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生難忘的一件事篇一
想著姑姑她們今天要來,我一大早就匆匆穿衣起床,做完今天的作業,想著等會可以‘瘋’個夠,甭提有多高興了 。
吃完午飯,哥哥在田里幫我做秋千。我坐在上面蕩啊蕩,像只快樂的小鳥。
下午,奶奶和姑姑她們一起包糖餅,這也是我們家鄉的習俗。我趕緊上前幫忙。我學著她們的樣子,先把面搟成一個圓皮,做成一個‘小壇子’,再把加了糖的黑芝麻放進去,把它捏成一個‘小籠包’,最后輕輕把它拍扁,一個糖餅就做好了。
今天剛巧也是媽媽和小姑父的生日。晚上,我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最后,我幫兩位壽星插蠟燭、點蠟燭。我們幾個小孩大聲唱起生日歌,他們在歌聲中許了愿,我們大家都祝他們生日快樂、健康快樂。
今年雖然沒出去玩,但是我還是特別快樂。
小學生難忘的一件事篇二
當我來到這個世界,從牙牙學語,到事業有成,我成長中的每一步,都時刻有一根長長的無形的線牽連著,那就是母愛。一生中,我有過太多的榮耀和輝煌,但隨著星移斗轉,歲月流逝,這些榮耀和輝煌都如同過眼煙云,在我記憶的屏幕上慢慢模糊了,惟有母愛清晰地印在我心靈深處,無時無刻與我相伴。母愛的博大與無私,像明燈一樣,照耀著我人生的每一步路程。
十歲那年,我不知得了一種什么怪病,在鄉下醫院治療了整整三天三夜仍不見退燒。愛子心切的母親便和多病的父親租了一輛破板車,行程20多公里山路,連夜把我拉到縣城醫院。
到了縣醫院已是半夜。母親把板車推到急診室門口,然后背著我一路小跑來到急診室的大廳,父親則忙著去喚值班的醫生。在大廳里一張長長的木凳上,母親緊緊地抱著我,怕我著涼,還把她的外衣脫下來蓋在我的身上。
不一會兒,父親帶著一位胖胖的醫生來給我做檢查。大約五、六分鐘后,醫生要我母親交錢去辦住院手續。當醫生得知我母親身上只有僅有的20元錢時,好不耐煩地拋出一句話:“二十塊錢就想住院?你們還是回去吧!”說完就要走。母親一急,把我放在木凳上,“撲通”一聲跪在醫生面前,哭著哀求道:“醫生,你先救救我的兒子吧,住院費不夠我馬上去借!”
“這么晚了你上哪兒去借?”醫生打量著我的母親說道:“要么這樣吧,我帶你去一個地方。”
母親很關切地對我笑道:“為了給我兒子治病啊!”我看著母親,似懂非懂,但我心里明白,天底下最偉大的就是母親!
小學生難忘的一件事篇三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過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去野營,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去外地旅游,第一次養小動物……一個個“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使我們從中得到了啟示。
我第一次學做飯是在上四年級的時候,那天爸爸和媽媽都不在家,我一個人呆在家里,媽媽讓我我自己煮方便面吃,但我一點兒也不想吃。我突然想到廚房里有買來的菜和面條,就準備我自己做飯吃。
我要做的是西紅柿雞蛋面,需要的材料是:兩個西紅柿,兩個生雞蛋和五六根蔥,食用油。準備材料后,我便照著媽媽平時做飯的樣子開始了。
首先,拿出西紅柿,用水洗干凈后,用勺子將皮刮軟,這樣就能很容易地把皮剝下來了。剝好后,我用刀把西紅柿切成了一瓣一瓣的,放在盤子里。接下來就是打雞蛋了。先將雞蛋打破,然后把蛋白和蛋黃倒入碗里,最后就是切蔥了,蔥切好后,倒入碗里。
然后要在鍋里倒入一些油,到了油沸騰以后,將雞蛋倒入鍋里,等雞蛋變成金黃色后,用炒菜的鏟子將雞蛋切成小塊,再倒入碗里。炒完雞蛋后就是炒西紅柿和蔥了。先將蔥倒入鍋里,翻炒幾下后將切好的西紅柿倒進去,等到完全入味以后把雞蛋倒進鍋里,翻幾下以后往鍋里倒些水,水開后,湯就好了。
最后要做的事是煮面,往鍋里倒些清水,然后等水開后,把面條放進鍋里,等到水再次燒開后,就可以撈出面條了。不過有點軟,煮成稀飯了,嘿嘿……
這是我第一次做飯,雖然飯煮成了稀飯,但我還是很高興,畢竟這是我我自己做過的飯,我自己做的,吃起來很香。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是我自己做的,不管有多糟,我們也會覺得很好。我也知道了父母平時的不易。他們每天下班后要忙著做飯,做出來后還要能對上我們的口味。所以,我們要珍惜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