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揮,應以寫“體會”為主。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字篇一
初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心情隨著故事的跌宕起伏而搖擺不定。全篇讀來,保爾柯察金的精神是全篇的中心。當我不斷地更深層地去品味與揣摩保爾的一生時,慢慢的我所發現了的不僅僅是保爾所帶來的偉大,還看到了生命的精彩與意義。
書本所講的內容通俗易懂,主要是:保爾出身貧困天生就對富人有著仇恨心理,年幼就開始了苦不堪言的工作,與冬妮婭結為朋友,過著窮人的生活。一位布爾什維克朱赫來的到來讓他明白了革命無產階級的偉大,他拋棄了一切,成為布爾什維克,他在戰爭中多次受傷,身體狀況愈發愈下降,可他還是在一次次努力之中重回隊伍,堅持著他的革命。
書中發人深思的地方很多,比如:保爾在一次與敵人的戰斗之中慘遭軍刀的嚴重砍傷,傷口在腦部,留了一大口破處,當保爾被抬入醫院時,情況已經糟透了,生命的跡象在緩慢消失,若換成平常人早已咽氣,可保爾竟然還有脈搏與心跳,手術的成功率并不大,即使手術成功還要憑他自己的意志力,所有人都認為保爾撐不過這關時,保爾卻以驚人的意志力緩緩地恢復著。這個地方的描寫給了我或多或少的感動。我忍不住在想為什么,為什么保爾的意志力那么強?為什么一個傻小子卻比他人有著更強的生命力?經過萬般猜測與品味,我才明白因為保爾的信仰所不允許他現在倒下,也許保爾知道,這次他可能活不下去,但是保爾的信仰救了保爾,它告訴保爾他的生命還存在著更大的意義,小小的刀刃不足以奪走她的生命,他還要為更多的窮人做斗爭,他的生命意義還沒有結束,所以他忍著痛,從死神的手里奪走自己的命運,將身軀從死亡的泥沼中拉出,重獲生命。
保爾表現出的不僅僅是超長的毅力,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他的成熟與穩重。文中表現的地方比比皆是,就拿他在車廂上的地方來講,他在車廂之中遇到了他從前的愛人東尼婭,東尼婭的身份是富家千金,而他是火車換燈泡的維修工,可東尼婭變了,他為保爾是一個維修工而感到丟臉,可保爾則顯得成熟與穩重,他不覺得有什么丟臉,對冬妮婭的改變也只能是勸說與無奈。而我覺得,保爾在這種尷尬的會面時,他心不嬌氣不躁,不感到尷尬反而覺得光榮,他已深深得貫穿了革命的意志,他所揮發的,他所存在的身份不僅限于維修工,而是一名戰士,是一名無私的勞動奉獻者,一位無產階級的英雄。
布爾什維克,保爾,都給了我不少的啟示,在生命之中,我們存在自己的意義,如蘇軾所描寫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生命的意義即使或多或少都是我們所去追求的目標,人生也因這些目標所有了精彩,所變得偉大。保爾的意義在于無私的為勞動任命做貢獻,當著默默無聞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為了這份意義所拼搏著,追求著,在困難與歡喜中打滾,變得偉大。而我們也應在意義中所不斷前行。
而在我們生活中,所能追求自身意義的的人又有多少呢?就拿我來說。有時我總會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標,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存在有何意義,難道真的是沒有目標前行嗎?不是的,只因為自己的目標不夠堅定,也沒有用盡心思去追逐目標去理解生命,我們才盲目的在原地打滾,毫無進展,《鋼鐵的意志》讓我學會如何去追逐生命所存在的意義,給我的生命煥發精彩。
用超人的意志與成熟去完成自己的意義又或是說去完成自己的意義所要用超人的意志與成熟,可只要不迷失方向,前方的道路就一直明亮。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字篇二
“被失明奪去的東西,無線電又還給了他——他又可以學習了。他以無堅不摧的頑強意志學習著,忘記了一直發燒的身體,忘記了肉體的劇烈疼痛,忘記了兩眼的火燒火燎,忘記了生活的嚴峻無情。”——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每當我讀這一段話時,我心中升起一股激動人心的感覺。一個人的意志可以堅強到這種境界,那么,這個人就是堅強的,他有鋼鐵的意志。保爾為了學習,忘記了所有的疼痛,正是這種堅定的信念在支撐著他,讓他繼續學習下去,繼續堅強下去。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由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創作,寫作該書時,他已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這本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才寫成的。故事就取材于他的親身經歷,這是靈魂之作,作者對此投入了大量心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以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的生活經歷為線索,展現了1915年到1930年前后蘇俄廣闊的歷史畫面和人民艱苦卓絕的斗爭生活。在此其中,誕生了許多為了革命而奮斗、堅強的人:謝廖沙、達雅、保爾……但所有人中,保爾的奮斗、堅強是最為突出的:無論是戰場上的搏殺、感情上的波折還是工地上的磨練,都沒有使他倒下,甚至是三番五次來襲的死神,也無法從他堅韌不屈的軀體中奪走他的靈魂。雖然傷病無情地奪走他的戰斗能力,使他臥床不起,但是,他拿起筆,用筆桿子繼續戰斗。埋頭苦讀、奮筆疾書使原本對文學一竅不通的他,成功地出版了一本小說。在保爾身上凝聚了當時社會最美好的精神品質——為理想而獻身的精神、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奮斗的高貴品質。鋼鐵般的意志,配上鋼鐵般的身軀,這,就是鋼鐵一般的人——堅強、勇敢、有意志的人!
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應該有意志。男兒有意志,才能做大事;女孩有意志,就能幸福地生活。我也是一個有意志的人,雖無保爾那種忍痛創作的壯舉,但我的堅強,讓我成功地干了一件事——
我五年級時,騎自行車對于我來說遙不可及。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騎自行車回家,在平曠的地上還做出高難度的動作:放開手騎,單手騎,站著騎……再一想我在騎自行車方面是多么的貧窮,我就“發憤圖強”,想要學會騎自行車。
媽媽給我買了一輛嶄新的藍色自行車,在一個晴朗的星期日,媽媽帶著我去到一塊小小的空地上練習。
開始,我只會一個勁兒地蠻騎,想要學著同學們在空地里騎車時的樣子——雙腳使勁兒瞪,背微曲,腳越瞪越快……突然,蹦的一聲,我還沒反應過來,自行車就倒了——這一倒倒哪里不行,偏偏倒在那里!幾塊小小的石頭硌到了我的雙腿,血雖然沒有流出來,但腫了一大片。疼痛涌入全身。我突然想起那些剛剛學會騎自行車的同學:他們的腿都是“千瘡百孔”,“體無完膚”,傷疤不用說,烏青的就有一大片,想必是練習時硌到的。
想到他們的腿,我不禁感到害怕:騎一輛自行車,要弄傷整條腿,何苦呢?但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已經和媽媽說好了今天要練習的,怎么能反悔?
算了,豁出去了,我咬咬牙,使勁地把車推起來,拍拍身上的灰,繼續騎車。每隔一會兒,就會有“哐當”一聲,我又因速度把持不好而摔倒了,又一次甚至還流了血——但是我不放棄,一直練習著,想著自己曾經的諾言……
三年后的今天,我可以自如地騎自行車在街上穿行,但是這一切,歸根于我當時訓練時的堅強。痛不一定代表身體的軟弱,無端放棄一定代表心靈的軟弱。吃不了苦,就難成大器。我們應該努力鍛煉鋼鐵一般的意志,向更遠的地方追逐,不必怕那些小石頭,它們傷不了你,何不利用它們,鍛煉自己的心靈?
我相信,每個人都像一塊鐵,有的軟,有的硬。但只要你堅強,是鐵終究會硬!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字篇三
這一暑期,我榮幸讀過曹文軒文學家寫的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書。看了這本書,我的心里好似弄翻五味瓶般,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這本書關鍵講了保爾。柯察金自小就見到過很多丑惡和高低不平。之后,保爾添加了紅軍,為革命事業投入了自身的青春年少,自身的身心健康。最終,當他兩腿偏癱、雙目失明,可他自始至終堅強不屈地與病痛做斗爭,持續的跌倒,又持續的站立起來。這些無法忘記的歷經、血與生的磨練、永不放棄的理想,促使他的性命放射出絢麗的風彩。保爾最后在他的人生扉頁中寫出了輝煌。
讀著,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身,實際上,我也有一個理想,那便是當一名舞蹈知名演員,每每我還在電視上見到和我同年齡的小演員,在燦爛的舞蹈上演出,她那跳的舞像美麗的蝴蝶般飛舞著,美的令人沉醉!看見幽美的舞蹈,我真有一些艷羨,因此,我踏入了學習舞蹈的職業生涯。
你是否還記得,剛進舞蹈培訓班學習培訓時,需先練劈叉、壓胯、拉腰。來到壓胯訓煉了,看見學生們壓胯時那痛苦的表情,我焦慮不安擔心,真害怕想像到我壓胯時的場景。總算到我了,我忐忑不安地躺下來,腳放置身體兩側,老師的手按照我的膝關節上邊,她用勁一壓,我的胯一點一點地壓下去,伴隨著教師的幅度增加,我感覺我的大腿根部兩邊像被刀砍開一樣痛。啊我終于禁不住大喊一聲,淚水在眼眶里打轉著,淚珠一滴一滴地滾下來。那一刻,我有了想舍棄不學的想法。
回到家,媽媽看到我憂心忡忡的樣子,看透了我的心緒,她意味深長地對我說:每一個人都見過獲得成功的七色彩虹,都嘗到成功的喜悅,那成功秘訣是什么?那便是鍥而不舍的精神。蟲類變彩蝶,在轉變的全過程中,也十分的艱辛,但是,它堅持不懈了,就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泳儀,堅持不懈便是獲勝,不必急于求成。我聽了媽媽的話,覺得它像春風一樣吹開了我的心扉,對舞蹈的鐘愛又要我凸起了學習的膽量,又要我想到了保爾,在戰火紛飛的競技場,面對生與死的磨練,他沒有倒退;在疾風暴雪的基本建設施工工地,面對平常人無法忍受的勞動效率和饑寒,他沒有倒地;在雙目失明、病癥壓身的狀況下,面對書稿遺失、身體每況愈下的無情打擊,他仍沒有妥協,和保爾對比,我差的遠了。因此 ,我想向保爾學習,面對日常生活、學習上的艱難永不放棄。
因此,我剛開始滿懷希望的學習,再不叫苦、叫累、叫疼,鍥而不舍地訓練基本功。盡管,在舞蹈的全過程中,我也經歷過很多艱苦,被老師指責過,被同學譏笑過,我也落淚過。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歷經2年的訓煉,我的基本功通關了,下叉、下腰都輕輕松松,舞蹈姿勢也是有非常大發展。我都意味著院校報名參加六一文藝匯演得到 了一等獎。我都早已考到舞蹈第八級了。
在人生的在旅途,會碰到沉沉的艱難,要去面對不成功的嚴厲打擊和不被別人了解的痛楚,這些。可是,這一切都是短暫性的。在提升阻礙、克服困難后,回望踏過的路面,大家便會感悟到,那時磨練人生的火苗。多少錢英雄、名人,都是在汪汪狗燃燒的火焰中煅煉出來的,好似大伙兒常說的:寶劍鋒從磨練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在學習中,大伙兒理應學習培訓保爾不畏艱險、勤于思考的精神實質;在生活起居中,大伙兒理應學習培訓保爾勤奮不斷進取、不怕挫折的精神實質;在大家失敗時,大伙兒理應以保爾為榜樣,分析原因,鼓起勇氣,重新開始,絕不放棄;在大家獲得成功時,大伙兒理應以保爾為榜樣,認真細致,嚴于律已,繼續努力。是他鼓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兒童,也鼓勵我將更為勤奮學習,不虛度年華,給自己的理想而奮斗終生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字篇六
我曾順著魯迅的墨跡,去聆聽那聲聲吶喊;曾伴著遙遠的絕響,去搜尋文明的碎片;曾乘著排空的海域,去理解老人的不屈。朋友,你喜歡讀書嗎?書,拉近了時間的距離,縮短了地域的間隔;書,使你暢游千山萬水,鳥瞰古今中外;書,伴你踏上理想的征途,人生從此充滿陽光,充滿希望。
沉醉書韻,我們盡情欣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磅礴氣勢,領略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萬丈豪情,飽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風情,感受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千古感懷……唯有書色,艷比西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是一本讀后讓人覺得蕩氣回腸的書。這是一首英雄的頌歌。這本書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斗經歷作素材,以頑強的意志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雖癱瘓,但卻微笑著與死神抗爭,書寫出一部部撼人心魄的名篇佳作。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結識了一位百折不撓的英雄——保爾·柯察金。“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一個人只有一次。這僅有的一次生命應當怎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保爾的人生感悟深深地觸動了我。保爾·柯察金是一個貧苦的孩子,他承受著生活帶給他的壓迫和欺侮,時時刻刻處在死亡線上。然而,他卻敢于向不公平的命運和屈辱的社會地位挑戰,敢于在困難中站起來。保爾積極投身到捍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中。我仿佛看到了那激動人心的場面,無數前蘇聯青年,懷揣這本書,高呼:“為了祖國,前進!”勇敢地沖向瘋狂的法西斯侵略者,鮮血染紅了莽莽雪原。我終于明白了:生命屬于每一個人,且只有一次,但把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那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保爾·柯察金,這樣一個因為殘疾而不幸的人,雖然自己身體行動很不方便,但是他用自己頑強的毅力克服了,他在失去行走能力后毫不灰心,更加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并且開始了文學創作,我看到他對生活的熱愛。但是厄運又一次不幸的降臨在他的頭上,雙目失明對于已經癱瘓的他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可是他卻在黑暗中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字,他都需要付出常人根本無法想象的艱辛。我不禁思索,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苦難和打擊?冒著槍彈雨林向敵人發起十七次沖鋒,身患傷寒餓著肚子踩著冰冷刺骨的泥漿修路,從死神那里掙脫出來,躺在病榻上受盡傷痛的折磨。
也許,“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一個人已經不在人世的時候,他還能以自己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人應該怎樣的活著才有意義?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英雄不是天生的,正如鋼鐵一樣是需要用烈焰來鍛造的。這就是偉大的保爾精神!
毅力是成功之本,當我們遇上困難時,就應該像瀑布一樣,用自己震撼山谷的吼聲,向它發出挑戰;就應該像鉆機一樣,用自己洞穿一切的執著,將它一一打敗。不要抱怨遭遇過太多的苦難,不要試圖躲避即將面臨的挑戰,不要懼怕眼前的黑暗,放遠視線,向前,向前,向前!成功將不再遙遠!向前的過程里,也許會遭遇痛苦,要學會帶著痛苦向前,就想蚌一樣含著沙粒生存,最終得到的是珍珠!一次巨大的挫折同樣來之不易,就讓它化為向前的力量。陰霾的日子總有盡頭,陽光也總在風雨后。向前是一葉駛向成功彼岸的小舟,迎著黎明的第一絲曙光,你可嗅到了彼岸的花香。
在書中,我們聆聽成功的絕響,共享人生的快樂,體會失敗的辛酸,領悟生命的真諦。莎士比亞曾說過: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字篇八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對于這段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一段話,我想大家都知道他來自哪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對于這本書,我們只能說是又愛又恨。因為要考試的原因,再加上書的本身也不是很好懂,我就又去報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修課。這么多課下來,感觸頗多。主角保爾不用說,肯定是最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而除了他,我卻想聊聊冬妮婭,聊聊她的美。
作為保爾曾經深愛過的初戀,冬妮婭無疑是美的。
在粗俗的外貌美上,作者并沒有集中細致刻畫,但我們可以從零散的描寫和人們對她的態度看得出來。她“苗條嬌小”,是“漂亮的”,“栗色的頭發梳成一條粗大的辮子”,有“一雙美麗、可愛的碧藍的大眼睛”,她“跑起來像魔鬼一樣快”,在同保爾賽跑時,被保爾費了老大的勁才追上之前,“過去誰也沒追上過”她。在這同時也說明,她的身體應該是有得到良好的鍛煉。
冬妮婭的修養也是很美的。這從她的言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如當她看到以前那個穿著破舊的保爾突然理了發,穿上了新的襯衫,本想說幾句表示驚訝的話,但是看見他已經有些發窘,不愿再讓他難堪,就裝出一副完全沒有注意他的變化的樣子。還可以從她的生活背景推斷出這種修養形成的必然性。冬妮亞應該有著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林務官對冬妮亞領一個衣著破舊,十五歲的窮工人進屋,卻“決不會說什么的”,可見人品并不差。冬妮亞的母親米哈伊洛夫娜從小受“刻板守舊”的母親“嚴加管教”,成天給她講“禮儀”“修養”,應該也有教養,并且為人善良,待人平等,尊重別人。冬妮亞受過六至八年的正規學校教育,并且是“從一大堆讀過的小說中成長起來的”。她家里“書櫥里整齊地排列著幾百本書”,說明她腹有詩書氣是很自然的。而且,她介紹給保爾的《牛虻》,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改變了保爾的命運吧。
就算冬妮婭再美,她也依舊還是和保爾分手了。她是富人的女兒,那次共青團的會議,使得她與保爾從相愛到徹底決裂。因為她始終沒有擺脫資產階級小姐出身的束縛,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爭之中,與保爾的思想差距越來越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對愛情的追求依舊是明朗熱烈的,哪怕最后只是嫁給了一個鐵路工程師。
對于保爾和冬妮婭這段美好的愛戀,以分手為結局,無疑是令人痛心的。但是,這卻又是必須而且無法避免的。冬妮婭作為一個務官的女兒,良好富有的家境下,她的性格不免高傲,她的母親是一個大家閨秀,培養她時,更像是在培養一個十指不沾春陽水的“溫室花朵”。而保爾,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有事飯都吃不飽,衣都穿不暖,還總被富人家的孩子戲弄。這樣兩個身份懸殊,生長環境不同,價值觀也大相庭徑的兩個人,就算在一起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他們終將會因為一個或大或小的事而鬧出不愉快。就像保爾無法理解冬妮婭為什么要穿的“花枝招展”得去參加共青團會議一樣。冬妮婭也肯定不會跟隨保爾去那種環境極其惡劣的野外修鐵路的把。
再者,作者也不會任由這段“美好的愛戀”發展下去的。在那個以革命為背景的時代,保爾所代表的無產階級的冬妮婭代表的資產階級是不可能相容的。如果作者硬是將兩個人湊在一起,反而會使文章失了真。讓作者失去了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初心。
對于冬妮婭,我目前能夠自己發現的只有這么多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很深,很“難”看。想對于冬妮婭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可能還需要我再多多閱讀吧。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受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字篇九
尼采說過: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又深了一層。《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篇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描寫了一位鋼鐵戰士保爾.柯察金的成長歷程,歌頌了他百煉成鋼的鋼鐵精神。
當我合上書,風輕輕的,撫摸著我的臉頰。我的心卻掀起了萬丈狂瀾,久久不能平息。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保爾的形象那個聽朱赫來講革命道理時心生向往的保爾;那個讀《牛虻》時醉心忘我的保爾;那個修路時身先士卒、不畏惡劣天氣的保爾;那個五次與死神抗爭的保爾;那個即使雙目失明,身體癱瘓也堅持寫作的保爾他對于革命是那么的堅持不懈;他面對苦難是那么的勇敢無畏,他百煉成鋼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偶像,是的,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過是百煉成鋼。在出道歉他是一個并不被看好,舞蹈基礎十分差的小透明。他不甘愿平淡無奇地過一生,不甘心一生碌碌無為。不就是舞蹈基礎差嗎,他就練,練一天不好練兩天,兩天不好練十天,十天不好練一年練舞時壓腿的痛哭,動作重復的枯燥,被汗水浸濕的衣裳當面對這些時,他選擇迎難而上,所以他利用一切空隙時間練舞:別人逛街他練舞;別人吃飯他練舞;別人吃飯時他練舞;別人睡覺時他練舞他常常是最早來到練舞室的,也是最晚離開練舞室的。為了練舞,他每天最少可以只睡三小時,他對練舞已經到了一種癡迷的地步。當他舞技爐火純青時,他的黑眼圈已經漆黑如墨了。但他還未獲得出道的資格因為他跳舞缺少力量。于是他想了一個極端的辦法:在腳上綁上兩個沉重的沙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綁著,練著,跳著這種自損式練舞給他的身體帶來超大負荷,留下了很嚴重的腰傷,一動就會錐心刺骨得痛,周圍的人都勸他不要這樣練了,他婉拒了。從衣服擰下來的是汗水,從身上綻放的是光芒。當他面對疼痛與苦難時,他選擇了百煉成鋼,當他站在舞臺上說出我叫張藝興時,他知道他的選擇是對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再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我久久地思索這句話的含義,他仿佛不是一般文字,而是一股清泉,給我以明朗的感悟,灌溉著我的心靈。人們往往羨慕他人取得的成功,自己卻不愿付出努力而是尋找捷徑,殊不知百煉成鋼從沒有捷徑可言。泰戈爾曾說: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時間的絕唱。郎朗經歷了無數個不為人知、默默練習的日日夜夜,才有朝一日人們為他華美絢麗的鋼琴彈奏所傾倒;羽生結弦一次次受傷又爬起,堅持苦練,終于為世界呈現出無懈可擊的冰上英姿;屠呦呦做了數百次,才有了驚人的發現,在40年后終于登上諾獎之巔。他們有著不同的目標,但他們有相同的百煉成鋼精神,所以,當他們老了回首時,不會扼腕嘆息,與之相反,他們會微笑著感謝當初那個百煉成鋼的自己。
他們一生不會有遺憾,只因他們像鐵一樣在一次次烈火和驟冷后練成了鋼,實現了他們的夢想。
而當今社會,人人都有夢想,卻不是人人都能經受烈火與驟冷,因為我們總是會選擇逃避,選擇放棄。我們缺少那百煉成鋼的精神,我似乎想起了什么:堅持不下來的畫畫,學習三分鐘熱度,因為害怕而不嘗試的游泳或許我們真的應該學習保爾堅持到底,百煉成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在烈火與驟冷中煉成的是在一次次面對萬劫不復面對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懼地踏著刀刃不回頭地走下去,然后在鮮血淋漓后涅槃重生。
美麗的水面下,必然有可怕的深度,雖然深,但是美麗,雖然危險,但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