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春節小學生的拜年詞 春節小學生二年級篇一
在今天,我和老爸、媽媽、爺爺i、奶奶一起貼春聯、包餃子、放鞭炮、看春節晚晚會……
我和爺爺、老爸一起貼春聯、貼福字和貼小蛇。我和爺爺的工作是看帖的正不正、往福字和春聯上粘膠和遞已經有膠的福字、春聯和小蛇。老爸的工作是貼春聯、福子和小蛇。開始貼了,我先那出一張 福字。然后在福字背后的四個角上涂上糨糊,遞給老爸。然后,我讓爺爺把春聯展開,我把整張紙都涂上了糨糊。爺爺遞給了老爸。最后就是貼小蛇了:我用細的透明膠把小蛇的四周都粘上了細的透明 膠,在老爸和爺爺的幫助下我站上了高板凳“砰砰砰砰”我四下子把小蛇粘在了玻璃上……
我可是包餃子能手!我先包硬幣,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一共包了六個。然后是包糕,包棗,包栗子,包糖,包花生……每一個都包了六個。
到了晚上,老爸便出去放鞭炮和禮炮“砰砰砰砰”“砰……砰……砰……砰……”鞭炮和禮炮一同響了起來。美麗極了!
隨后,我們便看了春節晚會。好看極了!
這個春節真讓人難忘!我愛春節!
春節小學生的拜年詞 春節小學生二年級篇二
新年降臨了,人們都喜氣洋洋,樂得合不攏嘴,瞧!一大清早,媽媽就已經忙不可開交了。我好奇問媽媽:“媽媽你干什么呀?“過年了,要除塵迎新嘛。”我說:“除塵迎新,這詞真有趣!”原來,還有一個除塵迎新習俗啊!
到了新年晚上,爸爸急急忙忙打開了電視,開始欣賞春節聯歡晚會帶來節目,正吃飯爺爺、奶奶、媽媽和姑姑都把頭向后轉去,對著電視機。我家春節必做事,就是看春節聯歡晚會。奶奶說:春節聯歡晚會代表著國家強大,所以必看。
除了以上習俗外,我還知道一個繞口令:初一湯圓,初二面,初三餃子。初四之后初五、初六、初七什么都可以隨便吃。我們重慶有一個比較奇怪習俗,就是初一不準花錢,至于為什么,我也不知道。估計是想要發財吧!
其實,要說過年習俗,我家鄉還有個習俗還有初一不能掃地和倒垃圾,初二開始要親戚家輪流拜年等等。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習俗,就是到了元宵節正月十五這天晚上,燈一定要亮,家家要吃湯圓,寓意團圓。
上面三大習俗,都是重慶人必做,如果你不是重慶人,你也可以學習一下以上三大習俗。
元宵節一過也就意味著春節結束了,人們開始新一年工作。
春節小學生的拜年詞 春節小學生二年級篇三
我的家鄉在四川,那里有著自己獨特的風俗,春節非常熱鬧!
除夕的前一兩天,大人們就開始活著:買雞、買魚、買鴨……。家家戶戶還必須大掃除一次,把屋里屋外打掃的干干凈凈的,貼對聯,掛燈籠……到處彌漫著濃濃的年味兒。
除夕夜,大家圍著桌子品嘗美味可口的團圓飯,一整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大家都不想睡覺,都要守歲,都盼望著新的一年的來到。
過除夕夜,正月初一就悄悄的從我們的身邊來臨。大人們說:這一天不能掃地,應該把掃帚藏起來,讓垃圾積下來,不讓財富掃走。到晚上,輩們要給長輩們磕頭拜年,長輩們要給輩們發年錢——就是“壓歲錢”,意味著新的一年富富裕裕。
元宵節是春節的尾聲,可仍和除夕夜有得一比。歡樂的成都廟會上處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這里有龍燈、鳳燈、魚燈、鼠燈、八卦神燈……還有各種特色吃“三大炮”、烤羊肉串、畫糖人等等,廟會上還有許多名不虛傳的珍奇物品,有玩的、用的、欣賞的。這些各具特色、各式各樣的物品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一眨眼,春節就悄悄的過去,我們在這歡樂祥和的日子里又迎來嶄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