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生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帶到每個家庭和家族,帶動家長和家庭培養起良好家風,進而改進家庭教育環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22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小學,供大家參考閱讀。
篇一:2022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小學
一、指導思想
中華民族連綿五千年,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財富,中國傳統文化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文化寶庫,也是取之不盡的思想寶藏。通過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學習我們祖先創造的光輝燦爛的文化知識,繼承“禮、智、孝、勇”的民族秉性逐步形成我園“快樂健康、富有活力、溫馨和諧、自主創新”的園本文化,培養孩子們“知感恩會說話靠自己敢嘗試”的孩子。
二、活動主題
1、開展傳統節日教育,具有特色的活動課程,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尊敬父母,熱愛集體,文明禮貌,助人為樂,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高審美能力,豐富知識。
2、重陽節—傳統文化節
三、組織領導
組長:XXX、(統籌策劃)
副組長:XXX、XXX、(負責督促各級的方案、具體措施,實施效果)
成員:XXX、XXX、XXX、XXX、(各年級負責各級的具體方案、實施計劃)
五、活動原則
1,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在每一個幼兒身上得到落實,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得到和諧發展。
2,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思想要體現在幼兒園工作的方方面面,形成體系。
3,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提高,不急功近利。
六、具體實施
一日活動中進行中華傳統文化活動的練習
1、晨練時間:(1)組織全體師生進行禮儀操、武術操;(2)自由活動,小班進行扔沙包、中班跳格子、大班學前班進行花樣跳繩。
2、午餐和餐后散步,播放民間童謠讓幼兒欣賞。
3、大課間進行傳統體能游戲。小班《丟手絹》、中班《踩高蹺》、大班學前班《竹竿舞》。
4、下午區域游戲,語言區進行朗誦民間童謠;建構區進行積木搭建竹樓、蒙古包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表演區可以進行《唐詩誦唱》、幼兒經典故事的角色表演;美工區進行印染、剪紙、手工、繪畫《京劇臉譜》。
5、重陽節—傳統文化節,進行傳統文化活動的展示。
七,活動措施
1,加強領導,科學計劃
傳統文化活動,園領導從思想上高度重視教育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成立了領導小組,努力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相關教研人員落實,。
2,立足園本制定方案
幼兒園將結合師幼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方案具體、明確、易行,有主要措施和具體做法,內容簡要,由易到難,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形成我園自己的特色。
3、指導檢閱規范提高
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成為我園的自覺行為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常規性活動,力爭每學期定期開展全校性的大型成果匯報展示活動,為幼兒的學習成果提供展示的舞臺,為教師的教學指導提供交流的平臺。
篇二:2022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小學
一、中華傳統文化豐富的內涵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記憶和中華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我們中華民族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二、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意義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途徑,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
青少年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認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培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弘揚者,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具有基礎作用;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引導青少年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
三、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相關會議精神和有關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為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優秀傳統美德為重點,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健康深入開展。
四、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主題
傳承傳統文化精粹,培育誠信厚德品質,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五、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工作組織
1、領導小組
組長:趙生起
副組長:趙旭婁新強趙生春
成員:劉志取張家喜李新杰鄭健趙家利陳艷標趙生紅徐艷
2、實施小組:
組長:張家喜
副組長:徐艷劉凌云
成員:何婉露何鵬潘菲朱紫薇華妹各年組長各班主任
六、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工作安排
1、時間安排
2021年4月6日工作籌備,4月16日啟動儀式,4月至11月推廣普及,12月總結。
2、內容安排
經典誦讀,戲劇,書法,傳統體育(跳繩和武術)
3、活動安排
傳統體育進校園:1-5年級安排跳繩操;6-9年級安排太極拳和八錦緞,融入課間操。
傳統書法進校園:各年級普及鋼筆和毛筆書法,融入鄉村少年宮毛筆書法興趣班。
傳統戲劇進校園:各年級普及泗州戲等傳統戲劇,融入鄉村少年宮戲劇興趣班。
經典誦讀進校園:各年級普及中華經典詩詞,融入鄉村少年宮播音朗誦興趣班。
4、實施安排
政教處負責制定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方案。
教務處負責監督、協調各部室認真完成學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落實工作。
校團委負責全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宣傳、展示和總結工作。
各年級組、各班主任負責全校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的推廣和普及工作。
篇三:2022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小學
為深入貫徹黨的XX大、XX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教育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要求,縣教育局決定從20XX年6月起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有關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學習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踐行弘揚優秀傳統美德為重點,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學校健康深入開展,不斷豐富我縣學校德育內涵,不斷提升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文化自覺和道德素養,為樂東的科學發展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
二、基本原則
通過宣傳教育、示范引領、行為養成,努力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活動遵循以下原則:
——務求實效。結合縣情、校情和青少年學生實際,通過抓陣地、抓載體、抓活動等各種措施,運用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形式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其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并不斷提升其實效。
——與時俱進。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創新,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賦予其時代精神,使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與新形勢下的學校德育工作相適應。
——分類引導。注重分層分類,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類別的青少年學生群體,采取不同的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活動內容
(一)傳統美德教育系列活動
1、“傳承美德·我們的家訓”。
家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載體。通過開展征集家訓好格言、講述家風好故事、拍攝家庭好風氣等活動,借助征文、演講、書法、攝影、繪畫、博客、微信等載體,讓每個學生在“尋家訓、講家訓、守家訓”的過程中感覺到中華傳統美德就在自己身邊,增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認同和行動自覺。同時,通過學生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的內容帶到每個家庭和家族,帶動家長和家庭培養起良好家風,進而改進家庭教育環境,實現“用家訓育家風,用家風促校風”,推動家訓校訓兩相長,家風校風兩提升。
2、“傳承美德·我們的節日”。挖掘傳統節日內涵,組織策劃相關活動,用青少年喜歡的方式過傳統節日,增強青少年對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利用元旦、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開展尊親敬祖、敬老敬賢、講仁守義、慎終追遠等傳統倫理觀念的宣傳教育。利用“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節日,開展“感恩父母”、“感恩師長”等主題道德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以五四青年節、六一兒童節、七一建黨節、八一建軍節、國家公祭日、國慶節為契機,組織開展慶祝、紀念活動,引導廣大師生緬懷先烈,了解黨和祖國的發展史,不斷增進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3、“傳承美德·我們的禮儀”。綜合運用課程教學、主題活動、道德實踐,把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學習生活全過程,讓學生感受禮儀之美,養成“講文明、懂禮貌、有道德”的良好品格和行為習慣。以宣傳展示傳統的開筆之禮、拜師之禮、相見之禮、成年之禮等為重點,開展收集禮儀名言、宣講禮儀故事、模擬禮儀行為等活動,再現中華禮儀之邦的文明風范。同時,注重當代文明禮儀教育的實踐創新,區分青少年學生不同成長階段,重點開展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的學習、踐行、展示、宣傳等活動,在學生7歲、10歲、14歲、18歲時,為其舉辦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
(二)國學經典學習誦讀系列活動
1、國學經典圖書推薦誦讀活動。在師生中組織開展“國學經典圖書推薦誦讀活動”。在教師推薦、同學推薦、班級推薦、家長推薦的基礎上由學校評審產生候選圖書,然后由全校師生投票產生年度“師生喜愛的國學經典圖書”,在全校推廣誦讀。
2、“讀千古美文,誦國學經典”活動。開展“讀千古美文,誦國學經典”校園文化建設活動,采取“學”、“讀”、“看”、“寫”、“賽”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積極性。學,即每周安排一堂國學經典導讀課。讀,即每日開展“誦讀經典一刻鐘”活動。看,即每周一次組織學生觀看國學百家講壇。寫,即每周一次開展“書寫經典一刻鐘”活動。賽,即每學期組織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比賽、國學經典讀后感征文比賽、國學經典名言名句書法比賽、“書香班級”評選等。
3、“演經典、展經典”活動。把國學經典故事改編成情景劇,利用班團會和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排練,每年舉行一次國學經典故事情景劇展演活動。借助校園藝術節、文藝匯演等載體,以詩文朗誦、快板、課本劇、美文說唱等新穎活潑的形式,把《弟子規》、《孝經》等經典美文表現出來。
(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爭先創優活動
1、培育示范學校。教育局在全縣遴選2至3所中小學校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試點示范單位,帶動引領全縣中小學校爭創“樂東黎族自治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示范校”。
2、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教活動。縣教育局將通過組織開展專家講座、巡回宣講、專題培訓等活動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分期分批組織的校長、德育骨干教師參加省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系統培訓,引導推動各學校開展爭先創優活動。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各中小學校務必高度重視,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作為“一把手”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結合本校實際,細化工作方案和落實措施。要與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進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宣傳,營造氛圍。各中小學校要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等傳統媒體,廣泛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和對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大力宣傳本校在活動中的典型特色經驗,以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進展、新成果、新亮點,使活動贏得社會各界支持,為活動的持續深入開展營造良好氛圍。
【2022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方案小學【精選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2小學清明節掃墓活動方案 【精選5篇】
2022小學畢業典禮主題活動方案【通用5篇】
2021年小學慶祝教師節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