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圓明園作文字篇一
走進園林,小橋流水、樓臺亭榭、假山噴泉、荷池垂柳、錯落有致,交相輝映。
“清風拂綠柳,人在畫中游。”正值這生機勃勃的時節(jié),漫步于林間,一眼望去,棵棵垂柳猶如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擺動著綠色的連衣裙,又好像掛著一道綠色的帷幔,如輕煙,似綠霧,宛如翠浪翻空,柔美飄逸。那絲絲秀發(fā)滑過我的臉頰,我的心也隨著柳絲飛揚,我仿佛變成了一只快樂的小鳥,在這碧綠的絲帶秋千上蕩啊蕩!
“四面荷花三面柳”,賞盡垂柳品荷花。無論你是置身于賽過杭州西子湖的“曲院風荷”,還是漫步在依山面湖的“平湖秋月”,荷花總是擠滿了你的眼球。那圓盤似的荷葉如同一塊塊翡翠鋪滿了水池,朵朵荷花從圓盤中冒出來,亭亭玉立,妖嬈撫媚,猶如一幅幅巧奪天工的錦緞。微風拂過湖面,荷葉輕輕地拍著水面,自然的節(jié)拍擊出幽閑雅致 ,讓人心曠神怡。我仿佛變成了一只蜻蜓,與荷花仙子在盤中輕舞飛揚,時而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時而與碧水清波游敖嬉戲,我醉了!
有山有水怎么能沒有橋,圓明園有一百多座橋,真是千姿百態(tài)。遠遠望去,賞荷橋猶如一條長長的巨龍盤臥在荷花池中;玉帶橋拱高而薄,宛如一條玉帶飄浮在溪水之上;如意橋緊緊地拉著兩岸的小山;規(guī)月橋像一輪彎彎的月芽兒靜靜地躺在碧水與柳絲之間;殘橋雖經(jīng)歲月和歷史的洗禮,但我卻喜歡這半圓拱形,它與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個大大的完整的圓,透過這個圓,仿佛能看透圓明園的過去和未來。
到圓明園不得不去的就是西洋樓遺址了,昔日宏偉壯觀的“大水法”如今已是殘檐斷壁,游人們只能在狼藉中尋找著歷史的痕跡。“觀水法”前,一群紅領巾吸引了我們的腳步,他們正對著五星紅旗宣示:永遠熱愛祖國,熱愛國旗!
出了圓明園,我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外留影,我的理想隨之誕生,我要踏進這樣的高等學府,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我要親眼見證祖國的騰飛,讓圓明園的恥辱在歷史的長河中被永遠淹沒!
圓明園作文字篇二
在一個陰雨天,我來到了這里,歷經(jīng)戰(zhàn)火的浩劫、歷經(jīng)風雨的侵蝕、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這兒雖然僅剩下殘垣斷壁,但仍是我內心向往的地方。這就是有著“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
清早的圓明園,游人還不太多,我從公園南門進入了“綺春園”,這里樹木繁多,各種花草映入眼簾,頓時與公園外的紛繁嘈雜隔離開來,使人心曠神怡。
走著走著,便看見了水景,這里的水面不大,卻鋪滿了各種睡蓮、荷花。它們高的可以伸展出約1米多的莖葉,矮的則是平展在水面上,其間點綴著大小不依、顏色不同的花朵,錯落有致。魚兒在水里自由地穿梭著,時而急轉身影,時而躍出水面,真是古靈精怪!前面眼看水面變窄,仿佛到了湖的盡頭,沒想到穿過了拱橋后又別有洞天,雖然依舊是荷花接天連日,但這片水域里有幾只悠閑的野鴨,它們或三三兩兩嬉水玩鬧,或獨自潛水又迅速浮出,湖水也因它們擴散出一圈圈漣漪。在這里行走真是一步一景,平和美極。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徑慢慢地走著,兩邊有古松,這種松樹也叫白皮松,樹皮被成塊的迷彩裝點著,它們枝葉茂盛,我能聽見鳥鳴,卻無法發(fā)現(xiàn)鳥兒的蹤跡;松樹林的土地已被各種草兒占據(jù),即便有些是雜草,我也認為那是極美的,極有意境的!
穿過古松林,我來到“長春園”,遠處突然出現(xiàn)了古建筑群,我知道很快就要到著名的西洋樓景區(qū)了。“西洋樓”是中國人在圓明園首次仿建的一座歐式園林,風格屬于巴洛克式,由意大利人郎世寧設計監(jiān)修,中國工匠建造。
一邁進小景區(qū),我已強烈感覺到圓明園要訴說的那個凄涼而又壯烈的故事。來到“海晏堂”,這里最著名的便是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它們以水報時,聞名世界,如今僅僅剩下一些殘缺的建筑,我無意中看了一下時間是上午9點,腦海中這十二生肖,已呈八字歸于原位,而9點按時辰來說應該是巳時,此時蛇首準時吐出了水柱;“大水法”中那些倒下的,有著精美雕刻的石柱石塊凝固住了歷史,你雖已不似昔日那樣光彩奪目,我卻能聯(lián)想到你從前的壯美;走進“黃花陣”,這里是一處按原樣復原的迷宮類建筑,我走在其中,好像迷失了方向,正如清朝統(tǒng)治者當時迷失在了歷史的漩渦中。這剎那的永恒銘記了那段屈辱的歷史。侵略者的貪婪無恥、手段的下流卑劣,讓我心胸難以平復,難道一把大火就真想扼殺中國人的一切嗎?難道一把大火就真能掩蓋世紀強盜的劣跡嗎?
我回首望了望西洋樓,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從心底升起:絕不能讓歷史重演!我們一定要用知識和能力捍衛(wèi)我們的美好和幸福!帶著這種強烈的警醒和責任,我來到了“福海”,這里水面寬闊,平整如鏡,我整個人也跟著平靜下來,看看海面上星星點點的游船,滿心幸福!
大美圓明園,你的美是歷史的美,你的美是殘缺的美,你的美是訴說的美,你的美是警醒的美。
在我的心里你像一只鳳凰,曾經(jīng)輝煌的你已在戰(zhàn)火中涅槃重生。
圓明園作文字篇三
1860年前,圓明園,是一個奇跡的名字,而1860年后,圓明園,卻是一個廢墟的名字。
據(jù)我所知,圓明園的面積大350公頃,是歷代清朝皇帝150余年的心血。皇上傾全國物力,集無數(shù)精工巧匠,又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風景名勝……才建成這前所未有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的建成,為中國文化史上又添一顆無比明亮、璀璨的明珠。
可是,這顆明珠才綻放100多年,就被毀壞成了一片廢墟。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lián)軍侵入北京,來到圓明園,在園內肆意燒、殺、搶、掠,出園時,每個人的腰包都鼓鼓的,更可恨的是,他們竟為了銷毀證據(jù),放火燒了圓明園。他們燒的不僅僅是圓明園,還燒了歷代皇帝的心血,燒了老百姓的心,燒了皇家的天堂……一把火,使這座有無限價值的圓明園付之一炬。
現(xiàn)在的圓明園,依然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但已經(jīng)失去了繁華,只剩下幾根殘缺的柱子了。你可否聽見過他低低的哭聲?你可否看見他憤怒的表情?你可否聞見他一縷縷煙火味?
現(xiàn)在許多人都在討論“是否重修圓明園”這個話題,我認為,不論是重修圓明園,還是不重修,這圓明園的恥辱,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
侵略者,你們竟把這鬼斧神工的宏偉建筑就這樣燒毀了,把這深深的恥辱烙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
古人云“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說得沒錯。當時,正是因為清朝政府的腐敗,才導致圓明園的毀滅。21世紀到了,新一代的青少年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是我們共同的使命,發(fā)揚中國夢是我們共同的愿望。
老師點評:
這是一篇讀后感,小作者在讀完《圓明園的毀滅》之后,感觸頗深,言辭懇切,希望中國人民勿忘國恥。作者在開篇能夠概括文章材料,做到詳略得當,并且能夠結合“圓明園是否重修”進行闡述,語言樸實無華卻發(fā)人深省。 作者在最后用“落后就要挨打”收尾,升華主題,號召青年人努力為祖國奮斗,引發(fā)讀者思考。
圓明園作文字篇四
北京是我們中國的首都,圓明園就是北京的一個旅游景點。
圓明園是古代清朝留下來的遺址,但還是經(jīng)過了裝修才能變成現(xiàn)在這么美麗的樣子。
圓明園里有許多花草樹木、山山水水,還有很多被八國聯(lián)軍燒毀后留下來的大石頭,除了石頭和比較堅硬的物品殘存了下來,其余的幾乎都被大火燒毀了。
圓明園里有許多小山坡,山坡上都長滿了小花小草。有時小草很干燥,爬山的時候就不容易從山坡上滑下來;有事下過雨后,小草非常濕潤,也非常滑,如果你爬山的時候一不小心。你就會從山坡上滑下來,跟滑滑梯一樣,好玩極了。
去圓明園最重要的就是看西洋樓古遺址。那些遺址都好雄偉壯觀啊!以前爸爸告訴我古代的建筑技術是很厲害的。當時我一點兒也不相信,但是看了這些建筑后,我相信了。
圓明園里還有一個十二生肖館,十二個生肖頭像那里面都有。你們猜,我會先看哪一個生肖呢?當然是看我的生肖——牛了呀!
圓明園里的景點多得說也說不完,你們還是去親眼看一看、瞧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