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一
隨后我坐在椅子上問太婆:“太婆,粽子要怎么包呀?”太婆笑瞇瞇地說:“別急,我現在就教你。”
只見她拿起了長長的粽葉圍攏起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粽葉包著粽子做四角的形狀,粽子就包好了。
太婆把一個一個大大的粽子放進鍋里,沒一會兒,粽子就蒸好了。我從鍋里拿起了一個粽子,我后面正在睡覺的小狗聞到了香味立馬精神了起來,吐著舌頭,好像也要吃。但那滾燙的粽子一直在我手上“跳動”,聞起來香噴噴的,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我解開了那個粽子,覺得手上黏黏的。我高興地吃了起來,這味道軟糯可口,好吃極了!一口下肚還口齒留香。
我走之前對太婆說:“下次由我來包粽子!“太婆聽了笑得合不攏嘴。
這真是愉快的一天。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二
今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學去萬江荔香居飯店。那里的同學有喜歡春節,有喜歡中秋節,而我卻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包粽子、放風箏、吃龍舟飯、涂雄黃酒。
我們首先包粽子用的糯米、綠豆、蛋黃、竹葉、繩子等材料。我先拿了兩片竹葉,把他們弄成一個漏斗形,再放一些糯米用綠豆蓋住,把蛋黃和五花肉放在綠豆上面,再用糯米蓋上一層,接著再用兩片竹葉蓋住剩下的部分,最后用繩子捆起來,就成了一個可愛的小粽子。我歡叫起來:“大功告成”,可我小心翼翼放進袋子里時一不小心就拉了一條短線。粽子就散了,我做第二,第三個時就成功了。
我們包完粽子就吃中午飯,我們吃了龍舟飯,龍舟飯就像炒飯,真香啊!
下午我們制作的風箏,先拿一張海報,貼上五張膠布,再把一根木棒平放,又把另一根彎曲,用膠布貼起來,我們就把魚線綁好。
我的感受是,今天的收獲真多,真好玩啊!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三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的又一習俗,是紀念屈原。
我邀請我小弟、姑姑和姑父來我家做客。爸爸、媽媽、姑姑、姑父在包粽子,我和小弟弟在一邊玩。
我和小弟弟看他們包粽子很有趣,就說:“我們能來包粽子么?”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好呀好呀。”可是我們不會,爸爸說:“好,我來教你們。先把蘆葦葉圍成一圈,再把糯米裝里邊,然后把蘆葦葉上口包住,最后用繩子捆上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包好了就開始煮,過了很長時間才把粽子煮好。我們吃著美味的粽子很開心,我們吃完粽子就去夜市。我看見了賣五彩線的,我問:“媽媽,我們買幾個好么?”媽媽答應了,媽媽又說:“多買幾個吧。”我和小弟又系上了五彩線。
爸爸買了艾蒿,回家的時候,爸爸又把艾蒿掛在門上,我又和小弟一起玩上了。
這是我最開心的一個端午節。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四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重陽節、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最雅致的是端午!
袁老師提前讓我們做香包,前20分鐘,袁老師講解有什么香料。
袁老師帶我們上了山,把花、草放在了桌子上。我連蹦帶跳地坐在座位上等候袁老師叫我們。10分鐘后……終于叫到了我們!
我拿起了合歡花,拿了一大把艾草,因為袁老師說:“艾草要多一點,可以多拿點,但其它的要少些,所以少拿點,后面還有同學。”我把手中的桂花放了一點,抓了一點茉莉花,什么花都各拿了一遍,再拿點艾草!大功告成!
把它放在香包里,然后拉緊繩子。完美!
拍照啦,拍照啦!我們拍了美美的照片。
又一年端午節,開心又圓滿!袁老師還用雄黃在我們的額頭上寫“王”字,哇哦~涼快,清爽!
最后,我們用筆在日記本上記下了這美好的時光。
今年端午節非同一般,艾草又飄香。明年端午節又會怎么樣呢?期待。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五
以往的端午我們都是包粽子,今年不同,而是包香包。
包香包的方法是先拿一個白袋裝上合歡,茉莉、艾草、梔子,中藥草。
香包我們是在德林山做的。我首先把外包放在一邊,然后把內包帶上再,來到排隊處,我搶了一個位置,等下一輪時,我已經激動像一只老虎正在捕食一只兔子。
快到限度時,袁老師指著我說:“1……”我聽到這話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我立馬起身跑向材料桌,我把少的裝的少,多的裝的多。最后我把一團艾草放在上面封頂。然后我又熟練的把內包扯緊打上蝴蝶結。最后塞入外包,我的外包有兩面,兩面都有文竹,一面文竹旁寫了步步高升,另一面寫著高升。就在這時我的香包做好了。
我就慢慢慢的享受清香了。
端午真讓我開心。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七
在我的家鄉,每年端午節都要包粽子,我也很想體會這種氣氛,便讓媽媽教我包粽子。
通過我的觀察,媽媽是這樣包粽子的。包粽子首先要把粽葉洗干凈,用熱水泡軟,然后準備好大棗、肉等做餡,將自己喜歡的餡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粽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好的糯米,然后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包出菱形。
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包不好,不是成了六角就是揉成一團球,在媽媽耐心的指導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
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用大火煮,大約一個小時后改成小火煮三十分鐘就可以了。在煮的過程中我迫不及待的要揭蓋子看,從鍋里飄出的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把粽子放在碗里用筷子撥開外皮,看到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到家鄉美味的粽子,今年的格外香甜,因為吃到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八
“太震驚啦!太震驚啦!媽媽,我學會了包粽子!”我自豪地向媽媽訴說。
我看同學們都幫他們的媽媽包粽子,心里非常羨慕,我也決定去外婆家包粽子。
端午節快來了,機會也終于來了,我看見外婆正在包粽子,就走過去,說:“外婆,我也想學嘛!”“好吧!”外婆勉強答應了。
外婆從一個大盆里端來一些粽葉。外婆說:“讓我先給你做示范。”只見外婆從盆里拾起兩片粽葉,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形,再抓起一些糯米,然后端來一個盆子——里面有紅棗、臘肉、蛋黃,抓起臘肉、蛋黃塞在正中間,又抓起糯米鋪在上面,接著拿一條白線把它捆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現在輪到我了,我拿起兩片粽葉,包起粽子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包的粽子不是白線綁不上,就是糯米灑出。外婆看了這情形說:“你第一次包粽子,先拿大點的粽葉,糯米少放點試試。”我按外婆說的試了試,果然成功了。
不可思議,真不可思議,我學會了包粽子!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九
在今天端午我們做了一件特殊的事,那就是做香包。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劃龍舟等,但你們是否知道端午節還有一種習俗就是做香包呢?
香料中我非常喜歡合歡這種花,在裝香包時,我渴望在幾分鐘內搶到合歡花。
袁老師將我們帶到了德林山上,同學們都搶著想馬上往袋子里裝上各種香料,馬上做成香包,而我卻不急不慌,因為東西很多,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搶,在那個袋子里裝上自己需要的就行了。
一個個同學都非常開心,都將多種東西裝進了自己的白色小袋子里,同學們在兵荒馬亂中取得了又一次的快樂。
他們正說: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我想了想,這還挺有道理的,端午節難道不是紀念屈原嗎?
在今天的黃昏下,我們都特別開心,也特別自豪,過了一個特殊的端午節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
屈原是戰國時期的大臣,他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撤職趕出都城流放到別處。在流放中,屈原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的祖國被侵略,有無能為力,他心如刀割。于是,在五月初五那天,屈原寫下了絕筆《懷沙》,然后便跳進汨羅江自殺。
屈原死后,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喝雄黃酒。
以前我以為吃粽子是一種美食,現在我才知道原來人們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
我們小學生也要向屈原愛祖國、愛人民,作為班集體的一員,我們應該熱愛班集體、愛護班集體的每一個人。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一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醒了。我起來后,先跑到衛生間刷牙洗臉,之后拿了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5分鐘過去了,我走到客廳,拿了一些山楂條,倒了一杯水,吃了一塊大白兔奶糖,匆匆忙忙地繼續看書。
又過了15分鐘,我從床上爬起來,開始做父親節賀卡。
8:30分,爸爸起床了,他問我:“刷牙了嗎?喝水了嗎?吃東西了嗎?”“都好了,我在為你做賀卡呢!”我笑嘻嘻的說。
9:00,我們全家吃粽子,是豆沙的,我不喜歡,但也吃了一半。
吃完早飯,我回到桌子上做賀卡。我還給爸爸親手做了一輛小汽車,座椅使用橡皮泥做的,車輪是用吸管做的,其他部分是用硬紙做的,還有車牌哦!號碼是滬eb0123。
今天是端午節,所以我們晚上一直看電視,有很多節目。
我們今天家人團聚,我感覺非常幸福,圓滿。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二
現在的端午節越來越沒有什么味道了。小時候的端午節窮是窮過,但是過得開心點。
印象最深的當屬“碰蛋”。可能現在的小孩子都沒有這樣的樂趣了。小時候不象現在,想吃多少蛋就有多少。沒有逢年過節的,哪里有好吃的。
所以端午節每個人分了2個用艾草葉煮熟的鴨蛋,用毛線織的袋子裝著。拿到學校去,與其他的同學碰,看誰的鴨蛋最硬。贏的人(沒有被碰壞的)興高采烈的,輸的人也不見的沮喪,早點吃就是了。那時候的蛋可寶貴了,都舍不得吃。有時候藏了半個月再拿吃來,都壞了,不能吃了。
小時候喜歡過端午節還因為過節有新衣服穿。現在的小孩子什么時候都有新衣服,所以也就不希罕過節了。
還有就是賽龍舟。
大家熱熱鬧鬧,河里的人在劃,岸上的人在喊。現在呢,大太陽的,9點多了,什么領導才姍姍來遲,一講話,羅嗦1個多小時才開始。但是劃龍舟就劃短短的幾分鐘。現在的劃龍舟帶有很大的功利性質了,而沒有以前那么單純了,也就失去了以前的吸引力了。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三
你喜歡包粽子嗎?要是問我,我肯定會回答喜歡!
星期六的早晨吃完早飯,媽媽告訴我她幫我找到了一個阿姨家今天會包粽子。我聽到后非常高興,我自己也準備了許多葦葉還有糯米包粽子用。
阿姨包粽子非常厲害,動作嫻熟,不一會兒,一大盆粽子就包好了,輪到我報了,阿姨先教了我包粽子的方法,我小心翼翼把葦葉圍成一個漏斗型,裝上糯米,然后扔進一顆紅棗,紅彤彤的紅棗像瑪瑙一樣漂亮,我拿一根繩子把粽子包好。雖然包裹的不是非常嚴實,但是我親手包的,非常有成就感。
阿姨把粽子拿去蒸,過了幾分鐘,粽子蒸好了,鍋里飄出一股香味。我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我趕緊把頭探過去,拿出一個粽子,拔開它綠色的披風,露出了白色的糯米,看著一個個白白胖胖的粽子,我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在粽子那撒上白糖,吃起來甜甜的,頓時感覺全身充滿了力量。
我喜歡包粽子,你們喜歡嗎?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四
每年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粽子,粽子是用綠綠的竹葉,餡是用白白的米和紅紅的紅豆。
吃粽子的時候只要輕輕的咬上一口軟軟的,不僅吃著香,還爽品味上溜。心里爽爽的。
傳說吃粽子人的們還有一個傳說:有一天做粽子的人,給皇帝做粽子,可皇帝不愿吃粽子,做粽子的人由于太過傷心,認為自己的手法不對,可皇帝就是不愿意吃,最后粽子的人認為自己做粽子不精,所以跳江自殺了。
后來人們都用粽子來獻給他,并且每年端午節就有些人會把粽子獻到江里作為他的獻品。
怪不得每年端午節就會講這個傳說給孩子們聽,也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端午節不僅有粽子吃,粽子的形狀也是跟著不同風俗的風格來做的,他風格獨特,又好吃又入口。
不過在吃粽子的時候也要少吃點,因為太好好消化。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五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關于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是現在民間最流行的說法,借節日這天要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說屈原為了保持高潔的品格,不與腐敗的朝廷同流合污,在五月初五這天毅然跳進了汨羅江中。人們劃著龍舟去撈救,還向江中撒米團等給魚蛟蝦蟹吃,好讓它們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以后,這一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第二種說法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這是近代學者聞一多在《端午考》中提出來的。他認為,在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在這一天舉行這樣那樣的活動是為了紀念龍神。
第三種說法是:春秋時楚國人伍子胥投奔吳國,幫助吳王建立了霸業。后來夫差打敗了越國,伍子胥因為勸吳王不要讓越王勾踐歸國,反遭陷害,被迫自刎。死后尸體被扔入江中。傳說,從此伍子胥變成了波濤之神。江浙一帶的人們為悼念伍子胥,便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舉行各種祭祀活動。
我們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有著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單單一個端午節就有這么多由來,多么有意思啊!
端午節來了。菜市場上擠滿了人,當然,我和奶奶也是其中的兩員。過了一會,我和奶奶買好了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便從擁擠的人群中跑了出來,又過了大概十分鐘才回到家中。
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奶奶熟練地把將兩葉粽葉折成漏斗狀,舀入一匙米放上五花肉、香菇、咸蛋黃、板粟諸種餡料后,再舀入一匙米包合后以粽繩扎緊。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包好了。
望著奶奶手上的粽子,一句話脫口而出,“奶奶,端午節有多少風俗呢?”
奶奶笑瞇瞇地說“風俗呀,可多著哩”。
“那我說下去了。”端午節有賽龍舟·吃棕子·擦艾葉·喝熊黃酒·這些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當時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此后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
“哇”,原來端午節有那么多地風俗呀!我以前都不知道呢!“我驚訝地說”。
太感人了,奶奶說地我眼淚差點流了出來。
奶奶說:“這就是一個人做人的好品質”。
端午推薦詞 端午推薦旅游篇十七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又能夠吃到香香糯糯的粽子了,想想就有種流口水的沖動。不是我沒出息,是端午節的粽子實在是太好吃了。還有那帶著雄黃味的五色線,想想就讓人心動。
早在一天前,老媽就泡上了糯米,端午節一早早,我還在睡夢中,老媽就給自己手腕上帶上了五彩線,聞著熟悉的雄黃味,我對自己說,端午節安康!
到了學校,正好學到了紀念屈原的文章,偉大詩人屈原,投入汨羅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
下午回到家,走到院子里,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回到家,老媽說,洗手吃飯。這時,我看到了桌子上放著已經剝好得粽子,我洗了手,嘗了一下,真的是太美味了。
為了紀念端午節,老媽還炒個許多菜,一家人圍著桌子吃著粽子,聊著關于端午節的事,真的是太開心了。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