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走在趕考路上的“清醒劑”。正是靠著這一優良傳統,憑著這種清醒和堅定,我們黨成為了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三個務必專題研討發言材料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三個務必專題研討發言材料 1
“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大報告中向全黨發出了新的政治動員和偉大號召。作為員工如何從“三個務必”中激發不竭源動力、旺盛生命力、強大戰斗力,砥礪奮發、勇毅前行,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今天我以堅定踐行“三個務必”激發“三力”砥礪新的趕考之路為題,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體會。
一、認識體會
(一)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激發不竭“源動力”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解決的是為了什么的問題,體現的是為民之心,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二十大報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對我們行來說,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就是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通堵點、疏通點、消盲點,切實解決好與員工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讓員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信心。
(二)是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激發旺盛生命力
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解決的是為什么能的問題,體現的是恪守奉獻之心,堅持艱苦奮斗。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無論是“三個務必”,還是“五個必由之路”,團結、奮斗都是應有之義。由“兩個務必”升華到“三個務必”,是黨中央向全黨提出的更新、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在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重申全黨“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是要激勵全黨同志始終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經受住“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確保全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三)是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激發強大戰斗力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解決的是怎么干的問題,體現的是恪守擔當之心。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也是我們黨寶貴的歷史經驗。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困難和挑戰,唯有敢于斗爭、善戰能勝,才能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斗爭精神、斗爭本領不是與生俱來的。只有在復雜嚴峻的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才能真正鍛造成為烈火真金。越是形勢嚴峻、情況復雜的時候,越能練就膽魄、磨煉意志、增長才干。為此,我們必須加強斗爭歷練,注重在重大斗爭中磨礪,真正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時刻豁得出來。
二、存在的不足
(一)黨性鍛煉不夠深入。注重樹立正確的“三觀”,但有時對世界觀的改造有所放松。平時靜下心來反思解剖自己做得還不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自覺性和緊迫感還不強,離高標準的黨性修養還有差距。
(二)對照先進典型,在工作的闖勁和拼勁上還有差距,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創造性開展工作的力度還不夠大,有時對待一些棘手問題還不敢硬碰,推動緩慢,審核把關不嚴。
(三)沒有把艱苦創業、頑強拼搏的進取精神和公仆情懷滲透到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有時存在精神懈怠,爭先創優意識不強。
三、整改措施
(一)進一步增強群眾觀念、公仆意識,真正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在服務創優上狠下功夫,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以高度的責任感、事業心,勤勤懇懇、扎扎實實的做好各項工作。特別是作為辦公室的一員,要保證自己的站位,做好服務其他部室的本職工作。
(二)向標桿、先進學習敢于吃苦、敢于創新的工作態度,勤學好問,加強提高業務能力,工作性中不斷提高主動性、積極性。定期總結自己在思想、學習和工作方面的問題和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工作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突破原有的經驗主義束縛,想問題辦事情立足實際,大膽探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力爭做到穩中求進,轉變觀念,將學習與行動結合起來,促進工作進步。
(三)進一步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學習,增強理論功底。要以解決思想和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以改進自己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成效為落腳點,在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實踐上下真功夫,不斷提高理論學習的效果,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三個務必專題研討發言材料 2
在時間的長河里,總有一些節點標注思想高度、昭示前進方向,產生深遠影響。73年前,在即將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之時,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語重心長地向全黨提出“兩個務必”要求,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的趕考之路。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歷史車輪滾滾向前。73年后,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開宗明義向全黨發出“三個務必”偉大號召,激勵全黨同志走好新的趕考之路。
趕考永遠在路上,黨的建設永遠在路上。從“兩個務必”升華到“三個務必”,體現了我們黨一以貫之自警自勵、全面從嚴治黨的品格與立場,彰顯了百年大黨“趕考未有窮期”、不負使命擔當的清醒與堅定,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銳意進取、敢于勝利的胸懷與境界。其中,“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集中反映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是對“中國共產黨是什么、要干什么”這個根本問題的深刻回答,是對融入紅色血脈中矢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鏗鏘誓言的鮮明昭示,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的根本保證。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再到黨史學習教育,黨始終教育全體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廣大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和為民情懷在新時代凝聚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堅守初心使命是我們黨永葆生機活力、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動力。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同樣需要我們用初心昂揚斗志、以使命強化擔當,團結帶領人民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不懈奮斗。
“天下之難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自覺念好共產黨人的“真經”,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堅定主心骨、把準定盤星、提振精氣神,點亮理想信念的燈塔,煉就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金剛不壞之身”。堅持問題導向,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清醒檢視自身不足,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真刀真槍地解決各種違背初心、忘記使命的問題,把群眾需求作為第一導向,積極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勤掃“思想塵”、嚴防“心中賊”,不為享樂所迷,不為利益所驅,克己奉公,無私奉獻,以強大的自我革命意志做到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行而不輟、方得始終。百余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以經千難而百折不撓、歷萬險而矢志不渝的執著奮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和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新征程召喚新擔當,新任務需要新作為,讓我們從“心”出發,向著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以初心為舵、以使命為帆,不斷書寫江山壯麗、人民豪邁的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