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端午節作文三年級作文篇一
于是,我問媽媽:“媽媽,家里怎么多了那么多‘怪草’啊?難道家中養了一只小羊?”
媽媽忍俊不禁地說:“那不是用來養小羊的,也不叫‘怪草’,那叫‘艾草’!”
“哦,原來它叫‘愛草’啊!”我說。
我又一次聽見媽媽的笑聲:“艾草!‘哎呀’的‘哎’去掉‘口’字旁的‘艾’。每逢端午家家都要插艾草。”
我仔細地端詳著艾草,聞著它的香氣,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插艾草呢?”媽媽要說的話到嘴邊眨眼間又變成了另一句話:“這是因為端午正值仲夏,正是夏季傳染病開始抬頭的時候,艾葉的芳香氣味有較強的驅毒作用,潔凈空氣,驅趕蚊蠅。”
“艾葉的作用可真大呀!我要在家多貼一些艾葉,這樣我晚上睡覺,‘蚊蚊樂隊’就不會來打擾我了!”說到這兒,我和媽媽都笑了。
媽媽說:“爸爸還有禮物給你呢!在桌上!”
“咔咔!”我的口頭禪不知什么時候又打開了我的嘴巴。原來是一個禮籃,上面放著一個小巧而精致的香囊。打開禮籃一看,呀!里面是滿滿一籃子的粽子。數一數,有10個,我高興地看著這些禮物,愛不釋手。這時,媽媽走了過來,我問:“媽媽,爸爸為什么要給我送個香囊呢?”媽媽說:“端午節送香囊給孩子,希望孩子平安和健康。”
真高興,我已準備好了快樂端午節!
作文端午節作文三年級作文篇二
端午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們兒童開心的節日,因為可以放三天假,可以盡情玩耍。快要考試了,正好可以好好放松放松。
這個端午節我決定和我姑姑、表妹一起去表妹奶奶家玩。姑姑約定一起第二天早上5點半在圣埠停車場集合。
早上五點一刻多,我睜開眼睛,下床去刷牙洗臉,看見爸爸躺在沙發上,正準備等我收拾好,走呢!我連忙刷完牙洗臉。穿好衣服,叫爸爸送我去圣埠停車場去。姑姑早在停車場,等我了。
姑姑開著小車帶我們去表妹奶奶家。一路上,我們四處觀看風景,到處花花草草,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
過了快兩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表妹奶奶家。我們四處張望,到處都是新奇,我們開心極了。一起聊天,姑姑說:“我們去摘毛豆,摘蔬菜。”“好。”我們異口同聲,我們每人拿著一個籃子,我們來到菜園,我們嫌太多了。沒去,再上面草坪等她們,我們看到草坪上有一只白白的流浪狗,我們走過去,小心翼翼地撫摸它。我們漸漸不怕了,我們看它好像餓了。我表妹彎腰下去摘了3個毛豆給它吃,一下全吃完了。我們問姑姑拿不能養。姑姑說:“可以放鄉下養。”“耶,太棒了!”我們開心地叫道。我們看見旁邊有一個老奶奶在池塘邊洗衣,她說:“這里有魚。”我們求她幫我抓一些……
吃完午飯,我們便坐車回去了。
作文端午節作文三年級作文篇三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端五節、端陽節、午日節、女兒節、詩人節、龍日等等。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各具風韻。在這一天,人們可以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前后是春夏交替傳染病的高發時節,古人在端午節前后插艾葉,懸菖蒲,用于驅蚊蠅,凈化空氣。
端午節也是愛國節。
春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告訴皇帝要加以防范,以防被秦國所滅。昏庸的皇帝不同意。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中懷抱大石投江自盡。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并以吶喊旗鼓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尊敬和懷念。
而今天,在端午節的這個日子里,我看著媽媽在包粽子,心血來潮,也想嘗試。我學著媽媽的樣子,首先把葉片和糯米洗干凈,加一點鹽和生抽攪拌均勻,用兩張大小不一的竹片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可萬萬沒想到,我的漏斗有兩三個洞,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媽媽見狀,在旁悉心教導我。我開始做得很順利,可到后來我的糯米又放多了,葉片怎么也壓不住。媽媽語重心長地教導我:‘’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不要太多了。‘’我按照媽媽所說的做,果不其然,一個結實的粽子就做好了,最后用繩子捆緊。看著那有模有樣的粽子,我高興得手舞足蹈,心中的興奮之情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端午節是傳統節日,浸潤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化遺產,體現著一種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端午節的每一種延續下來的紀念活動,無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情感與心愿。
新時代的少先隊員要肩負起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梁之才做好準備!我們也要向屈原學習,做一個愛國的少先隊員。
作文端午節作文三年級作文篇四
05月09日星期一天氣:晴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
作文端午節作文三年級作文篇五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這一天,每一家的房梁上都掛著小猴子、艾蒿、桃樹枝。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吃粽子,每一家都喜氣洋洋的。
端午節這天我在睡覺,媽媽悄悄走到我的床前,把五彩線系在我的手上和腳上。早上,我剛起來就發想我的腳上有五彩線,五彩線五顏六色的像彩虹一樣。
早上我吃完飯就問媽媽一件事,我說:“端午節有什么故事么?”媽媽說:“有一位愛國詩人,他叫屈原,過端午節就是紀念他。”然后就給我講了屈原的故事,我聽了后說:“知道了,原來是這樣啊!”
中午,奶奶在洗粽葉,包粽子。我問奶奶:“奶奶,你在洗什么啊?”奶奶說:“我在包粽子啊。”我說:“我能和你一起包么?”奶奶說:“能啊。”我又說:“奶奶,為什么要吃粽子呢?”奶奶說:“要紀念屈原呀。”我說:“為什么?”奶奶說:“屈原是一個大詩人,那時候,秦國要攻打他們國家,他主張聯合抗秦,結果皇帝不允許,后來他們國家被打敗了,屈原很慚愧,于是他抱著石頭跳江了。”我說:“屈原真偉大啊,我們應該紀念他。”
晚上,我和媽媽去街上玩,我看見有賣小猴子、桃樹枝等東西。端午節,街上有各種各樣的粽子,真好看。
我們回到家里,吃到了粽子,我喜歡粽子,全家人在一起歡歡樂樂的,我們都很開心。
我們都喜歡過端午節,每一年的端午節,我們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