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家鄉的清明節篇一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了故鄉的曬谷場上,車門剛打開,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發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說: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伙伴孫爺爺,他拉著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說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里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著幫我回答,并說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布: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溫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小學四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贊嘆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里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愿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我家鄉的清明節篇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我看到這首詩時,就會想起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節那天,村子里一下子變得很熱鬧了,外出的人會不約而同地從四面八方趕回來。家鄉的人們很重視這個節日。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把準備好的酒菜、年糕、香燭和紙錢一起放進擔子里,由爸爸挑著,我們一家人向墓地前進。
一到山上,我們就看到田野里的小草鉆出來了,嫩綠嫩綠的。漫山遍野的映山紅笑紅了臉。小鳥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啊,春天真美!
不一會兒我們就來到了墓地。爸爸一放下擔子就拿起鋤頭把墳前的雜草清理干凈了。奶奶就把那些酒菜和年糕拿出來整整齊齊地放在墳墓前,說是要給太公太婆吃。接著我們就恭恭敬敬地祭拜太公太婆了。奶奶還許了很多愿,祈望太公太婆能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的,大人們工作順利,孩子們學習天天向上。然后奶奶把帶來的那些紙錢燒掉了。奶奶說:只有把紙錢燒掉了,才能給太公太婆用。最后爸爸拿出鞭炮,噼里啪啦地放了起來。因為太公太婆在山里太寂寞了,就放鞭炮熱鬧一下。放完鞭炮,收拾一下東西,我們就要回家了。等到明年的清明節再來祭拜。
回來的路上,媽媽說:我們不光要祭拜先人,更要孝敬在世的長輩。我聽了使勁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