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平凡人篇一
命運對于整個女孩的困苦沒有絲毫地憐憫,只是要一意孤行地加深孟佩杰的痛苦。
五歲那年,孟佩杰的爸爸車禍去世,母親支撐不起這個家,把孟佩杰送給別人領養,不久后便因病含怨離世。孟佩杰在養父養母家也不幸福,三年后,養母突然癱瘓,養父不堪承受生活的壓力,撒手人寰。養母劉芳英想要自殺,卻被孟佩杰發現。“媽,你別死。媽媽不死就是我的天,有媽就有家!”孟佩杰與養母相擁而泣,劉芳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在同學們眼中,孟佩杰總是來去匆匆,早上,她六點起床,洗臉、刷牙、做飯、喂養母。做完這一切,她迎著涼涼的風跑去上學,中午回來又有一堆家務,有時候,她連飯都來不及吃就去上學……
孟佩杰考上大學后,一邊學習,一邊兼職發傳單,她拿到了第一份工資就去給養母買最愛吃的紅燒肉。她說:“我只想安安穩穩地待在養母身邊。”
這么平凡的心愿,卻感動了無數的人,這就是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平凡人篇二
最近幾天,很流行剪學生發,班級里大多數的女生都剪了這種發型。她,也去剪了。別人說,她也開始學會打扮了。可又有誰知道——她的內心。
她是一個孤單的人,她往往被同學們丟在角落里,被同學們嘲笑。她不怕,她說,別人說的話,對的,就要改正,錯的,也不要太在意。這就是她,不善于與別人有太多的接觸,但在課堂上,她卻說得津津有味,頭頭是道,因此,她成了課堂上的“明星”。
她是一個節儉的人,她往往打一個菜,直到把飯菜吃的一干二凈,她才抬頭,笑一笑,走向學校。她說,菜不一定要吃得太好,有時太好了反而不好吃了。所以,她住校一星期50元都花不完。
這,讓我不由得佩服起她。
她是一個認真的人。她往往坐在座位上,捧著英語書,大聲的讀起來,從來沒有人讓她這樣做,不,是讓我們這樣做,而她,卻做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
其實,我知道,或許在她的字典里,根本沒有時髦這兩個字。她,只是為了以后起床時能省一點時間。
她,很平凡,普通,但社會上又有幾個像她這樣的人呢?
平凡人篇三
蠟燭,有粗的、也有細的。蠟燭也有許多顏色,粉紅的、黃色的、藍色的……
記得有一個故事:一盞臺燈和一支蠟燭放在一起。臺燈覺得它是最了不起的,就對蠟燭說:“你看你,天天放在那兒,身上全是灰,小主人也沒有用過你,我天天被小主人放在書桌上,給她照明。”蠟燭聽后沒有說什么。但有一天,家里停電了,臺燈也亮不了。小主人默默拿出那根蠟燭,點亮了它。燭光照亮了整個屋子。臺燈看到后,羞愧地低下了頭。而蠟燭卻在這光中,默默地燃燒,直到化為一片灰燼。看到這兒,我不禁想到了“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詩。
蠟燭雖然小,但照亮別人,犧牲自己。它不像臺燈那樣驕傲自大,它為別人做事,從不張揚,只是獨自在那里燃燒,默默無聞地奉獻著。這就是蠟燭!
它平凡、是一直默默無聞,無私奉獻。這讓我想起了“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每一個清晨、午后、傍晚,都能看到橙色的身影,一輛推車,一把掃帚,每天都在辛苦工作,如果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馬路上的垃圾可能隨處可見,“文明城市”的稱號又如何能獲得呢?
蠟燭用它小小的身體照亮了整間屋子,環衛工人用小小的掃把讓我們的城市更潔凈、美好。
他們是平凡的,他們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