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一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師德決定了教師對學生的熱愛和對事業的忠誠,決定了教師執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師德直接影響著學生們的成長。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師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書,就是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對學生的影響是耳濡目染的,潛移默化的、受益終生的。
同時我們還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貪受學生及家長的財物,不貪占集體與他人的財物,不沾染社會上的不良惡習,始終以廉潔的道德品行為學生與世人作出表率。我們要廉潔從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能因學生性別、智能、家庭狀況、學生家長等差異而采取不同的態度和情感模式。從小事情做起,不取一點一滴的'不義之財,不索一針一線的非法之物。要長期堅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使教師廉潔自律的形象成為無形的教育力量。
一名教師應該對學生無私奉獻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總之,師德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萃,也是優良革命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書育人,教書者必須先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到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
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除了忠于事業,關心熱愛學生之外,還務必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己。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是智慧的象征和人格的化身,教師的言行就是道德標準,教師的思想、言行、作風和品質,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學生,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當然,“傳到授業解惑”更是我們教師更就應完成的主要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潛力,練就扎實的基本功,完成社會,學校賦予給我的使命。還要經常學習,到達終身學習,這樣不僅僅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同時也能充實自己,讓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讓自己和孩子思想上的“距離”越來越近。
總之,我一定會遵守《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結合工作與教學實際,切實做到: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范;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規范從教行為。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二
疫情期間,我校許書記在網上組織全校教師認真學習了《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從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傳統文化、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范、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正誠信、堅守廉潔自律和規范從教行為十個方面規范了教師的職業行為,明確了師德的底線,為廣大教師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通過學習,要使自己努力成為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一、堅定理想信念 做有責任擔當的老師
我從事教育事業已經36年,從來沒有對自己選擇教師這個職業而感到后悔。深知教師所從事的職業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始終腳踏實地地工作著,最大限度地把工作做好,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務,時刻審視自己,衡量自己,評價自己,處處以德行立身處世。通過學習,更加堅定的我的理想信念,爭取做一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和傳播者。
二、堅守道德情操 做人民滿意的老師
我深知,我與道德高尚的教師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通過這次學習我知道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老師。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應該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師德需要教育培養,更需要教師自我修養。做一個高尚的人,應該是每個教師的不懈追求。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自我修養的提高需要在讀書上多下功夫。高尚的情操要用更多的的精神食糧去滋養,教師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不斷豐富自己,才能收獲更多的道德之理。正所謂“知行合一”,教師自我修養的完善更需要在更多的教育實踐中磨礪。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以德施教。立德先立師,樹人先正己,只有老師自己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言傳身教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三、不斷更新知識 做與時俱進的老師
在這個信息時代下,老師必須做到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寬闊的胸懷,才能夠及時發現新問題,及時解決學生的疑問。老師們已經不能只滿足于自己的“一桶水”,而是要讓自己時時有“活水”,能夠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實現自身的長遠發展。由于自己年齡偏大,知識結構陳舊,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方面,已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所以今后一定虛心向年輕教師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提高課題教學效果,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四、潛心教書育人 做有仁愛之心的老師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我們不光要教給學生知識,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更應該傾注我們的情,播撒我們的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批評教育學生的時候,往往方法簡單粗暴,可能給學生造成了心理傷害。《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要求我們要嚴慈相濟,誨人不倦,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學生,做學生良師益友;不得歧視、侮辱學生,嚴禁虐待、傷害學生。通過自查自糾,發現自己在關愛學生方面做得遠遠不夠,所以今后要加倍的關愛與呵護學生,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優點,要努力去發現他們生活、品德上每一個閃光點,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勵,讓他們感到溫暖,增強自信。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三
“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師這一職業是神圣的,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艱巨、繁重的任務,傳道、授業、解某某是我們的天職。這段時間我學習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這十條規范的內容是: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潛心教書育人,關心愛護學生,加強安全防范,堅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誠信,堅守廉潔自律,規范從教行為。遵守十項準則是每一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也是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具體表現。
一、愛教育。我們所從事的是教育事業。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我們教師實實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機取巧,更不是事事以報酬的多少來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擁有了對事業的一分熱愛,才能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對學生負責、讓家長滿意。尤其是青年教師,要力求干好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育教學工作。
二、愛自我。教師愛自我就是要有用心的人生態度,不計名利,用心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用自我用心的人生觀、世界觀去影響學生、改造學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用心進取,開辟新教法,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做一名“學習型”的優秀教師。有了良好的素質、過硬的本領,才會在工作中自信,才會在生活中快樂,才會有用心的教育態度和人生觀念,才會不迷失工作和前進的方向。
三、愛學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自己不能做到的,堅決不要求學生能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十項準則還規定:教師應保護學生生命安全。我想這是每位教師務必做到的,這也是一位教師應有的高尚道德。當學生生命受到成某某,受到傷害時,作為一名教師應在學生危急時挺身而出,應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生死關頭臨危不懼、舍生忘死、奮不順身,拼死保護學生的英勇獻身精神:學習他們危難時刻堅守崗位、忠于職守、不畏艱難險阻、奮力搶救學生拼搏奉獻的精神、我想這正是教師愛學生的最高體現。
愛教育、愛自我、愛學生,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民族和事業的大局出發,認認真真地學習,勤勤懇懇地鉆研,扎扎實實地工作,就能無愧于教師這一光榮稱號,就是對《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最好詮釋。
在教育工作的諸多矛盾中,教和學是主要矛盾。正確處理教和學的關系,建立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是“快樂某某學”的先決條件。教和學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師,有了教師“樂某某”,才會有學生的“樂學”,盡管其他條件都具備,如果沒有教師的“樂某某”,沒有良好的帥生關系,學生也快樂不起來,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熱愛學生,全面育人,為人師表“這是對教帥的基本要求,樂于其業,善于其業的基礎是對學生的愛。愛的真諦是尊重和相信每一個學生,要把學生作為一個具有人格的人來對待。教師尊重和相信學生,才能培養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學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構成和諧愉快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良好,才能促成群眾的良好關系的構成、學生有安全感、寬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發揮教師在“快樂某某學”中的主導作用,促使學生生動、活動、主動地得到發展。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四
說到師德師風,相信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確,這說的就是我們人民教師,但是我們應該要對得起這一個個贊美的詞,不辜負人們對我們的期望。這是我們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教師師德建設,不僅要求教師確立自己的兒童觀、幼兒教育觀、幼兒學習觀,而且要求老師具有較多、較深的關于幼兒發展的知識和幼兒如何學習的知識,以及教師在教育實踐中運用這些知識、信息的能力。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邪、年齡尚小的幼兒,他們不諳世事,生理、心理都不成熟、不穩定,因此他們需要的不僅是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是一種和諧、融洽的師幼關系。
一、以愛為本,尊重理解幼兒。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尊重孩子是建立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尊重幼兒人格,允許他們在思想、感情或行為中有自己的獨特性,并為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生活空間。
三、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在的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四、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教師要善于創設寬松、安全、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幼兒學得輕松、學得快樂。作為一名骨干教師,我關注孩子的行為、能力、情感、態度的激發與培養,注重幼兒與環境材料的互動,真正學會關注孩子發展的尋常時刻、傾聽孩子的心聲,從而最大程度地滿足和順應身邊每一個孩子的發展要求,促進孩子的和諧、全面發展,體現以孩子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要做好群眾與領導之間的一座橋,凝聚全園教工的積極性、創遭性力量,積極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充分調動全園教師積極投身我園發展的積極性!
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為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為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為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為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文明的行為規范。讓孩子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么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說為社會創造了和諧。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五
一是準則具有現實指導性。教育部為弘揚高尚師德,明確底線行為,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針對極個別人理想信念模糊,育人意識淡薄,放松自我要求,甚至出現嚴重違反師德行為,損害教師隊伍形象,影響學生健康成長而制定的。因為教師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所以這是建設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重要舉措,也為教師嚴格約束、規范職業行為提供依據。
二是準則具有實際針對性。準則結合中小學教師隊伍的不同特點,提出十條針對性的要求,包括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方面,每一條既提出正面倡導,又劃定師德底線。其中,堅定政治方向、自覺愛國守法、傳播優秀文化等是共性要求,愛崗敬業、關愛學生、誠實守信、廉潔自律等幾個方面,結合中小學教師中的不同表現、存在的問題及在不同階段教師隊伍的差異性,提出不同要求,更貼合實際、更具現實針對性。
三是準則具有素養增強性。準則促進教師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養。
1、增強四個意識,政治站位正確。從教師職業承擔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上,處理好個人利益和國家、社會利益的關系,處理好個人理想和民族夢想的關系,集聚奮斗力量,做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2、增強底線意識,基本定位適當。準則中的禁行性規定是底線,是從事教師職業的最低要求,是大中小幼職特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必須遵守的,是不可觸碰的紅線。
3、思想行動一致,理解認識到位。準則中的禁止性規定,不是體檢結果,是預防保健手冊,是對廣大教師的警示提醒,是嚴管厚愛,引導廣大教師結合教書育人實踐,時刻自重、自省、自勵,增強行動自覺,做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教師,承擔職責使命。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六
大家好!
我是來xx幼教園里的吉祥使者,我叫xxx。今天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暢談工作的情懷和感悟,倍感榮幸,我演講的題目是:《我驕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十八年前,我帶著創造一份激情生活的夢想,帶著想成為一名理想幼兒教師的豪情,義無反顧的加入到紅色的幼教大軍中。在孩子中間,那種放松、無拘無束、融洽的`氣氛,時刻吸引我,選擇幼教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
幼兒教師這職業說來極其平凡,可我要說:世界上沒有比做幼兒教師更幸福更有意義的事了。因為我們干著陽光下最美的事業,我們是愛的富翁;我們是快樂的使者;我們是人們心目中美麗、溫柔、善良、優雅、和藹的天使化身。我們把愛鑲在孩子們的舉手投足間,嵌在孩子們的一顰一笑中,灑在孩子們的幼小心田里。
當孩子們有進步時,教師所體驗的那種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工作無法比擬的。那些共同玩耍時賴皮、有趣的游戲,時而天真、時而深沉的交談,常留給我無窮的回味。當我辛勤的汗水,澆灌在孩子身上時;當我汗流頰背,口干舌燥時;我發現孩子們忽然長大了,懂事了,聰明了,一剎那,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幼兒教師的工作就是塑造人的工作,它神圣、偉大。不少家長,看了我們的工作后,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激,拉著我們的手說:走近你們,才知幼兒教師有多辛苦;看了你們教孩子,才更明白什么是細致,怎樣才算耐心。
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倍感驕傲與自豪,選擇幼教,我就選擇了微笑與歡樂。記得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中間,這么大一個人竟然有點不知所措。當孩子們用他們清轍透明的眼睛看著我,拉著我的手稚氣地問:“老師,你的手怎么這么冷呀?拉著我們的手給你暖和暖和就不會冷了!”孩子們的話就像一股暖流,一下子涌遍了我的全身,我覺得好暖和、好暖和。漸漸地,我和孩子們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我們之間有了一種特別的默契,就連孩子們的爸爸媽媽也常說:“還是老師行,說什么都聽,干什么都把老師的話排在第一。”那一刻,我特別特別的自豪。我驕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溫暖的春天,大地萌發綠的新意;清新的早晨,太陽每天都會從東方升起.靠近春天,冰雪就會融化;靠近音樂,生命就會舞蹈;靠近童心,心靈就不會被光陰銹蝕.每一個孩子都是春天里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朵鮮花里都閃爍著晶瑩透亮的童心,童心的光芒給予我們教師生命的亮色和希望。
幼教工作是少有的凈土,在這里,歡樂洋溢在每一張笑臉;在這里,善良充溢在每一顆心靈。這片凈土讓我們長久地擁有年輕的廣泛、青春的朝氣、蓬勃的活力,也讓我們招展著博大的關愛,美麗的心靈,磊落的胸懷。
幼教是一首平凡,真實、激情的詩,每位幼兒教師都是詩里一個幸福的符號!我們擁有點石成金的愛, 我們是愛的使者,天使的化身。我驕傲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七
教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教育下一代這個艱巨、繁重而又無比重要的任務,為國家培養出合格、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每一位教師都應當遵守教師十項準則,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和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既然選擇了教育這一行業,就要熱愛這一行業,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堅持跟著黨的政治方向,堅定自己的對黨的信念。盡可能的為國家輸送更多合格的、有用的、優秀的人才,熱愛教育事業可以使教師的意志堅定,做到潛心教書育人,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教書育人這一行業中,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個合格的育人者。忠誠于黨,自覺愛國,可以在潛移默化的讓學生自發的愛國,讓下一代自主的擁有一顆熱烈的愛國之心。
孔子曾說“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學生是一個可塑造性極大的群體,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的成長擁有很大的影響,而老師更是個學生的榜樣,學生的表率。教師須堅持言行雅正,堅守廉潔自律,秉承公平誠信,更要規范自己的從教行為,做到以身作則,學生自會毋令則行。這更要我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嚴于律己,提高自身素養。
做一個有高尚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的好教師。一個擁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一定有堅定的信念,高度的自律,不會因為他人的監督而行善,更不會因為無人監督而不做,更不會作惡。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使人擁有博大的胸懷,讓人敷衍行事。一個教師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仁愛之心不僅關系著個人的品德修行,而且關系到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與威信,道德情操使人更具人格魅力,讓教師對學生更有吸引力,而教師的仁愛之心讓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更親近,讓教師自身真誠友善,富有同情心,樂于幫助別,關心學生,關愛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仁愛之心讓教師保持樂觀開朗,豁達的胸懷,使我們在工作中或日常上保持理智的頭腦,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物質橫流的時代正其身,修其德,行其善。
社會主義教育事業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我們應該珍惜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熱愛工作,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每位教師都應該熱愛教育事業和學生,在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才能尊重學生人格,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經過了這次以學習,我深切體會到了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明確了方向,更加堅定了心中的信念,教師不僅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責任。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要育好人;教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更要對國家未來的建設負責。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而教師富則少年富,教師強則少年強。教師應當堅持并遵守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爭做四有好老師為榮。作為人民教師的一員,我須時刻謹記教師的使命,不斷學習,積極提升自身素養品德修行,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新時代教師。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八
說到師德師風,相信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確,這說的就是我們人民教師,但是我們應該要對得起這一個個贊美的詞,不辜負人們對我們的期望。這是我們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必須要達到的目標。
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來說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孩子行動的標桿,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因此,師德師風的好壞往往影響和決定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的好壞。
通過對師德師風的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嚴以律己,注重言行。為人師表,堅持嚴以律己,增強自身的自控能力,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第二,培養良好的內在素養。天生麗質固然能給人以美感,使人愉悅,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塑造內在的修養,這樣教師本人的學識和內在素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扎實有效。
第三,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必須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三,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與每一個孩子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孩子的潛在優秀品質,正確處理教師與孩子家長的關系。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么我們就生活在天堂。
第四,注重團隊合作。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在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與老師的合作,不計較個人得失,以集體榮譽為前提,做好每一項工作。
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
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篇九
《準則》是落實十九大精神,增強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引導教師作“四有好教師”,落實教師立德樹人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昨天,我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聽完后,我深深地反思著:“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教師: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引路人。這句話把教師教書育人的天職說得淋漓盡致,畢竟教師是莘莘學子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更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文化品位和自我修養的體現!通過昨天對《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學習與領悟,受益匪淺。
第一、無規矩不成方圓,有規范就得嚴格執行
關于《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它是我們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行為準則,我覺得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制度教師道德及教學就不能提升。教師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學生的啟蒙人、開拓者。然而特別是教師收禮、有償補課甚至教師性侵學生等現象嚴重損害了教師整體形象,玷污了原本潔凈的師生關系。各種學生都有不同的心態,面對學生的過失,教師應予以教育,不應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面對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應是和諧可親的。
第二、教師應該以德為本,身正為范
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影響力的大小,而教師的影響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和情感因素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為教師職業的示范性極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須時時、處處用模范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第三、教師嚴謹治學,以德施教
作為教師必須要嚴謹治學,以德施教,把為人師表、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成人生最大的追求,發自內心地關愛每個學生的成長,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引導學生全面發展,在教書育人上取得新成績。
總之,通過學習《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使我深深地懂得遵守并落實職業道德是一名合格教師的首要素質。在日常工作學習中,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時刻自覺遵守《準則》,爭做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新時代教師。不斷加強自身師德修養,注重小節,增強規范意識,樹立全面育人正確理念,堅決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堅決不出現違反職業道德行為,以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良好的教育教學口碑贏得學校、家庭、社會的尊重,為教育事業這座大廈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