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一
狼王夢文中寫了一頭母狼與一只獵犬xxx,冒著生命危險產下了四頭小狼——黑仔、藍魂兒、雙毛、媚媚。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狼王,紫嵐不顧生命危險的訓練孩子們,最后也是為了子孫們和金雕同歸于盡了。這種偉大的母愛感染了我,也震撼了媽媽。
與媽媽一起閱讀通過一些小故事,媽媽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對錯,還讓我知道了一些簡單的社會規則。
與媽媽一起閱讀,不僅我高興,媽媽也感到很開心。雖然媽媽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當他拿起書的時候,心便不知不覺中放下來。我覺得動物小說之所以比其他類型的小說更有吸引力,是因為這個題材最容易刺破人類文化的外殼和文明社會的種種虛偽表象,可以毫無遮掩的直接表現丑陋與美麗融為一體的原生態生命。媽媽也認為:人類文化和社會文明會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但生命中殘酷競爭、頑強生存和追求輝煌的精神,內核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因此,動物小說更具有理由贏得讀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她告訴我: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母愛都是偉大無私的,狼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狼的那種堅韌,那種不打目的不罷休的精神。
在學校召開的這次親子共讀活動中,我和媽媽共同學習,共同成長,也使我們知道了許多知識,我們共同經歷著書籍帶來的喜怒哀樂,同樣的心情讓媽媽和我貼的更近,讓媽媽也可以感受到我的心情和思想的變化。
讀我的書,看我的事,聽我的話,懂我的心,一本好書帶來的啟迪,讓媽媽走進我的內心,成為我的知心朋友。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二
我家有很多很多書,我的書柜都擺得滿滿的,連沙發上、桌子上、床上都堆滿了書。
每到雙休日,媽媽還常常帶我到新華書店看書,買書。每次回來我都心滿意足,滿載而歸。媽媽給我買書,那是一千個一萬個樂意。為了照顧我和督促我的學習,媽媽竟然和我讀一樣的書,而且看得津津有味,有時還一本正經地和我討論起來。有時看到媽媽讀得那么認真,那么專注,我好奇地問媽媽:您工作那么忙,又要做家務,整天忙個不停,為什么有空還要陪我讀書呢?
媽媽總是笑著對我說:我小時候,家庭環境不好,沒條件讀書,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我現在和你一起看書,不但可以學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再說了,有句話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一轉眼你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媽媽覺得你一直在學習中成長,媽媽也該與你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啊!
聽了媽媽的話,我好激動好敬佩,看到媽媽坐在我身旁和我一起讀書,我心里美滋滋的。記得,媽媽曾經和我同讀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叫《愛的教育》。書里主要是講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有一篇故事寫的最深動,感人。里面是這樣說的:一個老師為了關心學生,而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得了病住進了醫院,這位老師的學生就去看望他。雖然這位老師病得非常嚴重,使他感覺很痛苦,但是這位老師就在危在旦夕時,還處處關心著自己的學生。
讀完這一篇文章后,媽媽對我說:一個老師對學生的關心是永遠都不會改變的。再說,老師的工作是很辛苦的,要管理這么多的學生。所以說,我們作為學生的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尊敬老師。媽媽這些話打動了我,也讓我非常感動。現在,讀書已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讀書多好,因為讀書,我們家充滿了和諧和歡樂;因為讀書,我與媽媽的心更近;因為讀書,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也讓我學習中慢慢長大。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三
行走在書中,看盡各種風景,有的令人沉醉,有的令人留戀。是我媽媽開啟了我的讀書生涯,與我陶醉于飽含墨香的書海中暢游,我的生活因書香做伴而富有。
——題記
剛認識書的時候,是我五歲那年。那時爸爸媽媽有許多書,而我總是喜歡去翻開看那些有趣的插圖。爸媽看后,就以為我長大會成為有名的作家,就瘋狂地給我買各種各樣的幼兒圖書。他們的瘋狂行為讓我莫名其妙,可后來我卻不可救藥的喜歡上書了。因為媽媽用自己的行動使我愛上書本,愛上閱讀!
記得那個下午,我發現在廚房做飯的媽媽不見了,急忙四處尋找。哦,媽媽在書房里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呢。當時我就納悶,這書真的那么好看嗎?嘿,我也要看看。于是,我就懷著好奇的心情拿出一本《安徒生童話》,坐在媽媽身旁,手指著那幾個簡單的字勉強讀完了《海的女兒》。猛一抬頭,發現媽媽正含笑看著我呢!我突然感覺讀書真好!后來,我讓媽媽教我學拼音、學認字,又要媽媽在睡覺前給我講一個故事。就這樣,我從淺顯易懂的童話中懂得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三只小豬的天真與聰慧。當然我還要感謝我的媽媽,是她使我知道讀書的快樂,是她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進入小學后,我逐漸長大了,童話已經不是我的最愛。但《意林》始終是我的好伙伴。每次書出刊時,我和媽媽都會第一時間去買。兩人同坐在沙發上,泡上一杯清茶,在裊裊的茶香中一起捧著《意林》津津有味地啃著——這是我家最獨特的一處風景了。
我和老媽都喜歡讀古詩詞,單在我的書柜就有十幾本有關詩詞的書。在閑暇時,在寧靜的夜晚,我們坐在明亮的燈下,手捧一卷書,細品古人的情懷,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邁,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蕭瑟,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情誼……
現在,每次睡覺前看一會兒書是我養成的習慣,看到感人的地方都會叫上媽媽一起看,看完后再一起發自肺腑的掉淚。雖然有人說“滿紙荒唐言”,但我和媽媽仍愿意“一把辛酸淚”,因為書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色彩。
謝謝媽媽帶我走入書的世界,和我一起領悟人世的真諦!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四
書是人類的好朋友,是我的好伙伴,它陪伴著我一起成長。親子閱讀讓我更喜歡讀書。
親子閱讀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也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讀書。親子閱讀讓我感受到了快樂,我還認識了新的漢字,學習了新的知識,親子閱讀讓我更加體會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親子閱讀中發生的故事吧!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支點讀筆,當時我覺得它特別神奇,好像有魔法一樣,因為凡是我不認識的漢字、拼音、圖片和故事等,只要我用點讀筆一點,它就會發出聲音告訴我,這種方法既神奇又有趣,使我很快愛上了閱讀。
書上有很多好東西,可愛的小動物,好聽的兒歌,有趣的故事,各種各樣的圖片,還有古詩。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和媽媽一起學古詩,唱兒歌,聽故事,我學會一首歌就高興地唱給媽媽聽,有時候我唱得不好,媽媽聽了哈哈大笑,我就不開心,好長時間不理媽媽,媽媽就會抱著我親一下,說:“其實你是最棒的!”這下我高興了,心里美滋滋的。媽媽還教我背《三字經》,通過閱讀,我還認識了許多蔬菜、水果,媽媽也就像是我的老師,把知識和愛都給了我!
現在我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了,有一天老師給了我一本繪本故事書,《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美國的莫里斯·桑達克寫的。寒假里,我和媽媽一起讀了這本書,有些地方我不理解是什么意思,比如愛達去救妹妹,為什么要披上媽媽的黃雨衣呢?為什么把號角也塞進口袋里呢?可是媽媽告訴我,每個故事都有它深刻的含義,我看到了愛達從開心到傷心再到憤怒的表情,也看到了愛達堅強勇敢的心。媽媽說我們要像愛達一樣,愛護家人更要勇敢!
我和媽媽一起讀書時,有很多的問題不懂,總是不停地問媽媽,媽媽就停下手中的活兒耐心地講給我聽。有時候我和媽媽都不理解,或者有不認識的字就會一起查字典,查資料。媽媽說她也學到了很多,媽媽還告訴我,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親子閱讀是一種快樂,也讓我感受到了爸爸媽媽的愛,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我們會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五
書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讀書不但讓我增長知識,還能讓我學到最優秀的語言。在讀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很多。
時間過的真快。還記得剛上2年級的時候,胡老師每天都給我們留一項固定的作業:讀故事書,總結好詞好句,理解故事內容和道理。剛開始我只是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后來被媽媽發現,她就開始陪我一起讀,時時提醒我要認真。當我沒有讀懂她就鼓勵我再讀,直到讀懂為止,要有不懂的就在書上標出來,過后再問。這樣一來我讀書的速度就很慢了,媽媽告訴我這是一個過程,以后就習慣了。
果然,經過一段時間后,我看書的速度和理解能力都有了一定提高,我從媽媽那柔和的目光里看出她很高興,我也更加充滿了信心。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讀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感動得媽媽都流淚了。可我卻沒能理解文章的真正含義,媽媽講這是我沒有用心去讀。我很沮喪,看著媽媽臉上沒干的淚花,我在心里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只有學好了知識才可以讀懂每篇好的文章,讀懂媽媽的心。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人類的營養品。說的真好,讀書讓人開拓視野,豐富知識,特別是讀書更能提高我們的理解能力,讓我們變得更有智慧。所以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豐富我們的精神,凈化我們的心靈。
從書中我理解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真正含義。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讓我們一起努力,多讀書,讀好書吧。
我要感謝我的老師,是你教給我許多的知識和學習方法,才能讓我有可以讀懂更多書的本領。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六
在我家,什么書都有,足足三個書架。
媽媽是老師,我常埋怨她太忙,有時忽略了我。因此我和媽媽有個約定:讀書。每天晚上,我都會給媽媽讀書,一邊讀一邊問:“讀哪了?”(我生怕她不在聽)讀書不僅給我增加了知識,讓我了解大千世界,也溝通著我和媽媽的一種情感。
最初,我陶醉于《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中,多么動人心弦的故事和善良美麗的人物形象啊!我常常讀得樂此不疲,勾畫著自己的童話世界:媽媽給我摘星星、月亮,陪我一起玩耍······
到了高年級,我愛讀一些散文、小說,有些書就像給我了一杯心靈雞湯,使我受到許多啟迪,對媽媽也有了新的認識。
記得有一次,讀到<>,里面有個故事令我記憶憂新:一個老師過馬路時,發現自己的學生站在人行道上,這時,一輛飛馳的大貨車駛向那個學生,老師看到了,立即放下手中的東西,直奔那個學生,只聽見“砰”的一聲和絕望的哭聲……看完這個故事,我深深地被那個老師感動了,我問媽媽:“這不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殷雪梅老師嗎?如果是你,你會去救你的學生嗎?”“會啊!”答案是肯定的。
是啊,在災難面前,老師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這種愛是多么的偉大、神圣與純潔啊!其實有哪位當老師的不愛自己的學生呢?我們班的老師每天放學以后,常常會留在教室里批改作業,輔導學生,早過了下班時間;老師也很少請假不上班的,即使是生病了,也堅持回來跟我們上課。原來老師是那么的無私與偉大,他們把大多時間都給了他們的學生,而我們還常常抱怨老師的過于嚴厲,作業過多,給我們玩耍時間太少,有誰想過,老師每天有多少休息看電視時間,有多少陪伴子女、父母的時間?我的媽媽也是如此啊!我應該感到幸福才對,我應該多給媽媽一些理解與支持才對呀!
每天我和媽媽依然有讀書之約,不過多了些“幸福”的探討。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七
大人眼中的世界和我們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理解一件事情的方式也不同。如果和家長一起讀書,我們會更深刻地明白其中的意思,同時,我們會覺得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一起分享其中的道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我的媽媽是老師,經常對我說:讀書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這句話教我們要怎樣去讀書,讀書必須要用到心、嘴、眼,這樣我們才能讀得進去,讀得懂,書中的知識才能被我們讀透。
假期里,學校組織了“親子共讀”活動,我和媽媽商量,該讀一本什么書?沒想到媽媽竟然拿出一本《愛的教育》:“來,咱們一起來讀這本書,認真讀,仔細體會,你一定會有收獲的。”按照媽媽的要求,我端起了這本厚厚的書。
有一次,在上學的路上,當我走到馬路口時,恰巧變紅燈了,于是我停了下來。這時,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奶奶沒看見紅燈,繼續往前走,眼看對面的車就要開過來了,我本應趕緊把老奶奶拉回來,可我卻在猶豫,到底去還是不去呢?正當我猶豫不決時,身旁的一位阿姨連忙把老奶奶拉回來,并溫柔地對她說:“紅燈了,先不要過。”等到綠燈亮了,她又把那位老奶奶送過馬路。看到這些,我十分后悔,后悔自己當時猶豫什么,一直自詡愛心多多的我,在那一瞬間,滿滿的愛心好像突然間全都飛走了。我對自己說,以后千萬不能這樣了。一個人要培養好的品德,務必從小事做起。小事不注意,將來就成不了大事。今后,我要學會關愛他人。如果看見有小同學摔倒了,就幫忙扶起來;看見有人遇到困難,要及時伸出援手;包括給老人讓座、給盲人引路等都是禮貌的表現,也都是愛的表現。我真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充滿愛心!
在閱讀中,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還學到了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人生哲理。“書”是人類的好朋友,即使從山腳、山腰、山頂可以看到各不相同的風景,但我們也要明白: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道理。
書架在充實,我們在成長,家庭讀書氣氛也愈濃,好習慣也在逐漸養成。讀書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讀書的快樂伴隨著我們快樂的一家。
親子閱讀,共同成長!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八
讀書是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讀書是一葉小舟,帶你遨游漢字王國;讀書是在品嘗營養面包,它能讓人充滿了精神糧食……總之,讀書好處無窮無盡。
親子閱讀,也是讀書的一種,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讀書方式。因為它讓我在母愛和知識的海洋里歡快地徜徉!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聽故事就已經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為了照顧不懂拼音、不識字的我,媽媽堅持每天陪我一起讀書。她從不厭煩,總是在睡覺前摟著我,一個故事一個故事地讀給我聽。就這樣,和媽媽一起讀書成了我的讀書習慣之一,也是我最開心的事。
漸漸地,我長大了,讀一年級了,我學會了拼音和一些漢字,能讀一些小故事了。這時候,媽媽依舊陪伴我讀書。我看書的興趣日漸濃厚,但對于一些陌生的“方塊面孔”,我總是亂呼其名,或者置之不理。以至于在內容理解上也是囫圇吞棗。而這時候媽媽就會在旁邊不時地糾正我讀錯的音和字,鼓勵我多查字典,還講意思給我聽。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在讀《烏鴉喝水》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把“喝水”讀成了“渴水”,媽媽笑著說:“不是讀“渴”是讀“喝”的,喝水是用嘴巴喝的,所以是“口”字旁的。”聽了以后我不好意思地笑了。慢慢地,我養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
現在我已經升入六年級了,我依舊和媽媽一起讀書:我們一起讀童話故事,感受人心的善良與丑惡;一起背《唐詩三百首》《三字經》,接受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學的洗禮;一起讀新聞報刊,了解生活奇聞和國家大事;一起讀外國名著,領略異國文化的新奇;偶爾也一起看看《新菜式500》《毛衣編織100招》,然后一起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每星期都會有我們的“新作品”……在各式各樣的書中,我體會到了“津津有味”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我愛媽媽,我也愛讀書。我們會一如既往地一起讀書!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九
今晚我和媽媽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書。媽媽拿了一本《黃帝內經》,我則拿了一本《狗王》。
我讀著讀著,讀到赤利受傷時它的主人一邊抱著他一邊抱著自己的孫女,赤利為了不讓孫女擔心又硬站起來的時候,我對赤利又心疼又敬佩,便迫不及待地和媽媽分享:“媽媽你看這里,你讀讀看,是不是有一種心痛的感覺,我現在都想哭了。”媽媽看過之后,安慰我說:“哎,狗受傷之后還能站起來肯定是沒傷到它的骨頭……”媽媽又給我講了一些醫術學問題,xxx哦“”我放下心來,長舒了一口氣,媽媽笑了。
當然,媽媽也會和我分享她讀的書。在讀到什么穴位有什么用處的時候,她就會和我分享。我們之間有一種說不出的默契:媽媽清理一下嗓子,我就給媽媽倒水;我聳聳肩,媽媽就會給我披上毛毯。我和媽媽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這樣互相陪伴著讀書了。因為媽媽每天都很忙,所以我對媽媽的陪伴不知道渴望了多久了。
我們就這樣一面看著書一面交流,我感覺到從來沒有過的開心,連客廳的空氣也好像都被我們的幸福感染,充滿了幸福的味道。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深夜,我和媽媽并沒有注意到時間。“叮叮叮”媽媽定的鬧鐘已經響起,盡管對這種氛圍戀戀不舍,但畢竟時間有限,我們不得不放下書。
我剛想感嘆今天的溫馨氣氛,卻被媽媽搶先一步開口,她說:“要不我們多看一會?”我看了看手中只剩下幾頁的《狗王》又悄悄地向前翻了幾十頁,對媽媽說:“嗯,那就等我把這本書看完吧。”媽媽笑著摸摸我的頭答應了。
初春的夜晚,天氣依然有些冷,但此刻我們的屋子里一點也不冷。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
媽媽喜歡看書,我也喜歡看書,我和媽媽常常一起看書。
媽媽喜歡看勵志類,哲學類的書,而我偏好科幻懸疑類的圖書。
最開始,我們一起讀的書是媽媽推薦的,后來便是我向媽媽推薦我喜愛的書。在前面我就講過我喜歡科幻小說,尤其是有關于銀河還有機器人這類事物的科幻小說。比如,阿西莫夫的《銀河帝國》系列。在讀《銀河帝國一:基地》時,基本上是我一人在讀的。因為對于這類科幻小說,媽媽是抱著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她不明白這種由對未來,對科技的想象編寫而成的看了有什么用,即使我曾向她說明我為何喜歡看科幻小說,看科幻小說對我們青少年的成長有哪些好的影響,她也一直表示無所謂,只要我喜歡就行。
對于《水滸傳》這種文言文的古書,媽媽是沒有多大耐心看的,因為對于她來說,這些文言文是很難理解的,更別說看了。所以通常是她看著我讀書,而自己在一旁靜靜地待著。
平時,媽媽因為工作的緣故,可以看書的時間很少。但只要一有空閑的時間,她就會捧著手機看書。我們之間很少一起看書,因為我們喜歡的書的類型不同。但只要她看到自己也認同的重要的人生語句,她就會把我拉到她的身邊,讓我跟她一起細細品味。
媽媽用乳汁哺育了我的身體,用書籍滋養了我的心靈。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一
不知不覺,三個家庭每周六舉行的讀書會已經走到第11期了,而且這一期也是參與家庭最多的一次,算上第10期時加入的ff和本期加入的可愛米妮,五個孩子、五位媽媽因為閱讀走到了一起。
與二年級初期我們一家三口窩在自家的讀書會相比,在室外進行的、有多個家庭參與的讀書會更讓孩子向往。借孩子們的光,平日難得聚首的媽媽們也得到了一個交流溝通的機會——因為場合“非正式”,所以交流起來也無所顧忌,于是,每個讀書會結束之后,有所收獲的不僅僅是孩子,媽媽們也是受益匪淺,尤其是這一次——2009年7月18日第11期讀書會。
1、天使和魔鬼
這是ff媽的教子心得,聰明的媽媽用故事糾正了孩子身上的弱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低年級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和誘惑,比如上課的時候他會因其他孩子的小動作分心,自由學習的時候會因為同學的游戲邀請而置學業于不顧,生活中嬌氣、愛哭、沒有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等等,都是低年級孩子普遍會犯的錯誤。
每當ff身上出現這種缺點的時候,媽媽總會告訴孩子站在自己肩上的不僅有“天使”,還有“魔鬼”,如果受到不良誘惑、不遵守紀律、無視優良習慣的時候,“魔鬼”就會出現,長時間這樣的時候,“魔鬼”就會永遠站在小朋友的肩膀上,人就會變得十分可怕。相反,如果小朋友杜絕上述事情的發生,立場堅定,每戰勝一次“魔鬼”,“天使”就會出現,如果“天使”出現的次數很多的時候,她就會留在小朋友的身邊,讓小朋友也變得像個“天使”一樣,人見人愛。借用這個故事,一年級的ff逐漸告別了陋習,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ff媽感言:好習慣和壞習慣就像天使和魔鬼,此消彼長,家長們只有讓孩子真正覺察到“好”與“壞”的本質區別,而且讓他發自內心地去拒絕、打敗“魔鬼”,才能有助于好習慣的培養。
偶的感言:用故事引導的方法教育孩子更人性化,比直接講一通大道理硬性要求孩子改進要好得多。
2、以身作則,己正他正
這是ff媽日常教育孩子做家務、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方法,其他幾位媽媽也在家里如此教導過自己的孩子。
ff媽感言:父母就是孩子的標尺,要想讓孩子養成什么習慣,自己首先得擁有什么習慣,一個隨手亂丟東西的家長培養不出井井有條的孩子。另外,讓孩子積極參與到家務中也是對孩子很好的培養,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勞動成果遭到破壞,所以他就會更尊重別人的勞動。每當孩子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時,不管結果如何,家長首先要給與表揚,讓孩子這種熱情始終保持下去。
接下來,ff媽又為我們講了自己和孩子之間的故事,ff看著菜譜為媽媽做了一道“酸奶西紅柿”,并寫了兩個臺卡注明那是自己的“作品”,而媽媽品著不慎可口的菜肴依然表揚有加,大大激發了孩子動手制作的興趣。而下一個故事則讓我看到了一位母親的理性與堅守。
3、吊足胃口,讓孩子擁有更加堅定的學習信念
ff媽是位從事多年鋼琴教育的老師,自己辦的學習班在當地亦是小有名氣,為了激發ff學琴的熱情與信念,她幾乎兩年沒有讓孩子摸過鋼琴,不給孩子講任何關于鋼琴的知識。直到近期,當ff發現那么多同齡或比自己還小的孩子已經“會了很多”的時候,他就發自內心地再次向媽媽表露了學琴的決心,求媽媽收下自己當徒弟。覺得時機成熟的媽媽就與孩子“約法三章”:在琴室不叫“媽媽”叫“老師”,別的孩子怎么練自己就怎么練、、、、、、最終,ff沒有辜負媽媽的良苦用心,在琴室勤學苦練,勁頭十足,進步很大。
聽到這里,突然想到了白天讀到的王金戰老師和他弟弟的故事。若干年前,王老師正是用這種方法“刺激”了想要參加補習班的弟弟,然后就有了弟弟的華麗轉身和美好未來。由是可見,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將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二
放學后,我一路飛奔,跑到離學校不遠的圖書館,趕赴我和媽媽的“圖書館讀書之約”。媽媽早就在那里等著我啦。“媽媽,咱們來比賽看誰讀書讀得快!”媽媽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媽媽是語文老師,我獲勝的概率好像不是很大,看來只能智取了。于是,我特意選了一本很薄的書—《城南舊事》。媽媽卻反其道而行,挑了一本厚厚的書—《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太厚了,媽媽就不想贏嗎?真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管不了那么多了,我立刻投入了書的懷抱。我好像一匹餓狼見到了食物,一頁又頁飛快地讀著,一本薄薄的小書很快被我“吞”了下去。我勝利啦!我一邊感嘆著自己的機智,一邊得意地等待著。過了不久,媽媽過來悄悄地問我:“讀了幾頁了?”我驕傲地一抬頭:“已經讀完了,我贏了!”“這么快?你喜歡英子哪一點呀?”被媽媽這么一問,我蒙了——我是挺喜歡英子的,但是英子做的哪件事情讓我最感動?她的哪個特點讓我印象最深?我一時還真想不起來,我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頓時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見我半晌不語,媽媽索性換了個話題:“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挑一本厚厚的書去讀嗎?“不知道呀,這樣不是很容易輸嗎?”媽媽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比賽讀書,并不應該比誰讀得快,而要比誰積累的知識多。盲目地追求讀書的數量、速度而忽視了思考,只能導致絕大部分知識像破磚爛瓦一樣雜亂無章地堆積在大腦某個易被遺忘的角落。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把一本書讀精、讀透,才能幫助我們積累知識,鍛煉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媽媽的一番話讓我恍然大悟。于是,我重新選了一本不薄不厚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走到公共閱覽區坐下來,與主人公一同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經歷一場場奇妙的歷險,靜靜地品味馬克·吐溫時而詼諧、時而深刻的文字,用心感受人物的喜怒哀樂。
用了很長時間,我才真正讀完了這本書。此刻,我感覺自己的大腦里充滿了知識與智慧。環顧四周,我仿佛聞到了陣陣書香,是那么的迷人,讓人沉醉又流連忘返。
回家的路上,我低著頭對媽媽說:“今天的比賽我認輸啦。”媽媽卻笑著摸了摸我的頭,說:“孩子,輸贏不重要,你的未來還很長。每個人的人生也是一本書,需要我們用心去閱讀,用一生去領悟。”媽媽的話意味深長,雖然我還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我感覺我已經邁過了那道“悅讀”的大門。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三
我和媽媽都有一個特大愛好——看書。平時,我看過的好書都會推薦給媽媽看,媽媽看過的好書也會推薦給我看,然而,媽媽看的書較多,所以,我也看了很多書。比如《小學生感恩故事》、《精養女兒》、《小豬西里呼嚕》、《女生日記》、《魯迅日記》、《格林童話》、《青銅葵花》、《草房子》、《狗牙雨》······總之數不勝數。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一起讀高鳴寫的《精養女兒》。我和媽媽都讀的津津有味,仿佛我們倆就是書中的人物一樣,我和媽媽不僅被書中的故事情節深深的吸引了,我和媽媽還很有收獲呢:我恍然大悟的對媽媽說:“在考試之前,不僅要將前面的基礎打好,原來,還要在考試前聽音樂或玩耍,放松心理壓力呀!”“原來,我的方式也不對。”媽媽緊接著說:“考試之前我老叫你要考100分,這樣你的心理壓力太大了!”這時,我和媽媽互相看了看了,我們倆都突然笑了起來,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一到晚上就讓媽媽讀格林童話里的故事。現在我自己已經能讀沒有拼音的書了,讓我不禁感到很自豪:因為我長大了。
記得還有一次,我在玩電腦,媽媽只讓我玩了一小會兒,就讓我不玩了。我當時只是左耳聽,右耳出,根本不聽。媽媽惱火了,就把電源關了,我當時很生氣,就不理媽媽了。后來我發現,我的桌子上擺著一本名叫《知心姐姐》,之本書有兩面,一面是家長看的,一面是男女孩看的。我看著看著,就知道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后來,我也多方面的了解媽媽,也多多體諒媽媽,從此我和媽媽彼此之間也有了默契,也很少吵架了。
在我和媽媽一起共讀書完后,總結了以下幾點:
1、通過共讀書,我覺得,能讓我和媽媽溝通機會很多;
2、通過共讀書,還能分享自己在書中找到的感動和樂趣;
3、通過共讀書,我可以跟媽媽說自己在書中得到的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信心和目標。
從此,我和媽媽更愛讀書了,而且,我們還約定:每讀完一本書,就把讀后感寫下來,以免忘記。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四
太陽的光芒照亮了整個世界,窗外的小鳥嘰嘰喳喳的唱個不停,新的一天開始了。
吃過早飯,我對媽媽說:“媽媽,我們一起讀書好不好,看看誰讀的最準確,最熟練,可以嗎?”“好吧,中午飯有人做了。”“啥意思媽媽,我不明白。”“我的意思是我來讀你來挑毛病,自己就會得一朵雪花片,最后數數,誰的雪花片多,誰就為對方做對方喜歡的菜,好嗎?”“好吧,一言為定。”我高興地說。“ 那咱們選一篇故事吧,”經過千挑萬選,終于找到了媽媽和我喜歡的一篇——《請讓我來幫幫你》
為了我保證贏,先讓媽媽讀,因為我想:媽媽以前把“茁壯成長”讀成了“出壯成長。”把“可惡wu”的大灰狼讀成了“可惡e”的大灰狼。這次也一定會輸。
媽媽開始讀了,開始讀得很好,可是后來媽媽讀錯了很多,把“摸mu樣”都成了“摸mo樣,”把“抹ma布讀成了抹mo布,”把“自傳zhuan”讀成“自傳chuan,”把“瀑pu布”讀成“瀑bao布”等等。媽媽讀完了,錯了八處,我對媽媽說:“你認輸吧,我肯定比你好。”
我開始讀了,不是漏字就是添字,不是前后顛倒就是讀破句字,我居然錯了十處,我輸了,這頓午飯的菜只好我準備了。“你不要泄氣,以后讀書要認真不就是了,改天咱們再較量好嗎?媽媽摸著我的頭說。
原來媽媽讀錯的那些字是故意的,是為了讓我更好的記住這些多音字,回想起來真有趣。
那一天,我知道自己還沒有把粗心這個“大帽子”摘下來,還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口語表達能力。
我喜歡和媽媽一起讀書,這樣不僅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也學會了許多生字,還明白了好多道理,更給我和媽媽增添了許多樂趣。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五
一個從天上掉下的小怪物吸引了孩子,小怪物就仿佛是孩子們的縮影,讓孩子在笑聲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小怪物一起改正錯誤。聰聰非常喜歡這本書,掛在嘴邊的話“我是阿呀嗎?我可不是,呵呵。”兒子很喜歡這個小怪物,最近也會不用提醒就會自己說“請、謝謝、對不起”,很有禮貌,我聽著也是那樣的順耳,很感謝這套有創意的書。來,一起分享吧。
阿呀是個不小心掉到了地球上的小怪物。在阿呀的家鄉—沒關系星球上,人們可以毫無顧忌地當眾打嗝放屁挖鼻孔,可以隨便拿走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可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也可以一年只洗一次澡—總之,做什么都沒關系。那里到處都是亂糟糟、臟兮兮的,怪物們隨時都會大打出手……因為那里的每個怪物都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可是,地球上有地球上的規矩。阿呀在它的地球之旅中,和小男孩盧卡斯一起經歷了很多好玩的事情。從自己一次又一次闖的禍中,阿呀知道了在地球上有些事能做,有些事不能做。聰明的它很快就學會了禮貌地說“請”、“謝謝”和“對不起”,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會了愛護自己的身體,也懂得了應該如何與別人友好相處。阿呀很喜歡這些規矩,決定把它們帶回亂糟糟的沒關系星球……
親子對話:
媽媽:你喜歡小怪物阿呀嗎?
兒子:喜歡啊,它很調皮、好玩,可是壞毛病也很多。
媽媽:它有哪些壞毛病?說給我聽聽吧?
兒子:好啊,真多啊,聽我慢慢說。阿呀打電話不知道報姓名,第一次和朋友見面不自報家門,做錯事不道歉,上完廁所不沖廁,吃完之前不洗手,在別人面前張著大嘴打哈欠,約會不準時,在超市亂拿東西,亂扔口香糖,過紅綠燈跑的很快,和朋友聚會愛說大話,亂動別人的`東西等等。好多的壞毛病!
媽媽:記得真清楚,阿呀后來在盧卡斯的幫助下改正了這些壞毛病,也是可愛的小怪物,對嗎?
兒子:對啊,最后它要返回沒關系星球,還給盧卡斯留了一封密信呢。
媽媽:昨天,你在樓下拿報紙,我聽到你和樓上的哥哥說話了。
兒子:是的,咱家取報紙的地方比較高,我蹦著拿總還差一點,正好樓上的哥哥下來,我對他說,“哥哥,請幫我拿下報紙,好嗎?”哥哥幫我取下報紙,我又說,“謝謝哥哥。”哥哥說,“不用謝。”后來他從地下室推車子上來,我還幫他推著樓道的大門呢。
媽媽:我在樓上都聽見了,你做的很棒,兒子!早上,爸爸幫你夾雞蛋,你還對爸爸說謝謝了,我也聽見了。晚上在超市,聰聰拿東西都是輕拿輕放,交完款還對阿姨說謝謝,你做的真好!
兒子:媽媽,我可不要做小怪物,呵呵。不過。我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中午在姥姥家忘了沖廁所,午休的時候大聲和哥哥說話影響你們,洗手的時候總不想用香皂,媽媽讓我送垃圾我還嫌臭。
媽媽:呵呵,的確有那么一些需要趕緊改正的地方,到時候,媽媽也給你寫一份密信。
兒子:好啊,你什么時候寫?
媽媽:到我覺得我的寶貝做的不錯的時候,密信就會悄悄地飄來了。
兒子:耶!
看到兒子欣喜的樣子,想著兒子最近的點滴變化,感謝這樣的一套好書,讓孩子在輕松幽默的讀書中修正自己的言行,讓我們的嘮叨遠離孩子,讓孩子們在每一次開心的親子閱讀中進步、成長。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六
和媽媽比童年!肯定是媽媽必定輸給孩子啦!很多人都會這樣想。開始我也是這么想的,但后來在家里的書柜里,我發現了一本陳舊的發黃的作文書,這本書沒有書皮,而是一張報紙當作書皮。這到底是誰的,應該是媽媽小時候的書吧!居然舊的那么厲害!可我去打不開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已經黏在一起了,我大力的話,又怕把書中的字體給搞掉,我走到正在看報紙的媽媽,想讓媽媽幫我打開這本書,可沒等我開口,媽媽就開口說了:這不是我的書嗎?天啊!這本書居然真的是媽媽的,這本書有多少年了啊?
媽媽小心地把書打開,我又嚇了一跳 ,以為自己眼花了:書上的筆記居然比書上的字還多,上上下下都擠滿了紅色字和黑色字,每一也都是飽滿的,沒有一處空白的,媽媽說:這是你外公給我買的第一本作文書,現在居然變成這樣了!我非常想聽聽媽媽小時候讀書的童年,又問媽媽:媽媽,你看書都是有什么方法看的?我看書的方法啊,可復雜了,首先,我先看一遍,把這本書的畫面都想象一遍。之后,我會拿出一支筆,再看一遍,在看書的過程是,我會把一些好詞好句好段給記下來,拿出一本本子給記下來,看完第二遍以后,我再回去非常深刻去看,之后,我回去改這本作文書。
那媽媽,你看過什么書啊?我更奇怪了,那時不是沒有什么書嗎?。我媽媽毫不猶豫地說:有很多啊!比如:《西游記》、《聊齋志異》、《楊家將》、《岳飛傳》、《包公案》、《封神演義》我聽了,哇了一聲,心想:媽媽看過那么多書啊,可書怎么不在書柜里沒見到幾本呢?
我又問媽媽:媽媽,你在書店看過書嗎?
肯定啦!剛才說的幾本都是從書店里借的!媽媽喝了幾口水,又說:有時,我把書店借來的書給做了好多筆記,之后,被書店老板發現,只好把他給買下來。還好,你外公叫我那幾本不要做筆記,才完好的還給別人。說到這里,媽媽還笑了笑。
雖然,我讀過很多書,我讀書的童年不像媽媽讀得多,像媽媽寫得多,不像媽媽讀得深。我的讀書童年是如此的簡單,只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想象一下畫面,非常少做過讀書筆記,可能是根本沒有。
我想:媽媽太厲害了吧,要知道,我的書可是沒有做過一次筆記,所以,我一定要改改我的讀書計劃了。
這一次,我知道媽媽讀書的童年是那么厲害,我的努力加油了!要再讀書方面中在吸取一些經驗。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七
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和媽媽一起讀一本書。那時的我覺得好高興,好溫暖。
每當我哈哈大笑時,媽媽也會哈哈大笑,然后繼續給我讀書。我一天中最高興的事兒,就是和媽媽一起讀書。
七歲的時候,我會自己讀書了。沒有媽媽給我讀書的時候,放滿書的書架圍起來的空間,就是我和小烏龜、小貓咪、小兔子一起讀書的地方。
每到晚上,我還是都會和媽媽讀一本書。我坐在床的前面,給它們讀書,它們喜歡聽我講故事,但我最高興的是,我們都在和媽媽一起讀書。
記得在一個奇妙的夏日夜晚,月光皎潔,讓我難以入睡,走廊里傳來了腳步聲,媽媽也睡不著,她說:“來吧,我們一起去讀書!”
一個晚上接一個晚上,我們讀大海和天空,讀陸地和沼澤,還有莎士比亞。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這樣一次又一次探險,有趣極了。不過,任何奇妙的探險,都比不過和媽媽一起讀書。
直到現在我最美好的回憶,就是和媽媽、寵物一起讀書。
親子閱讀作文字 親子閱讀作文字篇十八
閱讀,充滿了智慧與魔力。它常常將人們帶入一個無與倫比的夢幻世界。而幼時的我們,如果經常和親人們一起閱讀,那該是多么愜意的享受啊!
親子閱讀還有很多好處呢!第一,能增進親人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讓我們深切地體驗到父愛、母愛的溫暖,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第二,能有效地培養我們的注意力,提高我們的傾聽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第三,親子閱讀可以增強我們的語言能力、發展想象力、提高寫作能力與交往能力。第四,親子閱讀可以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理想和熏陶優秀品質。閱讀課外書也能讓孩子達到修身養性的效果。總之,“兒童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形成的越早,對我們的綜合發展效果越好,當然,這也不能少了親人們的幫助。親子閱讀能使我們盡早地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讓書成為我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
還記得小時候,我躺在媽媽的懷里和她一同閱讀《十萬個為什么》,那一個個問號令我浮想聯翩:“螢火蟲為什么會發光?刺猬為什么長著一身刺?為什么我們不吃生馬鈴薯?火柴是什么時候發明的?爐子燒著以后,柴到哪里去了?”這幾個經典問題至今都令我難忘。
7歲和爸爸讀《三國演義》(我讀的第一部名著)時,我也只是囫圇吞棗地看一遍,直到有一回,爸爸考我《三國演義》里的故事,我卻一個都回答不上來。爸爸知道我看《三國演義》時沒有認真,于是,他沒有過分地批評我,只給我警示了一句:“書沒吃透,意思難湊!”當我聽到這句話時,知道爸爸這是在提醒我,他話中有話,并沒有太嚴厲地批評我。但我聽著就心如刀絞,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從此,我看什么書都不再馬虎了。為了彌補我的過錯,我重頭到尾把《三國演義》看了一遍,這一回我異常認真,把書中的每一個故事和細節都牢牢的安在我心底。當爸爸再一次考我時,我能對答如流,事后連我自己也為自己的熟練暗暗贊嘆呢!后來,我又把《三國演義》看了三遍,每一次看完我都有更深刻的感受:英俊高尚的劉備、聰明智慧的諸葛亮、武力卓越的關羽、威風凜凜的張飛、志向遠大的曹操……這些英雄人物常常令我敬畏!
后來,我還和爸爸媽媽一起讀過著名童話集《格林童話》、國家第四屆茅盾文學獎《平凡的世界》、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還有很多書,我都和爸爸媽媽讀過。古人云:“三日不讀,口生荊棘;三日不彈,手生荊棘”。讀書是一件很愜意的事,哈爸爸媽媽讀書更是舒適無比了。就連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他的著作《蛙》我和爸爸也讀過。我認為,沒有什么比親子閱讀更快樂的事了。
高尚的閱讀,莫過于親子。同學們,快來與親人們共同閱讀吧!讓我們在溫馨的氛圍下靜靜吮吸充滿知識的甘露;讓我們在和諧的環境下推開藏有智慧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