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責任內閣制篇一
責任心是一顆堅硬無比的石頭,如果你有了責任心,你的意志力將會變得堅韌不拔!
責任心是一粒獨一無二的鉆石,如果你有了責任心,你的人生將會變得像鉆石一樣,絢麗耀眼!
著名的作者英格瓦·坎普拉德曾說過:“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據我們的熱忱,我們持之以恒的創新精神,我們的成本意識,我們承擔責任和樂于助人的愿望,我們的敬業精神,以及我們簡潔的行為所構成的。”可想而知,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怎么會勇于承擔責任呢?一個沒有責任心的人,他又怎么會樂于助人呢?相反之,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他就會在他人有危險的時候不顧自己的安危,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他人,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吧:
9歲的林浩,是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很好,一直是班上的班長。震發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數學課。林浩剛跑到教學樓的走廊上,就被樓上跌下來的兩名同學砸倒在地。那個同學壓在林浩背上,使他怎么都動不了。當時,垮下來的樓板下,有一個女同學在哭,林浩就告訴她,不要哭,我們一起唱歌吧,大家就開始唱歌,是老師教的《大中國》。唱完后,女同學就不哭了。后來,林浩使勁爬,使勁爬,終于爬出來了。”
逃出來的林浩,并沒有跑開,而是去救還壓在里面的同學,他看到一個男同學壓在下面,他就爬過去,使勁扯,把他扯了出來,然后交給校長,校長又把他交給他媽媽背走了。后來,林浩又爬回去,把一個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學背出來,交給了校長,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連續救了兩個同學的林浩,再次跑進教學樓救人時,遇到垮塌的樓板,又被埋在了下面,因為被垮塌的樓板砸到了額頭臉上,所以,直到現在他擦傷的痕跡依然很清晰;頭頂上的一塊雞蛋大小的疤,頭發還沒有長出來。當記者訪問林浩時問到為什么要去救人時,林浩平靜地說:“因為我是班長!如果其他同學都沒有了,要你這個班長有什么用呢?”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但是它體現了這個班長心中多么重的責任心呀?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讓你的責任心在美麗的世界各地中到處播撒,用你的責任心帶動他人吧,明天的世界將因有你的責任心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責任內閣制篇二
大山深處的一面旗
他,一個剛學醫回來的青年,滿懷著對家鄉的志向,一腳踏上了這個養育了他十幾年的家鄉,像一只飛出去的鳳凰,又飛回了巢。他滿腔熱血,準備將自己的所學的奉獻給他所熱愛的這片鄉土。
回家后,毅然決定在家鄉辦個診所,算是有了個工作的地方。診所不大,就他一個人,雖是有些孤單,但每天忙碌的生活讓他感到欣慰。
家里離診所也有幾里路,路也不平,每天清早一個人推著車子,到診所,有時候路上不平整,偶爾絆住了腳,咬咬牙繼續向前走。
每天,他都會忙個不停,不是劉嬸的老病又犯了,還是小王的胳膊扭了,他都會立即上門看病,盡早地幫助鄉親排憂解難。
漸漸的,鄉親們對他已熟悉了,有事沒事總要與他聊一聊,把它他當做知心朋友的對待,這讓初出茅廬的他,感到了自己所做決定的真正價值。
他每天奔走于兩地,有時候病人急需,他就立馬趕回來,來不及吃母親做好的飯,就匆忙的趕去出診。回來時,只剩下僵硬的饅頭在診所里,沒辦法只能啃一口,喝一口熱開水下咽。
可是,事情總不是那么的如愿。
一天晚上,他正在診所休息,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了他,他立馬從床上下來,開門一看原來是王大哥正在攙扶著他的母親,他立馬與王大哥一起將老人扶在椅子上。經檢查發現,老人的高血壓病很嚴重。此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將老人送醫院,于是他將自己的建議說明了王大哥。此時王大哥思索著了片刻便苦求他,先給老人們打一針控制住病情,等天亮后再送醫院,并且現在路上不好走,又沒有車。這些話他都明白,于是就給老人打了一針,之后又吩咐王大哥一定要及時送老人進醫院治療病人走后,他又接到了家里來的電話,催他立馬回去,有急事。
忙乎了一宿,歇也沒歇的趕回診所,正準備休息一下,可是,剛一躺下就有人跑來大喊,說他昨晚給人家醫病醫死了人。他一聽,差點沒昏過去,難道,難道……
經過調查取證,還好不是自己惹得禍,但不少人便傳言他不會看病,是個騙子,這時,他有苦難言,心里很是難受。
于是,他一個人跑到田野里。秋天的風,很是刺人的臉,他眼里含著淚水,像秋天田野上凋零的花一樣,風一吹就落下來。此刻田野里空無一人,他目視這前門,心里想,是不是自己的選擇錯了,也許,這里根本不屬于自己,也許,這一切都是幻想,他有點兒懷疑自己當初所做的決定。秋風像一把刀,深深的刺進他的心,血在流著,痛了誰不能說。
回家后,他看看家里辛勤勞作的母親,想到父母一輩子堂堂正正的做人,有什么事情都會扛下來。覺得自己這點事兒不算什么,心里一熱,又想回去了。于是,飯也沒吃就回到了診所,繼續看病救人。
他想,一個人就要勇敢的承擔責任,這是做人的原則,不管別人怎么說,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現在,他繼續堅定的做好他的“郎中”,為看不起病,吃不起藥的鄉親看病,貢獻著自己的微薄之力,像一根堅立在大山深處的旗幟,永遠飄著,他說,只要有人需要幫助,他會立刻趕赴那里,讓這面旗幟飄的更高,更遠……
責任內閣制篇三
責任,每個人都不能缺少,做好每一件該做得的事就是責任。這一次,也是一次負責任的行動。
春節將至,家家戶戶都要回家過一個溫暖的年,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可還是有很多負責任的年輕人堅守在崗位上,不能趕回家過年。于是,我們開展了一次“行動”!
這一天,我帶上同學們去居委會,問詢小區中獨自一人生活的老人,并記下地址,準備寫春聯給老人們。
鋪開紅色的紙,鋪開美好的心愿,我從筆架上取下一支筆,輕輕在硯臺中蘸上墨水,提筆對準紅紙,一個下筆,手就拼命抖,我努力對準寫下一橫,結果扭曲得像蟲。一次又一次將作品扔掉重來,又一個下筆,筆尖落在紅紙上,順著手腕移動,變成一個個字,“唰唰”兩下,別看虛度快,雖然不靈潤飄逸,卻也輕快精神,這都是負責任的結果。之間我的手腕一提一按,勾勒出一個個細膩的筆畫。
這些春聯或許不美觀,但卻包含著我們最真誠的心,最負責任的情感,最樸實的愛……
手酸痛了,我們仍舊負責任地堅持著,想著老人們的子女也在負責任的奮斗,我們又有什么不負責任的理由?
“奶奶好,這是我們寫的春聯送給您,希望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新年快樂!”“哎哎,謝謝你們,新年快樂!”……
望著她們慈祥溫暖的目光,我覺得付出再多也值得,然而這來之不易,它是我們每個人負責任的成果,這也是一次有意義地行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