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標解讀篇一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
3.在讀中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創意情境:
山腳下一幢幢漂亮、整齊的瓦房, 學校前面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學校四周 樹木郁郁蔥蔥,藍天白云,構成一幅美 麗的圖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自學要求:
1.認真地讀讀課文,誰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對比讀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課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們的課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場。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們的操場。
a.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很清脆。
b.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是多么清脆。
a.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很悠揚。
b.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是多么悠揚。
觀察圖畫:
用自己的話說說小山村學校 的樣子、說說在學校參 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時的 快樂心情。帶著真實地 感受有感情地朗讀1、2、 3小節 。
自己讀最后一個小節,聯系上一個小 節,你有什么問題嗎?為什么學校那么小,卻裝得下祖國的 歷史、今天和未來的理想。
小結提高:
我們的學校雖小,但是在這里,我 們這些小朋友同樣快樂地學習,了解古今 天下事,認識中外知名人,笑談理想抒情 懷,這個小小的山村學校,就是我們成長 的搖籃。一句話,學校雖小,可是我們的 理想卻遠大的很呢!
擴展學習:
你們的學校什么樣?可以仿照詩歌的 樣子,也向大家介紹介紹。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標解讀篇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促成的詞。
2.看圖學文了解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學習用“先人物后背景”的方法觀察圖畫。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
重組成的詞語,會用“四面八方”、“笑容滿面”造句。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一)、介紹相關知識,導入新課。
潑水節是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的盛大節日,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1961年,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在西雙版納的黎旺城,與傣族人民共度潑水節。
此教學過程用課件《難忘的潑水節》中系列圖片“潑水節”及視頻“傣族的潑水節”輔助完成。
(二)、指導看圖。
出示大課文插圖或叫學生看課本插圖。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用誰和誰干什么的句式說一句話)
(2).除人物之外,圖上還畫了什么?(除了人物之外,圖上還有撒了滿地的花瓣和盛開的鮮花。)
(三)、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小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能直呼音節的,先拼讀后直呼。
(3)指名中差生讀課文,學生聽后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4)指名認讀生字,師生共同糾正錯誤。
二、合作交流
1、認讀生字詞語
2.讀好長句。
(1)學生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嘗試讀好長句。
(2)檢查自然段標序號情況。
(3)指導讀長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停頓符號。
3.讀好感嘆句。
(1)找出感嘆句。
(2)指導讀好感嘆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出重音符號。
4.讀重點段。
(1)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來到傣族人民中間?讀一讀。
(2)哪個自然段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潑水祝福?讀一讀。
5.看課件的課文范讀視頻,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自讀課本》中27課《綠色的竹樓》,28課《關懷》。
第二課時
三、品讀領悟
(一)、復習檢查。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名認讀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二)、細讀課文。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火紅火紅,一年一度是什么意思?(火紅火紅——特別紅;一年一度——一年一次)
(2)體會“火紅”與“火紅火紅”有什么不同?(火紅只是客觀地描寫鳳凰花的顏色,而火紅火紅則傾注了作者特別興奮特別激動的感情。)
(3)讀第一自然段。先讀“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再讀“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體會作者的感情。
2.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這段話的內容。(原句是先果后因,改句是先因后果,注意“他們”在什么地方用。)
(1)先自由小聲說。
(2)指名說。(今年,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所以他們特別高興。)
(3)齊讀第二自然段。
(1)學生討論。(共4句話,第1句寫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第2句寫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第3句話寫人們賽龍船放花炮。第4句寫人們熱情歡呼。這一段寫傣族人民熱情歡迎周總理。)
(2)四面八方、趕來是什么意思?(四面八方——各處,范圍很大。趕來——急著按時到達,生怕來遲了。)
把“趕來”換成“走來”行不行?為什么?
(3)“一條”和“一條條”,“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人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要按句子的順序有條理地說,理解了的詞要用自己的意思表達。)
4.齊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第1句話,說這句話寫什么?(周總理外貌)
(2)找出這句話中描寫顏色的詞,用“~~~~”標出。
(3)笑容滿面是什么意思?用“~~~~”標出這個詞。
(4)看圖,理解“咖啡色、水紅色、笑容滿面”等詞語。
(5)比較讀課文。先去掉“~~~~”標出的詞讀這句話,再加上“~~~~”標出的詞讀,體會哪樣寫好,說說為什么。
(6)自由小聲讀第2句,用“——”標出表示周總理動作的詞。
(7)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5.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1)祝福、祝愿是什么意思?(祝福——祝愿人幸福平安。祝愿——向人表示良好的愿望。)
(2)想象周總理會說什么?傣族人民會說什么?
(3)這段話共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共3句話,第1句潑水節開始,第2句周總理潑水向人民祝福,第3句傣族人民潑水祝周總理健康長壽。)
(4)看圖理解:周總理端著銀碗,向人民祝福;傣族人民有的端著水碗,有的端著水盆,有的拿水瓶,有的打著象腳鼓,個個興高采烈,祝周總理健康長壽。
(5)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6)嘗試背誦這一自然段。
6.學習第六、七、八自然段。
(1)“開心”是什么意思?“令人難忘”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傣族人民這么開心?1961年的潑水節為什么令人難忘?(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回答)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六——八自然段。
(3)熟讀,嘗試背誦第六——八自然段。
(4)背誦五——八自然段。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背誦課文五——八自然段。
四、鞏固延伸
(一)、學習生字。
1.指名認讀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
2.分析記憶字形。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潑炮鮮祝
潑,三點水右邊加“發”字。
炮,火字旁右邊加“包”字。
鮮,魚字旁右邊加“羊”字。
祝,示字旁右邊加“兄”字。
(2)用替換部件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瓣:辯字中間的“讠”換成“瓜”,就是瓣。
(3)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敬節福駛毯幸
敬,左邊草字頭下加“句”字,右邊是反文旁。節,草字頭下面加單耳刀。
福,示字旁右邊加“一”“口”“田”。
駛,馬字旁右邊是扁口,加一撇一捺。
毯,毛字旁,右上加兩個火字。
幸,土字頭,下面點、撇,一個“干”字。
(4)用數筆畫的方法分析記憶字形。
3.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鮮,左右相等,魚字的第8筆要寫成提。
瓣,左中右相等,三部分都寫窄一點,左邊辛字的第7筆寫成撇。
節,上小下大,單耳刀要寫得寬短一些。
福,左窄右寬,右邊的“一”“口”“田”寫得緊湊些。
毯,半包圍結構,毛字的第4筆要托住兩個火字。教師邊指導,邊板書,學生跟著寫一遍。
(2)學生自己練習,每字寫3個,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對照黑板自批自改,教師了解批改情況。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標解讀篇三
1.觀察早美好的春的景色。找一找,畫一畫。
2.準備一些燕子、蝴蝶、蜜蜂、小草、月季花等剪紙,作為獎品。
、揭題審題。(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說話提示)
二、指導看圖。
1.指導有順序的觀察。
出示:觀察順序:從上到下
(注拼音)從遠到近
2.說話練習。
a.上面(空中)有些什么美好的春天的景物?
根據學生回答,在圖中貼上
藍天白云燕子
(1)誰來用藍天、白云說一句話?
說得美一些。
(2)誰能用燕子說一句話?
說得有趣一些。
(3)誰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說一說?
b.指導將整個內容連起來說話。(開頭句:美好的春天美極了!結束句:我愛美好的春天!)
三.游戲:《美好的春游》。
1.出示路線圖:渡美好的春之河、穿成語林、爬標點坡、進故事亭,去欣賞美麗的美好的春天。
2.渡美好的春之河:律動《小雨沙沙》
3.穿成語林:(摘寫有成語的樹葉)
美好的春暖花開美好的春色滿園美好的春光明媚美好的春意盎然
美好的春華秋實美好的春風化雨美好的春風滿面美好的春寒料峭
4.爬標點坡:
5.進古詩亭:吟誦有關美好的春天的古詩。
四.作業:
把找到的美好的春天畫下來,并按一定順序寫下來。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標解讀篇四
1、通過聆聽《春曉》,感受歌曲所表現的音樂情緒;
2、學會用稍快、興奮地聲音演唱《郊游》,并能用動作表現歌曲;
3、通過用廢舊物品自制沙錘等無固定音高的簡易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配樂詩朗誦、編唱古詩等音樂實踐活動,表達對春天的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通過各種音樂活動感受春天的美
1、播放《小燕子》的音樂
2、師生問好
聽音樂進教室
營造音樂課的氣氛,引出春天來了。
師:小燕子飛回來了,什么季節到了?(春天)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一下春天美好的景色吧!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一下春天美好的景色。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
表演《郊游》
1、師:春天的景色這么美那我們就一起去郊游吧!
放歌曲《郊游》錄音
2、(聽后)師:去郊游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教師范唱
師:怎么樣去郊游?在郊游時你看見了什么?
(引出歌詞)
4、放歌曲錄音
5、引導學生學唱歌曲。
6、教師加小鼓的節奏
1、聆聽歌曲范唱。
2、說說歌曲的情緒。
3、聽教師范唱
讀歌詞
(按節奏或按情緒)
4、邊聽邊按節奏拍手
5、跟老師的琴聲學唱歌曲。
6、找找自己唱不好的地方,自己想辦法解決。
7、邊唱邊表演。
(把教室當成野外,聽著音樂隨意走動,去尋找春天)
熟悉歌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根據學生在教師中發現的春天的`事物調整教學過程,如學生發現的睡覺的小草,就先進行聆聽《春曉》的教學,如學生先發現地上的一些廢舊的盒子,就先進行制作打擊樂器的教學,同時教師進行思想教育,表揚發現這些廢舊盒子的學生,讓孩子知道不亂仍東西的習慣,同時發現地上有臟東西,也會主動去撿起來的好習慣。
1、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沙子,小石子、豆子等
引導學生分小組用那些在“郊游”時發現的盒子做一個簡易的打擊樂器。
2、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做的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學生分小組制作一個簡易的打擊樂器。
2、分組展示。
3、用自己做的樂器為歌曲《郊游》伴奏
教師指名回答。
2、教師根據回答選出一個最好的。
師:小草醒了,聽它還唱起了歌呢?
3、師播放《春曉》
4、師:聽了小草唱的個后,你有什么話想和小草說一說?
5、播放錄音
6、師:《春曉》是一首古詩,音樂家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它寫成了一首歌曲,那我們聰明的小朋友也來學學音樂家叔叔,把你自己喜歡的古詩用上口風琴也編成歌曲唱唱吧!那出剛才“郊游”時發現樹葉,在樹葉上寫上自己喜歡的古詩,在把他編成歌吧!
7、師引導學生完成。
8、教師從中選擇一些好的,連成一首歌曲。
1、學生說說你要怎樣來喚醒小草。
2、學生一起喚醒小草。
3、學生聆聽音樂。
4、談談聽了音樂后的感受。
5、學生輕輕跟唱或自己表演,做配樂詩朗誦。
6、分小組活動。
7、分組展示
8、學生一起學唱。
教育學生要愛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激發學生的興趣。
讓學生即興的創編一些簡單的樂句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樹立音樂表現的自信心,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去創造。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說說吧!
課后找描寫春天景色的詩歌。
激發學生喜歡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課標解讀篇五
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學生已經認識了好多生字,積累了一些詞匯,語言能力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部分同學學習沒有自覺性,依賴性較重,所以班級中學習成績層次分明。對于這部分學生有待于今后教學中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地發現、探究。使他們感到學習語文的快樂,進而不斷產生學習的動力,并逐漸使學習成為自身發展的需要。
本學期的語文教學教育任務還是十分艱巨,重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語文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學生的書寫習慣要花時間糾正、培養,學寫一手端正、美觀的鉛筆字。另外還要引導學生多背誦中華古詩文,養成每日閱讀書籍的習慣,注重課外識字的能力培養,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教學中既要注意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又要注意階段目標之間的銜接與過渡,使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目標得到全面、準確的落實。
(二)識字、寫字教學
本冊教材仍遵循識、寫分步,多認少寫的原則。這樣既有利于提早閱讀,又不加重學生的負擔。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學習生字,發現生字與熟字的聯系,用學過的識字方法、偏旁部件識記字形。鼓勵學生用自己最喜歡、最習慣的方法認識漢字。教師要發揮創造性,設計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在活動中、在語言環境中鞏固識字。在識字要求上,要承認學生個體的差異,識字首要的是認識。重視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加強寫字教學的指導。在指導寫字的時候,一定要板書示范,知道不容易寫好的筆畫、容易寫錯的筆順,要求學生把字寫端正、寫美觀。為了避免學生疲勞,寫字最好不要集中安排在一節課上進行,而是分散到每一堂課中去,注意寫字的質量。
(三)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通過集體讀、分組讀、領讀、男女學生對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引導學生去感受、體驗、思考,去領會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閱讀表達出來。對于極具個性的獨特見解和感受,我們應給予必要的尊重,只要學生的見解、感受能自圓其說,有一定的道理,就應該給予肯定。此外,教師還應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文質兼美的課外書,提供學生交流課外閱讀的感受、成果的機會。
(四)口語交際教學
本冊課文共設計了4個口語交際練習:有趣的動物、做手工、商量、看圖講故事。在交際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交流中去,善于發現學生交流過程中富有創意、充滿童趣的精彩語言,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讓學生感受到交際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大膽地與人進行交流,從而不斷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五)語文園地的教學
本冊教材的語文園地安排的豐富多彩,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書寫提示、展示臺、日積月累、我的發現、查字典、我愛閱讀。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識用結合。查字典是重點,要讓學生知道查字典的兩種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在語文園地中特別設計了“我愛閱讀”讓孩子享受讀書的快樂。
三、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