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一
天堂美,美就美在那清澈的水。
那水啊!清的就似一塊藍水晶!春的水,有她獨有的柔媚,垂柳依依,瀲波清清。陽光下的水透射出神秘的色彩。水清澈的像姑娘的眸子,傳遞著對青春的歡動,對未來的憧憬;夏的水,有她獨有的清爽,炎炎夏日,唯那水依舊清冽,涼快。捧在手心,似一面明鏡,照的人是心神俱爽,水就像年輕的小伙子,播撒著熱血的種子;秋的水,有她獨有的情鐘,片片樹葉飄在水面上,似一只只遠行的小舟,水就像一位沉思的老者,將給予的思念帶向遠方;冬的水,有她獨有的的魅力,她結成一塊塊冰,晶瑩剔透,猶如一面大鏡子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真是水天一色,如此動人的水為天堂贏來許多掌聲。
我驕傲的天堂,我幸福的水!
天堂變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水也變了!隨著人類的不重視。
再也看不到夕陽西下的小橋流水,再也看不到魚兒在銀鏡般的水面躍出的漣漪,再也看不到孩子們捧著水那臉上燦爛的笑容,再也看不到鵲鳥俯身掠過水面那一道優美的弧線。水,變了。天堂,變了。只可以看見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一根根排水管就像惡魔的手無情的伸向清澈的水,一股股污水從河底湖底泛起,透透徹徹,令人作嘔。她嚶嚶的哭泣聲被置身于外,她痛徹心扉的求救聲被冷眼旁觀,人類,她眼中的惡魔。水就這樣污染了,污染了她的身體,污染了她的心靈。
我痛心的天堂,我可憐的水!
再看如今,天堂正在恢復昔日的摸樣,河水,湖水由濁而清,水中草兒萌發生機,湖中魚兒活蹦亂跳……
我的天堂感到慶幸,我的水感到欣慰。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二
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是我的居住地,她美麗而又富饒,被人們稱為“魚米之鄉”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
從古至今,蘇州一直都以“小橋流水”而舉世聞名,水養育了千千萬萬的人,水用清涼而又奇妙、純潔而又美好的自己哺育了世界人民!它是世界的靈魂!
太湖,相信大家對它并不陌生吧!沒錯,居住在蘇州的人們喝的都是太湖水!來到太湖你們可以看見四面八方都是水,走在橋上,微風輕輕浮過我們的臉龐,在陽光照射下,湖面波光粼粼,十分閃亮,仿佛無數鉆石飄落在水面上。湖面上,野鴨在快樂的舞蹈,蘆葦見了,也不服輸,在風中扭動著它那纖柔的腰肢。海鷗在空中展翅飛翔。高大的摩天輪在風中滾動,湖里的小魚兒機靈而又小巧,躲過了游客們的魚網。我將手伸入水中,感受水的美妙。看多么美好的一切啊!這美好的一切都是水為我們帶來的,若沒有水,野鴨、蘆葦將不再舞蹈;若沒有水,海鷗將不再飛翔;若沒有水,魚兒將不再快樂;若沒有水,人類將無法生存;若沒有水,地球將不再美好!
每當回到家鄉時,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來到溪邊,脫下鞋子,脫下襪子,挽起褲角,與小魚小蝦們盡情快樂的玩耍,可是現在我再一次的來到小溪邊時,我看到的不再是清澈見底小溪,不是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們,而是到處都是布滿垃圾,奇臭無比的黑色小溪,我傷心極了,我不能再與小魚小蝦們快樂的玩耍了,我不能再聆聽美妙的水之聲了!
請大家保護水資源吧!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多一滴就行,請節約每一滴水吧!不要讓世界最后一滴水,成為人類的眼淚!
啊!我的天堂我的水!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三
生活在我們蘇州的人,其實就是生活在天堂里!為什么這么說呢?
是因為我們這有大海保護著,排洪暢通,洪水不會泛濫到我們這里來。
我們蘇州人杰地靈,人們常說的“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中的“蘇”,就是指我們蘇州。作為蘇州人我感到很自豪!
我們蘇州一般不會地震,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我們蘇州水多,有“東方威尼斯”之稱。但是我覺得我們蘇州比威尼斯美。因為我們蘇州到處都是小橋流水,蘇州園林四季如春,風景如畫,……生活在蘇州就跟生活在畫中一樣。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是喝著太湖水長大的。特別是當我隨媽媽到外地去旅游,看到別人用錢專門買“太湖水”喝時,我那激動的心情真的是無以言表,甭提有多優越了!
水是人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世上火災是無法避免的,如果火災發生了,就要用水來滅;人渴了,就要喝水;打掃房間要用水;澆花當然也要用水;如果人連續三天不喝水,就很有可能被渴死。水這么重要,可有人卻要浪費水:讓馬路邊消防栓里的水,日夜不停地白白往外流淌;平時把水籠頭開的很大很大;刷牙時把牙缸里的水接的滿滿的,都要往外溢了;洗澡時邊擦沐浴露,還邊讓噴頭里的水不停地往下白淌……
竟有人心里還想:不就是浪費一點水嗎?有什么可惜的,浪費這么一點,又沒多大關系了。可這些人為什么不想想:如果每個人都浪費一點水的話,那合起來不就有很多點水了嗎?大海不就是由每一點點水匯集起來的嗎?如果這么繼續浪費下去,總有一天會浪費光的,如果災難來臨,那就算是再好的天堂也無法救我們了。
人類啊!快醒醒吧!不然我們蘇州就會變的沒水喝、不再美好,天堂也就變成地獄了呀!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四
水,生命之源,水將是人類的最后一滴眼淚!
如果你不是親身走進那八百里的沂蒙,你也許永遠不會相信那一個個老農民用一根根的繩子將一個七八歲大的孩子滑到深深的井底,為的只是倆桶略帶沙泥的飲用水;如果你不親身走進陜西西安閻良區的關山鎮農戶的家,你也許永遠不會看到農戶的鍋里燒開水的時候,鍋的一圈竟然是一圈泛白的堿性沉淀物……這樣的水他們喝了好多年。
我們的母親河——黃河,1997年一年就斷流達270余天,作為山東最大的客水源,黃河幾乎以成為了季節河。那“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景象,就連在每年的春秋季也變成了遙不可及的夢……由于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讓人觸目驚心,水利部水司司源長吳季松告訴記者,由于缺水,每年工業總產量的損失達xx億人民幣左右。
這是我國西北部的情況,那南方又怎么樣?讓我們去看看吧。
我國南方部分的水源還算比較多,所以情況比較好。但就是不缺水從而造成了浪費水源、不珍惜水源、浪費水源的情況非常多見。比如有些家庭總是一邊刷牙,一邊開著水龍頭,水就這樣悄然離去了,很浪費。難道他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為這杯水而奮斗、犧牲、流血,有多少人在渴望、需要啊!所以從今天起學會節約用水。
水——生命之源,保護我們的生命之源,從一點一滴做起。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五
我愣住了,再次揉了揉眼睛,望著前方,真希望那是幻覺,可還是如此:干巴巴的土地上倒著幾根荒木,岸邊隨風搖曳的蘆葦已經消失不見,花兒和小草好像被大地吃了似的;曾經那條清澈的河流也已經逝去,奔向那美麗的天堂,只給我們孤零零地留下一堆石子,遠處有幾個瘦弱的孩子站在那放風箏,也有在堆泥土,他們是那么的弱不禁風。
我跪倒了,離開好幾年了,只是想回來看看“兒時”的樂園,可如今卻是這般荒蕪,望著眼前的一切,不禁流下了傷心的淚水,滴在那干涸的河床上,希望能將它重新填上新水。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我去問了幾個老人,他們告訴我,貪婪的人們為了金錢,建造工廠,污染了環境,他們也阻止不了,就變成了如今這幅模樣。
我帶著懊惱和悔恨回家了,久久高興不起來。一次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一個內容,上面寫了某個村莊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園”一般。我按著地址,找到了那個村莊。果然如此:肥沃的土地上,桃樹、杏樹、梨樹有說有笑,花兒和小草談笑風生,岸邊的蘆葦在風中搖曳,小河也歡快的在歌唱,多么無限的生機!在這兒,我找回了童年!我去問當地的村民,為什么會保護得這么好,他們只告訴我:“有水就有希望!”。
孔子曰:“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讓我們一起努力,保護這“真君子”,讓它洗滌我們的污垢,滌蕩我們的靈魂。
失去了,才知道擁有時有多么美好,也許,你從來沒有重視過水的重要,你浪費過,你忘記了珍惜。可能已經無法挽回,但是,只要珍惜現在,從現在做起,一切都還來得及.
魚兒說:“有水,就是天堂!”,花兒應聲說“是的,是的”,小樹又何嘗不點頭贊同?人們說:“只有充分的優質水資源,才有天堂般的生活。”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六
我的家鄉是風景秀麗的蘇州。蘇州是著名的水鄉,也是盈盈綠水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常常被人們稱為“水天堂”。
水是孕育生命的搖籃,也是蘇州的靈魂。
千百年來,我們世世代代以水為鄰,以水為伴,在水鄉生活,在水鄉勞動。這清澈的水喚起了我們對生活的期盼,也賜予了我們豐富的物產。不管是肥美的魚蝦,還是鮮美的水果和茶葉,沒有一樣不是來自于水的恩賜。
同時,這一方水土也造就了水天堂的湖光山色。
然而,在美麗的水天堂,卻不時存在著不和諧的地方:有些工廠偷偷的往河水中排放污水,有些沿河的飯店也偷偷把殘菜飯渣扔入水中,還有一些枕河而居的人家經常把生活垃圾隨意扔進水中。
這一切不文明的行為,將我們美麗的天堂之水弄得又臟又臭。那么,作為水天堂的子民,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我們該怎樣來治理水環境呢?
宣傳水文化,弘揚水文化,保護水環境。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我的天堂我的水,相信通過大家的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一起來爭做保護水天堂的小衛士,就一定可以實現治理好水環境的美好愿望,讓我們蘇州成為魚米之鄉中最璀璨的明珠!
我的天堂,我的水!
我愛天堂的水,我愛家鄉的水!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七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為天堂,以眾多各具特色的美麗河流著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美稱。可以說,水是這座城市的靈魂。若是少了水,那么這座城市就沒了靈魂,也就稱不上天堂了。我為我是蘇州人而感到自豪。
水不僅與蘇州息息相關,更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不可分。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水,要是沒了水,就等于沒有了生命之源。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于是大手大腳,不懂得愛惜,將水白白浪費。我們千萬不能白白浪費水,為了不使水資源匱乏,我們能做的只有節約用水,從點滴開始,讓水進行二次利用。例如,平時媽媽都會教導我如何節約用水:洗澡水不要丟掉用來沖馬桶;淘米水用來澆花;洗澡擦沐浴露時,把噴頭關掉等。其實節約用水很簡單,一個細節、一個習慣就可以完成。全世界那么多人,節約下來的水量是不可估量的。為了我們人類美好家園,我再次號召大家:“節約用水,點滴做起”。
我們不但要節約用水,還要有凈化水源的小妙招。以往周末空閑的時候爸爸會帶我和志愿者叔叔阿姨一起去做保護昆山的水源-環保公益宣傳活動,我們會在河的沿岸居民或進小區給市民講解保護河水對于我們生活用水的意義,志愿者叔叔阿姨還會教大家利用廚房剩余的瓜果皮、蔬菜葉制作酵素(酵素其實是一種酶,它具有很強的催化、分解、轉化、重組作用。),將制作好的酵素投放到河里用來凈化水質(酵素在治理河流污染中,能起到分解有害物質的作用),同時也減少了市民家里的廚余排放,真的是一舉兩得,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水源真的是太開心了。
我們身邊也不缺乏為了保護水源而默默努力的人們。我清晰的記得在一個溫度非常高的夏日的午后,我在路邊看見了這樣的一幕:兩位年邁的環衛工人頂著火辣辣的太陽,劃著小船,在打撈河面上漂浮的瓜皮果殼。只見他在船頭拿著竹竿上的網兜,一遍又一遍地來回打撈,甚至還要跳進水里打撈。漸漸地,漸漸地,河水越來越清澈,恢復了最初的模樣。他滿頭大汗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笑容中包含著喜悅、驕傲、滿足。這一幕讓我深受感動。那些為了自己利益把廢水排入河流中的生產企業,你們看到這一幕難道不羞愧嗎?
為了我們城市更加干凈,為了河水更清,為了我們的水源得到更好的保護,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加入到保護環境、保護水行列中去。作為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好好努力學習,以后可以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為水環境治理、水資源保護提出寶貴的意見,為國家做貢獻。
到那時,便是水的天堂,也是我們人類的天堂。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八
幽幽江南,潺潺流水。沒有流水的江南,必然失去了她一半的靈秀;沒有江南的流水,必然不再是涓涓細流,含情脈脈。
江南與流水,構成了我的人間天堂,我的別處故鄉。
很小的時候便生活在這江南水鄉。童年的時光,與父母住在一方流螢竹扇、舒適恬靜的光陰里。記得門前有一道清流,夾岸有兩行香樟,牽牛花搖著微風,小花貓伸著懶腰,不變的風景年年依舊。印象最深的便是門前那道彎彎河水,年幼的我雖不懂得江南之水溫文爾雅的脈脈含情,卻頗喜愛在河邊信步徘徊。有時看見,一個老伯伯正襟危坐,手里的魚竿凝固了似的,一動不動;有時看見,一塊石子從伙伴的手中溜進水里,“咚”的一聲砸碎了樹陰;有時看見,一片樹葉緩緩飄落,自上而下,水里也有一片,自下而上,倏忽兩者合二為一……
浸在水里的童年,寧靜,美好。
兒時,畫在手上的腕表雖不會走動,卻不知不覺地帶走了時光。后來,我們搬了家,搬到了城里一個同樣枕水而居的地方。這兒也有清澈的水,夾岸的柳。不同的是,這兒車更多,人更多,時間過得更快。
慢慢地,慢慢地,河水似乎禁不住城市繁華的誘惑,一點一點,水變得骯臟,變得惡臭。橋上不再有乘涼的老人,橋下不再有丟石子的孩童,捂著口鼻的人們行色匆匆,大步流星的樣子好像有什么急事。河水呆滯了,沒了靈魂。
它的靈魂被誰攝去了?工業污水的佞言,生活垃圾的搪塞,環境惡化的咄咄逼人,城市進程的驚心動魄……
幾乎是每一本課本,都多多少少向我們告急著水資源的緊迫。的確,相比于豐富的海水資源,世界上的淡水一直處于緊缺狀態。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有超過一半的地區處于嚴重缺水狀態。而在有限的水資源中,又有不少水體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們是幸福的,生活在天堂般的江南水鄉,可是如果不加珍惜,這樣的幸福還能預支多久呢?
哪一天,我會專程回去探望童年里的那條清流。我也許會看到潺潺流水,清澈依舊,陽光灑在水面上,仿佛萬條錦鯉翻騰涌動。上了年紀的老奶奶正戴著老花鏡織著毛衣;一位老爺爺靠在藤椅上,收音機里流淌著吳語呢喃,一只貓,臥著聽。
惟愿記憶中的當初,清流汩汩;心目中的未來,水鄉依舊。
我的天堂我的水作文字篇九
靜立院中,聽著水龍頭中水沖出的聲音,嘩啦嘩啦。她無聲地依著浣洗人的指尖滑過,落在池中,濺起的水珠兒,如水晶般,碎成多瓣,而后消失在池中,不知去了哪里,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仿佛從未存在過。
水,透明的晶瑩的水,自古以來便被賦予了許多不尋常的意義。孔子曾說:“夫水者,啟子比德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可見這位圣人對水也是十分鐘愛的。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的話,則直接把水與君子這高尚的名稱聯系在一起。細細咀嚼,卻也確實如此。大丈夫能屈能伸,水亦如此,她可以奔騰在大江大河之中,也可以靜臥于明鏡湖泊之中,它可以蜿蜒在曲折溪流之中,亦可肆虐于波濤洶涌的海上。
君子透明澄澈,而這,不正是水的特質嗎?常說心如止水,說心態的平靜,也說明水正是溫和與柔潤的。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這樣慨嘆春雨。潤物無聲。是的,萬籟俱寂的深夜,牛毛般的雨絲飄落下來,可愛的水珠落在花瓣上,落在葉片上,繼而滾落;落在無一絲波瀾的湖上,便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水之美,便在于無聲的柔和。
我居于江南水鄉,既有水鄉之稱,此地的水,自是極美。確實,在各個景區內的水,一眼望去,滿眼是碧,盡顯水鄉之水特有的寧靜柔美,岸邊隨風搖曳的柳樹,更為此景添了幾分蘊味。
而事實上,此水鄉之水固然多,真正如此有風韻的,真的卻是鳳毛麟角。
家附近的一座橋,附近有人家,小橋流水人家,想必是絕美之景吧,但事實上,橋下之水,渾濁不堪,走近還有惡臭散出,令人避之不及。小學離那兒也近,老師曾說,她小時候水質清凈,能在那水里洗衣。老師說這話時,眼里也滿是深深的痛惜。聽老師描述那時的河,腦海里便勾畫出一幅水清見底,女子蹲在河邊青石上洗衣的農家畫面。
那時多么美好。而現在呢?昔日美好的畫面都去哪兒了?水清不再,洗衣女子不再,試問留下的又是什么呢?留下了工廠,留下了枯黃的水草,留下了岸邊的枯柳,留下了河底早已作塵的魚骨。而我們呢?我們又得到了什么?是的,我們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物質,而同時,我們失去了那一汪清水,我們失去了那一片詩情。
不錯,水是一個美的存在,而這份美,卻正被許許多多的人們摧殘著。當我們手里握著以環境為犧牲而換來的錢財時,也呼吸著渾濁的空氣,甚至飲用的水都得不到安全保障。
有人說,得到一件東西,也必定會失去一些東西。但得到與失去的卻未必等價,就像物質與水,失去的無法挽回,得到的又算得了什么。
立于橋上,手扶欄,鼻腔中盡是渾濁的異味,我卻無意躲藏這異味,眼前的水,是黑的,昔日的水,是清的。那么,何時水能還以清澈?那時,便是水的天堂,亦是我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