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是指為了實現特定目標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條理的行動步驟。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計劃書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內部控制監督工作計劃篇一
為規范學校內部控制,提高學校管理水平,根據《財政部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財會〔20xx〕21號)文件;睢寧縣教育局《關于認真學習貫徹《財政部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為了更好的做好學校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特制訂本計劃。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司范省兼任辦公室主任、劉x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處理日常業務。
1、建立學校開支預決算制度。
每年初由財務室、總務處做好學校的總的預算。交由學校班子會研究,決定學校各項開支的具體金額,最后得出最終的年初預算報告。再由學校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收支情況。
每年末進行學校開支決算制度,旨在總結每年收支情況,使用情況,總結工作得失,作為下年預決算工作的指導。
2、建立學校財務審批制度。
學校各項開支,均由處室提出方案,做好預算。然后提交給分管領導,再由分管領導提交學校班子會討論決定是否執行。最后由學校監督委員會負責監督,嚴格按照預算執行。
3、建立學校采購制度
負責到教育局相關部門報批,批準后交采購小組具體執行。
4、建立學校工程管理及學校校舍、設備維護維修工作制度。
學校的工程管理由分管副校長負責:具體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工程管理小組,對工程質量、安全、進度進行全程監督,確保工程安全合格。
學校校舍的維護維修及設備維護工作:建立合同管控制度。嚴格執行工程審批制度,杜絕少批多建或多批少建。
5、建立完善的民生資金管理制度。
民生資金包括營養餐、困難生生活補助。建立專款專用制度,及時辦理。建立督察制度,資金到位后及時打入學生賬戶,讓學生及時享受國家惠顧政策。
6、建立監督機制,完善學校內控機制的監督。
7、建立校長五不直接分管制度。
學校校長總領全局,實行五不直接分管,實行副校長分管具體工作。
學校辦公室工作由校長戴輝直屬。
學校財務工作、總務工作、安全工作由副校長司范省分管。
學校黨務工作、工會工作、婦委會工作由副校長劉x分管。
學校教務工作由副校長趙章紅分管。
學校政教工作、團隊工作、衛生等工作由副校長王甫成分管。
1、學校基礎建設及校舍維護維修工作:
由總務處提出方案,再由分管副校長提交學校一級班子會研究,得出最終方案。最后由所有班子簽名后,按照程序及規定超過20xx0元的上報教育局,得到批復后由總務處具體負責實施;不超過20xx0元的由總務處具體開始實施。工程結束后,由總務處做出付款清單,分管副校長負責提交一級班子會研究討論,最后簽名之后,分管副校長將相關材料交由學校財務室具體做付款工作。從而整個過程得到全程監管,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2、采購工作:
首先,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采購小組,具體負責采購工作。
各處室需要采購的物品:由處室提出方案,由分管副校長提交班子會研究,決定是否采購。再由采購小組根據政策具體實施采購事宜。采購之后由采購小組具體驗收合格后交由處室使用,資產由學校資產管理工作人員具體按照規定管理。
采購時,如果是政府采購項目,嚴格報送教育局采購辦。如果是自行采購項目,由采購小組按照詢價規定具體操作。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3、經費管理工作:
首先,學校除財務室之外的任何部門不得收取任何資金。
經費支出工作上,做到專款專用,由財務室具體監管。做到對學校的每一分錢的開支都能有效監管。
1、20xx年1月5日召開凌城鎮中心小學內部控制工作啟動會。全面啟動內控工作。
(2)安排部署具體工作,明確各處室的工作權限及職責。
(3)學習工作流程,杜絕出現越權及工作不到位情況。
(4)成立內部控制工作督查小組,負責督查相關工作的執行,對工作中的不足作出指導,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認真督促。
2、20xx年3月,召開全校教師會議,報告內部工作的執行、運行情況。
3、20xx年9月1日,召開二級班子正職以上班子會,對內部控制工作作報告,對工作的不足作出檢討及批評,對下月工作作出具體安排。
4、20xx年11月,對內部控制工作作報告,對工作的不足作出檢討及批評,對下月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安排督察組對20xx年度工作作出全面督查。
5、20xx年12月,安排領導小組對內部控制工作作出年度報告,安排20xx年度工作。督察組對本年度內部控制工作作出督察報告。
1、宣傳報道工作由學校辦公室負責,具體負責對該項工作的具體報道。
2、向上級部門的信息報送由內部控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
內部控制監督工作計劃篇二
根據漢區財〔20xx〕31號文《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評價工作的通知》精神,通過內部自查、制定制度、嚴格執行的方式,保證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使用安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切實防范和預防腐朽,規范內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1.工作目標。通過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使內部控制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注重風險防范、處處強化責任意識的良好氛圍;各類經濟活動的規章制度及其業務流程得到細致梳理,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監督實現有效分離,議事決策機制、崗位責任制、內部監督等內控機制更加完善;內部控制牽頭股(室)及其工作職責得到進一步明確,各股(室)在內部控制中的溝通、聯動機制更加順暢、高效,形成管控合力;風險評估和內部控制方法更加科學規范;以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為主要內容;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落實工作進入常態化、規范化軌道,內部控制工作成效不斷顯現。
2.工作任務。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要求,努力從單位和業務層面兩個方面加強內部控制。
一是建立并組織實施適合我局實際的內部控制體系,包括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相互分離;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加強內部控制。
二是梳理我局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
三是建立健全我局各項內部管理制度。
1.加強學習培訓。局辦公室負責開展本局宣傳、培訓和集中學習活動,使全局工作人員全面了解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意義、原則、內容和方法,在全局形成“人人學內控,人人懂內控,人人參與內控,人人執行內控”的局面。
2.梳理評估風險控制。按照內部控制規范要求,對單位和業務層面現有工作制度和業務內容進行全面梳理,完善經濟業務流程。同時,在內部控制分析、診斷的基礎上,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內部授權審批、歸口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控制、單據控制、信息內部公開等八類控制方法,設計風險控制措施。
3.完善內控制度建設。按照科學、民主、規范、嚴謹原則,根據設計的控制措施,結合工作實際和業務特點,細化工作程序。加強包括內控組織建設、機制建設、制度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在內的單位層面建設;加強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與考評制度建設、收入和支出內部管理制度建設、采購內部管理制度建設、資產內部管理制度建設、項目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合同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在內的業務層面建設。
成立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領導小組將此項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常態化工作來抓,精心組織落實,做到邊學習、邊梳理、邊完善、邊規范、邊執行,逐步建立權責明確、運行有效、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內部控制規范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組織協調,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責任。
內部控制監督工作計劃篇三
20xx年,在縣局黨組的統一領導和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下,我局內控機制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些許不足:一是工作人員配置不足,內控機制在實際工作中執行不夠到位,未能實現全方位的貫徹落實;二是內控機制建設的專題培訓較少,對內控工作的理解不夠深入,阻礙了內控工作的順利開展;三是少數干部職工思想觀念和認識不易改變,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的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
(一)規范權利配置。
一是健全權利制衡制度。縝密劃分不同權利的使用范圍,針對不同類別的權利特征和作用,建立職權清晰、責任明確,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利制衡機制。
二是完善權責體系。進一步明晰內部機構設置、權利事項、崗位職責等相關情況,實現權利、崗位、責任和制度的有機結合,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權責體系。
(二)實施風險防范措施。
一是針對干部任用、資金使用、行政審批等權利比較集中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節點,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把風險排查、分析、應對等工作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責任人和具體工作環節。
二是建立完善防控措施。全面整合、補充、優化各項監督制約措施,著力解決現有各種工作規范和制度效用發揮不足,執行力和落實度不到位等問題,定期組織廉政風險查找“回頭看”,通過風險查找、分類等手段,提高風險應對能力。
(三)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一是明確領導職責。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要求,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的第一負責人,各部門分管領導對其管轄范圍內的內控機制建設工作直接負責。
二是強化各部門責任。各部門要明確權責、規范流程、把工作風險排查、完善制度的內控要求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并在做好自身內控建設工作的同時,切實擔負起對業務工作內控機制建設的責任。政策法規科要加強籌劃和指導,履行監督職能,積極發揮組織協調和督促的作用。
內部控制監督工作計劃篇四
近日,根據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基礎性評價工作的要求,省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了《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進一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基礎性評價工作提出要求。
充分認識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和實施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推進各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實施基礎性評價工作,確保全面完成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和完善工作,推動本單位內部控制水平的整體提升。
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加強對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組織落實,細化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落實工作任務。各單位要成立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制定方案,明確分工,健全機制,積極推進。
內控規范的貫徹實施,涉及到單位的單位層面、業務層面、評價監督等方面工作,需要單位內部各有關部門和崗位加強溝通、相互協調、齊抓共管。各單位作為內控規范實施的主體,應按照統一部署,在單位內部設置內控職能部門或者確定內控牽頭部門和參與部門,建立內部控制部門聯動機制,做到牽頭部門負責組織落實,相關部門積極協調配合。各單位負責人,作為內控實施的第一責任人,要高度重視并全力支持,切實擔負起領導責任,保證內控規范的有效實施。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對本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工作進行評價。各單位應當于20xx年9月下旬前,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為依據,在單位主要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評分表》及填表說明,組織開展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
內部控制監督工作計劃篇五
為進一步提高我鎮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和濟源市財政局、濟源市審計局印發的《濟源市貫徹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工作方案》(濟財會[]2號),結合我單位實際,制定貫徹實施計劃如下。
為防范和管控本單位經濟活動風險,按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要求(以下簡稱為內控規范),結合單位實際,梳理業務流程,找準內部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重點強化機制建設,將制衡機制嵌入到內部管理制度。實施好內控規范,對于提高單位管理水平,規范財務管理秩序具有重要意義。各部門、鎮直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實,確保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達到進一步推進機關財務管理規范化、科學化、信息化、精細化建設,提升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厲行節約、提高經費使用效果的總體目標。
(一)成立王屋鎮內控實施協調領導組,加強對內控規范貫徹實施的組織領導。內部控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是各部門、鎮直各單位的共同責任。為確保內控規范的順利實施,成立貫徹實施內控規范協調領導小組,負責內控規范貫徹實施的組織領導、統籌安排和具體部署,協調和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監督指導工作的開展。
(二)成立王屋鎮內控實施工作組,負責內控制度的梳理、制定和執行。由黨政辦公室牽頭,各部門、鎮直單位參加,成立王屋鎮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工作組,各部門、單位負責人為聯合工作組成員,同時確定1名聯絡員。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責,共同做好內控工作。
(三)成立王屋鎮內控實施評估督查組,加強對內控規范實施工作開展情況的評估與監督。由鎮紀檢部門牽頭,成立王屋鎮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評估督查組,負責內控規范梳理和貫徹實施情況的評估督查。
貫徹實施內控規范,涉及單位方方面面。各部門、鎮直各單位要按照要求,積極參與、主動配合、扎實做好內控規范的實施工作。
(一)梳理工作流程階段(xx年5月10日前)
機關人員經費、三公經費、共用專項支出等項目的有關工作制度和業務內容,由黨政辦公室負責梳理,查找風險點,向工作組提出風險防范應對措施意見;各部門、鎮直各單位的專項經費支出項目的有關政策依據、工作制度和業務內容,由各有關部門向工作組提供文件依據,進行梳理和查找風險點,提出風險防范應對措施意見。
(二)健全內控制度階段(xx年5月至6月)
在全面梳理的基礎上,按照科學、民主、規范、嚴謹的原則,工作組根據單位實際和業務特點,利用文字圖表等形式,建立我鎮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框架。
(三)建立內控手冊階段(xx年7月至8月)
在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基本框架上,經廣泛征求意見和調查研究,進行深入補充完善,把我單位的預算業務(經費預算的編制、審批、執行、決算、評價)、收支業務(預算收入和經費支出)、采購業務(資產、勞務等)、資產管控、建設項目、合同控制等實有或潛在等經濟活動的各項制度,由工作組進行規范化、系統化、流程化、信息化,進而形成《王屋鎮內部控制工作手冊》,直至形成內控操作軟件。
(四)梳理評估與執行監督(xx年4月至10月)
4月至10月,評估督查組將內控工作組、各部門工作開展情況,逐月進行評估監督,并向協調領導組提交書面報告。11月,迎接省財政廳會同省審計廳等部門組成的內控實施檢查組,抽查我鎮的內控制度建設和實施情況。
貫徹實施內控規范是個系統工程,要貫穿于實施步驟、工作措施、日常執行的全過程。各部門、各單位要堅持邊學習、邊梳理、邊完善、邊規范、邊執行,逐步建立權責明確、運行有效、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控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