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一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學校20xx年嘉祥—布魯克暑期游學活動。在此真誠地感謝雷校長吳校長和學校國際部給予我這一寶貴的機會,讓我在這短短的20天里體驗了很多,受益頗多。
一、 體驗異域生活 交流中英文化
7月12日 古老的倫敦,一段新鮮的旅途
倫敦眼是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點。我們坐摩天輪俯瞰整個倫敦市區。接著我們坐上游輪,在泰晤士河上緩緩前行。那些以前只有在電視和電影中出現的建筑,此刻就真切地呈現在我們眼前:你能聽見古老而低沉的大笨鐘聲、你也能從那首歌中描述“即將倒掉”的倫敦橋下穿過。河岸上英倫風格的建筑強烈地沖擊著厭倦看現代摩天大樓的眼睛。這座城市像是一本古老的書,你愛不釋手,沉浸在那濃郁的書香里。
7月13日劍橋大學,感受名校的厚重與凝練;再踏康橋之路,體味當年優雅的別離 現在翻看著英國游學照片,游覽劍橋應該是其中最讓人難忘的記憶,這不僅僅是因為它有著500多年悠久的歷史,也不僅僅因為它世界盛名。你置身劍橋的任何一條街道,你游走在劍橋的任何一條小巷,你都會被一種清新恬靜的自然環境包圍,你也會被濃濃的學院氛圍感染著。在如畫的劍河景致里,你不由得放慢腳步。在康橋邊,那塊鐫刻著“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的石頭會讓你久久駐足。凝望康河里泛舟的人們,他們定是為了“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在橋的西邊,沿著彎曲的小徑信步,你能領略到英式田園風光,有馬兒在那悠閑地踱步吃草。在那一刻,無論因為這詩使此景更旖旎,還是因為是這美景真正撩撥你的心弦,你都會忘卻內心喧囂和浮躁,留戀于這美景中,愜意地迷失了你自己。
7月14日 感溫莎城堡之宏偉 嘆伊頓公學之精華
溫莎城堡是英國女王的行宮之一,我們參觀了其宏偉的宮殿如議會大廳,宴會廳,玩偶屋。參觀了頭戴熊皮帽的衛兵交接儀式。
下午我們參觀了英國最著名的伊頓公學。該校1440年由英王亨利六世創辦,素有"紳士搖籃"的聲譽。我們參觀了學校榮譽陳列室,了解了其嚴謹的治學風氣和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
7月15日 福爾摩斯故居 大英博物館
福爾摩斯故居和博物館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地方。大英博物館是對他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地方。其鎮管之寶是中國文物,其中大約有10萬件珍寶都是鴉片戰爭中從中國掠奪而來。參觀大英博物館,喚起孩子們不忘國恥,也激起他們的愛國熱情。 7月16日-7月29日 在brokenhurst college 學習,住寄宿家庭。
魯克學校所在的小鎮,是歐洲尚存最大的古牧場林地。我們在那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體驗自然的原生態的美麗。
驅車穿越森林隨處可見悠閑踱步的馬、牛、羊,它們毫不驚訝于長排車輛排隊靜靜等候它們過馬路。用當地人的話說“它們才是這真正的主人。”英國人對自然的熱愛,對環境和動物的保護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崇。
在brokenhurst college 的那些日子,孩子們上午在學校上文化課,他們不僅了解英國文化和歷史,也感受了用英語上數學課的樂趣。下午的實踐課上,他們演莎士比亞話劇,動手做陶瓷。在運動場上,他們積極參與各種英式的運動。學校還組織孩子們到水上活動中心參加劃獨木舟,親自動手制作木筏并進行小組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對孩子們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布魯克期間我們還參加了新森林里舉行的類似中國的博覽會活動,我們有幸近距離接觸到英國女王。在寄宿家庭,我們的晚餐時間往往從六點持續到8點,我們相互交流,增進對彼此國家文化,教育和習俗等個方面的了解。比如我們了解到英國是個消費很高的國家。人均年收入月2.3萬英鎊。年收入在8千英鎊以下的免稅。失業人員可以拿到400鎊的pension,一個孩子每月為70鎊。
二、 幾點反思。
1.學習國外人們對自然環境的愛護。
2我們嘉祥的孩子在學習能力和行為習慣的表現令布魯克學校的老師大加贊賞,但是在動手能力方面和合作精神方面,我們的孩子還稍顯不足。表現在水上活動中心木筏的制作過程中,部分孩子在教練的示范下,無法動手,小組內缺乏合作。
3.在水上活動中心,當helen老師的丈夫為我們所有人準備燒烤時,大部分孩子都是埋頭一族,玩手機玩ipada打游戲。helen老師感慨到:“中英兩國都存在此類現象,部分青少年沉溺于網絡游戲。他們不懂得感恩,不懂得欣賞”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擔憂。我想我們學校感恩教育不僅僅是對學生,對家長也應該如此。在英國時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天天發給我們短信打電 話問及孩子而我們回國時當我們在機場把孩子一個個送出關時,沒有一個家長留下來說句謝謝。我想我們的感恩教育應該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
4無論何時,我們都應教育我們的孩子熱愛祖國,以自己是中國人為榮。我們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無論走到哪里都應該不卑不亢。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二
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初到南京熙熙攘攘的人群告訴我,這將是我接下來要奮斗和生活的地方。初到這里也快兩周了,這里的一切并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可怕,在領導的關懷和同事的幫助下,我也初步的了解了南京這座城市,淺淺適應了生活。如今在這座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崗位上我早就做好了面對一切困難的準備。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勝任這份工作,并用實際行動做出最好的結果。
從北京到南京,從帝都到這個六朝古都,生活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剛開始的時候多少有些不適應,早晨醒來總以為是在北京,仿佛邁兩步就到了熟悉的食堂。剛到這邊生活沒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想到有領導和同事的庇護,我將不再害怕。一次偶然的幫助了問路的外地人,讓我甚是開心,我想沒多久我就會成了半個本地人,也讓我很快的喜歡上了這個屹立千年的城市。
這是我第一次來南京,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似的參觀,但感受還是頗深的。此行的目的顯然不是旅游參觀,但坐在車上,心情仍然有掩飾不住的喜悅和興奮。經過近十個小時的顛簸,長江大橋就在眼前,浩浩的長江就在腳下,多么恢宏的氣勢!我的心情也猶如江水般洶涌澎湃起來。遠遠望去,江中的幾葉扁舟猶如這磅礴畫卷中的點睛之筆:在人與大自然的對抗之中,人類是無所畏懼的;在艱難險阻面前,人類是不會退縮的。
這幾天的觀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遠遠的,300000這個黑色的數字就映入眼簾,顯得是那么的刺眼,人的心情也不由的沉重起來。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愛好和平的中華民族竟遭如此大劫,這是中國歷史上恥辱的一頁,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悲劇。萬人坑里的尸骨在向我們控訴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厚重的哭墻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歷史上這慘痛的一幕,無言的300000在警示著我們勿忘國恥,同時也在激勵我們奮發圖強。“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是這樣,北約炸我大使館,中美撞擊事件都說明以后也會是這樣。“發展才是硬道理”,慘痛的經歷說明中國必須強大,我們不會侵略他國,但首先我們必須保證我們不會被別人侵略。引用我們的一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畢竟,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好了,換個心情,去感受南京的美??
“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呈現在我眼前的南京雖然極具現代都市之繁華,可是那一任風雨剝蝕,依然保留下來的古城墻繼續默默傳遞著厚重的中華文化,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和朝代的變遷。雖然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全國后采取儒士朱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后,而興建了這個所謂“東盡鐘山之麓,西阻石頭之固,南臨北干秦淮貫其中,水依獅子覆舟之山而控湖”固若金湯的城墻,可是大明依然走向了滅亡。留下的只有無言的古城墻讓后人敬畏!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站在這個橫穿南京的那夢幻般情生情滅的秦淮河畔,看兩岸閣樓高高的白色的女兒墻,彎彎的脊頭引頸向天,極盡江南宅第格調。可這里確曾是那“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的金粉之地。我始終疑惑,為什么那科舉考場—夫子廟就要建在這個地方呢?是為了考驗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面對誘惑的能力,還是為了顯示“才子佳人”之美說?雖然如今的秦淮河已變成一個如同集會一樣的繁雜之所,沒有了書中所說的衣香鬢影、夜夜笙歌,但是流淌的秦淮河還在訴說??曾經多少纏綿悱惻、悲歡離合的故事。粼粼波光中李香君、侯方域的桃花扇隱約閃現,瘦弱的董小宛依門苦苦期待的身影早已成了定格,文人騷客的詩句不斷涌現。風起,簫音,琵琶聲,絲竹弦管,是否真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凄涼也讓我平添了幾分傷感。秦淮河,你到底是怎樣的一條河啊?讓無數游人遐想!
知道鐘山,還是來源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心中一直懷著那切切期盼?目睹鐘山風貌。據說在長江上,黃昏斜照下,可以看到鐘山和城郭之間隱約現出一股紫色之氣,直上天宇。當我置身于鐘山之中,就是置身于那茂密的闊葉林中,高大的樹木參天蔽日,樹葉綠的是那樣干凈,湖水綠的是那樣清澈,鳥而鳴叫的是那么動聽,濕潤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我閉目深深呼吸,心中充滿的都是清新,感覺的是放松后的幸福!這就是“龍蟠虎踞”、“華蓋三峰”的風水寶地?鐘山?我——雖然不懂的什么風水之說,也沒有在長江上看到紫氣徐徐,但是我卻被鐘山秀美深深感動。怪不得明太祖朱元璋,孫中山先生都選在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古代許多寺院也都隱藏于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照射著那個時代鐘山的受到的青睞。時間磨去了那表面的鉛華,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厚重和感悟!
南京,有過朝代變遷留下的一種金粉的繁華,也有過文人的鼎盛,亦有過屈辱的眼淚和悲傷,而如今“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游南京,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不僅僅是心情,更多的是一種慢慢的回味!
真是走出山門天地寬!
在此總結自己這近兩周的感悟,一方面對南京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對這的生活環境也更加適應,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在這個崗位長期奮斗的覺悟。用實際的行動證明自己,絕不辜負領導對我的期望和信任。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三
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初到南京熙熙攘攘的人群告訴我,這將是我接下來要奮斗和生活的地方。初到這里也快兩周了,這里的一切并不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可怕,在領導的關懷和同事的幫助下,我也初步的了解了南京這座城市,淺淺適應了生活。如今在這座新的城市,新的工作崗位上我早就做好了面對一切困難的準備。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勝任這份工作,并用實際行動做出最好的結果。
從北京到南京,從帝都到這個六朝古都,生活的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剛開始的時候多少有些不適應,早晨醒來總以為是在北京,仿佛邁兩步就到了熟悉的食堂。剛到這邊生活沒有那么多的朋友,但是想到有領導和同事的庇護,我將不再害怕。一次偶然的幫助了問路的外地人,讓我甚是開心,我想沒多久我就會成了半個本地人,也讓我很快的喜歡上了這個屹立千年的城市。
這是我第一次來南京,雖然只是走馬觀花似的參觀,但感受還是頗深的。此行的目的顯然不是旅游參觀,但坐在車上,心情仍然有掩飾不住的喜悅和興奮。經過近十個小時的顛簸,長江大橋就在眼前,浩浩的長江就在腳下,多么恢宏的氣勢!我的心情也猶如江水般洶涌澎湃起來。遠遠望去,江中的幾葉扁舟猶如這磅礴畫卷中的點睛之筆:在人與大自然的對抗之中,人類是無所畏懼的;在艱難險阻面前,人類是不會退縮的。
這幾天的觀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遠遠的,300000這個黑色的數字就映入眼簾,顯得是那么的刺眼,人的心情也不由的沉重起來。自古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愛好和平的中華民族竟遭如此大劫,這是中國歷史上恥辱的一頁,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悲劇。萬人坑里的尸骨在向我們控訴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厚重的哭墻在向我們訴說著中國歷史上這慘痛的一幕,無言的300000在警示著我們勿忘國恥,同時也在激勵我們奮發圖強。“落后就要挨打”,以前是這樣,北約炸我大使館,中美撞擊事件都說明以后也會是這樣。“發展才是硬道理”,慘痛的經歷說明中國必須強大,我們不會侵略他國,但首先我們必須保證我們不會被別人侵略。引用我們的一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畢竟,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好了,換個心情,去感受南京的美??
“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呈現在我眼前的南京雖然極具現代都市之繁華,可是那一任風雨剝蝕,依然保留下來的古城墻繼續默默傳遞著厚重的中華文化,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和朝代的變遷。雖然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全國后采取儒士朱昇“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后,而興建了這個所謂“東盡鐘山之麓,西阻石頭之固,南臨北干秦淮貫其中,水依獅子覆舟之山而控湖”固若金湯的城墻,可是大明依然走向了滅亡。留下的只有無言的古城墻讓后人敬畏!
“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站在這個橫穿南京的那夢幻般情生情滅的秦淮河畔,看兩岸閣樓高高的白色的女兒墻,彎彎的脊頭引頸向天,極盡江南宅第格調。可這里確曾是那“梨花似雪草如煙,春在秦淮兩岸邊,一帶妝樓臨水蓋,家家粉影照嬋娟”的金粉之地。我始終疑惑,為什么那科舉考場—夫子廟就要建在這個地方呢?是為了考驗那些寒窗苦讀的學子面對誘惑的能力,還是為了顯示“才子佳人”之美說?雖然如今的秦淮河已變成一個如同集會一樣的繁雜之所,沒有了書中所說的衣香鬢影、夜夜笙歌,但是流淌的秦淮河還在訴說??曾經多少纏綿悱惻、悲歡離合的故事。粼粼波光中李香君、侯方域的桃花扇隱約閃現,瘦弱的董小宛依門苦苦期待的身影早已成了定格,文人騷客的詩句不斷涌現。風起,簫音,琵琶聲,絲竹弦管,是否真的是“此曲只應天上有”?而“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的凄涼也讓我平添了幾分傷感。秦淮河,你到底是怎樣的一條河啊?讓無數游人遐想!
知道鐘山,還是來源于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心中一直懷著那切切期盼?目睹鐘山風貌。據說在長江上,黃昏斜照下,可以看到鐘山和城郭之間隱約現出一股紫色之氣,直上天宇。當我置身于鐘山之中,就是置身于那茂密的闊葉林中,高大的樹木參天蔽日,樹葉綠的是那樣干凈,湖水綠的是那樣清澈,鳥而鳴叫的是那么動聽,濕潤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我閉目深深呼吸,心中充滿的都是清新,感覺的是放松后的幸福!這就是“龍蟠虎踞”、“華蓋三峰”的風水寶地?鐘山?我——雖然不懂的什么風水之說,也沒有在長江上看到紫氣徐徐,但是我卻被鐘山秀美深深感動。怪不得明太祖朱元璋,孫中山先生都選在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而且古代許多寺院也都隱藏于此,“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照射著那個時代鐘山的受到的青睞。時間磨去了那表面的鉛華,留給我們的是更多的厚重和感悟!
南京,有過朝代變遷留下的一種金粉的繁華,也有過文人的鼎盛,亦有過屈辱的眼淚和悲傷,而如今“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游南京,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不僅僅是心情,更多的是一種慢慢的回味!
真是走出山門天地寬!
在此總結自己這近兩周的感悟,一方面對南京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對這的生活環境也更加適應,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在這個崗位長期奮斗的覺悟。用實際的行動證明自己,絕不辜負領導對我的期望和信任。
共
2
頁,當前第2
頁1
2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四
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除了漢族以外,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傣族也不例外。其實我們很多人早就會說一句傣語了,那就是“西雙版納”——十二個千田(古代傣王的田賦單位)。
西雙版納位于云南省的南部,是個舉世聞名的自然生態園。這里有熱帶雨林風貌,許多自然景區為大家所熟知,如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園、熱帶花卉園等等。
早晨游覽原始森林公園是最合適的。當你走在鵝卵石路上,聽著鳥兒宛轉的歌唱,聞著帶著晨露的花草的芬芳,感到神清氣爽、心情舒暢。小路兩旁草如青氈,古木參天,藤蔓懸垂,樹葉遮天蔽日,天地間只剩下一片翠綠色了。穿過一片熱帶雨林,便是聞名遐邇的“九龍瀑布”。冬天的瀑布水勢并不宏大,但依稀還能看出幾分以往瀑布鋪天蓋地奔騰而下的氣勢。
出了原始森林公園,來到野象谷,可以乘坐纜車上山。從空中俯視叢林,如果運氣好的話,偶爾還能看到幾頭野象在玩耍嬉戲。如果你下了纜車走進叢林,順著山路迤邐而行,遇到野象攔路可就得改道了。下山的路邊有一條小溪,野象經常在這里飲水、洗澡。野象和馴象不一樣,要是它們被打擾了,會比虎豹還兇,奔跑的速度很快,沖過來能把人踩死。所以要是碰到大象攔路,唯一的選擇就是原路返回。
告別野象谷,來到熱帶花卉園,你會驚奇地發現這里的植物可遠不止你想象的那樣簡單。椰子樹、檳榔樹、面包樹、棕櫚樹、橡膠樹隨處可見,還有雞蛋花、三角梅和許多叫不上名字的`珍奇熱帶花卉全部展現在你眼前。花兒們好像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笑吟吟地在風中搖擺,好像可愛的傣族梢哆哩(姑娘)在跳舞歡迎你呢。
西雙版納的美景一天一夜都說不清道不完,你有機會可以自己去游賞喲!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五
1、我是6月29日晚乘坐洛迦山號去的普陀山,三等b的票價是153元。房間是挺干凈的,上下鋪,有空調。但是三等b和四等a、四等b一樣都是在甲板下面的,總感覺不太爽。三等b是8到12人一個房間,號碼越大房間人數越多。四等b就沒有房間概念了,大大的船艙里放著很多上下鋪的床位,不過還算是干凈。如果是出游想省點路費,四等b也是不錯的選擇。
2、吳淞客運中心可以提前兩天購票,問訊電話56575500,另外在金陵東路59號(靠近外灘)有代售點。我一開始是想根據網友提供的代售點問訊電話訂票,對方說每張票要加收15元的服務費,送票的話還要另外加收費用。而且對方提供了銀行帳號給我要我匯款,屆時憑匯款回單和訂票時留下的手機號取票。那是一個私人帳號,我當時就覺得很不妥。由于我是在銀行工作的緣故,我覺得買票這回事即使是要匯款也應該是個企業帳號吧。所以我就立即打電話到吳淞客運中心,據工作人員透露,代售點那里買票是不收取任何服務費的,也沒有對外公開的問訊電話。我想一些所謂的問訊電話并不屬于該代售點,而是一些代理。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拜托別人在金陵東路59號買的票。不過還是有必要提醒大家,代理雖然加收了不少額外費用,但他們是可以為你提前幾天訂票的。如果大家擔心旺季買不到票,倒是可以選擇讓他們送票的方式票到付款。雖然錢是多花了點,但畢竟將風險降到了最低,錢不會打了水瓢啊。還有如果你只是返程選擇快艇的方式,千萬不要去南浦大橋那邊買快艇票。他們很過分的,居然說不受理旅客購買返程單程票,去了也是白去,只有到了普陀山再買了。
3、返程買票千萬不要太篤定哦。我們是6月30日早上7點到的普陀山,一下船就準備去買7月1日返程的快艇票。入山后馬上就會看到一個售票點,不過那里只售當天票。問了當地人后,才知道有另外一個售票點可以提前訂票的,大家可以到達后問問,我記得好像是在梅岑路上的。我們去了,結果票已售完,只有慢船票有售。由于7月1日我bf要坐早機去出差,沒辦法,我們決定坐長途巴士回上海。聽說去沈家門碼頭坐豪華大巴回上海,平均每個小時都會有一班車,我們就想回去時買票也來得及。沒想到啊沒想到,7月1日上午10點我們趕到售票中心,才得知回上海的車票已全部售完,嚇得我們一身冷汗。我們當即決定先到沈家門再說,于是買了去沈家門的快艇票(19.5元/人)火速趕往沈家門碼頭。到了那里問了才知道票還是有的,最早的是14點的,算了算回到上海要20點,太晚了啦。于是我們馬上打電話去沈家門的汽車站,也就是普陀汽車站(離碼頭有一定的路程,可以坐6路或7路公車去),他們說最快也只有12:10的票了,我們訂了票,說馬上過去。到了那里,我們買好了票(125元/人)心才定了,居然是最后兩張,沒買到的話就要再等一個小時。后來才知道這班車是加車,天哪,真是一票難求啊。
4、梵音洞真的是非常美的一個景點,可惜啊4月16日開始修繕,把路給封了,也沒說什么時候可以修好。我們只能遠遠的看著海浪拍打著巖石,卻不能靠近,心情真是糟透了。要知道,從下車點到景點我們走了好長一段路,結果什么也沒看到,哪還有心情再走很多路去善財洞啊。所以建議大家在去之前問清楚工作人員梵音洞是否已經開放了,省得大熱天白跑一趟。
5、去廟里上香最好自帶打火機。有些廟里會有點香的蠟燭給香客們用,但人比較多。而有些廟里幾個大殿前根本就找不到蠟燭用,而我bf是不抽煙的,身邊沒有打火機,所以只能找找附近正在用自家打火機點香的香客們借個光,真是挺不方便的。
6、如果大家沒來得及預定住宿,沒關系,入山后會有很多人上來招攬生意。不過馬上就到旺季了,建議大家還是先訂好房間,那樣就心定了。很多網友都推薦龍灣新村的聽潮閣和潮音閣,我也提前一周打電話去問了。聽潮閣說沒有房間,潮音閣說周六雙人標房起碼200,而且房間也訂滿了,暈倒。后來我問了龍灣新村別的家庭旅館,說是給我160。最后我問了西山新村的一家家庭旅館,120,所以我決定住在那里。而且西山新村離西天景區很近(那是非常美的地方,必去哦),離碼頭也挺近的,所以我覺得也沒有必要一定要住在龍灣新村。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六
“普陀山悲觀音淚,置身繁華景破碎。
眼前無奈心疲憊,自然不毀佛欣慰!”
也許,不論是誰,不論是人還是神,不論是天上還是人間,只要走進了繁華的都市享受,迷戀上了霓虹燈的絢爛,那么就再也不能擁有從前的清靜、安逸與無為。在現實發展中,人們在逐漸的拋棄傳統與自然,但失去了才知道可貴:我想,在今天,這不絕僅僅只是我的感覺與體會。秉承傳統,保護自然,我想:在今天,這不絕僅僅只是我的心愿與渴望。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沒有真正見過海的人,所以我對海有著一種深深的想見的渴望。金沙、奇石、潮音、古洞、瀚海、古樹……,僅是作為海的景色,普陀山已經讓我想去,因此更不要說佛與寺了,作為一種文化、思想與歷史,海天佛國對我更別有一種魅力與誘惑。
8月1日的一大早,我們全家從江山出發。跟著實驗中學團隊一路經過車行,擺渡,再車行,經過大約5個多小時中午時分我到達了沈家門碼頭。沈家門是我國最大也是世界著名的漁港,數不盡的現代新式魚船與一些木制的老舟相間泊岸,網收漂斂,旗飄帆懸,數里綿延,感覺甚是壯觀。
八月一日是農歷六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生日,這天,游客蜂擁而至,人很多。排了很長的隊,我們終于登上了去普陀山的船,置身兩者之間的蓮花洋。此刻正值午潮,洋面波濤微聳,隨風起伏,令人不禁浮想聯翩。蓮花洋以日本人欲迎觀音像回國,海生鐵蓮花阻渡而出名,可我并看不出波滔狀似蓮花,我只是覺得在太陽輻射之下,波光粼粼倒恰如佛光點點。蓮花洋由于處于眾島環抱之中,多數的日子是風平而浪靜的,是祥和的,我想這才是人們將稱之蓮花洋的本意,蓮花不是形更不是色。因此,我覺得 “蓮花午渡”作為來普陀山十二景中所見的第一景其實是一種心情,通過蓮花洋的波浪給與了香客朝拜者一種即將到達佛教圣地的肅穆清雅心情。只是在現代社會里,由于到達的方式大大改變,難度大大縮小,時間大大縮短,因此對于許多現代人來說已經難以體會到這一點了,也就沒有人注意了。
一日下午在山上,在高高聳立的、左手托fa輪、右手施無畏印、妙壯慈祥、泛耀著著柔美光澤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南海觀音銅像下,我感覺觀音在對我微笑而且意味深長。不過說實在的:我喜歡過去的石雕、泥塑或者木刻的佛像,而不喜歡如今澆鑄焊接拼盤而成、一處比一處建得高的所謂銅的五方大佛像,因為我覺得在盛世的背景之下,求大求高、耗費香火錢越來越多的佛像中熔入的世俗與名利的成份太多,與佛家修行之本義有背。不打誑語:我站在此像的背后看上去,觀音的背影真的是個肥光腦勺的頭陀,而不是女神。看著成群結隊瞻前不顧后、忙著攝影照相的游人與香客,我感覺好無言。
從應該買票的觀音銅像進口處出來,就到了傳說中的觀音居住之所紫竹林景區。不過,如今首先呈現游人眼前的紫竹是近年所種,又細又矮而且少。在炎熱的天氣中絲毫不能給人帶來一點別樣的清涼,這真的讓我難以產生神話世界的聯想。
八月二日我們到西天取經,吃過午飯我們大家買了些海廠品,便離開了普陀山,向杭州進軍,到杭州吃晚飯已經晚上七點了,狼吞虎咽了晚餐后,我們隨旅行車直奔宋城觀看了八點半的一場主題為“給我一天,還你千年”的演出,看完演出已經晚上九點半多了,出來外面風很大,月色朦朧,由于天色已晚,離酒店有一段路,我們又開到下榻的酒店已經晚上十點半,真的好累,洗刷完畢倒頭便睡。
早上老慣例,六點半起床,七點用餐,但是我由于帶了小孩,我起的比較早,準備新的一天的旅行。吃完早餐,我們乘上旅行大巴來到西湖邊,開始欣賞美麗的西子,乘上游輪,欣賞三潭印月,“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麗景色,下了游輪,走上蘇堤走了走,堤上人潮涌動,中外游客聚集西子湖畔。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還到了蠶都去看絲綢表演,給小孩買了些工藝品。就隨團來到望江樓用餐。
吃完午飯,我們又隨車來到杭州樂園,可是烈日當空,進行緊張劇烈的游戲,我們第一站到了過山車,非常刺激,由于我在上海錦江樂園已經玩過了,所以感覺還可以,我們全家每次都非常準時到集合地點的,但是最后一站,跟孩子玩過頭了,讓同行的伙伴們在車上等了好長時間。三點左右我們上車后,車子啟動離開了旅行地點,結束我們為期三天的行程。三天形色匆匆,勞累 快樂同在。6點半我們準時到家。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七
期待已久的西雙版納之旅終于如期而至。
走在雨林小道上,呼吸著潮濕幽香的空氣,很是愜意。第一次在熱帶雨林里行走,形態各異的高大深綠植物,還有各種奇怪的自然現象和物種從書本中躍然到現實中:植物弱肉強食的絞殺現象、蝴蝶的擬態、老莖生花、老莖結果、大板根、滴水葉尖……一一呈現在我們眼前。我印象最深的是搭建在望天樹間的“空中走廊”。據導游介紹,空中走廊總長500米,最高處達36米,在空中蜿蜒曲折,像一條長龍盤旋在林間。走廊僅容得下一個人走過,再沒法容下第二個人,即使是稍微胖些的人,也只能側著身子過去。
我走在爸爸媽媽中間,一會兒在“走廊”上蹦蹦跳跳,要不是媽媽制止我,我會一直蹦到走完這條“走廊”為止,走廊搖搖晃晃的,別提有多刺激;一會兒在“走廊”上東張西望,觀察這傳說中神秘的熱帶雨林;一會兒轉過身去,擺個pose,讓爸爸幫我記錄下這好玩刺激的空中冒險。站得高,望得遠,從高空俯視整個熱帶雨林,景物一覽無余,我覺得自己就像小鳥一樣,棲息在枝頭。熱帶雨林在我腳下,呈現出另一種美麗和奇妙。我坐在高高的樹冠上,美美地享受著,大口大口呼吸著,特別悠然自得。
西雙版納之旅,讓我領略到了祖國西南邊境的美麗風光,清新的空氣,幽雅的環境;同時也見識到了不同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民族特色。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八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踏上了由北國開往南京的列車。列車猶如巨龍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間,把游者的心帶向遠方!
南京,一個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著南京的繁華與喧囂;期待著親手撫摸六百多年的明長城;計劃親身登上閱江樓,近觀圍繞南京城的秦淮河,遠望那寬闊的長江。
22日上午九時,當列車跨越長江大橋,我興奮起來,稍有平靜的內心又喧囂起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孩子,終于了卻了“夢回長江”的心愿。就這樣,我輕輕的走進了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猶如一個可愛的孩子,張開雙臂熱情的歡迎我們。
輕輕的踏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深情的注視著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細的觀看那些珍貴的圖文資料,用心聆聽著導游的細致講解,心中仿佛被什么東西莫名的觸動一下下。自己反復告誡自己,這場刻苦銘心的慘痛經歷不應忘記,要時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語。懷著壓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紀念館,驀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愛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馬路上,呼吸著南京的空氣,感受著南京人們的溫婉細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個粗礦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這所集榮辱、繁華、變遷的偉大城市之中。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聽著名字浪漫極了,看著美艷極了,可它們歷經滄桑,一路從民國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纏繞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絲胭粉香氣,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個集體的旅行,總能聽得歡聲笑語,高亢嘹亮的北方話與溫柔婉轉的南方語音融合于一體,別有一番風味,好不活潑熱鬧啊!
暮至十分,走進夫子廟,感受著被秦淮燈光所點亮的二龍戲珠,看見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龍舟,游于河上,欣賞著各式花燈,聆聽各種小曲,心中好不愜意。這不僅是一時的享受,而是幾百年留下的一種文化記憶。饑腸轆轆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滿中華的鴨血粉絲湯、細嫩的鹽水鴨、剛出屜的金陵灌湯包等各式各樣的美食讓我大飽口福。同時,也讓我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不得不敬佩中華飲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閱江樓,真的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深刻真諦。向遠眺望,長江猶如一條巨龍,靜靜地臥盤于此,長江大橋矗立之上,溝通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俯瞰,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象征著現代化的大都市;平視,老虎山被郁郁蔥蔥的松柏之樹還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蓋著。好羨慕南京的人們能和花草樹木、鳥兒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南京給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禮物。站立于南京站,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愛作為回報南京的禮物留個她,感謝南京接納我!
記一次旅游的感想體會篇九
南京,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大城市。對于這個歷史悠久的大城市,旅游心得該怎么寫?接下來就跟著本站小編的腳步一起去看一下關于南京旅游
心得體會
吧。南京記憶。作為一個外省學子來到南京求學,自然少不了時常在這座城里四處走走,讓自己慢慢融入這座城市,融入秦淮小曲繞梁、商女亡國嘆息的六朝古都——南京。
現在我還清晰記得,入學時剛下南京車站,眼前便是那碧波無際的玄武湖。湖很大很美,已經不能用壯闊形容了。湖對岸是高樓,突然有一種渺遠闊大的感覺。這不同于北海,岸上是安詳的北京老胡同,也不同于大明湖。到南京,最重要的還是感受它的文化。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從東吳的建業,東晉的建康,到南唐的金陵,明朝的應天府和太平天國的天京,最后到中華民國的南京,這座城市經歷了無數的輝煌,繁華與成功,同時在這一個個朝代轟然衰敗之際,這座城市也遭受了巨大的沖擊。細數南京兩千五百年的歷史,我不知道應該將他看做是一個歷史洪流中的主角,還是僅僅把他看作是歷史的見證者。但無論是什么,無可否認,他都是歷經滄桑的,都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的。
兩年的時間里,我匆匆走過這座城市。城南的老門東、夫子廟,秦淮河,再到明城墻、大行宮、中山陵,沿著地鐵線一路走來,玄武湖、莫愁湖,走在南京最深處的小巷里,看過民國風格,明清建筑,各個朝代留下的古寺廟。繁忙的新街口,來來往往的人群中似乎少了一些停下來的腳步,年輕人朝五晚九的生活將每座城市慢慢同化,只有當你走進南京大排檔,聽著小曲,吃個鹽水鴨時才猛然發現自己身處南京。每座城市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城市印跡,我用了兩年時間來找尋,越來越發現歷史的厚重豈止朝暮間便可尋得。所以今后的時間里,我將繼續行走在路上,用心體會這座城市的味道。
在走過的這些地方里,還是有很多值得說說的。首先就城南老門東,也是偶然間和同學一起尋到這個地方的,原因也很簡單:南京味道!一顆吃的心一直是很多人不遠萬里游行的動力,其實也算是我找到城南的動力之一。城南我在20xx年10月中旬去的,秋意漸濃,夜晚還有絲絲涼意,城南作為一處新建設規劃的秦淮景區,我們算是前幾批的游人,當時里面的部分食鋪還沒有開張,走進去你幾乎能夠把南京人生活的細致了解一番,小茶點、胭脂水粉、閣樓小曲,似乎這就是老南京人生活態度,連郭德綱的“德云社”都入住了此地,這是一個慢節奏的生活區,古建筑里時不時出入幾個游客,轉身一看一群人還在排著隊等著燒餅和粥,至于食物的具體名字忘了。如果前來游玩的同學千萬不要忘了多往兩邊走走,因為主街道還是很短的,不足十分鐘便會走到盡頭,盡頭處是南京古城墻。一面城墻似乎阻隔了老南京和現代化的發展,但是晚間的3d燈光秀表演有似乎向來往的游客表明南京是一座活力青春的城市,古代和現代的交雜中,南京,一座值得體會的城市。最近一次前往的地點是南京雞鳴寺,今年的3月份,在微博上一片宣傳之后,我帶著對于一道櫻花的憧憬去了,結果很失望,今年的櫻花沒有如期開放,星星點點的花旁圍繞著層層人群,拿著相機拍照。此行的目的不是特地來拜訪雞鳴寺,但是最后卻滿足而歸。雞鳴寺,始建于西晉,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之稱,現在的人們前往這里,大多數可能和我一樣,就是為了看看櫻花,進而傳言該寺求姻緣很靈驗之說,雞鳴寺歷經朝代洗禮,飽含歷史滄桑,不是因為這多來的一道櫻花而能取代的位子,踏進寺中,虔誠地接過遞來的幾株香火,我本人卻很少燒香拜佛,也不是很信仰,但是我尊重佛寺,尊重每一位虔誠的拜佛人。其中比較讓我感動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手持一注香火,跪倒在佛像面前足足有十幾分鐘,嘴里叨念著,也許是家人健康的美好祝愿吧,這是一種信仰,我同樣為之感嘆。這讓我喜歡上了古寺廟的環境,不同于任何其他地方的感覺,能夠讓心靜下來,只是簡單的一份夙愿,祈求身邊的家人朋友能夠健康平安。
南京的歷史與文化又豈能在我的只言片語中一概而盡,很多的地方需要親身體會,這樣才能有自己的感悟,對于南京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也許你會喜歡上這座城市,不因為她的六朝古都,也不因為現代時尚,只是單純的喜歡!
盼望著、盼望著,終于踏上了由北國開往南京的列車。列車猶如巨龍一般穿梭于山川河流之間,把游者的心帶向遠方!
南京,一個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憧憬著南京的繁華與喧囂;期待著親手撫摸六百多年的明長城;計劃親身登上閱江樓,近觀圍繞南京城的秦淮河,遠望那寬闊的長江。
22日上午九時,當列車跨越長江大橋,我興奮起來,稍有平靜的內心又喧囂起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方孩子,終于了卻了“夢回長江”的心愿。就這樣,我輕輕的走進了南京,作為六朝古都的南京猶如一個可愛的孩子,張開雙臂熱情的歡迎我們。
輕輕的踏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深情的注視著那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仔細的觀看那些珍貴的圖文資料,用心聆聽著導游的細致講解,心中仿佛被什么東西莫名的觸動一下下。自己反復告誡自己,這場刻苦銘心的慘痛經歷不應忘記,要時刻警醒落后就是挨打的古語。懷著壓抑,悲痛的心情走出紀念館,驀然回首,深深鞠三次躬,代表我敬佩、愛戴之情。
走在南京的馬路上,呼吸著南京的空氣,感受著南京人們的溫婉細致,仿佛自己已不是一個粗礦豪放的北方之人,自己完全融入于南京這所集榮辱、繁華、變遷的偉大城市之中。道路兩旁的法國梧桐,聽著名字浪漫極了,看著美艷極了,可它們歷經滄桑,一路從民國走到了今天。秦淮河畔纏繞在南京城之中,使南京多了一絲胭粉香氣,多了一份古色古香的味道。
一個集體的旅行,總能聽得歡聲笑語,高亢嘹亮的北方話與溫柔婉轉的南方語音融合于一體,別有一番風味,好不活潑熱鬧啊!
暮至十分,走進夫子廟,感受著被秦淮燈光所點亮的二龍戲珠,看見璀璨星光照耀下的秦淮河水,真想租一龍舟,游于河上,欣賞著各式花燈,聆聽各種小曲,心中好不愜意。這不僅是一時的享受,而是幾百年留下的一種文化記憶。饑腸轆轆的我,找到精致的金陵美食,那名滿中華的鴨血粉絲湯、細嫩的鹽水鴨、剛出屜的金陵灌湯包等各式各樣的美食讓我大飽口福。同時,也讓我在這個“民以食為天”的國度里不得不敬佩中華飲食的博大精深。
登上閱江樓,真的體會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深刻真諦。向遠眺望,長江猶如一條巨龍,靜靜地臥盤于此,長江大橋矗立之上,溝通著四面八方的人們;俯瞰,高樓大廈平地而起,象征著現代化的大都市;平視,老虎山被郁郁蔥蔥的松柏之樹還有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覆蓋著。好羨慕南京的人們能和花草樹木、鳥兒相伴,宛如生活在大自然之中。
一周就這樣不知不覺過去了,南京給了我一份盛大的旅行禮物。站立于南京站,看著眼前的繁華景象,我想把我心底的那份愛作為回報南京的禮物留個她,感謝南京接納我!
共
2
頁,當前第1
頁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