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月亮作文字篇一
于是,我下樓來賞月。好圓好豐滿的月啊!遠處還有幾顆閃閃爍爍的星星,更給這月夜增添了幾分詩意。
沿著通往花園的小路,我漫無目的地走著,整個世界仿佛沉浸在銀色的光海中,烘托著充滿溫馨靜謐的夜。我也置身在這月光之海中了。月光灑滿了我的衣服,溫暖著我的心——我覺得太陽的溫暖過于熱烈奔放,星光又孤寂清冷了些,只有這溫柔的月光,才能這般地恰到好處。月光浸染著整個大地,我的周圍被月光照得雪亮,世界完全籠罩在圣潔的氣氛里。我的感官模糊了,心靈也在這圣潔中升華。
我已不知不覺地來到了花園的門口,順著園中小路,走到一個池塘前。池塘很小,平時活潑的金魚兒,現在卻靜靜地呆在那兒,可能是睡著了吧?池塘中間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山石,在月光的洗滌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畫一般。
月兒映在墨綠色的池底,被水一洗,顯得分外明澈、高遠,就像蒙娜麗莎迷人般的眼睛令人心馳神往。一陣風拂過,在平靜的池水上劃出一道淺淡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輕吻著山石,發出輕輕的金屬般的撞擊聲,這聲音在寧靜的夜中顯得分外清幽……
小道旁,大朵大朵的菊花沐浴在月光里,被風兒吹得睡夢中也露出了歡欣的笑容。
轉過池塘,我坐在蘑菇亭下。抬起頭來,仰望著無盡的蒼穹和那蒼穹中的明月。思緒便如脫韁的野馬飛馳在無際的原野——這純潔的月光啊!我今夜終于體會到了你博大的自然氣息。“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遠在異地的朋友啊,此時也一定在這美麗的夜里,遙望著月兒吧?
不知不覺中,我已陶醉在溫柔的夜里,意識逐漸模糊了,整個身心也在月夜中不斷彌散,仿佛已融化在浩瀚的宇宙之中……
不知過了多少時候,一縷清涼的風送來,我驀地被驚醒,這才憶起——該回家了。
月亮作文字篇二
關于月亮的傳說有很多,有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等。實際上月亮并沒有古人想象得那么美麗,月亮是一顆毫無生命、死氣沉沉的星球。
下面讓我們一起去解讀月亮的秘密吧。月亮上的晝夜溫差極大,白天最高氣溫能達到127攝氏度,夜晚則會下降到零下183攝氏度。這樣的溫差使得任何生命都無法生存。而且月亮本身并不會發光或者發熱,我們能在地球上看見月亮發出的光,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光。月亮本身是巖石組成的,所以它也不會發熱。
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仿佛它只有一個銀盤子那么大,其實月亮還是挺大的,只是因為我們離月亮太遠了。月亮的`直徑有3476千米,一個人繞著月亮走一圈要用15天左右的時間。月亮距離地球有38萬千米那么遠,就是坐飛機也要連續不斷地飛行將近50天。
月亮對物體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在月亮上只要人稍微用力一蹬,就能跳10米高。如果你能在地球上舉起一個重15千克的物品,那你就能在月亮上舉起一個90千克的物品。
月亮上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環形山,它是隕石撞擊而形成的。目前發現最大的環形山就是月球南極的貝利環形山,直徑為295千米,比海南島還要大。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抵達了月球的表面,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他感慨萬千地說:“對個人來說這是一小步,但這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月亮上還有許多秘密值得我們探索,讓我們更加深入的了解月亮吧!
月亮作文字篇三
我常常趴在窗邊,靜靜地看著一輪明月。
漆黑的天空,掛著一個圓圓的月亮,格外靜謐。
看著看著,我入了神。我想:人天天都會做夢,那月亮會嗎?如果月亮也會做夢,那它的夢是什么?也和我們一樣嗎?種種疑問聲音聲音讓我一夜無夢。
第二天醒來,濃濃的霧氣籠罩在這忙碌的城市。媽媽匆忙的為我準備了早飯,囑咐我自己在家好好學習,便慌慌張張走了。
我拿起牛奶,看著白中透藍的天空出神了……想起昨晚的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月亮到底有沒有夢?
我拍了拍自己的臉龐,讓自己清醒了一下,轉身寫作業去了。
天又漸漸黑了。
眼看已經7點了,媽媽還沒有敲響大門。我以往如常趴在了窗邊,小聲說到,“月亮月亮,你到底會做夢嗎?看在咱倆是朋友的份上你告訴我唄。”當然,我知道月亮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可能我說這番話就是為了安慰我自己吧。
媽媽還沒有回來,然而我已經睜不開眼睛了,我便躺在柔軟的大床上,咕嚕咕嚕睡著了。
說來也奇怪,我做了個神奇的夢!夢中,月亮上飛下來了一個螢火蟲,它仿佛知道我心思般。竟然開口說話了!它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在我耳邊說:“我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就是想知道我家月亮的夢嘛,我這就告訴你。我家月亮它……”
小螢火蟲還沒說完,嘈雜的鬧鐘吵醒了我。原來要起床了呀。
然而做的那個夢突然記不起來了,螢火蟲狗年說了什么我也沒有聽清,我很是惋惜。心情也隨著低落了……
月亮的夢到底是什么啊?月亮會做夢嗎?那晚的夢是真實的嗎?小螢火蟲你在哪啊?
這些問題讓我不得深思,我也因此覺得神奇,便記到了秘密日記里面。或許這些問題,永遠也解不開吧!
月亮作文字篇四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有“月節”之稱。
說起中秋的故事、習俗,那可是一籮筐都裝不下,有飛天的嫦娥仙子,搗藥的兔兒爺,伐桂的吳剛……雖然這都只是傳說,但依舊深深地烙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里。
傍晚時分,吃過飯之后,我急急忙忙地拿著一把小凳子,端著一個裝月餅的盤子,擺放在陽臺上,準備開始賞月。這時候爸爸走了過來,他笑著說:“傻孩子,這還早著呢,哪來的月亮?你得耐心地等一會兒。”于是,我只好拿出一本書,邊看邊等。
過了大約一個鐘頭,爸爸在陽臺上叫我:“快來看,月亮出來啦!”我急忙走到陽臺,只見東方的天空上,掛著一個圓盤,因為總是有云層遮擋,此時的月亮若隱若現,顏色比較淡。它好像載負著重荷,極其緩慢的爬升著,沖破一個又一個云團。等到四周的天色完全黑下來了,月亮也逐漸顯示出自己的光澤,照亮了周圍的云朵,但是,它的光芒仍然不是特別的耀眼。終于,月亮沖破了最后一層厚厚的云團,高掛在正當空,它身上濃濃的光暈,仿佛一件華麗的外套,頃刻間光芒四射,連四周的星星也都被它掩蓋,失去了蹤影。圓月就像一個調皮的孩子,一會兒和星星互相追逐,一會兒躲在縹緲的云層后面,玩起了捉迷藏。
我看了看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肚子都有點餓了,于是打開一袋月餅,大快朵頤起來。看著天上美麗的圓月,吃著手中香甜的月餅,我的心中感到非常愜意。
這時候,媽媽走了過來,她凝望著美麗的明月,深有感觸的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們很久都沒有回去看望你外婆了,不知她老人家現在怎么樣。”是啊,每逢佳節倍思親,天上的月兒圓,地上的人們也盼望團圓,但由于種種原因,人們不得不天涯海角分居各地,不得不承受這種離別和相思之苦。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我和遠方的親人不能團聚,但是我一直牽掛著他們,希望托付這圓圓的明月,捎去我深深地的祝福,祝愿外婆永遠開心,永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