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長大了初中篇一
今天是星期五,爸爸一大早就去上班了,我——早早的去了學校。放學回家,爸爸還沒下班,而媽媽又去超市了,于是,一到家我就以飛快的速度做起作業來,正因為作業不多,所以一會兒就寫完了。這時爸爸媽媽還沒回家,我沒事做……忽然,我發現衣服還沒洗,立刻想到:平時家長總是這樣不讓干,那樣不讓干,這次我自己洗衣服爸爸媽媽一定會夸我的!想到這兒,我心里甜滋滋的……
說干就干,我找來一把小椅子,拿起衣服準備洗。先放一些肥皂,用手搓了起來,一遍、兩遍、三遍……搓不干凈,我有些氣餒了,但想:“只要功夫深鐵杵還能磨成針呢!我不能放棄呀!”于是我再加了一點肥皂,繼續搓,一遍、兩遍、三遍……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搓干凈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搓起來就得心應手了!一件、兩件、三件……我把衣服都洗干凈了,掛上了陽臺,抬頭望著天空,太陽公公也仿佛在為我的成功感到高興呢!“叮咚,叮咚……”門鈴突然響了起來,開門一看,原來是爸爸媽媽呀!他們不約而同地看著陽臺上濕漉漉的衣服,異口同聲的問起來:“這是誰洗的衣服呀?”我笑而不回答,這時,他們看著我臉上一顆顆的汗珠恍然大悟:“原來是你洗的啊!”說著我們都笑了起來,清脆的笑聲回蕩在我們耳邊……
通過這件事,爸爸媽媽都說我長大了,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今天”永遠會刻在我的腦海中,因為今天我長大了,我想以后我還要幫家長干家務活,他們減輕負擔!
我長大了初中篇三
一個學生,每天都要帶剝掉殼的雞蛋到學校吃。有一天,父母忘了剝殼,放學時那雞蛋仍完好無損。為什么?那個學生回答得很干脆:“沒有縫,我怎么吃?”讀完這則材料,我想說,那個學生依賴性太大了。我可跟他不同,不信我講給你聽。
有一次,姥爺的腎又不好了,已經被人送到了醫院。爸爸老媽一聽人說就直奔醫院。他們走之前還對我說:今天下午你自己燒菜去吃,姐姐要在學校吃,弟弟妹妹跟我們去。”
快12點時,我的肚子已“咕咕”地響了。沒辦法,我只有自己動手燒飯吃了。
我準備燒飯了。我從冰箱里拿出白菜、飯和豬肉等備用。然后又拿出油、鹽和味精等備用。過了一會兒,香噴噴的飯就誕生在我的手中。你們看,我是多么的厲害呀!
現在,我已經學會了炒菜燒飯了。
你們說,我是不是長大了,我跟材料中大說到的那個小學四年級學生是不是大不相同呢?
我長大了初中篇四
長大,不僅僅是年齡的增加,體重的加重,身高的增長,更心理的成長。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雨天!那天雨下得很大很大,老師講課時我就心不在焉,一心就在想怎么回家!我趴在窗邊,眼看同學們三三兩兩地回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
雨,一滴一滴地落著,把我帶入了回憶:那是去年的一個雨天,媽媽一個人拿了一把傘接我,由于雨下得太大了,一把傘無法為我們遮擋,媽媽就把傘向我這邊傾斜。結果回到家后,身子右邊全都濕了!過了一個晚上,媽媽就發燒了,39度多呢!
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簾——是媽媽!我急沖沖地跑到媽媽那兒,又是共打一把傘。雨中,媽媽下意識地將傘往我這兒靠了靠,我馬上意識到:不行,上次媽媽就淋雨發燒了,這次我不能讓媽媽淋雨了!于是,我向媽媽身邊靠了靠,借扶傘的機會,將傘向媽媽這邊推了推。
過了一會兒,傘又遮住了我的全身。
“媽媽,我來打傘吧!”
“為什么啊?”
“好玩嘛!”
我搶過傘,把傘罩住媽媽的全身。冰冷的雨點打在我的身上,我卻覺得一點都不冷。
“傻孩子,別著涼。”媽媽將我的傘移到我這邊來。
“那您也能著涼啊,上次為了我您被淋病了,這次我可不能再讓您做了。
媽媽的淚水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孩子,你真長大了,來,讓我們倆再湊近些,省得我們那一個著涼了。”我笑了。
在朦朧細雨中,一對抱著緊緊地母女倆的身影消失在人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