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重陽敬老日記字 重陽節敬老院日記篇一
既然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便坐在冰冷的板凳上冥思苦想。剛好這個時候媽媽要去洗衣服了,還帶了我的一雙鞋子,我便想:既然媽媽不讓我洗衣服,那我就幫媽媽洗那一雙鞋吧。說實話,那實際上是幫我自己洗一雙鞋!
自己想不如自己做,于是我便用實際行動來表明。我急忙跑下樓,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幫你洗一雙鞋,行嗎,這樣也算我幫外公外婆做一件家務事吧!媽媽猶豫了一會兒,但還是答應了。等媽媽洗完了衣服,我便開始洗自己的鞋子。
以前媽媽教過我,要洗鞋子,得先把鞋里的襪子拿出來洗。我拿出襪子,覺得臭極了,我想:爸爸媽媽是多么的關愛我啊,雖然我的襪子那么臭,但是依然幫我洗,這多么偉大啊。我得感謝他們!我洗好了襪子之后,把鞋墊拿出來洗,鞋墊很容易洗,兩面都放點洗衣粉,兩個一起刷,一下就搞定了。
接下來就是鞋子本身了。鞋子我穿了很長時間,本來很白的一雙鞋,現在變得黑不溜秋。但是爸爸媽媽以前仍然不厭其煩的把我的鞋子洗的干干凈凈。真的對我很關愛,我真的不應該天天惹他們生氣,不然我豈不是辜負了他們對我的用心良苦!
我拿了些洗衣粉,先抹在鞋子外面,在拿刷子用力的刷,好不容易才把這只鞋子的外表洗好。繼而,我又弄了些洗衣粉抹在鞋子的里面,然后先把刷子放在鞋里,用力的左刷刷,右刷刷,上刷刷,下刷刷,費經心思才把這一只鞋子洗完呢!我也感到了爸爸媽媽的洗鞋的不容易!
重陽敬老,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品德。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句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重陽敬老日記字 重陽節敬老院日記篇二
“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九月九應該是登高,賞菊花,吃花糕,飲酒的日子。我國把這天定為“老人節”“敬老節”。
本來和同事約好去北宮登高,賞紅葉。可惜同事離的遠,路上堵車,到了都已經10點半了。最重要的是早上我們聽說一個朋友今天下午要去敬老院看老人,相比之下,我們對這個活動比較感興趣,不僅是對我們大人,還有兩個孩子——婧涵和天天(同事的兒子)。
下午我們1點半出發,去了大灰場附近的一個敬老院,這家敬老院住的都是附近的老人,敬老院有三層,一層,二層為身體好的老人,三層為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人24小時照顧。
朋友也是我的高中同學,他們三位自己開辦了一家輔導學校,這次也是帶他的學生來感受敬老愛老的傳統。我的這位同學很了不起,自己喜歡國學,對于現在孩子對父母不管不問很看不慣,利用業余時間給孩子傳授我們的國學知識,把尊老愛幼用實際行動來交給他的學生。
我們一行20人,有他學校的老師,學生還有我們公司的同事。在敬老院負責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分成幾組,分別去把我們帶的用品及食品送到每個房間,每位老人。當時我們去前就想著給他們帶什么吃的用的,到了那里我們才意識到,他們需要的不是吃的用的,是關心關愛。
有的老人見到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坐下,和我們聊著聊那,讓我們感覺老人真的很孤獨。聽工作人員說,人手很緊張,一層有時就2個人,對于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的老人,吃東西行動方面還要隨時注意,有些老人還有精神問題,隨時都要注意不能離開視線。3層不能自理的老人更是24小時不能離人,時刻需要照顧。有一位大學生村官,每天下班經過這里,都來給老人喂飯洗澡,都是義務的`。
這是我們第一次來敬老院,我們約好,等到春節及以后的日子,我和我的同學及他們的學生,會常常來這里,送來他們需要的東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