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2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總結報告800字,供大家參考。
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總結報告800字 一
2022年5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以來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省法院組織開展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系列普法活動,讓“民法典”走進農村、深入企業,為基層群眾和企業員工呈上一份豐盛的法治大餐。
5月18日,民法典進農村主題宣傳活動之“鄉村振興法治同行”在谷城縣城關鎮老君山村法治文化廣場舉行。省法院駐老君山村工作隊設立法律咨詢點,為現場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活動現場駐村工作隊通過發放《民法典》宣傳頁、解答法律咨詢的方式,向群眾宣傳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大意義,并詳細講解《民法典》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以此引導村民學法、懂法、守法,讓《民法典》的精神深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依法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現場活動結束后,省法院駐老君山村工作隊三級高級法官胡正偉,為村兩委、在村黨員、脫貧戶和部分農家樂經營戶帶來了一場“民法典與鄉村振興”的法治公開課。針對農村干部群眾法治需要和關注熱點問題,重點宣講民法典關于農業農村農民的有關規定、鄉村振興促進法、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涉農重點法律法規。
5月20日,省法院機關“送法小分隊”集結出發,前往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典”亮美好生活,送法進企業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民法典培訓和法律咨詢。
省法院民一庭三級高級法官朱紅祥詳細解讀了民法典頒布實施的理論意義和實踐需要,并結合具體案例審理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培訓活動主題鮮明、內容詳實、針對性強,案例分析生動透徹、通俗易懂,引人入勝。
法律咨詢現場,由民一庭法官朱紅祥、民二庭法官助理劉毅、民三庭法官助理黃亮組成的專業普法團隊,針對企業經營和員工就業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答疑解惑,為企業發展提供精準的法律服務。
活動總計發放民法典、民法典宣傳手冊、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范問答手冊等法治宣傳資料400余份,接受現場咨詢30余人次。
“八五”普法實施以來,省法院深入學校、企業、社區、鄉村開展了一系列普法宣傳活動,累計開展各類普法活動50余次,服務對象幾千余人,營造了良好的民法典學習宣傳氛圍。
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總結報告800字 二
為深入學習貫徹法治思想,特別是關于加強民法典學習宣傳的重要指示精神,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根據全國“八五”普法規劃和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中國法學會等九部門__年__月印發的《“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方案》要求,根據教育局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我校積極組織開展了民法典的學習宣傳教育系列活動,以增強我校師生法治意識,豐富校園法治文化生活。
一、大力宣傳,豐富了校園法治文化氛圍。
學校在網絡平臺下發了“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罕達罕中心學校民法典宣傳月致廣大師生及家長的一封信,引導學生家長了解民法典,參于宣傳加強學習。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全校師生做學習、遵守、維護民法典的表率。
二、主題班會觀看《一分鐘教你了解民法典》宣傳視頻。
班主任召開了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的法治班會課。在課上,師生們共同分享搜集的民法典資料,觀看了《一分鐘教你了解民法典》宣傳視頻,了解與我們現代生活息息相關的法治內容,特別是對總則編中的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人格權編中的侵害他人隱私權行為、屬于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等條文,做了重點討論,大家學習熱情高漲,在活動中進一步增強了法治觀念。
三、開展了“典”亮生活,伴你同行《民法典》知識推送活動。
學校利用網絡微信平臺,向廣大師生及家長推送了“典”亮生活,伴你同行《民法典》知識,加大了民法典的學習宣傳的力度。重點推送了《民法典》是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
四、營造濃厚的校園法治文化環境
為營造宣傳氛圍,增強學習效果,學校利用電子屏宣傳標語:“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典亮生活,伴你同行”等,積極營造學習法典、運用法典、崇尚法典的濃厚氛圍。
總之,學校通過系列民法典宣傳教育活動,在校園內掀起了民法典學習熱潮,增強了師生的法治觀念,加深了大家對《民法典》的認識,努力讓師生們走進、了解、運用民法典,為打造平安、和諧、文明、法治的校園環境創建了有力保障。
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總結報告800字 三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民法典》學習宣傳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擴寬普法宣傳范圍,切實增強人民群眾依法維權意識,弘揚法治精神。近日,美蘭區檢察院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為主題,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
美蘭區檢察院干警走進美蘭區靈山鎮靈山農貿市場,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并通過懸掛橫幅、設立咨詢臺及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向群眾普及《民法典》知識。
活動中,我院干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講解法律知識,引導群眾合法合規開展日常生產生活,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美蘭區檢察院干警深入農貿市場周邊街道社區,向社區群眾講解《民法典》中的法律法規,介紹民事檢察的工作內容、職責以及申請民事檢察監督的具體情形,面對面傾聽民意收集民情,結合近年來我院辦理的案件,向群眾以案釋法,實打實解民憂暖民心。
美蘭區檢察院企業首席服務專員與海南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海南新大食品有限公司召開碰面會,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并向企業贈送《民法典》等相關書籍。
座談會上,我院干警結合《民法典》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宣傳惠企政策,詳細講解與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規定。同時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和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積極響應企業訴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共同搭建檢企溝通橋梁。
美蘭區檢察院干警前往法律援助中心開展座談交流,與工作人員一起學習《民法典》,切實提高法律援助工作人員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此次活動中,我院制作民事檢察職能宣傳單,委托法律援助中心在辦理相關法律業務時進行發放,便于案件當事人及相關人員更好的了解《民法典》相關知識。
美蘭區檢察院干警走訪轄區內多所學校,對學生開展多主題多樣化的民法典宣傳教育活動。
活動中,我院干警結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特點,為學生講解民法典中涉及到未成年人保護及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相關法律法規。
此次活動的開展,推動和增強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為建設法治校園、平安校園營造良好法治氛圍。
下一步,美蘭區檢察院將利用線上線下的方式持續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創新宣傳形式,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提高群眾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識,“典”亮群眾生活,切實增強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安全感,助力鄉村振興,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總結報告800字 四
2022年5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施行以來的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 “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一、你知道什么是民法嗎?
民法典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僅次于憲法。民法典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市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法官裁判民商事案件的基本依據。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是一部保障人民權利的法典,是回應和滿足人民需求的法典,是夯實和延續法治中國的法典,同時也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載著幾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億萬人民的夢想。
二、民法典的由來
1986年4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被學者稱為“準法典”。
200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民法典草案,但由于內容復雜、體系龐大、學術觀點存在分歧等原因,最終未能實現。
2016年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
2017年3月15日,民法總則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我國將正式全面開啟民法典時代。
2019年12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公布。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三、民法典的基本內容
《民法典》對我國所有現行民事方面法律的編訂和修撰,并且對現行法律中部分內容進行了完善,更加明確了公民的基本權益和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對我國公民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民法典》共計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以及附則。在《民法典》實施后,《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四、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民法典》的制定與頒布,昭示了黨和國家對人民權利的珍視與保障,也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民法典》明確了解決各類民事糾紛所適用的基本法律規則,保證法官正確審理民事案件、有效維護合法權益;
《民法典》頒布后讓各個民商事單行法在民法典的行使下,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的整體;
《民法典》形成更加完備、更加切實的民事權利體系,形成較為有效的權利保護機制,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
【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總結報告800字 民法典宣傳月主題活動報告范文】相關推薦文章:
第二個“民法典宣傳月”活動心得2022年
2022民法典宣傳月活動總結范文5篇
2022民法典宣傳月活動總結范文六篇