
積極性與趣味性,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告訴學生哪些是正確的演奏方式。在第二學期里,要讓學生進行更多的示范演奏,讓每個人都有充分的機會展示自己,同時也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我們要通過對一些關鍵性要領的示范,把學生可能犯的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提高授課質量。
通常低年級的學生掌握知識比較慢,高年級的學生比較快,我們讓高年級的學生帶動低年級的學生,讓他們共同作業(yè),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高年級的學生在教別人的同時,也在鞏固著自己的記憶。下學期會增加齊奏的時間,在齊奏中鍛煉整齊劃一的節(jié)奏感和良好的整體音樂感,并且互相激發(fā)學習興趣。除了齊奏,還會采用分組演奏和接力演奏等競爭性強的內容,強化集體課的效果。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七
1、激發(fā)孩子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在練習之中學會屬于自己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獨特方式。
2、教學中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原則。
3、通過鋼琴的學習教育增加孩子自身的自信心與成就感。
教學對象:五周歲以上兒童
教學內容:
1、啟蒙階段
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1—2冊
2、初級階段
基本練習:24個大小調音階(同向3個八度);
練習曲:拜爾
樂曲:高師鋼琴基礎教程1冊;中國音協鋼琴考級作品集;
3、中級階段
基本練習:24個大小調音階;哈農練指法;
練習曲:車爾尼599
教學要求:
一、啟蒙階段
1、認識基本音級,能擺出正確的手型,會邊彈邊數拍子。
2、能雙手演奏小樂曲,能彈出雙音,達到雙手的平衡演奏,手腕要保持放松狀態(tài)。
3、左右手的七個基本音級全部學完,要求完全熟悉它們的位置,清楚各個節(jié)拍的強弱關系。
4、熟練彈奏左右手,能掌握樂曲中多變的節(jié)奏型,能完整彈奏樂曲。
二、初級階段
1、掌握正確的彈奏方法,培養(yǎng)讀譜能力。
2、做到手指自如,手指初步獨立,并學習非連音、跳音、連音及雙音、三和弦的彈奏方法。
3、正確掌握音樂的節(jié)奏、分句、樂段,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表現能力。
三、中級階段
1、進一步加強手指的獨立性,訓練手指靈活、流暢地跑動,學習歌唱性連奏,手腕、手臂配合適當協調。
2、加強對聲部及音色的控制能力,較好地掌握音樂風格與形象。
3、提高視奏能力,瀏覽中外優(yōu)秀作品。
4、進一步掌握鋼琴必要的表現手段,包括節(jié)拍、節(jié)奏、速度、強弱、裝飾音、踏板的使用,手指不同的觸鍵法,以便合理地利用這些手段正確地表達音樂內涵。
教學方式:
1、一對一教學和小組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2、理論聯系實際,在活動中學知識,在活動中學技能。盡可能的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展示平臺,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八
1、復習樂理知識:高音譜號、低音譜號、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新學附點二分音符
3、初步學唱《排鐘》
4、能較快說出音符的名稱
5、能邊打節(jié)拍邊唱
6、附點二分音符要唱足
第二課時
新教練習曲《排鐘》
1、彈奏時注意附點二分音符
2、保持手型
第三課時
1、復習練習曲《排鐘》
2、初步學唱《滑稽面孔》
3、結尾兩手同時彈時要有力度
4、附點二分音符要保持住
5、二分音符要唱足
第四課時
1、新教練習曲《滑稽面孔》
2、能區(qū)分高低音譜號上的音,初步學會彈奏。
第五課時
1、復習練習曲《滑稽面孔》
2、認識并學打4/4的節(jié)拍
3、兩手替換要及時。
4、節(jié)奏準確,能完整地彈下來。
5、附點二分音符要保持住。
第六課時
1、新教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2、全音符要保持住。
3、左手彈奏時注意手型,手指的位置。
第七課時
1、復習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2、左手兩個音一起彈時要一起下并且要有力度。
3、注意指法。
第八課時
1、繼續(xù)復習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2、認識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3、知道休止符的含義。
4、能區(qū)分三個休止符。
第九課時
1、復習已學過的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2、初步學唱《拔河游戲》
3、能較快地說出三個休止符的名稱。
4、能按著節(jié)拍學唱。
第十課時
1、新教練習曲《拔河游戲》
2、注意休止符。
3、左右手交替時要緊湊,注意節(jié)拍。
第十一課時
1、復習練習曲《拔河游戲》
2、初步學唱《教堂管風琴》
3、能按照譜子完整地彈奏。
4、能看著五線譜上的音符熟練地說出它的音名。
第十二課時
1、新教練習曲《教堂管風琴》
2、初步學會彈奏。
3、左手注意休止。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九
1、復習樂理知識:高音譜號、低音譜號、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新學附點二分音符
3、初步學唱《排鐘》
1、能較快說出音符的名稱
2、能邊打節(jié)拍邊唱
3、附點二分音符要唱足
新教練習曲《排鐘》
1、彈奏時注意附點二分音符
2、保持手型
1、復習練習曲《排鐘》
2、初步學唱《滑稽面孔》
1、結尾兩手同時彈時要有力度
2、附點二分音符要保持住
3、二分音符要唱足
新教練習曲《滑稽面孔》
1、能區(qū)分高低音譜號上的音,初步學會彈奏。
1、復習練習曲《滑稽面孔》
2、認識并學打4/4的節(jié)拍
1、兩手替換要及時。
2、節(jié)奏準確,能完整地彈下來。
3、附點二分音符要保持住。
新教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1、全音符要保持住。
2、左手彈奏時注意手型,手指的位置。
復習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1、左手兩個音一起彈時要一起下并且要有力度。
2、注意指法。
1、繼續(xù)復習練習曲《老麥克唐納》
2、認識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1、知道休止符的含義。
2、能區(qū)分三個休止符。
1、復習已學過的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
2、初步學唱《拔河游戲》
1、能較快地說出三個休止符的名稱。
2、能按著節(jié)拍學唱。
新教練習曲《拔河游戲》
1、注意休止符。
2、左右手交替時要緊湊,注意節(jié)拍。
1、復習練習曲《拔河游戲》
2、初步學唱《教堂管風琴》
1、能按照譜子完整地彈奏。
2、能看著五線譜上的音符熟練地說出它的音名。
新教練習曲《教堂管風琴》
1、初步學會彈奏。
2、左手注意休止。
幼兒鋼琴教學方案篇十
董鈞丹、楊玉茹
一課時
1、正確理解、把握《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的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特點及彈奏中的觸鍵方法。
2、正確表現《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中細膩、真摯的情感。
3、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用耳朵判斷所彈的聲音是否達到如歌的地步,是否創(chuàng)造了想要創(chuàng)造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對聲音的控制技術、敏銳的聽覺能力。
1、切分、附點節(jié)奏的準確彈奏。
2、作品中旋律聲部及伴奏聲部力度的控制。
1、學生五級鋼琴考級曲目展示(讓教師、家長了解學生學琴程度,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2、課堂討論學生彈奏的優(yōu)缺點(家長、聽課教師、學生互相談論),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有表情的彈奏《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3、教師范奏樂曲,讓學生體會力度在樂曲中的重要作用。
4、節(jié)奏訓練
(1)學生找出樂曲中出現的典型節(jié)奏。
(2)運用對比法讓學生體會到節(jié)奏重音在節(jié)奏中的作用,聽課家長、教師與學生配合進行附點、切分節(jié)奏訓練。(家長用腳打出四分音符,學生用手拍出帶重音的'附點、切分節(jié)奏)
(3)重音在各種節(jié)奏中的引申(聽課家長、教師與學生配合打出所學的十種節(jié)奏,尤其要打出節(jié)奏中的重音)
(4)附點、切分節(jié)奏在樂曲中力度的彈奏(學生試彈樂曲中第二、第三部分左手旋律,教師指導)
5、運用講授法、示范法、對比法讓學生準確感知樂曲中力度的處理原則
(1)看樂曲背景,掌握樂曲總體情緒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是抒情性的少年敘事歌曲,全曲感情細膩真摯,表現了媽媽(勞動人民)在舊社會歷經苦難才盼來新社會的內容。
(2)看樂曲中的力度標記(師生共同復習學過的力度記號,學生琴上示范弱、中強、強的力度,教師強調強弱的觸鍵)
(3)無力度標記時樂句的力度處理
按照節(jié)奏重音和主旋律的音的走勢做出強弱變化(教師以樂曲中的一句進行示范,引導學生課堂先用手拍出力度變化,再在琴上彈出一句的微小力度變化,培養(yǎng)學生對聲音的控制技術和敏銳的聽覺能力。)
(4)典型節(jié)奏重音在樂曲中要明顯(附點、切分節(jié)奏)
(5)雙手彈奏中主旋律聲音突出些,伴奏聲部弱化些,伴奏聲部的力度隨主旋律力度變化,主旋律強,旋律聲部也強,反之亦然。(學生課堂雙手彈奏樂曲第二、三部分)
6、課內練習鞏固
學生各練習《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一部分雙手配合
7、課堂測試
兩學生合奏《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聽課家長、教師感受樂曲力度變化,測試學生本節(jié)課學習效果)
8、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以《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為例,講授了一首作品如何彈出來才會打動人,希望大家在課后要把今天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每一首樂曲中。
9、布置作業(yè)
有表情的背奏《練習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圣誕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